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四)

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四)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87期 » 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四)

教訊雜誌社社長 高緒業  1999-09-01 12:35

師尊自然亭的第二副對聯「虛極靜篤一靈常照;心無所住萬念皆空。」抓住了道家、佛教修養的中心思想,對立又相似,短短十六個字,已深入兩教堂奧,看似平常,實不平凡。作者引經據典,說明源流,頗具啟發性。

心無所住

  「心無所住」是大乘佛法修行的基礎,一般人誦《金剛經》,都知道這句話是《金剛經》的最驚策之句。禪宗六祖慧能(惠能),因聽此語而求道,也因悟此語而得道,受五祖衣缽,也以此語發揚了禪宗。

  《金剛經》第四品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無住相布施。」「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第十品:「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

  佛經有說:「心淨則國土淨」,只要心淨,即生清淨心,則處處都是淨土,處處都是極樂世界。「清淨心」即菩提心,《圓覺經》稱為「清淨覺海」,《起信論義記》說:「自性清淨心,名如來藏。」但要生這個清淨心,就應無所住,不住於色,不住聲香味觸法,隨時隨地無所住,沒有執著,坦坦蕩蕩,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部《金剛經》是須菩提長老提出「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兩個問題,而由釋迦牟尼佛答覆他:「應如是住」「應如是降伏其心」。而且這是如來為「善護念」諸菩薩而說,這善護念三字,南懷瑾先生說是「金剛眼」。就禪宗而言,住即不住,不住即住,無所住即是住。正如蘇東坡的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及名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善護念」是修行求證的重點。可以「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說明性空實相。了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指標。可以下面這個公式加以反省。

  ……未來……現在……過去

               無始以來

  ……未來……現在……過去

  0+1-1+1-1=0

  由此認得此心中的一切一切云為,表面看起來好像是一連串成直線的活動,實際這個我的活動,也只是像電流、像火花、像流水一樣,都是由於無數不斷的前後念的因緣湊成了一條線,其中畢竟沒有真正的東西存在。

  《金剛經》第五品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最後的結論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第八品說:「若後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上述兩段都各四句,「離四句,絕百非」為談般若者的口頭語,所稱四句,究竟是那四句,爭議甚烈,卻無定論。

  《頓悟入道要門論上》對心無所住解釋得更詳盡,曰:「汝若欲了了識無所住心時,正坐之時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惡,都莫思量。過去事已過去,而莫思量,過去心自絕,即名無過去事。未來事未至,莫願莫求,未來心自絕,即名無未來事。現在事已現在,於一切事,但知無著,無著者,不起憎愛心,即是無著,現在心自絕;即名無現在事。三世不攝,亦名無三世也。心若起去時,即莫隨去,去心自絕。若住時亦莫隨住,住心自絕。即無住心即是無住處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時,只物住亦無住處,亦無無住處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處,即名了了見本心也,亦名了了見性也。只個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脫心,亦名菩提心,亦名無生心,亦名色性空,經云證無生法忍是也。」

  註:無生法忍,略云無生忍。無生法者,實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也。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謂之無生法忍。

禪宗六祖惠能與金剛經

  《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載:惠能會祖(五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性,學法無益。若識自本性,見自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後經一十五載,至廣州法性寺開東山法門。

  壇經〈般若品〉第三載:師陞座,告大眾曰:「……口但說空,萬劫不得性,終無有益。……何名摩可,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一切般若知,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性,若識本性,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徧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聽吾頌曰:……清淨至無餘,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禪宗祖師有四句話說:「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無住,住,所住之意,意為住著之所。指無固定之實體;或指心不執著於一定之對象,不失其自由無礙之作用者,又稱不住。將無住引申為否定固定狀態之用語,故謂「一切諸法無自性,故為無所住」。蓋事物不會凝住於自身不變之性質,人之認識亦不應以固定概念作為其固有本質。般若理論據此作為性空之重要內容。《摩訶般若波羅蜜序品》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應色中住,不應受、想、行、識中住。此因諸法均處於因緣聯繫與生滅無常中,故不應住。」

  《大智度論》闡釋「無住三昧」:「無住三昧者,是三昧名無住三昧,住是三昧中,觀諸法念念無常,無有住時。」故無住實為現象之共性,但於理論之運用上,亦常作一切現象之本源,成為真如、法性之另一稱謂。《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中之「無住本立一切法」。僧肇釋之曰:「法無自性,緣感而起,當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無所住;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中觀學派並以無住之空性作為因果報應一切法得以成立之證明,《六祖壇經》更進一步認為於諸法念念不住,即可使思想不受束縛而得解脫。

