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南投縣初院親和集會內涵

充實南投縣初院親和集會內涵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08期 » 充實南投縣初院親和集會內涵

南投縣初院 楊光楣  1993-01-25 11:15

  自從天人研究學院主秘蔡光猛就任南投縣初院宏教開導師以來,以學者的風範領導宏教,理論與實際並重,加強建立同奮認同教義、典章制度,遵守教規,重視親和集會,引渡原人恭誦兩誥,尤其對失聯同奮的親和活動,做有計劃的進行訪問工作。為了充實親和集會內涵,特請天人研究學院學員到天南堂及南投縣初院專題演講,至去年底已講的有敏接同奮的「五門功課與帝教經典之關係」,光心同奮的「性命雙修研討」,光胞同奮的「時代使命義理探源」,光診同奮的「阿是穴」,敏麟同奮的「親和與天人炁功」。讓每位同奮獲益良多,更可以看得出來學院的學員們心靈修持的精進。現在摘要提出要點與同奮共享心得。

  敏接同奮說,您擁有的是生活還是生命呢?一個真實的生命不是一般社會觀念可以理解的,也不是某些只知格物而不窮理的學者們所可理解的,無法理解的原因在於他們把人生的意義看得太現實化和人文化了,以為生命的完成祇在於投注客觀社會的存在關係之表現,必忽略人之內在本體的反省與超越。

  人生時時都需要抉擇,處處都需要覺悟,人生需要修行,人生更需要智慧,因為修行者可能一念之差就會導致萬劫不復的地步。出世修行自了自悟,靜虛養神,待天時以行功立德;入世修行行善結緣,修身養性,待明師以打開明路。這兩種修行都不夠完美徹底,真正的修行兩者兼備,才能克善其功。我們都是幸福的一群,能在三期末劫的時代遇見明師,得聞無上的法華上乘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

  敏接認為天帝教特色是五門功課,引渡原人,教化人心,帝教的經典則以純先天的語言,直接經由天人交通方式,頒行人間。其特色:(1)先天語言─直接由先天親和方式傳侍下來。(2)樸實古拙─沒有華麗的文辭,純先天直接轉譯之文字。(3)沒有虛幻的理想境界─如太虛幻境,天國,極樂世界等文辭。(3)沒有悲觀的觀念─文字中充滿積極進取,鼓勵奮發向上,是入世而非出世觀念。「道能化險以為夷,復性清靈養化機,參透陰陽抱一理,萬變由心顯神奇。」

  光心解釋「性命」說,性─中國文化之原來涵意,人生具有之慾望及能力,天賦于人在本能與生原,內涵與心靈層次。命─詩、書經中是充滿無奈的感覺,是未來環境加諸於人類不可抗拒的力量。光心強調說,心物協調,適切的配合,培養完美人格,享受美好人生;精氣神之鍛鍊而達於至善之妙境,以求生命之歸途。贊天地之化育,促進三同理想之實現。

  光胞同奮認為生命內涵之反省獲得一重要結論即憂患意識,小我個體生命之憂患,生命現象之困頓、漂浮、不確定,不可預期,不純粹至善,含理性及非理性,基督教天主教曰罪,佛家曰苦、空、無常,儒家曰負擔;大我群體生命之憂患有政治高壓、經濟剝削、軍事黷武。而時代使命實根據小我個體生命之體悟後,對時代憂患困頓環境之關懷,且基於善、仁心之自性和人類生活法則、宇宙法則而得之使命感及天命觀。

  天帝教現階段之時代使命化延核戰毀滅劫,確保台灣復興基地,促進早日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未來時代使命之展望為擴展人類生存之領域(含精神、物質),將是宏教為先,救劫為輔,從人心性根本上下功夫,發皇其先天本善的良知良能,肩負起改造人類社會的本質,重建理想的新社會。

  未來創新的人類理想社會,應以天帝教的教義精神「和」字為基礎,撥亂返和,一方面涵蘊道德理性的實踐,啟迪恢復人性的光明面,重視科學文明的吸收,以便充實最高的思想原理;一方面重視物質文明,在物質條件優厚的情況之下,以健全的民主心態,建立自由和諧安定清白的民主政治制度,真正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奮鬥不懈的人生。

  張敏麟同奮說,天人炁功是根據大自然陰陽五行生化所研擬出符合人體生理的一套療病方法,其作用機轉乃以先天之炁帶動後天之氣,進而使患者體內生理現象調和達到治療的效果,其主要治病的能量來源就是「親和」,即是人與人的親和,人與神的親和,所產的第三種能量。

  天人炁功之親和就是「相生相養,互補,有餘者瀉,不足者補」,使患者體內之偏盛偏衰的異常現象,恢復平衡協調回返正常狀態。人與人之間有共性,其信息頻率有相通之處,天人炁功作用產生共振、同步是治療的基礎。人體內相應部位都有氣血運行,血液循環,氣體交換,新陳代謝是治療的內核。人之和子來自先天,每個人都需要先天之炁來補充和子能量,進而帶動後天電子體之氣。炁功心理暗示性,針對來自心理引發生理的疾病,當機體接受天人炁功之信息後,能立即轉化為自身調和內氣,使之很快產生炁功治病之功能,這種轉化過程,就是天人炁功的物理作用,在病人潛在意識的誘導下,使機體產生生理效應過程。

  光診提到「阿是穴」治病功能時,以幽默的親和口氣說,每個人的病痛都會反射在某一個痛點上,但是人的感覺都不會很正確,當用手指頭壓到你的痛點上,你必定叫一聲「阿是」,因而定名。同時以幾年來實施天人炁功的心得與同奮交換意見,受到大家的肯定。

  淑坤同奮以「帝教因果論及偶然論」為題說,因果論是指逝世後,靈有主動的能力選擇在靈界的居所。生命偶然論是指逝世後,靈處於被動狀態,沒有自主能力,同值相引,被陰靜物體所吸(可能是狗、豬等)。

  人生的旅程,身口意三業(善業或惡業)可以決定人逝世後是行因果律或生命偶然論。淑坤同奮同時建議大家學老子的「水」的精神,在做人處事方面當能更和諧圓滿。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