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教學/庖廚治膳─端一盤好菜來(上)

紙上教學/庖廚治膳─端一盤好菜來(上)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25期 » 紙上教學/庖廚治膳─端一盤好菜來(上)

黃敏警  2002-11-01 09:55

如何寫出一篇好文章來?
之前該做什麼準備?平時該下怎樣功夫?
宗教的報導,又該注意哪些要點?
「端一盤好菜來」,是教訊研習會上的課程內容。
文內諸多內容,反應出教訊力行的方向,
特地刊登出來,期能匯聚共同思想。

  寫稿與烹飪,看似迥異的兩件事,但一個優秀的採訪記者與良廚作好菜的道理其實也是肖似的。良廚的任務在作出令人食指大動的美食,優秀的採訪記者則期待能寫出動人的佳作。美食的定義是什麼?不難,將食之際引人垂涎,食畢回味無窮而已。把美食的定義移植到佳作,其理亦通。一篇耐人尋味的採訪報導當是讀時感動萬分,閱畢之後覺雋永無限。

壹、 什麼是好菜?

  如此定義終不免失於籠統之嫌,如果要清楚賦予更明確的條件,那麼一篇優秀的報導當具備下述條件:

一、態度誠懇:人與人相對,第一要件是誠懇,置於人與文章的對應,亦然。誠懇與否,其實是很微妙的主觀感受,很難以外在量化的標準檢視,但十分有趣的是:讀者很容易可以從字裡行間看見作者是否誠懇。如果了知透過文字,作者的態度其實無所遁形的時候,也許下筆的時候更該審慎為之。下筆之前,不妨捫心自問:為什麼寫這篇報導?凸顯自己的才氣嗎?企圖為自己在史冊上留下名字嗎?如果是這樣,下筆之前有了不甚純良的動機,很容易便在行文時露出馬腳,讓明眼人一眼看穿。反之,寫稿時若只是一片丹心,只是想為某些人與事留下動人的身影,那麼這篇報導不論寫得如何,至少可以與讀者印心。

二、真實客觀:報導的本質,本就在如實呈現特定的人或事,如何透過報導文字,在紙上重新顯影,應該在下筆之前列入優先考慮。

三、生動活潑:以真實為要務,如何兼顧閱讀趣味,不要讓讀者有枯澀之感,則宜在敘述的方式下工夫,務求活潑生動。

四、深入,能見人所不能見:好的報導作品往往能有更高的視角,能深入人與事的核心,寫出凡人所不能見的深刻內涵。

五、通暢易曉:報導的目標在透過報導使讀者認識其人或其事,寫作者即便極具文采,最好收起逞才的心態。通暢易曉的文字最宜如實呈現真相,切莫因為逞才,有意玩弄文字,而使讀者迷失在花俏的文字迷宮裡。

六、主題明確:報導者心中應有一把尺,清楚地界定本篇報導的主題何在。一旦主題確立,便能清楚地從龐大的採訪素材中篩檢出合用的題材,予以裁剪後凸顯出主題。捨得捨得,能忍心痛「捨」不宜的素材,方有「得」好報導的可能。

七、令人感動,有啟發性:一般報導作品若合於上述六點,即為佳作,用以檢驗宗教文學,則猶有不足。好的宗教報導作品,除去上述六點之外,更重要的是:這篇報導當能深入閱讀者心中,感動之餘,並能深刻思索其人生與宗教課題,進而生起提昇自己或為人群奉獻的願心。以天帝教而言,一篇報導問世後,低標是提供讀者認識該文主題的機會,高標則是因此對天帝教的教義能生出高度認同,對奮鬥充滿信心。如果洋洋灑灑一大篇寫下來,不僅不能使讀者生出認同之心,甚且是讀過兩三行後便覺得悖離真相太遠,恐怕就無法再勾起讀者半點閱讀興趣了。

貳、 如何煮出好菜來?

  清楚地知道好菜的特質之後,接下來要揣摩食客口味,自庖廚端出一盤好菜來就不是太難的事了。如何寫出一篇好報導?工夫當然不是上了戰場才臨場學來,而是在平日就得勤加琢磨。

  技巧的鍛鍊不外乎多讀多抄多寫,聽來好似陳腔濫調,卻是絕對受用的基本功。但是說來容易,真正下手,可要讀些什麼好呢?

一、古典詩。「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杜甫煉字功夫沒話說,他的詩不僅該讀,甚至該逐句抄錄。坊間如唐詩三百首,亦是入門的優秀引路者,如果擔心篇幅太長,一時難以消化,不妨選擇篇幅較短的絕句與律詩入手。

二、古文。現今雖則以白話文寫作,古文的基礎鍛鍊卻不宜輕忽。好的古文作品不僅在文字見千錘百鍊之美,章法結構亦有一般人所不能及者。白話文大家如琦君、陳之藩等,童年可都是從背誦文言文下的工夫。很多人見到文言文,以為不過是「之乎者也」的文字遊戲,不知傳世的大師作品,即連虛字都有其運用之妙,不是隨意「撿」了填進文章了事的。有人攻擊文言文,以為只是「起承轉合」的組合遊戲,這也僅能視作不成熟的偏見。起承轉合不是人為製造出的文章技巧,而是先賢在歸納許多優秀作品之後的心得,運用之妙,自然足以成就一家之言;下焉者不諳真正精神,當成四平八穩的公式套用之後,自然變成匠氣十足的拙劣作品。錯在使用者,「起承轉合」本身可是無辜的!

三、現代詩文。以古文作為下手工夫,回到白話文寫作時,仍然需要熟諳白話文寫作方式。短篇社論是學習章法的好典範,深度報導則能引導寫作者寫出深入的佳作。至於現代詩,功用與古典詩及古文意同,作用在開啟煉字的大門。

四、教義。這個條件僅適用於宗教報導文學。宗教報導的寫作者,若本身對教義一無所知,極易在認識不清的清況下,寫出與教義完全悖離的報導。荒腔走板的演出,別說無法善盡輔助弘化的大任,更糟的是貽笑大方,對整個宗教的傷害甚大。以天帝教而言,即使不能熟讀新境界或作為教義延伸的經典,至少當知天帝教的基本精神在「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亦當知師尊不重神通,下筆時有違基本精神者便知如何取捨。任是個人如何感興趣的題材,都應在不傷害整個宗教的前提下捨棄。

讀書與札記

  讀書日久,下筆時即使不能立即突飛猛進,至少也有提高眼界的邊際效益。如果勤快些,不僅能讀,還能抄,功夫下得愈深,成就自然也就愈高。

  讀書之外,勤於琢磨筆下功夫也是日常該作的功課。報導題材未必每日都有,但是尋常小事每日都在身邊發生,細細體會,以日常瑣事入文,寫作日記絕對是提高筆力的捷徑。如果嫌生活乏味,反正只是例行小事的不斷重複,實在無法忍受還得將之記錄的痛苦,那麼寫札記可以是替代方案。

  札記寫些什麼?一本好書讀完,摘錄重點,抄錄警句,這是基本功;更深層的鍛鍊是試著寫下自己的感動,由此作思想的延伸。或是電影,一部好的電影看完,可以試著寫「本事」,記錄其故事梗要,或是選取某些感動再三的情節,記錄心潮的澎湃,都是可以輕易入手的途徑。(下期待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