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師三寶:知足、感恩、惜福

本師三寶:知足、感恩、惜福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51期 » 本師三寶:知足、感恩、惜福

維生樞機  1996-08-25 09:20

維生樞機於八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在第五期師資高教班講授,八十五年七月廿五、廿六日在第六期師資高教班補充二講

  師尊常講人應該知足、感恩、惜福,所以我把師尊所講的─知足、感恩、惜福作為師尊留給同奮的三寶。如果了解師尊的知足、感恩、惜福,就更可以了解「不為自己設想、不為個人福報」的道理。

邵康節的不知足詩

  邵康節夫子是宋明理學的大師,這位大師有一首不知足詩:

  終日奔波只為飢,纔方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買得田園多度闊,出入無轎少馬騎,

  槽頭結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

  縣丞主簿還嫌小,最好朝中挂紫衣,

  一旦當朝做宰相,還想神仙下局棋,

  若要世人心滿足,除非南柯夢一回。

  意思是:一個人剛出社會工作,一天到晚忙碌就只是為了吃飽飯,等到可以溫飽就開始想到要穿好一點的衣服,才剛滿足吃飽和穿暖之後,就開始想娶太太,娶來美妻之後又想要生個兒子,然後就開始想還得要有房、有田才有根基,等買了很多田地和房子,又想是不是少了馬和轎?等到馬槽內有很多的馬和騾之後,想一想又自嘆:儘管有錢但沒有做官常常被人欺侮。在小地方做地方官還嫌小,最好到中央穿紫袍做大官,做到當朝一品的宰相後,就要追求長生不老和神仙在一起下棋,假如要人真正的滿足,那只有在做夢了。

  我們看一看現在的社會是不是這樣?邵康節夫子這一首詩是借用呂純陽祖師「黃粱一夢」的故事,呂祖夢見自己做了大官,不小心得罪了皇帝,皇帝要殺他全家,呂祖一驚而醒,鍾離老祖對他說:「榮華富貴大夢醒了吧!剛才煮的黃粱飯還沒有熟呢!」

  師尊內心能夠保持平靜的原因就是「知足」─知足在於能放下。過去師尊告訴我們靜坐時要「放下一切,一切放下」、「一切不想,不想一切」,這二句話成為昊天心法的重要原則。但是我也常常聽到在同奮說:「不靜坐的時候心中沒什麼煩惱,但是一坐下來,妄想、雜念就一波一波來,每次上坐就想:『放下一切,一切放下』要如何放下?『一切不想、不想一切』想得更多,怎麼辦?」我把我個人的心得告訴各位同奮:師尊這二句話是二個階段的功夫,不是坐在蒲團上才做的功夫,而是平時就要做的功夫,沒有進光殿之前,先做「一切放下,放下一切」的功夫,放下什麼呢?如邵康節夫子所寫的不知足詩,衣、食、名、利天天都壓在身上,如果平時不做放下的功夫,靜坐扣手印時再放下,來得及嗎?走進光殿是做「不想」的功夫,進入光殿時,外緣還放不下,內心就會存妄想,走進光殿還在妄想,會禱、會坐時心中一定有許多妄想雜念,怎麼坐得好呢?所以師尊告訴我們的是二階段的功夫,在光殿外放下,走進光殿不想,能夠在光殿外放下,走進光殿內才能不想,不想才能誠心誠意誦誥,才能定下心來,等到坐上蒲團,自然可以「一切放下,放下一切」、「一切不想,不想一切」。我要進一步說明放不下、一直想的原因就是「不知足」。

「知足常樂」的觀念來自老子

  師尊「知足常樂」的觀念來自於老子。

  《老子》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老子》第四十六章: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我在《韓詩外傳》卷九中讀到完整的一段,和一般版本的《老子》第四十四章和四十六章不完全一樣:

  老子曰:「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以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詘,大辯若訥,大巧若拙,其用不屈,罪莫大於多欲,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

  意思是:一個人追求名,想一想究竟是名重要還是身體重要?這二樣東西那一樣和你比較親?是希望生命長一點好呢?還是希望多獲得一點利益?得到或失去究竟是那一樣比較重要?一個人喜歡的東西愈多,花費的精神與時間就愈多,追求的東西愈多,家中所累積的東西就愈多,一定會遭到小偷或強盜,最後連生命都會丟掉。懂得知足就不會受到恥辱,能夠知道在什麼地方停止,就可以長久,一個完美的東西裡有一點缺點,可以長久的保留下去,看來裝得滿滿的水,但是它是在不斷地流動,那一定可以用不完,一個正直的人,一定會對別人保留一些空間,善於辯論的人,平時一定很少講話,真正的巧工,看來很拙笨,天地間最大的罪惡就是來自於人心的多欲,最大的錯誤就是想要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東西,天地間最大的災難就是來自於不知足,所以老子說:「凡是知足的人,常常會滿足。」