  世尊對「心無所住」解釋更是十分簡單明瞭,他常常說:「心無所住,一切放下,放下一切;心無所注,一切不想,不想一切。」我們只要記好這兩句,那麼上面長篇連載的許多佛教的話頭,實在是多餘的了。

萬念皆空

  佛教所說是「諸法皆空」,謂諸法皆無自性,當體即空。法是指一切事物,包括無形的心法和有形的色法,諸法亦稱萬法,與一般所說的萬象、萬事、萬物等語相當。佛教認為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又謂理體之空寂。《維摩經弟子品》:「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大乘義章:「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佛教講空,說法不一。小乘一般主張「人我空」,亦名「無我」「人無我」,使用方法稱為「分析空」(從統一物之可分解為若干部分或因素,從物之生滅變化上,說明物之不實在和不自在);大乘一般主張「二空」,在「人我空」之外,還講「法我空」,或名「法空」「法我無」。使用方法稱為「當體空」(即無須經過分解現象自身即是空)。因佛教宣揚諸法皆空,以「悟空」為進入涅槃之門,故稱佛教為空門。

  對大乘空義解析得最明白的是「心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

  照是觀照,見是徹見,五蘊又名五陰,蘊是積聚義,陰是遮蔽義。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質礙義,受是領納義,想是想像義,行是遷流造作義,識是了別義;「色」以集合而有,「受」以接觸而成,「想」以緣影而生,「行」以徧計而名,「識」以了別為相。色是物質的一切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的各種作用。因為五蘊皆是因緣所生法,色從四大(地水火風)假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想分別而有,究竟沒有實體,無一不空。總觀三界萬有不外色心二種,色屬物質的,心屬精神的。

  總之,「空」就是要我們不執著—破我執,見自性。五蘊之相是幻有—虛妄,五蘊之體是真空,眾生妄心分別則妄見五蘊而遺真空,菩薩用般若智照則顯真空而亡五蘊,以五蘊幻想當即是真空故。

  因為般若的空乃在空一切法的自性,並不廢緣起的假名,所謂自性空,而不礙緣起有,所以《大般若經》云:「一切法自性空(諸法無自性)。」簡單說五蘊緣起之法,它是沒有「自主」和「自在」的我性。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緣起假象謂之「色」,緣生無性謂之「空」,雖有假象都無實體,故言「不異」。所謂色雖分明顯現而無實體,故說色不異空;雖無實體,而分明顯,故說空不異色。一切色法皆藉眾緣而生起,本無自性,非色滅而後始空,即存在時亦不過一種幻想,莫不當體即空,故說色即是空;依性空而幻生一切萬有的色法,則性空便為一切色法本體,故說空即是色。以上所說是約緣起性空義。

  世間一切事事物物,莫不全由各自需要的種種條件—緣,組合而生起,這叫做緣起。一切事物皆仗因托緣而生,自然沒有實在不變的個性,因此說為性空。因無自性故能緣起(幻生一切事物),因緣起故說性空。扼要的說:因緣起而性空—色不異空,依性空而緣起—空不異色;緣起無自性當體即性空—色即是空,性空為緣起所依,即是緣起的本體—空即是色。亦即所謂:緣生無性(有而非有)—色不異空;無性緣生(空而不空)—空不異色。緣生而無性,無性而緣生(即有即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約虛妄不實以明空義。

  更簡單的說「不異」是指相同而言,色空都無性,同一無自性,故云不異。「即是」是指兩者互為一體而言,色與空,名異實同,無可分別。

  說「五蘊皆空」,說「色不異空」,說「色即是空」,意思是說宇宙萬有,由根身到器界,皆是因緣和合而有,沒有絕對的本質—自性、實體,要吾人認清宇宙人生的真象,破除吾人的「我執」與「法執」。色不異空,色即是空,是破除迷者的舊執著;空不異色,空即是色是建立悟者的新觀念,前者是否定,後者是肯定。《大智度論》上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宇宙萬法,誠然沒有「實體」皆是「性空」,但吾人不能不承認它有「假名」,有「相有」。性空相有,立以假名,這就是中道。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義。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法不成。」

  最有名的「八不」中道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共為四對,每對都是一正一反,證得八不,可由此知道空有不二的中道,也能明瞭一切的「不」而達到畢竟空的境界。

  「諸法皆空」在佛教的另一同義詞是「萬緣俱寂」,《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萬緣俱寂,即一切法性空是也。」

