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人道如何並行不悖
1997-10-25 09:50
維生首席於一九九七年七月廿五日在正宗靜坐美國第二期複訓班講授
從誦唸皇誥應有的信念及功能來看天人兩道的關聯
各位同奮晩安,
今天的主題是談「天道和人道」。
中國人有一句話:「天道遠,人道邇。」意思是:天道距離我們很遠,人道距離我們很近。孔子也講過:「行遠必自邇。」是說明:要到很遠的地方,必然是從最近的地方起步,所謂千里起於足下。師尊常講:「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今天就以我個人對「天道」與「人道」的體悟提供給在座同奮共同思考。
首先從皇誥談起。在台灣參加靜坐班最後的一道程序是「複談」,師尊他老人家在九十歲之前,都是師尊親自主持,先到台北市掌院和北東教院參與靜坐班的學員面談,再到高雄巿掌院或是台南市初院和南部的學員面談,然後到台灣省掌院或是天極行宮和中部學員面談,早期參加靜坐班的人數比較少,主持複談的負擔並不是很重,後來人數愈來愈多,有一期的人數多達八百多人,是經過幾近千人以上的複談才決定的,所以到了師尊他老人家九十歲時,我們感覺到應該替師尊他老人家節勞,師尊就指定我承擔靜坐班複談的工作,我請示師尊:複談時有什麼原則?有什麼授權師尊說:「你有權做一切決定,但是有一件事必須根據我的原則處理,就是靜坐班學員必須要在一年內誦唸四十萬聲皇誥,你只有權加,沒有權減。」
在我的記憶中,早期參加靜坐班最多十萬聲皇誥就不得了了,一般同奮大多是批五萬聲皇誥,在花蓮縣初院有一位同奮(後來師尊賜道名為敏拜),當時是六十多歲,她走進教院參加面談時,連樓梯階梯都跨不穩,又不識字,她向師尊報告:因為身體太壞,要學靜坐。師尊告訴她:「我批一個皇誥數,如果妳能夠誦唸到一半以上,我就同意妳參加下一期靜坐班。」師尊當時一批就是四十萬聲皇誥,這位同奮非常了不起,真的在下一期開班前誦完廿萬聲皇誥,再度來面談的時候,已經可以不用別人扶持自己走上樓梯,因為不識字,誥文都是她的孫女一句一句唸給她背下來,她每天早上一定到光殿誦誥,風雨無阻。就從這個時候開始起,師尊他老人家才規定靜坐班學員在一年內要誦唸皇誥四十萬聲,我就是根據這個原則和靜坐班學員複談。
為何要誦唸這麼多皇誥
早期,台灣同奮還有一句話說:參加天帝教是叩不完的頭、誦不完的誥、捐不完的錢。當初我對師尊他老人家堅持要求誦唸那麼多皇誥的規定,認為應該還可以更有彈性一點,到了我在複談的時候,大多就以四十萬聲皇誥為準,有少數幾位同奮增加到四十五萬聲或四十八萬聲。但是,現在我懂了,我們看師語中師尊如何說明:為什麼要誦唸皇誥?
化延浩劫須付諸實際行動
靜坐,小可以修身養性,延年益壽,大者可以得道飛昇、逍遙自在,然而身帝教的一份子,不能以個人的福報為滿足,而應以天下蒼生之禍福為己任。以靜坐為手段,傳道立教,化延浩劫,拯救蒼生為目的。
萬不可將「化延核子毀滅浩劫,拯救天下蒼生」落為口號、標語,要有實際行動。而所謂實際行動,最基本的便是虔誦皇誥、寶誥,因為兩誥都是定心之寶、解厄之器,其先天靈氣至大至剛,無所不摧,無所阻塞,可以破萬邪,可以除萬魔,可以渡陰魅,可以治百病,可以調心性,可以修先天,可以悟真道,可以了塵緣,更可以救天下災劫,此其時,正是天時、地利、人和之機,應珍惜把握,誰唸得多,心願就越大,靈力的加持就越強,光光相照,吉神隨侍,逢凶化吉,救人救己,願大家仔細領悟,身體力行。
—錄自師尊於民國七十二年四月廿四日靜坐班坤一期開訓典禮中講
《師語》第九十四頁
師尊自證自修經驗之談
各位同奮!師尊他老人家在這一段講話中指出誦唸皇誥的十大功能,皇誥是 上帝的聖誥,全文是「慈心哀求 金闕玄穹主 宇宙主宰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皇誥第一次來到人間是在民國第一個甲子年,當時師母(坤元輔教)還是小姐,住在常州老家,在一張白紙上看光抄下來的,當時的原文是「志哀求 金闕玄穹主 高上玉皇赦罪大天尊 玄穹高上帝」,在華山時,師尊他老人家就是誦唸這個版本的皇誥,我常常講:雲龍至聖是誦唸一百萬聲「玉皇心印妙經」證道,宗主是誦唸一千萬聲「廿字真言」證道,師尊是誦唸「皇誥」一千萬聲證道。師尊在第三期師資高教班時曾經掀開褲管讓同奮看他老人家膝蓋上的疤,這是他老人家誦唸皇誥留下來的證據。當年在華山,我們全家是在大上方玉皇洞前修築二邊廂房,一邊是廚房,隔壁是師母帶著維公、維光、維剛樞機住,另一邊是光殿和師尊住的小房間,師尊的房間裡面只有一張床和一張桌子,我睡在房間的外面。師尊每天中午、晩上一定在光殿誦唸皇誥,即使是在冬天晩上子時,下著雪,也從來不停一次,有時是胡明德從樓下爬上來,在房間外說:「老師,時間到了。」有時是師尊敲敲樓板說:「胡明德,可以起來了。」師徒二人喝一點熱水,走到前面的光殿,樓板很薄,每當師尊和胡明德在行禮,我睡的床就會跟著搖動,我就知道他們在行禮了,師誦唸皇誥的聲音真可以說是聲聲入耳!
