「人生守則」字義精解(四)

「人生守則」字義精解(四)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5期 » 「人生守則」字義精解(四)

 1986-10-01 10:00

清明在躬 認理遠到 心領神會 有如燭照
愛知其惡 憎知其善 酌理衡情 自能達變

  明字含有了解、清楚、光亮、智慧、啟發等多種的意義,我們用明白、明理、光明、聰明來表達一些觀念時,都是在發揮「明」字所蘊含的精義。

  明是光明、做人處事須要光明磊落,我們單獨做的事,可以公開,可以昭告於大地神明而無愧,便是「明」。

  明也是明白事理,古人說:「明師難求」,所謂明師即是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通達人情世故的人。可以啟發我們,指導我們了解事物的道理。做人做事自有規矩,小者可以修善自己。詩經上說:「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就是在說明這個道理;大者可以貢獻一己的才智,服務人群社會大眾。大學的八條目即主張,欲明明德於天下者,根本之道在格物致知,其下手處便是明的功夫。

  明德是光明的德性,是人人與生俱有的,是先天光明清淨的,只是人一落後天,受到紅塵習氣的感染,物慾的蒙敝,便昏昧不明了,而近於黑暗矣!人生的顛倒由此而起,性靈的輪迴由此而起,人與人的仇恨由此而起,社會秩序紊亂,國家戰爭亦均由此而起。

  所調「習氣」、「物慾」不外酒、色、財、氣四者,道書上說:天為一大天,人為一小天,天有三百六十五度數,人有三百六十五骨節,天有四時八節,人有四體八端,天有日月,人生亦有日月,天能明而人之所以不能明者,因為受物慾蒙敝的緣故,想要求得光明清淨,只有除去「酒」、「色」、「財」、「氣」,自然明明白白,為聖為賢,成仙、成佛,也不過如此而已。

  我們修養心性,在求明心見性,因為心即天,而為身之主宰,一旦明心見性,則與天相通,自然天真流露,還我本來,廿字真言諸德,莫不以心為起頭處,而忠、恕、德(悳)、忍、慈更逕以心為體矣!不明如何能夠行之,如果有修道之人,不顧父母妻子,只求自己的修行,即為不孝不慈之人,即為不明,不足以了斷生死,難道可以成仙成佛嗎?仙佛聖真無不是遵守廿字諸德而成仙佛聖真,亦無不是正大光明,通達明白而成仙佛聖真者。

  待人接物能明白小理,自然正大光明,不受物的蒙敝,以天地之心為心,人能明心見性,天地亦隨之清明,化濁亂世界為清明世界,人類浩劫可化延進而化解於無形。

歷史人物介紹─曾國藩

謀國以忠 處事以明

  曾國藩在出世之前,他的曾祖父曾經夢見一條大蟒,盤旋於他們家宅的周圍,繼而竟蜿蜒入宅,一直進入內室,嚇得這位老人驚極而寤,就在這個時候,曾國藩就降生下來。因此,他的曾祖父預料這個孩子將來必有異於常人之處。

  曾國藩五歲開始認字,七歲由他的父親親為教讀,兩年讀完四書五經,十四歲即能作八股文。在鄉下像他這樣的讀書人,是很受尊重的。鄰村有個人家願把女兒嫁給他,先把八字送給算命先生去推算,不料算命先生卻批斷他:

  「事業無心想,功名兩不成。」

  因而這件婚事就沒有下文。

  曾國藩二十三歲入學,二十四歲中舉人,二十八歲中進士。

  曾國藩在仕途中甚為得意,由翰林院的四品侍講學士,晉陞到二品的內閣學士,並先後做過吏部、禮部、兵部、工部、刑部的侍郎,總算是飛黃騰達了。

  這時,太平天國的亂事已經發生,太平軍自廣西進人湖南,圍困長沙,雖長沙沒有被他們佔去,但他們卻勢如破竹,很順利的由湖南而湖北而江西,發展極速。

  清廷命令曾國藩,幫辦湖南全省團練工作,並搜查潛伏盜匪。

  當湘軍召募新兵時,曾國藩每天都親自坐在招募處,每見拙於言詞,赤著一雙毛腿的鄉下人來應徵,他一定連連點頭的說:

  「好,好。」加以收容;如果遇有伶牙俐齒的城裡人來應募,他也必連聲說:「晤,晤。」左右的人,就知道他是必不中意,當然也就不予錄用了。他認為農民忠實耐勞,熱愛土地,他們一定會為保衛鄉土而死戰不屈,而城裡的人舒服慣了,不肯吃苦而又牢騷,易於紊亂軍心,所以曾國藩專門要募集鄉下人加以訓練,果然後來就全憑這支生力軍,而使太平軍覆滅了。

挽救中國文化 保衛固有道德

  可是這個擊滅太平軍的湘軍首腦,後來雖然得到了勝利,而成就滿清的中興大業,但是他也確實歷盡了無限的艱苦,嘗盡了無限的辛酸。

  清廷對他,一方面要他出力賣命,保家衛國;另一方面又因他身為漢人,在清廷施用「以漢制漢」的政策擊滅太平軍的戰爭中,對他還不免要時時予以防範,處處予以挾制;同時又怕太平軍平定之後,曾國藩的勢力坐大而難以抑制,所以他與太平軍周旋了七、八年,轉戰了五、六省,卻永遠是個沒有實權的「客官」,以「客官」而調度一切,既無實權,當然更難於調度,他在百事部感掣肘之餘,灰心得數度交出他所經辦的一切事務,退伍回鄉;但是湘軍一失去了他,馬上變成群龍無首的狀態,勢非解體不可,清廷到了這個時候,又不得不假意予撫慰,重行令他出山,他也不得不重作馮婦,勉為其難。