  知足的相對就是不知足。「知足」就是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留一些餘地,退一步海闊天空。「不知足」就是不適可而止,不見好就收,好還要更好,不留餘地,或者是不退後一步,人都有欲望,知足與不知足都來自欲望,邵康節老夫子的「不知足」詩,指出:吃飽了飯就要穿衣,然後要娶太太,生兒子,有了太太、兒子之後,就要買房子,然後就開始想有車子,這種心理稱為欲望上昇。人的欲望不斷上昇,就是「不知足」,欲望能夠節制,適可而止,就是「知足」。

  《抱朴子》有:

  「禍莫大於無足,褔莫厚於知止,抱盈居沖必全,宴安盛滿者入危。」

放下是平時行人道的功夫

  從這二段話可以了解:「知足」在人道上可以拒絕誘惑、面對誘惑,克服誘惑。如果任由欲望不斷上昇,就拒絕不了誘惑,人家有,我也想要有,人家好,我也想更好。師尊說:「放下一切、一切放下。」的功夫就是知足,如果能夠知足,就可以放下,懂得知足的人,一定懂得放下,懂得放下的人,也會懂的在那裡止步。「知足」和「知止」就是師尊所講的放下,所以我認為放下的功夫應該在光殿外,是平時行人道的功夫。

  《老子》四十八章有: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意思是:求學的方法是日新又新,求道的方法是日損又損,損就是把欲望去掉,減少欲望到最後就進入無為。

  知足的功夫就是「為道日損」,每天減少一些欲望,每天放下一點,每天做到一點放下功夫,就愈來愈接近無為,無為就是師尊所講的「三無」─無心、無念、一無所有。

不知惜福會有大災難

  韓非子綜合先秦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的思想,對老子、道家研究非常透徹,《韓非子》〈解老〉、〈喻老〉二篇是韓非子研究道家最早的筆記,因為有這一階段的研究,才有後期的韓非,因此《韓非子》有關《老子》的看法,對研究「知足」可以有很多啟發。

  《老子》第五十八章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韓非子》解老篇:

  人有禍則心畏恐,心畏恐則行端直,行端直則思慮熟,思慮熟則得事理。行端直則無禍害,無禍害則盡天年,得事理則必成功。盡天年則全而壽,必成功則富與貴,全壽富貴之謂福。故曰:「禍兮,福之所倚。」

  意思是:人因為有禍所以心中就有畏懼,心有畏懼行為就端直,當一個人的行為端直的時候,就會很泠靜的思考問題,當你能夠很冷靜思考問題的時候,對事情的判斷非常清楚。因此,一個人的行為端正,不會做壞事,就不會有任何的禍害,沒有任何禍害,身體就會保持得很好,考慮事情完整,事業就會成功。因為健康可以得到生命最高的壽命,因為事業成功所以會富與貴。什麼是福?那就是全壽與富貴。所以老子說:「一個人怕禍,最後得到的是福。」

  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且動棄理。

  行邪僻則身死夭,動棄理則無成功。夫內有死夭之難,而外無成功之名者,大禍也,而禍本生於有福。

  故曰:「福兮,禍之所伏。」

  意思是:一個人有福就會有富貴,一個人有錢就會吃得好、穿得好,當一個人有錢、勢、地位,心中就會產生驕傲,人心中有了驕傲就會做錯一些壞事,做事違反一般常規,一個人的行為走偏了,最後一定走向滅亡,做任何事情違反常規就不會成功,內部造成了滅亡的原因,外部又沒有成功的因素,這種情況就會大禍臨頭,這大禍的原因是不知道珍惜「福」。所以說:「為什麼會有大的災難呢?就是不知道珍惜福分。」