我最常對同奮說:「師尊他老人家自己沒有做到的事,從不要求別人去做,師尊修持的經驗都是他老人家自己一路走過來的。」他老人家告訴我們同奮,誦唸皇誥就是「定心之寶」,是「解厄之器」,「可以破萬邪,可以除萬魔,可以渡陰魅,可以治百病,可以調心性,可以修先天,可以悟真道,可以了塵緣。」一共有十項,這一定是他老人家根據自己修道、修持的經驗列出誦唸皇誥的十項功能,這十項功能應該也是皇誥原本具有的能量,教義《新境界》內的「親和力」的關係就是在講這個原理,只要經過我們不斷的誦唸,就會產生一股念力(親力),波律對上了就會有回應(和力),這是非常科學的觀念。
接下來我們再看:
誦唸皇誥應有的信念
誦唸皇誥運動,全憑同奮自己發心,不加絲毫勉強,但是在唸與不唸之間,先要想到兩點,也就是要有一基本觀念:
一、為誰而唸?
二、為什麼要唸?
综合大家的意見,則一致認為,先存救天下蒼生之念,因天下蒼生得救,世界人類便有前途,個人才會有希望,因為覆巢之下無完卵。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民族,以至於全人類,實際是宛如一體,息息相關,缺一環而不可。為別人也就是為自己,但我要懇切的告訴各位同奮,現在不唸,以後想唸,已經是時不我予,後悔也來不及了。
但誦唸時,如信心不堅,或心有存疑,或意念不能專一貫注的,一律無效。因而大家先要有純正的思想,然後確立堅定不的信心,如此方能產生無與倫比的力量,即所謂信心不惑,澄清赤魔氛。
時下一般人常到廟宇、燒香禮拜,幾乎都是為個人的前途、命運,求福報,為個人打算,這種自私自利的行為,就是「迷信」。要是一心能為天下蒼生,乃至萬性萬靈設想,時存無我、忘我的精神,就是「正信」。本教之所以能夠很快的傳播開來,乃因同奮們肩負起救世救人的時代使命,完全建立在這種「正信」的基礎上。
所謂「化延核子毀滅劫」,就是將全面的核子毀滅戰爭,使其時間儘量拖延,爭取最多時間,來挽救人心,希望扭轉天心,減少生靈傷害,終至消弭浩劫於無形。當此大宇宙中有三十餘個星球,氣運均屆三期末劫,而以本地球的劫運最早開始。本地球上有四十五億人口,因智慧最突出,氣質不同,所以修行最易成功,故也特別受到 上帝的眷顧,凡有正氣奮鬥的緣人,將都能逃過這場空前浩劫。
我們深知,信心的堅毅和固執,就是衝破任何艱危困難的精神力量,願我帝教同奮本此信心,迎接一切挑戰,以達成每一階段的奮鬥目標。
—錄自師尊於七十四年二月十五日親和會中闡釋誦唸皇誥的基本信念
《師語》第一一六頁
一心不亂誦皇誥
誦誥最重要的是一心不亂、神不外馳,更要緊的是「不為自己打算」。雖然,誦三分之一可以為自己求福報,實際上是不求福而福自臨。
誦誥時要一心不亂,需要相當功力,難免會起心動念,無形中會考核這個念頭是否是真正不為自己打算,不求福報,如果是,無形自然會有所眷顧。
—錄自師尊於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八日於台中主院親和集會講話
《師語》第一一八頁
剛才宣讀師尊所講的三篇有關皇誥的說明,根據我的理解,我就在和同奮複談的時候歸納出四個誦唸皇誥的功能:
誦唸皇誥具有四大功能
第一、誦唸皇誥第一個功能是「動靜相宜」。靜坐就是靜功,誦唸皇誥是動中有靜,誦唸皇誥必須要誦到「無心、無念、無身」,也就是誦唸到沒有心、沒有念、最後連身體都沒有了,這是一心清淨,這就是動中有靜。所以靜坐是「靜中有動」,誦唸皇誥是「動中有靜」,參加靜坐班要誦唸皇誥,就是以「動中有靜」的誦唸皇誥來彌補「靜中有動」的靜坐之不足,一般人如果能夠把握住叩頭的要領,就不會感覺到疲勞,你就會感覺到誦唸皇誥是週身的運動,誦唸皇誥是以動功來帶動靜坐。
