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探源之旅‧之一/上海尋根—憑弔師尊出生地 西安追思—巧遇宗哲社遺址
極忠文教基金會/詹敏悅 2000-12-01 09:05
秉持中華一家精神 帶動兩岸藝文交流策擬未來合作方向
這趟「大陸尋根之旅訪問團」,作為期十三天的文化交流及尋根探源之旅,訪問地點包括上海、西安、北京等地,除與文化藝術界充份互通往返外,並尋訪本師世尊在三個城市曾經駐留的腳印,團員中有八人更登上華山,成為尋根之旅的高潮。
繼八十五年極忠文教基金會率台灣戲劇界大師訪問北京、天津等地,四年後復受大陸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之邀請,於十月十五日組成「大陸尋根之旅訪問團」,作為期十三天的文化交流及尋根探源之旅。訪問地點包括上海、蘇州、西安、華山、北京等地,除與各地文化藝術界充分交換意見,策擬未來合作發展方向外,主要尋訪本師世尊在三個城市曾經駐留的腳印,這趟負有多重任務的旅程,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團員中有八人更登上華山大上方,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尋訪蘇州牛車巷,追思師尊出生地,百年古屋將在明年拆除,不勝唏噓。
少小離家五十年 首席昆仲連袂重返舊地
大陸尋根的原始動機實是維生首席四昆仲有感於少小離開大陸,全家遷台,至今悠忽五十年,兄弟各為事業奔忙,聚首不易,且行年漸長,恐日久更力不從心;師尊證道後李家晚輩及天帝教後期同奮,對師尊的修道歷程及天帝教的根源何處,也應要有清楚的脈絡尋考,首席四昆仲就負有承先啟後關鍵的任務。他們在八十八年間約好今年五月最後一次連袂再登華山,重訪兒時居住、讀書、嬉戲、練功的地方,不意二月間維剛樞機遽爾辭世,茱萸少插,不免遺憾,維公樞機不忍面對舊時景物勾起懷念手足之傷感,遂退出原來約定;維剛樞機的女公子顯立(敏預)願意代父完成心願,但她全家赴美進修須等到七月才能返家,等到全員到齊已是十月中旬了。
訪問團成員包括三部分,一是極忠文教基金會董事及工作人員;二是李氏家族,此兩部分其實都是天帝教同奮;三是國內知名電影電視編導及評論家等,總計廿二名。維生首席擔任團長,副團長有維光樞機、李光燾(極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及王曉祥(經緯新象藝術公司副董事長兼電影評論家)。
十三天的行程中,上海、西安、北京各停留四天,維生首席則先一日出發赴蘇州參加「孫子兵法研討會」,十七日才到上海與全團會合。由於維光樞機多年來對於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深耕厚植,建立極為良好的互動關係,在大陸許多重要影展中擔任舉足輕重的評審角色,頗受當地文藝界人士敬仰,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誠接待,許多原先並不在行程拜訪之列的單位或個人,得知李行導演到來,也都臨時插隊宴請,因此十三天中,幾乎天天擺宴或安排高水準戲劇觀賞,白天則進行另一重要任務—尋根的活動。
停留上海期間曾拜會上海文聯,並接受晚宴款待。三天中遊覽了久享盛名的蘇州同里、留園、退思園、寒山寺、上海的豫園、城隍廟及黃埔江岸等名勝,並曾在上海大劇院觀賞技藝表演,劇場本身建築與技藝表演一樣令人驚豔。
大陸名導謝晉專程飛滬 盛情令賓主盡歡
