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心得(四)‧明德親民 歸根復命—大學中庸研讀心得
胡緒勵 2000-11-01 10:40
第六期天人交通技術人才訓練班
壹、前言:
本篇心得係作者參加「第六期天人交通技術人才訓練班第一階段」上課期間,應課程規定撰寫的個人心得報告,原分為兩篇,今為投登教訊方便,將其重新整理並融為一篇。本篇內容本難登大雅之堂,自不應如此曝短,但在維生首席的鼓勵下,也只好提起勇氣並透過教訊來就教同奮,期能以磚石之質而收引玉之功。在此同時感謝參訓期間講師的導引及無形上聖高真的啟發,讓自己於修道的路程上,減少許多障礙與無明。
貳、圖表架構:(見上)
參、心得內容:
一、天命之謂性:
生命由和子體與電子體引合而生,和子體受之於天,為電子體之主宰,每個和子體當初投生塵世,皆有其預定學習的課程及欲完成的使命,從這個特性看和子體,則又可稱之為「性」。「性」從字形上可拆解為「生心」的意義,也就是說「心」由「性」而生;「性」為「體」,心為「用」,兩者實為二而一、一而二的體用關係。和子體因受到後天的種種誘惑與薰染,遂逐漸迷失本心本性,轉為物性欲心,終至輪迴流轉,不得回天復命。
和子體於人身中會依其先天使命之需求,發展其稟賦及性向(此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印證),故欲明瞭自身之天命,只要能勤做五門功課,保持清明本心之主導地位,並依自己的性向而行,終能感悟自身之天命。反過來說,如果內心時常產生莫明而空洞不安的感覺,就表示目前在某一方面與自性天命有所落差,應以自我省察的方式,來感知內在本性所顯露的訊息,以求調整正確的人生方向。
二、明明德:
先天本心落入後天,受到七情六慾污染,產生了物慾,變成了物性,以致與先天本心距離愈來愈遠,如果沒有方法擺脫,則永遠在苦海煩惱中顛顛倒倒輪迴不已。
「明明德」即是要復明清淨光明的先天本心,雖然各大宗教切入的角度、方法或有不同,但欲達到的目的與功能則是一致;如儒家講「存心養性」,佛家談「明心見性」,道家說「修心煉性」,皆與本教強調之「煉心復性」的功能與目的一致,彼此之間雖異曲而實同功。
「明明德」的功夫次第於「大學」談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及「定、靜、安、慮、得」;而《中庸》首章則闡明了「明明德」功夫的下手緊要處:慎獨—「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此皆是復明先天本心本性的方法,未離師尊所一再揭示的反省懺悔與煉心復性的五門功課範圍。
三、親民、止於至善:
「親民、止於至善」一般有二種解釋:一解為新民,即日新又新以修明德性,進而至於明心見性之圓滿至善境界。一解作親民,即弘揚教化於眾民,以達治國平天下的大同至善境界。上述兩種解釋皆有其理,然以後者較能符合本教之教義思想。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其實與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一貫之理相同,差別不過是前者從後天談至先天;後者從先天論及後天,總不外教人先由克己復禮的修身做起,回復自己先天的本心本性(天命之謂性),進而感知並行使救劫救世的天命,並依循本性的良知良能(率性之謂道),弘揚上帝教化,從人道的齊家做起,逐次外推擴充,使人人都知道奮鬥修道,復明上天賦予每個人的先天本性(修道之謂教),人人導心順氣,天清地寧,以達治國平天下的大同境界。
四、知止:
知道生命由來及天命賦予的道理後,就應善加把握「人從虛無中來,應回虛無中去」的人生方向,積極修道,明本性識天命,進而代天行道,了命回天,回歸 上帝身邊,止於所當止之地。
五、定靜安慮得:
定:知道生命由來與人生目的後,則應確立人生方向,立大志—希聖希賢之志;發大願—救劫、救世之願。志向立定,心才不會徬徨不定無所適從,所以能心定而神安。以聖賢仙佛之志為志,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則個人之吉凶禍福置之度外,心能不為物撓、不為己憂,凡事隨遇而安。