  《韓非子》這二段話前面是解釋知足,後面是解釋不知足,說明得非常透澈。

欲與貪對人會造成最大的禍害

  世界上最大的罪惡就是欲望太多,能夠節制欲望就是知足,人最容易犯錯的原因,就是欲得─貪得無厭,一個「欲」字和一個「貪」字對人會造成最大的禍害,更重要的災難是來自於「不知足」,這就是老子所講的:罪莫大於多欲、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所以老子還有一句話:「故知足之足,常足。」知道知足的人,永遠可以得到滿足。這是師尊所講「知足常樂」的道理,從剛才例舉的這許多道理來看,我們如何能夠「知足常樂」?那就是減少我們的欲望。

  師尊一生有三寶─知足、感恩、惜福,這三寶也是師尊向自己奮鬥的心法。我以我個人的體悟分別為同奮解說。依此,我們更可以領悟到師尊為什麼經常告訴我們要:「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的道理!

  一、知足:

  師尊常說:「知足常樂。」知足使師尊內心常保平靜,也是使得師尊自自然然直接影響週遭人、事、物很大的精神力量。

  知足可以拒絕誘惑,也可以面對誘惑,凡事只要能知足,一定可以節制欲望。老子:「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就是在說:最大的災禍緣因於不知足,欲望不斷上升,會做出不應該做的事;最大的過錯就是不斷地得到和追求、掠奪那些想得到而不應得到的東西。我常自問:什麼是幸福?是聲色的快樂?還是財富的滿足?是轟轟烈烈的事功?還是平平安安過一生?並沒有一定的答案,其實幸福是自己的體會,知足是幸福最大的保障。

知足的高、中、低三種標準

  師尊常以對自己要求的高標準要求同奮,但師尊也總會預定低標準,希望同奮能從低標準走到高標準。譬如說:在上光殿的地方都懸有一幅師尊要求同奮的親筆信,第一句就是:「去私心,存天理」,這是高標準,但師尊卻也為同奮設定了中標準「清心寡欲」,而「知足」則是「去私心,存天理」的最低標準。我這樣說是有所本,本教基本經典大同真經,是由崇仁教主與天人教主二位上聖高真互相討論有關心性修持的問題,其中「止心則氣祥,慾潔而氣臻」、「是故心清務欲潔,氣清務心潔」是大同真經對心性修持的二個最高指導原則。

  「帝師曰。慾者即心。而人在生。焉有無慾。即進為爾我者。亦有慾爾。幼者慾辨。少者慾色。壯者慾貨。老者慾利。聖者慾治。神者慾明。爾我之者。欲更無窮。而更無絕。焉得曰無哉。

  以白話解釋就是說:「欲望就是心,一個人活著,怎樣能無慾呢?即使處在無形界的我們也還是有欲望,怎麼會沒有慾望呢?一般人在幼小時喜歡辨識,在年輕時喜歡美色,在壯年時喜歡聚財,在年老時喜歡得利,聖人希望天下太平,神明希望光明,你(天人教主)我(崇仁教主)欲望更是無窮,無法斷絕,怎麼能說沒有欲望呢?」各位同奮!這段對話非常具有人性,值得大家注意。

人性昇華即為神性 墮落就是獸性

  我常說神性是人性的昇華,舉一個例子說明,大家就能了解:經常有人在家中養小貓、小狗等小動物作為寵物,當小動物帶回家後,就先替牠取名字經常叫它、喊它,久了之後,你一叫它名字,牠就會跑過來和你親近。大家想一想,為什麼小動物養了一段時間之後,你叫它名字它會和你親近?這是因為當獸和人相處日久,獸性會轉化為人性。根據這個原理推論,人性昇華就是神性,人性墮落就是獸性,人性與獸性只是一線之隔,人性和神性也是一線之隔,這一線決定在「欲望」。為什麼大同真經說:「爾我之者,欲更無窮」呢?因為無形上聖高真也有「眾生不出地獄,永不成佛」的欲望,與普渡眾生的欲望,師尊要化延核戰毀滅浩劫,要搶救三期末劫,這也是欲望,而且比一般的欲望更大更強烈!