師尊曾在上海籌設「上海特別市宗教哲學研究社」及「東方精神療養院」,因年代久遠,城市變遷快速,舊址已不復可尋。師尊一家人於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寄住於祖業所開的大上海大飯店,如今已成鐵路局宿舍。抵達上海的第三天,特別到兩個鐘頭車程的蘇州牛車巷,去尋找一代宗師師尊出生的的地方,這也是去年曾聞說此地將拆除,天帝教教史編纂委員會特別請師尊的八弟維祥和光思開導師來做拍照、記錄的地方。原來五進的大宅院因親友分據,已成廊弄相通的小迷宮,百年前師尊誕生在其中一間狹窄的房間,現由李氏家族居住著,靠牆放置兩張單人床和簡單家具,據聞此百年古屋也將在明年拆除,所以我們可能成為天帝教最後一批親訪師尊出生地的同奮。
●十月十八日,李氏家族設於大上海飯店舊址六樓,此為對日抗戰勝利後,師尊一家人回到上海的寄居地。
上海尋到師尊的足跡不多,但與李家留在上海的親友有愉快的會晤。上海早在三0年代已是世界十大都市之一,今日看來毫不遜色,新舊建築爭妍,而各別苗頭。十里洋場的絕代風華、蘇州精緻的園林造藝,與浦東新開發地區處處要爭亞洲第一的金融財經高聳尖塔,強烈企圖心讓人印象深刻。訪問上海期間正是菊黃蟹肥時,維光樞機好友韓定國先生招待全團大啖有名的大閘蟹,搶了時鮮。在上海的最後一晚,大陸著名導演謝晉特地從北京飛滬,只為與李行導演會晤,及招待尋根訪問團的全體團員,他們兩人各代表兩岸電影五十年風格,去年曾在台北上海兩地同時舉行「謝晉李行五十年電影回顧展」,交情極深。雖然我們五天後也會到北京,但屆時謝晉又將因工作離開,他帶來珍藏的金門陳高,讓賓主都盡歡,這樣的交情與盛情同樣令人感動。
意外找到陝西宗哲社 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西安是賦與天帝教同奮想像空間最豐富的地方,也是師尊一生修持當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到達當天沒有安排任何活動,晚飯後維光樞機召集大家到鼓樓外紅燈區回民夜市瀏覽,在店家吆喝與煙薰肉香中,一路走一路回憶幼時情景,大家聽得興味盎然,不知不覺走到街的盡頭,天色晚了,街尾已經沒有買賣了,大家準備打道回府之際,維光樞機正好說到師尊曾在這附近設立「宗教哲學研究社」,只是一時找不著,回頭一看,我們所站的大宅院門牌號碼是「大皮院38號」,沒錯,就是這裡。意外的發現讓維光樞機興奮極了,詢之門旁雜貨鋪老回民,此地是否早年濟生會舊址,亦即是民國廿四年師尊成立「陜西省宗教哲學研究社」及光殿的地方。得到肯定的佐證,一行人就摸黑進去,偌大宅院沒有一絲燈光,繞著圍牆搭著一幢幢低矮的土角厝,院中矗立一棟四、五層高辦公樓,樓後一株大樹,這是維光樞機記憶中稍為相符之處,他的解釋是當時年紀小,而且到辦事處來的機會不多。一行人又摸索著出來,興奮心情實難平息,就在對面館子,大家坐下來點了牛肉泡饃,再把老闆請來,談談當年濟生會之事。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隔一日則由首席帶隊,循著記憶,找到在紅埠街的陜西省紅心字會舊址,現在已是中共檢察機關辦公室,在同一街道上以前師尊師母一家人的住宅現已不復存在,只能憑空懷想。
●一行人在回民夜市,赫然發現駐足處「大皮院38號」,正是當年的陝西省宗教哲學研究社。
●百年前,一代宗師—本師世尊就誕生在這個小房間內。
八位同奮向自己挑戰 成功攀登大上方