第二、誦唸皇誥的第二個功能是還債。各宗教都認為人有罪的看法,基督教稱為「原罪」;佛教稱為「業」;道教說是「孽障」,我以現代語來說就是過去所欠下的債。
有些年輕同奮說:上一輩子欠的債為什麼要這一輩子還?我反過來問他們:上一輩子欠的債可以不承認,但我們這一輩子人,有沒有作過口業(說過不應該說的言語)?有沒有作過心業(想過不應該想的惡念)?有沒有作過身業(做過不應該做的行為)?這是我們在這一輩子欠的債,請問要不要還?這些同奮都說:應該還。但是,他們接著問:為什麼學靜坐要去還債?
大家都知道,靜坐是修道的一部分,師尊說:各位來學靜坐有二種情況—一、大多數人是求健康;二、一部分人是為了成仙、得道。不管是為了什麼,都是希望能夠從此岸過渡到彼岸,如果所欠的債不還,如何從此岸到彼岸?上一輩子所欠的債就像是在我們左腿上綁著的一個鐵球,這一輩子所欠的債就像是在我們右腿上綁著的一個大石頭,要想從此岸游到彼岸,如果不先去掉這二個障礙,如何能夠去呢?所以誦唸皇誥是還債,就是「消業障」。
第三、誦唸皇誥是維持和 上帝暢通的管道。點道有二個步驟:
一、打開天門。師尊是在命宮點道,然後打開天門,我形容是在這裡(命宮)拿著鑰匙打開,然後天門就開了。
二、接引祖炁。 上帝靈陽真炁的通行管道是「繚繚繞繞而下,直達天門而顖頂,而至性竅,最後落至命宮。」
我常形容如同我們到加油站加油,先把鑰匙插入,打開油箱蓋,加油管放下去,然後加油,接引 上帝的靈陽真炁就是如斯。師尊在點道時特別强調:天門是我們來時之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七情六慾把天門封住了,於是有很多的人只好從下面走,既然我們從天門來,也要從來的路回到原來的地方,最好就是維持天門暢通的管道,如何維持,就是誦唸皇誥,不斷以皇誥維持和 上帝暢通的管道,於是來的時候從這裡來,回家的時候也從這裡回去,可以回到 上帝的身邊。
第四、師尊强調誦唸皇誥是要「不為自己打算,不求個人福報」,維持一個開闊的胸襟、無私無我的胸襟。誦唸皇誥是為了天下蒼生祈福,為了化延核戰毀滅劫祈求,只有擁有開闊的心胸,一為別人著想,不求福報,自有福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從人道著手天道不遠了
以去年三月為例,台灣海峽兩岸關係非常緊張,我們宗教徒唯一的武器就是祈禱,所以我們在台灣地區的同奮以一個月時間誦唸了一億三千萬聲皇誥,凝聚了正氣力量,摧毀了暴戾之氣,一億三千萬聲皇誥是一唸、一叩首、一迴向。我們誦唸了一億三千萬聲皇誥,代表著一億三千萬個人頭,發出一億三千萬個聲音,發岀一億三千萬個心願,這是多麼大的力量。在《大同真經》裡面有:「一生一祥,芸生凝祥。」這八個字就在形容祈禱的功能,「一生一祥」就是一個人發出一種聲音,產生祥瑞之氣,「芸生凝祥」是說聚集更多的人就可以凝聚成更大的祥瑞之氣,為什麼要大家誦唸皇誥?因為我們都是這個社區、地區、社會、國家的一份子,你為大家祈求福報,你也得到了。一個人的力量很單薄,聚集眾人的力量就會很大,這就是「芸生凝祥」。
我歸納誦唸皇誥的四個功能,就是:一、動靜配合;二、還債;三、維持和 上帝暢通的管道;四、凝聚眾多的正氣力量。
我以皇誥的例子讓各位同奮了解天道與人道的關係,儘管天道很遠,但我們從人道上著手,誦唸皇誥就是一個例子,從個人著手,每個人「一生一祥」,最後可以「芸生凝祥」,天道還會遠嗎?相信一定是不會的!