  接著下去:「教主曰:『是我曰潔。非敢曰絕。』」

  白話解釋是:「天人教主說:所以我強調的是『潔欲』,而不說『絕欲』。」

欲望污染需以反省懺悔洗滌

  人的欲望有二種情況:

  第一種是絕欲─就是師尊講的「去私心,存天理」。

  第二種是潔欲,而潔欲也有二種解釋:當名詞解釋是「乾淨的欲望」。當動詞解釋是當本心受到欲望污染時,把不乾淨的欲望洗滌乾淨。洗滌的方法就是「反省懺悔」。

  我認為人心基本上都存在著「道」與「欲」,也就是人的心是「道欲並存」,這是根據教義的理論延伸而來,教義以「心物一元二用論」為基礎,心就是道,物就是欲,人心中的欲望和心中的道相關連,當道擴大而克制到欲,就是道心,當欲望擴散侵蝕到道,就是凡心。所以我們可以說乾淨的欲望是道心,當道心受到欲望污染,如果能正當處理,也是道心。

  同奮要能達到師尊在心性修持的中標準「清心寡欲」,首先要從大同真經的「潔欲」下手,可以分成二個階段:

  一、人欲的正當處理就是「天理」、就是「道」。

  二、當有不好的欲望時,透過自我反省,向 上帝懺悔。可以達到「清心寡欲」的目標。

  清心寡欲再往下就是「知足」,只有知足的人才不會有不好的欲望,知足的人才懂得自我反省,所以我以為常知足的人是懂得潔欲的人,是常存道心的人,「知足」是師尊留給我們的第一寶。

克服自己欲望就是奮鬥之道

  我再從另一個角度提供一些看法:人不要要求完美,雖然每個人都希望完美,但這是違反自然之道,因為自然之道是當圓滿之後一定會走向殘缺。我的人生態度是不求圓滿,留給自己、留給別人一些空間,我相信這是另外一種的「知足」。

  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很知足,那就不用奮鬥?事實上不知足的根來自欲望,欲望是要乾淨的欲望、不傷害別人的欲望,這是潔欲的觀念,在人道上所做的任何奮鬥行為不損害別人,到了一個階段就會停止,而且給別人保留一些餘地,這種情況和奮鬥並沒有衝突。何況向自己奮鬥就是要克服人的欲望,克服自己欲望的方式就是知足,因此,知足就是一種奮鬥之道。

  我們都希望追求幸福,但是我常常自問什麼是幸福?聲色的快樂是幸福?還是財富的滿足是幸福?是轟轟烈烈的事功?還是平平安安過一生?所以我說幸福是自己體會,自己體會到幸福是知足,這是知足常樂的第一個原則。

知足常樂的立腳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我在最後一段提到:人不要要求完美。有了財富又想要健康,有了美麗又想要智慧,可能嗎?很多人是完美主義,樣樣事情都追求圓滿,最後使得自己很痛苦,這是不知足之害,我常常說:太圓滿會遭天忌。太求圓滿是不知足,留一點缺陷,留給下一次改進,這就是知足之道,邵康節夫子有另外一首詩:

  別人騎馬我騎驢,

  仔細思量我不如,

  回頭看到推車漢,

  比上不足下有餘。

  意思是:別人騎馬我騎驢,別人很快的走,我卻慢慢的走,仔細想一想我不如他,再回頭看到有一個推車的人在我後面走,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還有一首詩中有兩句說:「有人坐轎有人抬,瞎子後邊摸著來。」

  所以人的幸福在自己體會,師尊講知足常樂的立腳點在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知足之道,把欲望降到最低,把身心的包袱都放下,一天放下一點,這是日新又新的功夫,也是日損又損的功夫,即是知足之道。

  二、感恩

  我認為感恩是人面對挫折或者是面對磨考的法寶。人常常說「愛之深,責之切」。但人卻常不願意接受「責之切」,都希望獲得「愛之深」。

感恩之心面對許多現實挫折

  在師尊證道之後,我看了所有師尊留下來的日記,在師尊的日記中,每當師尊在生活最低潮的時候都會寫下:這是 上帝(或上天或無形)給我的磨考(或考驗)吧!師尊把人事上所有受到的挫折當作是 上帝愛護他,希望他能夠上進成長的歷練,師尊是以感恩的心面對這許許多多現實的挫折。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師尊離開自立晚報,所得到的錢一半作為員工勞務股,另一半大部份用於接濟朋友,一部分想要投資籌措道糧,這個想法耗費了師尊很大的心血,等到師尊在民國六十五年去美國,在美國遇到老朋友彭昭賢先生,師尊向他提到籌道糧的事,彭昭賢先生說:「你是鑽到牛角尖了, 上帝的財產都在教徒的口袋裡,你如果有天命,不必你事先籌教財,自然會有助道資糧。」真是一語道破,師尊不再忙於投資籌錢,全心全意辦道,但是卻背負了許多債務,最後連得住宅都出售了。這一段經過,我可以了解師尊即使生活最低潮的時候,他也仍舊一直深信是「上帝對我的考驗」,一直是以感恩的心報答 上帝。他認為這種考驗就如同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道理一樣。