靜:師尊於《宇宙應元妙法至寶》第一講中指出:「中國幾千年來,由伏羲老皇至軒轅皇帝而至老子,負有傳佈天帝宇宙大道使命的高人,都是從『靜』中參悟宇宙奧秘,主要目的為『超凡入聖,天人合一』。」
宋代理學大家周敦頤、程頤,見人靜坐則稱人善學,由此可知「靜」功之重要。欲達「靜」功之目的,首先必須從格物功夫下手,惟有洗心滌慮、物慾盡除後,才能「虛極靜篤」良知復現;屆時天理流行,達到天人合一的目的,是為「靜」功之大成。
安:「虛極靜篤」後則能「『理』得而心安」、「坐忘觀『自在』」。心安來自於人心淨、私慾除,進而凡心死,本心現。此時心無罣礙,海闊天空;自然而然見可欲而心不動,表現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典範。
慮:即「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自我得渡後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心,思慮弘教救世之法。此處所言之「思慮」並非一般人所認知的思慮,乃經天人合一、天人感通下所得的靈感示現。如摩西於西奈山悟道後以「十誡」教示民眾;釋佛悟道後以「眾生皆具佛性」針砭當時社會階級不平等的謬誤;孔子講求「人倫道德」來挽救社會亂象;宗主於湘西深山修道十年,於道成之際,與雲龍至聖研創廿字真言輔以天人炁功之法行道救世;師尊以靜坐為手段號召原人,教示以五門功課來達到診心救劫的目的。故欲弘教於世,必針對人心之病,思以合乎時代人心需求之法,才能廣宣於世,進而達到救世之目的。
得:善盡救劫、救世之天職,替天行道,普濟蒼生;無為而為不求而求,自然而然傳跡留形,則「終不可諠兮,而沒世不忘也」。待因緣成熟,功果圓滿,無負天命付託,回天繳旨是謂「得」。
六、先天後天:
孟子之性善說與荀子之性惡說於表面上看來相互對立,頗有矛盾之處,實則只因切入的角度不同以至有如此相對的表相。性善是從先天本心著眼;性惡則從後天欲心切入,兩者皆為人性之一面。先天強則神性高;後天勝則物性顯。明明德的功夫要一方面涵養此天性,從仁之四端出發進而擴充開來;一方面則藉由禮戒來規範盲動欲心,以輔助格物之功。從這兩方面同時並進以求復明本性,才是明明德的正確路徑,這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理。
《中庸》內文:「自誠明,謂之性」係指先天,是已復明本性之聖人,所以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自明誠,謂之教」是謂後天,所以要循明明德的教理,擇善而固執之,最後亦能從後天返先天,由凡入聖,回復先天本性。
同理推之:頓悟法乃直接從本心契入,以參悟本心為先,先悟後修,使本心能時時保持不受污染的光明本性。漸修法則從後天欲心契入,以禮戒規範身心,如能勤加拂拭,本心最後亦得復現,此即「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及其成功,一也」的道理。
七、費隱之道:
「費」是具體顯露;「隱」是隱微不顯。整體宇宙含括有形宇宙(物質世界)與無形宇宙(精神世界),有形宇宙由無形宇宙幻化生成,所以說:「在天成象,在地留形。」先天無形無跡,渺遠飄忽;後天有形有質,具體實在。由後天返先天,最重要即是要把握具體實在的人身,不假外求,從人道著手,下學(費)而上達(隱),不要好高騖遠,應將功夫落實於自我的身心性命上,故言「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如此,格物以求致知(良知),盡性以至於命,則先天透發,本性圓明,至誠如神,而能「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博厚高明,悠久無疆」。
肆、結語:
總而言之,「大學」、「中庸」有其一貫之教理:不外是教人由後天返先天的學問,且不單是求一己返先天而已,更希望先知覺後知,人人皆得返回先天。故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此其一貫之理,實與本教教義精神相一致,而各大宗教之教理亦不外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