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聖訓專輯(上)
2001-09-01 10:00
誦誥求速求數求急求疾 已失真諦
同心同氣同聲融入群體 諧和共振
九十年七月八日
辛巳年五月十八日辰時
宇宙監經大天尊:
吾前來提醒各位參訓同奮,首任首席使者在人間之時,曾公佈自己當年在華山持誦皇誥之方式,亦即現行通稱之「華山模式」誦誥法,懇切直言︰希望同奮能通過本席在華山時期誦誥之方式,在誦誥時順利進入「一心一意」、「一心不亂」、「不動心」之境界,真正發揮出皇誥救劫、救世、救人、救心的功能。
復有維生首席使者闡述:現行集體持誦皇誥的方式,就是本師世尊在華山早早晚晚祈禱誦誥的方式,當以「同心」、「同氣」、「同聲」為基礎。
相信得到前後兩位首席使者在現行集體皇誥之說法,同奮都可以有會心之感動。因是,同奮於集體持誦皇誥之時,如有求速、求數、求急、求疾之心態,已失卻其中真諦,徒留形式而已,實未能體會及皇誥之真、善與相和之美。
吾於此訓練之始,首先提出有關「誦誥」之禮與實質內涵,期望同奮先作心理之建設,面對炎熱酷暑之天候考驗,不為所執,心靜氣平,虔心敬意,發自肺腑,不做作,無私心,同心、同氣、同聲,融入群體,聲聲相和,心氣相通,諧和共振,聲聲願願直達金闕!
往昔首任首席使者在華山八年,虔誠持誦皇誥,終能完成第一天命任務。今日人間帝教同奮面對的是「確保台灣復興基地」的第三天命,氣運時局的轉變,錯綜複雜千萬倍以上,危機直迫至眼前,惟有天上人間同心同德,齊一心志,精誠所至,大劫化小,小劫化延,最後一定可以出現救劫轉機!
一曝十寒始勤終惰 均非修道要義
欲求可長可久可遠 守住中庸之道
九十年七月九日
辛巳年五月十九日戌時
首席正法文略導師: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開宗明義道出修行之要旨,乃中華文化之精髓,只是言談其要者眾,篤行其實者寡,身體力行而能卓然有成者,更有幾人!
中庸之道執兩端而用其中,不偏不倚,過與不及均有所失,吾人細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精義,亦不離「中庸」之理,人心即凡心,道心是赤子之心,如何常保道心?一開始勇猛精進,切不可太過,欲進不前,亦為智者所不取,必須一門深入,從一而進,如是半途而廢,或一曝十寒,始勤終惰,以「中庸之道」視之,均不能謂之「修道」,發心立志求修天帝真道,欲求可長、可久、可遠,惟有守住「中庸之道」。
因之,修行戒貪功躁進,忌盲修瞎煉,落實在行,動則有功,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多方學習,修出活道。
修道首要立志 半途而廢難成氣候
生命務實做人踏實 知錯立即改正
九十年七月十二日
辛巳年五月廿二日辰時
首席承天一炁玄君:
「立志」為修身修道第一步,起心動念而志不立,終究不了了之,半途而廢,難成氣候,立志而好高鶩遠,是不切實際,終歸虛幻;立志而漫無目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最終不能落實下來,有如海市蜃樓一般而已。
修道貴立志,做人重原則,生命短暫,往往是再回頭已百年身,多少帝、王、公、侯、將、相,而今安在?留在人間的只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立志希聖希賢,俯仰無愧於天地間。
吾談不來大道理,只對閉關同奮說說,生命應務實,做人要踏實,待人處事不要來者不拒,也不要太不近情理,過與不及都不得要領。不逾越本分,也不推卸責任,可以沒有大錯誤,知道錯了就改正,也就對了!
人之過莫過於無寬恕心 瞋怨自苦
勇於認錯痛悟前非 內外煥然一新
九十年七月十三日
辛巳年五月廿三日卯時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
人生在世,數十寒暑,歷經生、老、病、死,乃自然之律則,眾生自當體認人生之無常,及時以有限之生命自奮自創。然芸芸眾生大多是一生等閒空過,人生之過莫過於無「寬恕」之心,瞋怨自苦,難度難化,及至臨終一刻,忽有驚覺,天良乍現,已時不我予,徒留遺憾!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可貴者,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此乃生而為人不可或缺之省懺功夫,履踐深處,不惟「恕人」亦知「自恕」,自解心鎖,離苦得樂,不赦而赦矣!
昔有廉頗將軍之「負荊請罪」傳為美談,閉關同奮效行之,提起勇於認錯之氣魄,於五十五天閉關期間,澈底省懺,痛悟前非,洗心去垢,內外煥然一新。
人類亂源起於人性貪瞋痴愛恨慢疑
省思對家庭社會國家有無盡己之責
九十年七月十三日
辛巳年五月廿三日卯時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
首任首席使者直指人心云︰「人類之亂源在於只有恨,而沒有愛。」諸位閉關學子當以此省思!