西嶽華山向以奇、秀、險聞名,天帝教同奮對之更有一份崇敬與神秘心理,師尊師母及四位樞機在民國廿六年七七抗戰前夕,奉雲龍至聖之命,歸隱華山修煉八年,就在這八年當中,蘊育出五十年後天帝教復興最重要精髓。當天全體團員行進到莎蘿園後,分成兩隊,一隊以維光樞機為首八人,包括光啟、光聖、光思、光通、正中、敏悅、敏預等準備攀登大上方;其他團員都參加維生首席率領的隊伍,乘纜車上北峰。顯然前者較受矚目,因為除了正中與敏預外,都已年過半百,且平常都少做體能方面的鍛鍊。在嚮導王武的引導下,陡峭的山壁常須手腳並用,貼壁而爬,這些都無法稍減他們的鬥志。在濃霧中成功地登上大上方,並在玉皇洞中上香祈禱後打坐,雖然事隔一甲子,維光樞機仍能記憶清晰地指出當年臥室、廚房、光殿、遊戲的地方,彷彿昨日才離開這裡一般。在玉皇洞、八仙洞、玉女洞四周巡禮一番之後,上山容易下山難,大伙兒花了比上山更多的時間回到莎蘿坪。上北峰的這一隊早就下山,更以英雄式的歡呼與掌聲來歡迎這八位挑戰自己成功的英雄,這是尋根之旅的高潮戲。
●尋根團成員在華山莎蘿園前,兵分兩路,一隊攀登大上方;一隊乘纜車上北峰。
中共悉心保存近代文學史料 震撼團員的心
到了西安照例拜會陝西文聯,重返舊地的喜悅,讓首席情緒高昂,即席唱了一段秦腔,名為「鎮台念書」,相當好聽,引起滿堂喝采,維光樞機也應觀眾要求,表演他的「拿手絕活」—用陝西土語唱小毛驢,一座皆倒。接著到西安電影公司,老舊的房舍明白告訴我們兩地的蕭條,對於電影事業的不景氣,兩岸感受相同,但維生首席卻為這一大片荒廢的影城感到惋惜,替他們提出一振衰起弊的方案,結合兵馬俑博物館與影城中拍攝「干將莫邪」影片留下來的廣袤秦城,讓秦始皇重新活過,重現當年場景,加上特技聲光效果,好來塢影城不是因此而遊人如織嗎?如果這個構想實現,不啻是兩岸電影遊樂界一個非常大的盛事。
西安古稱長安,曾為西周、漢、唐盛世的國都,故古蹟亦多。兵馬俑號稱世界第八大奇景,與金字塔、泰姬瑪哈陵等量齊觀,訪問團當然不能錯過,此外華清池、大雁塔及古城牆等皆因古而賣錢,可惜環保不夠,空氣混濁,略帶霉味,團員多人水土不服相繼生病。
北京比四年前更有不同的面貌,拆除許多舊房舍、城牆,拓寬馬路、蓋了高樓,找不到以前許多的小胡同,只有整齊劃一的店面,但身為明清兩朝的首都,自有她抹滅不了的貴氣和內涵。一場電影局劉局長招待的午宴,選在清朝某格格曾住過的官邸,雖現在已改為餐廳,卻讓我們窺探了侯門官府格局的氣派。除終年不冷場的故宮、十三陵、長城八達嶺等熱門景點外,特地安排較有文化氣息的景點,例如在老舍茶館用餐及參觀中國現代文學館等,尤以後者的參訪深深震撼著團員的心。相較於台灣大量刪減文化事業預算,中共官方大手筆地撥發土地與經費,用盡心思收集並保存近代文學家的作品、遺物甚至以真空方式保存作家的手稿等,為了凸顯文學館的重要性,索性把街道改名文學館路,這讓我們見識到中國大陸對現代文學的尊重、用心與珍視,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只看當局用心如何。
位於北京的中國文聯是這次邀請尋根之旅訪問團的大東主,理事長高占祥部長親自接待訪問團。席間賓主相談甚歡,由於外國歌劇「杜蘭朵公主」在故宮演出相當成功,維光樞機一直有個心願,想把轟動歐洲的「慾望城國」改良國劇介紹到大陸演出,訪問團的副團長之一王曉祥先生是國內以引進國外精緻藝術表演聞名的新象傳播公司副董事長,他也頗為認同維光樞機觀點,或許這一次的訪問是促使這項文化交流成功的契機。
在宴席間,維生首席代表全團感謝中國文聯十多天的熱誠接待,並當面邀請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明年組團來台訪問。極忠文教基金會一貫秉持師尊「中華一家」的遺願,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不遺餘力。促進兩岸早日和平統一是全體天帝教同奮早晚祈禱的心願,訪問團來回互訪,溝通交流,減少歧異,就是在不停播下種子,等到時機成熟,自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