  因為全國多數的漢人,到底還是不甘於受極少數滿人的統治的,洪、楊等人就以此為號召,而組織成一股足以摧毀滿清政權的力量;在太平軍剛剛發動的時候,東王楊秀清就發表了一篇討伐滿清的檄文,其中有兩句說:

  「忍令上國衣冠,淪於夷狄?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

  師出有名,這是多麼動人心的話,而曾國藩站在漢人的立場,又有什麼正大的理由去和太平天國的那些民族主義者們為敵呢?這實在也是煞費思量的事。

  而曾國藩終於想出了一個「衛道」的口號,他就以這個口號來打敗了太平軍。

厥功貴在善處 明哲堪以保身

  曾國藩一生最大的成就,固然是招募湘軍,打敗太平天國,但是他的裁撤湘軍,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明智之舉,因為湘軍份子龐雜,良莠不齊,湘軍軍紀不良,是無可諱言的,在平定了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深恐他們恃功而驕,或將流毒百姓;而且湘軍中夾雜了不少幫會份子,他們都是特別富有民族思想的,就是在湘軍有名的將領中,也不乏這種人物,聚之實足以賈禍;同時在連年的戰爭中,湘省經過太平軍的往復蹂躪,糜爛最甚,三湘子弟加入了湘軍,戰後的家園無法恢復,這也是個重大問題,曾國藩有見於此,在克復金陵之後,立刻毅然決定裁撤湘軍,終於在兩年之內把他苦心訓練出來的這一支勁旅,完全解散,使之解甲歸田,從事家鄉的重建,而使湘省的元氣很快的恢復舊觀;這是曾國藩一種最聰明的作法。

  湘軍裁徹之後,他原來所擔任的防務,統統由李鴻章新練成的淮軍來替代,曾國藩用解甲歸田的方式,來解除自己的兵權,而使清廷對他不再有所顧忌,樂得一生閒散,且免遭受風險。

  曾國藩雖是湘軍的首腦,但對朋友和部屬都是感情極其深厚的,如胡林翼、彭玉麟、汪忠源、李鴻章等人,和他都是始終相處無間的,只有與左宗棠極不相容。曾、左交惡為人所熟知的,據說是起於左宗棠和陶澍結成兒女親家,曾國藩在家書裡說:「這門親事以門第及行輩而言,都很不相稱」,這種批評使左宗棠大感難堪。

  咸豐十年的時候,曾國藩把他的統帥部設在祁門,當時左宗棠大加反對,認為祈門是個死地方,一無退路,可是曾國藩不聽,後來祁門大營果然被太平軍所包圍,弄得前進無路,後退無門,到底還是由左宗棠領兵救他出險,左宗棠不免出言加以諷刺,這就使兩人之間,更加不愉快了。

  金陵收復之後洪秀全的兒子洪福瑱失蹤不見了,曾國藩只根據李秀成的口供和其他的情報,說洪福瑱已自殺;而左宗棠卻認定洪福瑱不但在人間,而且已逃往江西,想再由廣西、福建乘機出海,徐圖發展。兩人各執己見,連皇帝也無法判明孰是孰非。到最後,洪福瑱果然被沈葆楨的部下所捕獲,證明左宗棠的說法是正確的;曾國藩當然大失面子,兩人甚至因此而絕交,雙方的幕僚更互相攻擊,勢成水火;不但雙方的朋友為之奔走調解,連慈禧太后也曲為調停,都沒有把他們的成見化解開來。

量大所以容物 知人才能善任

  但有很多人卻不信他們是真正的互相仇視,認為這只是一幕演出得很逼真的戲,因為後來左宗棠去西北,身為為封疆大臣,曾國藩以兩江總督而節制四省軍務,如果兩人聯合起來,清廷將受到比太平天國存在時更為嚴重的威脅,清廷當然在密切的注意著他們兩人的行動,所以人們都認為曾、左之交惡,只不過是他們為免惹禍的煙幕。這種說法也不是不無根據的,因為曾國藩去世,左宗棠的輓聯說:

  謀國之忠,知人之明,

  自愧不如元輔;

  同心若金,攻錯如石,

  相期無負平生。

  由最後「相期無負平生」這一句話,就明白顯示出他們深厚的交情,和彼此之間是如何的深相期許。左宗棠不但對曾國藩如此尊重,凡是對曾家的人,他都親切相待;曾國藩去世之後十餘年,左宗棠自新疆轉任兩江總督,曾國藩的小女兒曾紀芬路過南京,左宗棠竟開中門相迎,殷勤垂問,親如家人;到這個時候,曾、左交惡的謎底總算是揭曉了。

  不論在當時抑是後世,許多人都以為曾國藩是一個死讀書的迂夫子,說氣魄,他不如左宗棠,論才具,也不如胡林翼,談到征戰之事,他又不如鮑超與江忠源;但是,他之所以在歷史上不失為一位偉大的人物,那是因為他熟讀聖賢之書,且能把聖賢之言,應用到日常生活上。他的一部家書,雖有人說是「示清廷,明心跡」的作品,但是其中卻也包含著多少做人處世的學問,被視為應世的寶典;以左宗棠對清廷如許之貢獻,他死了之後,也只諡為文襄,而曾國藩卻被諡為文正,襄正之間,輕重自有不同。自古以來,歷代名臣之能獲得文正諡號者,能有幾人?可見曾國藩的功業德行,都有足以為後世楷模的地方。

人生守則第四個字─明─例證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