試問︰
一、於家庭中,是否善盡一份子之責任,相親相愛,相對付出?於自立之年,仍時時以父母為念,有承歡膝下之赤子情懷?
二、於教內、社會崗位上,對周遭有無一份衷心的關懷?
三、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是否真正的關心?
人類之亂源起之於人性之貪、嗔、痴、愛、恨、慢、疑,同奮亦無從置身事外,學習首任首席使者、坤元輔教與維生首席使者一脈相承的犧牲奉獻,以正信力量祛除心中之惡,挺身而出,代天傳佈上帝之大愛,廣化人間。
直修重要關鍵 在開天門後默運祖炁
與本師悲願相契 祖炁愈能相合運化
九十年七月十四日
辛巳年五月廿四日卯時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
「靈陽真炁」即「祖炁」,至剛至正,是炁中炁,來自昊天金闕,乃上帝之鐳能精純所化,是上帝御統全宇宙之無上靈能。
首任首席使者願力宏深,誓為永劫身,搶救宇宙浩劫,濟渡萬性萬靈,赤心哀求 上帝,天帝真道在人間台灣寶島復興,公開傳佈昊天心法救劫急頓法門,天命救劫使者得以「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超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直接修煉「煉神還虛」。
同奮已知「直修」之重要關鍵在開啟天門後之「默運祖炁」,即可發心發願,與首任首席使者慈心悲願心心相印,氣炁相通,勇猛精進修煉,方足以完全吸收「祖炁」進入體內,起「化」之作用,不知不覺竅竅開通,層層進階。
同奮勿執著於感知靜坐中有氣之脈動現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處之泰然,不動如如。只需自問︰「信、願、行」三要有無踏實踐履?愈能真誠為教,為他人犧牲奉獻,愈能與「祖炁」相契相合,自然「聽其運化」。
於行住坐臥間 念念省察痛下針砭
以和子德善 化電子固執盲動現象
九十年七月十八日
辛巳年五月廿八日亥時
崇仁大帝:
諸參訓學子先後參與帝門養成教育,循序漸進,基本宗教學養即在教義、教綱,吾提示教義《新境界》所言︰「宇宙間整個生動現象,實為無邊之和子與電子兩種基本質素統一調和之組成。」以及「個人之生命乃由和子(心)與電子(物)之組成。」
試問諸學子,如何可知︰「一己之和子(心)與電子(物)是否返本還原而達統一調和之境乎?」在自修自證中檢視,於行、住、坐、臥中,起心動念、言行舉止,是純然屬和子(心)之慈、善、真愛性?亦是屬電子(物)之貪、嗔、凶暴性?一日之十二時辰,心波意潮念念相續中,念念省察,時時省察,從而契入一靈常照之境而後已。
所謂︰「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實足以指出電子(物)與時俱長之固執盲動,每每令有志於道者,沮喪失意,任性縱容,終至陷溺而不可自拔,和子體面對電子體之衝動,惟有痛下針砭,嚴以律己,自省自懺,痛改前非,日積月累,熱準所及,和子(心)之德之善如慈母感化電子(物)之貪逸惡勞、嗔痴盲動,而同臻統一調和之親和。
首任首席直指︰「無所謂心,無所謂物,兩者實為渾然一體流行不休的兩方面,物不離心而獨立,心不離物而空寂,兩者不能須臾分離。」道盡宇宙造化本自然之妙,人類惟有把握現實軀殼,自奮自創,心物合一,重返自然。
首任首席自言︰乃學而知之,困而知之,敏以求之者也。斯知︰道海無涯,唯勤是筏!
誠實承擔一己之過 去除自設藩籬
橫逆臨身時必可激發積極奮鬥信念
九十年七月廿二日
辛巳年六月二日午時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
「自赦」之道即自我反省懺悔,重點在誠實「承擔」一己之過,進而認錯改過。
人性之中有一本能反應,於遭遇責難批評,即生自我防衛意識,往往先是遷怒、諉過,或是自設心檻,自陷心牢,退行於人群社會。今以「承擔」一己之過,立時改過,作為修養心性之功課,是需要堅強自我挑戰的勇氣,曾子有「一日三省」的修養,故能傳承孔門心學,同奮希聖希賢,亦是從「反省懺悔」下手,「寡範己念、規方己心」日省月惕,自成道功!
尤以遭逢家考、道考之時,突然之間橫逆臨身,不免心生悲痛、怨尤、徬徨與消極失意,此時如能以反省「承擔」之心面對,必然可以激發出積極奮鬥信念,尊嚴而立,迎向考驗。
「反省懺悔,認錯改過」乃是首任首席使者心傳帝門同奮之每日修證功課,用以修養人之心性,對一己心性之貪、嗔、痴、妄種種盲動,去除自設之藩籬,勇於「承擔」,行「自赦」之道,可謂已入「省懺功課」之門矣!