  他一直這樣地解釋著說:「上帝要交付你重要的使命和任務,先要困苦你的心志,勞累你的筋骨、飢餓你的肚子,窮乏你的環境和身體,即使你想要做一些想做的事情,也要動輒受到打擊、受到挫折,這樣才會激發起你的奮鬥的意志,增強你上進奮發的心志和能力。」

  我相信,只要心存「感恩」,一定會通過在修道路上的種種考驗。

入道在行入方面有三種

  在達摩《入道法門》中提到入道有理入與行入,而行入有三種:

  (一)報怨行:修道人遇到挫折,是因為這一世及前世做了很多業所造成的,必須逆來順受承擔下來,不怨天尤人。

  (二)隨緣行:一切苦樂都是因外緣帶來,有了比較才會有苦與樂,才會有榮辱得失,一切隨緣,因緣而起,因緣而滅,可以得之不喜,失之不憂。我個人對這種說法有很深的感觸,任何問題都是隨緣,以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情面對一切現實,任何事都可以迎刃而解。

  (三)無所求行:一切的苦都來自有所求,只要放下執念,修道必然有成。

  什麼是感恩?為什麼要感恩?

感恩因「崇德報本」而來

  第一種感恩是因《禮記》中「崇德報本」而來。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基業、資源是祖先披荊斬棘、以啟山林在篳路藍縷中建立起來。我每次坐火車或是經高速公路從新竹到苗栗,通過叢山到平原,看到路旁或山阿中有許多三合院,我就會想到這是許多先民從海上登陸後,翻山越嶺到這些地方,在這麼小的生存空間奮鬥,才有我們現在可以享受的成果,《禮記》說:「崇德報本。」就是感謝老祖先留下的德澤,懷念老祖先留給我們的根本,我們應對祖先感恩。

  崇德報本還有另一重意義,我們生從那裡來?是我們的父母給我們生命的,崇德報本就是對父母感恩,這是中國人孝道的開始。《禮記》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的身體從父母而來,不能夠隨隨便便使它受到損傷,這是因為感恩而報恩。

感恩心理基於「飲水思源」

  第二種感恩的心理是基於「飲水思源」。今年上半年台灣西部、南部地區的旱象讓我們感受到水資源的貧乏,台灣的河流很短,河床又淺,以桃園為例,過去沒有石門水庫時,桃園地區的先民挖了許許多多的水塘,靠水塘積存水資源。我也想到新疆的哈蜜,是一個火都,熱極了,當地人喝的是地下水,這地下水是當年林則徐在新疆時所留下來的德政,在地下挖了一個一個非常深的水井,水井之間再挖隧道相連,在哈蜜的地下形成像蜘蛛網一樣的井渠,使得哈蜜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不缺水,飲水思源與崇德抱本的意義是一樣的,一個來自於精神,另一個來自於資源。各位同奮前幾天在鐳力阿種了很多的樹,也許十年之後,各位同奮帶了你們的兒子、孫子來看,就會指著其中一棵說:「這棵樹是我當年種的。」這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與飲水思源是相同的道理,都是一種感恩的心理。

感恩之心起於不忘本

  第三種是「不忘本」。不忘本就是吃飯不要忘記種米的人,我記得大約十五年前,當時我應教育部的邀請,在日月潭活動中心為一批青年幹部演講,我提早一天去,早上起來和他們一起吃早點,就在我對面圓桌有一位年青學生,他吃飽了,回過頭把一個饅頭剝開,拿了一半饅頭擦嘴,擦完嘴就走了,我把他叫回來,問他:「你是那一所大學的?」他看了我一眼說:「是什麼意思?」我說:「我要了解你是在那一所大學讀的書,請你告訴我。」他說了,是一所非常知名的大學,我說:「請問你把饅頭剝開沒有吃,只擦一擦嘴,是你們老師教導的嗎?」他理直氣壯的說:「沒有面紙啊!」我說:「你難道不可以自己準備手帕嗎?請問你這個饅頭從那裡來?」他就不講話了,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當時的訓練主持人朱匯森先生,我真正的感覺到也許我們的社會太富裕了,讓我們的孩子們忘記了根本,感恩就是每當吃一口飯時,即使不再有粒粒皆辛苦的感受,至少也要知道其中間有多少人的努力,感恩之心就會油然而生。

  我們再思考「不感恩」的心理從那裡來?

