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哲學精華白話試譯─力行篇

明心哲學精華白話試譯─力行篇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93期 » 明心哲學精華白話試譯─力行篇

高永祖  1991-10-25 11:55

  五、力行篇

  知不行,寡仁也。行不正,鮮恥也。無心而誤,則謂之過;有心而為,則謂之惡。不待別而為不善,方謂之最惡;知不改過,更謂之最暴惡。

  知道了應做的事而不付之於行動,是因缺乏仁愛心呀!做不正當的行為,是缺少羞恥心呀!不是存心刻意做錯了事,這叫過失,蓄意存心去做壞事,那就叫做邪惡:不必等待分辨大家都清楚明白的不好的事還要去做,方才算是最邪惡。自己已經知道做錯了,還是不能改過遷善,更要稱做是最兇暴的惡行了。

  易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天下之至迅疾者,莫如風雷。故聖人以此為遷善改過之象。所謂一劍兩斷者,亦改過之勇,固當如此。改過貴乎勇,而防惡患其怯、二者皆無愧,然後真可以修慝辨惑,而成徙義崇徒德之功。是以大丈夫當晚必有懺悔之思,以資自警。然悔字難說,既不可常存胸中以為悔;又不可以不悔,但亦不可留滯。

  易經上說,益卦的上卦「巽」是風,下卦「震」是雷,巽風震雷,聲勢增長,是增益的現象,君子體會這個理念,應當效法這種精神:見到他人比自己優秀善良,就應當像風一般立即追隨他,自己有了過失,就應當毫不忌憚,像雷一般果斷的改去。宇宙間最迅速快捷的沒有比得上風和雷的,因此聖人把這個卦看做「遷善改過」的象徵(這是使自己獲得利益的大原則)。通常俗語「一劍兩斷」,也是指改過的勇氣,本來就應該這樣。改過自新固然以勇氣最貴重,然而防範作惡卻最怕膽怯缺乏勇氣。在這兩方面都能做得恰到好處問心無愧,方纔可以真正的修正邪惡的心意(隱藏的惡念),辨別疑惑觀點(迷惑心理),而達到從善向義,崇尚德性(提高品德)。(譯者按:以上均見論語。崇德,崇尚德性,猶中庸之言尊德性;辨惑,明辨是非,猶中庸之言道問學。崇德為積極的向善,徙義為消極的去非。)所以,一個算得上大丈夫的,當天晚上必定有反省懺悔的思念,藉此警惕自己。不過談到要不要懊悔可能就很難說了。做錯了事,既然不可以把懊悔的念頭一直放在心中;也不可以不懊悔,但也不可以讓這悔意長久滯留下來。

  無論其如何博學良知,知之不行,如酒色財氣之不能克己也。行者即克己之所好也,亦如上之所良行也,如七十二賢之從孔子,只用兩日(可能是兩年之誤)說經便盡,何用許多年隨孔子不去。不然,則孔門諸子皆是愚能無底人矣。須知,古人只是日夜皇皇汲汲,理會身心,到得事業,只隨自家分量以應之。如由之果,賜之達,求之藝,只此便可以從政,各隨他分量作出來,即力行也,何能強得。

  一個人不管他是怎麼樣學問淵博具有良知,(良知,指不待思慮而自然知道的人類天生的知識),但知道了而不去做,好像對於酒(貪杯好酒)、色(貪色)、財(貪財)、氣(意氣用事)這四種不良嗜好,不能克制自己儘量少接近它。以上所指的行為,正是克制自己的嗜好愛癖呀!也正可知如上所說的良行(良好行為,按就是指良能,不需學習而自然能夠的人類天生的本能)呀!好像七十二賢追隨孔子,只要兩三年工夫,詩、書、禮、樂等也可以講完了,何必要花很多年追隨孔子不離開他呢?不是這樣,那麼孔門許多弟子都是愚蠢無能智商低到極點的人了。要知道,古代人只是日日夜夜心不安定忙碌不停的照顧自己的身心;等到去經營事業,就只隨著自己所有的能力去適應。好像仲由(子路,又稱季路)的勇敢果決(果斷),端木賜(子貢)的通達情理,冉求(子有)的多才多藝,只要有這些特長或優點,便可跑上政治舞台,每個人跟著他自己的能力做出一番事業來,這就是力行呀!怎麼能夠勉強得了呢?

  人言匹夫無可力行,便是亂說;凡日用之間,動止語默,皆是行處;且須於行處警醒,須是戰戰兢兢,若悠悠泛泛過則不可,是悠悠泛泛過,則失力行之道也。

  有人說,一個沒有一點知識能力的人就沒有辦法好好去做事,這真是亂說話。凡是在日常生活中,行動也好,休息也好,說話也好,靜默也好,都是在實踐力行,而且要在行動的地方警覺醒悟,必須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如果懶懶散散,隨隨便便太過分了是不可以的。因為懶散隨便慣了,就失去努力實踐的方向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