人與人相處真心以禮相待 截長補短
相互寬容以親以和 進道修德樂融融
九十年七月廿四日
辛巳年六月四日辰時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
同奮於光殿之中持誦皇誥,真心流露,聲聲願願,至誠可感。一出光殿,與人相處之時,卻每每錙銖必較,無名相向,誦持皇誥時之赤心丹忱剎時無影無蹤,如此與一般凡夫俗子何異,斷不能成為真正的天命救劫使者。
人與人相處也是要真心相待,以禮對待,能傾聽、關注,適當提供見解,相互研討,擷人之長,補己之短,是修養也是學習。
「敬人者,人恒敬之」,天赦之教教導同奮︰「赦人者,人亦赦之。」待人處世相互寬容,以己之親力相應彼之和力,對彼之親力回應己之和力,相互交感,以親以和,進道修德,和樂融融。
閉關修煉,精益求精,心開天地寬,心嚮往之,終必達焉!
以自強不息為人道 功成不居為天道
不斷學習成長培功立德 道在其中矣
九十年七月廿五日
辛巳年六月五日卯時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
「培功立德」之觀念與行動是展現宗教教化活潑生發與追求宗教生命永續發展之力源。
弘教據點之維持,弘教活動之開展,均需同奮出心、出力、出錢之「培功立德」共同完成,這是救劫使者領受天命之共識。吾以「出心、出力、出錢」為題,請同奮據以省察一己之心念︰
一、法施︰以心為教,以身為教,獻出心力、勞力。當出心、出力之時,面對有正面評述,有蜚短流長,是欣然謙受、研討修正,作為「出心、出力」的一部份?亦或心生委屈、怒氣勃發,捨棄「出心、出力」的外功?
二、財施︰以財為教、以物挹教,量力而為。盡心而為,是無所求而為?抑是有所求而來?以「捨」去掉人身中之「陰」與「濁」,得「一陽」來復,由外而內,以外功增長心性之修持。
人生是一不斷學習與成長的過程,宗教徒的「培功立德」正是一種不斷的學習與成長,一般稱之為「修道」、「修行」,以「自強不息」為人之道,以「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之「功成不居」為天之道,培其功,立其德,道在其中矣!
實踐廿字萬行唯精唯一 修心亦修行
吾心即宇宙何等氣魄 有為者亦若是
九十年七月廿六日
辛巳年六月六日未時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
修道即修心,修養無形的心。修行是修正身體的行為,規範有形之行動。修心與修行實為一體兩面,一如手之手心、手背,不可分,同進退,須臾不離。
三教聖人指授弟子門人,亦不外修心、修行之旨要。儒家講正心誠意,道家講煉心煉性,佛家講明心見性,所謂「萬法惟心」,將人心之欲望徹底打掃得乾乾淨淨,一無所有,化凡心為道心。
儒家以黎明即起、灑掃應對為行之入門,砥礪志氣,節義足式。佛家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為身行,破四相、去我執,俱見行入。道家以擔水劈材,作下下事而身修,勞其筋骨,精勤不輟,成就道功。
天帝教同奮以廿字為人生守則,身依念行,念不離身,唯精唯一,實踐廿字萬行,修心矣!亦修行矣!
「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斯言斯語何等氣魄,照見天帝教同奮修心、修行之境界,有為者亦若是,千里之行起於當下之發心立志耳!
反省懺悔後 以釋懷放下解開心鎖
豁然開朗心地放光明方可言「赦」
九十年七月廿六日
辛巳年六月六日戌時
首席正法文略導師:
自赦之道與反省懺悔功課,有同有不同。自赦是以反省懺悔為起點,進而「自覺覺人」,有人已自知犯錯,也能反省懺悔認錯改過,但總覺「心」放不下,陷入一種深層的自責、懊悔,雖然是做到「反省懺悔」,可是仍然沒有走入「自覺覺人」的境界,靈覺仍會受到「心」存自艾、自憐的束縛,心鎖仍在,心結未開,反反覆覆,仍無寧時。自赦之道是在反省懺悔之後,以「釋懷」、「放下」解開「心鎖」,打開「心結」,豁然開朗,心地一片光明,方可謂「赦」。
天赦之教在人間佈化,乃以自赦人赦為基礎,拔除內心之陰影與罣礙,解除世人之迷惘與無助,人心導向清明,不思善、不思惡,真誠用心於「自赦」,由自身做起,向外推展,世道人心回歸「中」與「正」,自赦而人赦,原諒他人,寬恕他人,天赦自然普化,萬生萬靈重歸宇宙大道,共同為宇宙生命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