「空」字精義三種說法

  「空」字是佛家的精義所在,佛家經常用三種方法說明空義。

  第一是三種假法:(一)體假,便是沒有實體的假;(二)是和合假,本是一些零細雜多的事物,拼合變成另一整體事物;(三)是相對假,又名分位假,是因為兩種事物互相比較而生起的。

  第二是三法印(三種可以印證和印持的法)。(一)諸行無常,諸行包括一切事物的變動,無常是說不能永恆的存在和永恆的不變,便是空。(二)諸法無我。一切事物都是緣生緣滅,並無自性,故法亦無我,便是空。(三)涅槃寂靜。到了解脫境地,已是徹底的空。

  第三是無自性,自性是指本來如是,永恆如是。無自性提指事物的(一)可塑性、(二)變異性。

  佛教對自性說有七種自性,又作七種性自性。即集性自性(集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大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佛教哲學中的「空理」,是站在純客觀的立場,以最高超最卓越的智慧觀點,來透視宇宙萬有事物的真實相。「空理」,不但是七百七十五卷般若經的精髓,而且是顯密佛學的核心與特質。

  佛學中的「空」和「不」(不生不滅等)「無」(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苦集滅道等),在這地方是含有「否定」意義的。空,只是否定宇宙間存在事物上的「不變性、實有性—自有性、獨立性—獨存性」等種種情執,能徹底認識宇宙一切「無不變性、無實有性、無獨存性」,便能徹見萬有的實想,諸法的本真。空之否定性,是具有去腐生新,富於積極革命精神的人類的心靈,能透過佛法「空」的洗禮,其思想言行,才能獲得真正奮發有為,積極向上進取。

  大乘各派從二空推衍出三空、四空、八空以至十空、十八空、二十空等。

  二空—一生空,言眾生之空無,二法空,言事物之空無。此二空又名我空、法空,又名人空、法空。

  三空—一曰:先空其心,則四相皆空。二曰繼空其身,則六根清靜。三曰終空其身,則萬緣都絕。

  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見《大智度論》)

  空一切處—又稱空徧處。禪定之名,徧一切處,使為空界之一色者。十徧一切處定之一。

  佛家又常說:「萬法一心」,把一切法盡歸入於一心,佛教的經論都常說:「萬法一心,三界唯識。」念就是念頭,念頭由心產生,心念兩字常常連稱,所以「萬念」與「萬法」「諸法」相同。「萬念皆空」就是「諸法皆空」。

  無始古佛曾頒聖訓闡釋「空中妙有」之境,說:「虛虛無無,飄飄渺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駕騰雲,如乘龍鳳,豁然開通,靈性自明,心性自覺,自覺覺他,真如妙不可言,非文字可表達一、二。」

  最後筆者引用《第六期師資高教班聖訓錄》兩篇聖訓,對「一靈常照,萬念皆空」兩語所作解釋,做為本文的結束。

首席督統鐳力前鋒:

  陽明先生曾言:「種樹培其根,種德培其心。」侈言修道,即是從根本下手,從初心開始。所謂「萬法唯心」;心不能定又焉能安?不能安又何來靜?靜坐功夫是從狂風大浪中立根基。於靜坐時,妄想雜念多,可於心中暫時默誦廿字真言,以專一「心、口、意」,待心定而后能靜,我心如如不動則入「一靈常照,萬念皆空」的境界。

惠能:

  《金剛經》為佛經經中之王,其中要旨乃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只可惜一般人雖能望文生義,卻未能實證此境也!再者經中又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吾曾在應答「開佛知見」時,有以下說明:「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即是開佛知見。」

  天帝教首任首席使者有言:「一靈常照,萬念皆空」實與「開佛知見」之境界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文字表達不同而已。修行最忌迷外相,為空守空則落入頑空,首任首席使者教導同奮時,指出:「靜坐時所見所聞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要破相,不可以著相。」與吾就「開佛知見」之說又有何異呢?

  天帝教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乃是依自然法則修煉,不聚氣而氣自聚,不勞神而神還虛,直入「一靈常照,萬念皆空」之境,而達「超神入化,形神俱妙」之法界。吾以為與《金剛經》經文所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義相通也。首任首席為使同奮明白其中無上修行要旨,以其自身靜坐修行六十年之體證,親自訂定:「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與急頓法門靜參修煉體系總說明」,已然將古今修行法門去蕪存菁,盡入其中矣!《宇宙應元妙法至寶》之於應元救劫帝教,實可比之為《金剛經》之於佛教,真是妙不可言!   (待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