  第一種是「這是我『應該』得到的」。

  第二種是「我為什麼不可以」。

  第三種是「祇願意享受,不肯盡力」。

  這是放任式富裕社會的通病,每一個人都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形成了人和人之間的鬥爭,造成不感恩,形成:一、只享權利,不盡義務。二、只問收穫,不問耕耘。

  第一、如何做到感恩?

感恩就是不問收穫的耕耘

  感恩的基礎在不問收穫的耕耘。從蘭州到敦煌,經過河西走廊,當地的老百姓真是窮極了,一家人就睡在炕上,冬天將騾馬糞先曬乾再燒,雖然很臭,但是比煤的火力大,老百姓睡在上面,有一句話說:「上面是三九,下面是三伏」因為炕面燒的熱熱的,像是三伏天,上面沒有被蓋凍得冷冷的,下面熱的受不了,就翻個身,受不了再翻個身。但他們那裡的地是一埫一埫算,什麼是一埫?就是站在山頭往下一指,一個山坡稱為一埫,每個人都可以有幾十埫,就有幾十個山頭,因為這土地是鹼地水,當太陽一蒸發地下的水,土地就會形成一片白茫茫的「鹼」。因之,這個地方的地稱為石田,從公路上看過去是一階階的石頭梯田,擺著大塊的鵝卵石,堆起來稱為石田,老百姓到河溝中用背筐把鵝卵石一個個背上去,舖在田裡,等到農曆十月底再把高莖植物如玉米、高粱種在石頭縫裡,一場大雪蓋在石頭上,等到春天雪水溶化,太陽曬不透上面的石頭,石頭底下的雪水,使得植物生根,玉米、高粱就彎彎曲曲從石頭縫長出來,這樣的石田,是一代人的努力養半代人,父親這一代到河溝裡去背鵝卵石種田養兒子,到兒子這一代還得把石田中的部分鵝卵石換掉,因為時間一久,地下的鹼就影響石頭不能用了,還得再到河溝去背鵝卵石。各位同奮!我們的祖先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讓下一代活下去,他們有所求嗎?他們想到要什麼收穫嗎?做到感恩最重要的就是不求收穫的耕耘。

  第二、如何表達感恩?

用三句話表達感恩心

  心存感恩的人對任何的事物會從最好的角度來看,師尊面對任何挫折、磨考都認為是上帝對他的考驗,因為 上帝愛他才會來考驗他。有三句極平凡的話可以讓我們表達感恩的心理:

  一、謝謝。感恩的人永遠心存感謝,永遠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事情表示感謝。心存感恩的人,嘴裡會說:「謝謝!」

  二、對不起。心存感恩的人總覺得對別人不起,永遠感覺別人對我太好,所以口中常會說:「對不起!」

  三、請。心存感恩的人,口中總會多說:「請!」

  如果是一個有感恩心的社會,這三句話隨處都聽得到,今天各位同奮在鐳力阿,有些同奮有一份感恩的心,感謝前期同奮為我們建立這麼好的道場,讓我們能夠相聚,我認為這是心存感恩之心,我們應該珍惜這一緣份。

反省時應有的三種心

  第三、袁了凡先生在《四訓》中說:人在反省時應有三種心。

  一、發恥心。能夠發出羞恥心就是心存感恩的心。

  二、發畏心。就是對 上帝的敬畏,對幫助我的人尊敬。

  三、發勇心。就是絕不遲疑的反省懺悔。

  心存感恩的人一定會發出這三種心,能夠發出這三種的心一定是心存感恩的人,這是感恩的基本精神。

實踐廿字真言發自感恩心

  師尊一生一直心存感恩,師尊是「受人點滴,報以湧泉」,師尊一生從來不記別人對他的不好,永遠記得別人對他的好,師尊他老人家常常會在家庭的聚會中告訴我們:你們將來有機會要好好謝謝某某人。或說:對某某人應該支持他。師尊這種感恩的行為是中國傳統讀書人的風範,感恩的行為反映在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是中國人祖先所留下的感恩行為。