進一步我們再看《師語》,有一大半都是在談「天道」與「人道」,談的最多的是「先盡人道,再修天道」:
如何做好人
本教主張先盡人道,即教我們如何將「人」做好,除了勤修四門基本功課之外,就是將「人生守則」融於日常生活之中,言行思想,時時刻刻不離「廿字真言」,如此日積月累,定能氣質自然變化,人格自然高尚,智慧自然圓明,整個家庭為之薰陶,也自然會將子女造就成能擔當重責大任的有用人才,或生出上聖仙佛的種子來。天道、靈異、神通離我們太遠,太渺茫,如果連「人」都做不好,一切所謂的「神通」都是假的。本教沒有一點神祕之處,也不鼓勵同奮專修靈通,只教大家一切照「廿字」去做人處事。其實如將廿字都做到了,就能通天徹地,達到真正的「神通」,而超凡入聖。因此不但坤道要做,乾道也不能須臾稍離。
—錄自師尊於七十五年婦女節親和集會中講詞
《師語》第三十六頁
「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是什麼?師尊說:「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就是在人道上修持的指標,天帝教同奮的精神是手心朝下,如果說修持的人是在苦行,天帝教同奮修持的是入世苦行,是一種入世奮鬥的行為,我們可以看到師尊他老人家一生都沒有出世,但是他老人家一生修持都是入世的苦行。出世修持已經很難了,但入世修持比出世修持還要加倍困難,天帝教同奮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把別人不願意承擔的責任背負在身上,這是入世苦行,是師尊給予我們的指標。
入世苦行就在於誠與愛
先盡人道就是要先做好是一個人,從自己腳底下做起,第一階段是「向自己奮鬥」,「向自己奮鬥」是一種無我的精神,誦唸皇誥到無我的境界,這就是向自己奮鬥的過程。向自己奮鬥也分成三個階段,首先要「有我」,第二「忘我」,然後才達到「無我」。「有我」就是先給自己定位,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如何做好這個人?因為「有我」才能夠「忘我」,最後才能夠達到「無我」,打坐時先是「有我」,然後慢慢進入到「忘我」,然後進入到「無我」的境界,這就是向自己奮鬥的過程。
有朋友對我說:我最感動的是「廿字真言」,這廿字是中華文化的結晶,東西方宗教的精華都在裡面,但是在我感受其中還缺二個字,就是東方宗教思想的「誠」與西方宗教思想的「愛」。我告訴他:有!這兩個字的精神在其中,廿字真言是一個外圈,中間有一個古篆的紅心,這個心代表兩個意思:心的本體就是愛,心的功能就是誠,做到廿字其中任何一個字都可以達到「愛」,完成「誠」。
各位同奮!這就是我們入世苦行的基礎,入世苦行就在於「誠」和「愛」,因為如果修人道沒有愛心,人道就無法修了,如果通過人道返天道的過程中沒有誠,人道和天道永遠無法結合在一起。
以潔欲來正當處理人欲
師尊在每一個光殿前都放有一只匾,上面親書:「存天理,去人欲。」也可以說是師尊他老人家給我們「盡人道、修天道」的指導原則,我認為師尊他老人家的看法是高標凖,我舉出在《大同真經》為我們指出的另一條路,就是「潔欲」,《大同真經》是天人教主、崇仁教主兩位上聖高真通過辯證而發展出的一本經典,《大同真經》中有一段話:
天人教主說:人要「潔欲」。
崇仁教主說:「絕欲」很難,人在幼小的時候就會分辨,就會產生欲望,年齡愈大還有更大的欲望。到了我們這種境界,欲望更是無窮。
因為欲望有好的欲望和壞的欲望,所以在這裡提出了「潔欲」的觀念,潔欲有二種解釋:
一、以名詞解釋,意思是乾淨的欲望。也就是好的欲望。
二、以動詞解釋,意思是洗滌,當你有不乾淨欲望時,把不乾淨的欲望洗滌,這就是潔欲。如何才能潔欲?就是四門功課的「反省懺悔」,天帝教修持的基本心法就是反省懺悔,反省懺悔即自己在做洗滌的工作,每天反省懺悔就是刮垢磨光,這就是潔欲。
所以我說「存天理,去人欲」是高標準,我個人看法是先從潔欲開始,因為我認為人的心是道欲並存,當欲望愈來愈多時,就會蓋住了道心,道心就慢慢淡了,當我們天天洗滌,欲望就愈來愈少了,「潔欲」就是人欲的正當處理,人欲的正當處理就是先盡人道,當我們可以好好處理自己的欲望時,通過向自己奮鬥、通過不斷自我反省過程,就會回到天道,這就是盡人道返天道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