  事實上,實踐廿字真言同樣是發自於感恩心的感恩行為。所以師尊告訴我們實行廿字真言,祇要做到一個字可以一以貫之。

  三、惜福

  師尊是以「惜福」的心來調整偏執的我見。所謂「惜福」就是珍惜現在所擁有和享有的。一般人大都不珍惜現有的一切,總是認為失去的都是最美好的,譬如:失去的青春、失去的親情、失去的健康、失去的愛情、失去的和平等等,只要是失去了,樣樣都好,但現在擁有的總是不在乎,於是人永遠生活在追悔中。

  福不可以一次享用盡了,要分享,就是「惜福」,這也是好東西要給大家分享的道理。因為當你不再能為別人奉獻時,亦就是你的福分即將終結了。凡是把自己的心靈與別人分享,吝嗇去關懷別人的時候,甚至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別人親和,這就是不知惜福。

  我經常建議一些朋友有空要到「醫院」、「監獄」、「飛機場」、「殯儀館」等地方多看看,因為去了醫院才能了解健康的重要,去了監獄才了解自由可貴,去了飛機場才了解相聚難得,去了殯儀館才了解生命的無常。我們常常將難能可貴的福分輕易從手中流失,這都是因為偏見所造成,中國人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請問有幾人珍惜在道場中相聚的緣份呢?師尊他老人家一直是以惜福的心態來調整偏執的我見,這也是師尊留給我們第三個寶。

惜福的基礎就是勤儉兩個字

  我把師母經常告訴我們李氏兄弟,我們外公留下的一幅對聯介紹給各位,這幅對聯是師母家的庭訓:

  上聯:惜衣、惜食,非但惜財更要惜福。

  下聯:求名、求利,莫如求己勝於求人。

  這副對聯落在二個字上:一、勤;二、儉。師母有一句話說:「勤是財神的左手,儉是財神的右手,惜福是財神的座車,如果要財神天天上門來,就要從惜福下手。」這是師母在有一年教內接財神時所講的,師母講的非常普通,但是非常的真切,惜福的基礎就是勤儉二個字,勤儉是惜福的根本,勤能補拙,儉能立業,惜福是加快福報的一種方法。

  師母也常常說:「惜福應該懂得捨得。」有捨才會有得,有些人得了之後不肯捨,最後弄的得捨兩難,惜福的根就是在於「捨得」。

  師尊和師母都有很好「惜」的功夫,我向各位同奮提過師尊昊天心法的三個總表就寫在一張大日曆紙的背後,師母的手稿也都是寫在廢紙的背後,師尊面紙擦了一次會留在口袋裡下次再擦,他老人家認為好好的一張紙擦一次就丟,太浪費了,不惜福!所以師尊喜歡用手絹,手絹用髒了,洗乾淨還可以再用,我在第五期師資高教班特別提到,今天的人不知道珍惜現在既所擁有的,過去了也就沒有了,於是常常活在追悔中。

  第二、是不要把福份一次用完,留一點給子孫用。

  享有最好的方式是關懷別人,惜福絕對不是一種吝嗇,師母說:「節儉的時候,一分錢都不可以浪費,但,當應該使用的時候,一分錢也不可以節儉。」捨得和惜福是守成的重要方法,也是創業的重要方法,惜福戒奢侈,捨得在勤儉,懂得惜福的人不會墮落,不會偷懶,不會縱欲,不會悲觀。

  師尊留下的三寶:「知足」、「感恩」、「惜福」,我認為懂得惜福必定知足,懂得感恩一定惜福,三寶是一體的,如玉連環,環環相連,都是提昇我們修持的梯階,都是同奮在人生向自己奮鬥的心法。

  知足在於知止,惜福就是積餘,任何的財富是一點一滴累積,任何的幸福是一點一滴累積,任何的名利地位也是一點一滴,修道更是一點一滴的累積,我們要惜福。凡是知足的人一定會感恩。

救今天的台灣要從知足、感恩、惜福下手

  凡是感恩的人一定會惜福,感恩基本的原則就是不問收穫的耕耘,師尊的三寶—知足、感恩、惜福是天帝教的三寶,我提出來:「惜福、知足、感恩—天帝教祝福你!」的標語,把天帝教三寶落實到每個人的家庭,推廣到社會上,把天帝教的宗教生活落實到每個同奮的家庭,將社會的責任成為天帝教的責任,救劫應該是從自己做起、從社會做起,我們社會生病了,最大的問題是不知感恩、惜福、知足,我們憑什麼富有?今天又有幾個人感恩?各位同奮!我們要把天帝教的三寶推廣為社會的三寶,恐怕救今天的台灣就要從知足、感恩、惜福下手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