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炁功 就是最大的神通

天人炁功 就是最大的神通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57期 » 天人炁功 就是最大的神通

本師世尊  2005-07-01 09:50

本師世尊對天人炁功的叮嚀與指示

天人炁功可以傳千千萬萬年,可以普遍的傳授給大家,只要培養正炁,有道心、有勇氣,就可以治一個好一個,他是奉了 上帝的特准,曉諭三界十方,諸天仙佛都要一體護持,主要是要啟發人家信仰,遵守廿字真言做人處世,一種救人救世的方便法門。

  基督教耶穌當年傳教時為了啟發人類對 上帝的信仰,幫助病患解除痛苦起見,也有一種方法,不一定是精神治療(註:後改名為天人炁功),替人家治病。所以治病是一種手段,還要想達到他傳教的目的,就是啟發人家的信仰,一種引證實證的方便法門。

一定要有正氣 不可收受他人酬勞

  當年我們五十四代天德教教主未證道之前,在五十三代雲龍至聖教主的指導之下,在中國大陸湘西的深山穹谷裡面,他們兩位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研究,天上人間會商,融會五教教義的廿字真言,最後產生精神治療的方法,這是蕭教主和雲龍至聖他們兩位研究得到的這樣一種救世救人的方便法門。

  一般中醫、西醫得到一個治療方法他自己用,但是我們這個精神治療方法可以傳千千萬萬年,只要我們的教徒,奉到 上帝的特准,奉行三界十方,凡是在使用精神治療時,無形中的諸天仙佛都要一體給予護持和護法,是因為經過 上帝的特准,才能發生這樣廣大無邊的效果,不僅是蕭教主一個人,蕭教主傳給我,我再傳給大家,大家的效果都一樣,只要本身有正氣,假定我沒有正氣使用這方法就無效,唯一的條件就是要有正氣,要有悲天憫人救苦救難的胸懷,唯一的條件就是不能接受人家的酬勞。

陰陽兩電適切配合 病才能見效

  從天帝教的教義來講,精神治療有科學方法的解釋,就是兩誠相感的道理,如果中西醫都能看好的普通病,我們不必用精神療理,我們的對象是中西醫看不好的病,像是因果病、冤孽病,中西醫無法見效的病,或是他本身壽命快要到了,大限到了,中西醫不易見效,還有一種人確確實實是個原人,因他有一種特殊的病,在等我們天帝教同奮去接引,也需用到精神療理。最主要是雙方要有誠心,如果對方有高度的誠心來求我們,而我們隨隨便便來應付他,這個病就看不好了。因為根據親和力的電學原理,他來求我們的時候放出來的電是陰電,而我們發同情心想改善他的病痛,所放出的電是陽電,陰電和陽電要達到適切配合的熱準,達到熱準後病才能見效。若對方放出陰電,我們沒有誠心替他治病,也放出陰電,兩個陰電就對抗掉了,這個治療當然就沒有用了。

最起碼可以自我診療 幫助自己

  在宗教上講,假如只有我一個人能夠治病,這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坐功到了相當的階段,精氣神飽滿,我相信中國人的道家會看病的人很多,多少知道一些醫學的原理,用本身的真火給人家看病的也很多,不足為奇,但本教的精神治療不同,我們可以普遍的傳授給大家。一旦接受了我們的傳授,只要能發同情心,用這方法來引渡我們的原人,都能見效。看一個好一個,這就是普通人所謂的神通,而本教這個方法可以千千萬萬年傳下去,你們看這是不是大大的神通?所以本教從來不講神通,因為那些太平常了。我們精神治療就是最大的神通。

  凡是每一期的靜坐班同奮,我都傳給你們這個方法,但是也有很多人自己本身的條件不夠,第一自己感覺正氣不夠,不敢給人家看病,第二道心不堅,信心不堅定也不敢嘗試,第三他沒有勇氣,他感覺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怎麼能看得好人家的病。但我們每一期也有很多的同奮他道心堅定,他願意拿精神治療作弘教的先鋒、傳教的先鋒,最低的程度,可以自己證明,可以用每天在靜坐的時間,拿來調體,求無形加持一點靈丹妙藥,假如我自己有一點小毛病,最低的程度可以自我診療,沒有信心沒有勇氣去幫助人家,最低限度可以幫助自己。

要能憐貧濟苦 用廿字導正人心

  總之,精神治療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就是想利用一般人他身體上有毛病的那段時間,讓他容易自我檢討,希望他能懺悔,希望他能接受我們的廿字真言人生守則,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清心寡慾,生活都很有規律,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平衡,這種人就不容易生病,大多數的人都受七情六慾的侵擾,生活沒有規律,心理上不能平衡,煩惱、憂愁、恐懼等等,造成種種的病症,所以我們利用這個機會,只要你能接受這二十個字,照這廿個字去做人做事,相信你的身體就一天一天能夠好起來。

  我們也不違背醫藥的規定,保證不會加重他的毛病,充其量只是沒有效果,所以除非是中西醫看不好的重病,人家真正來求我們,我們應該要同情人家,幫助人家,小病不要去理他啦,去找中醫西醫。希望大家要知道這是一個方便法門,目的是要啟發人家的信仰,化度原人。也有很多人很窮,中西醫醫藥費也很貴,這種人很可憐,我們應該要幫助他,或者父母年紀老了,能給他們一些治療。昨天有一個同奮,他的父親得了癌症,我一看他大限已經到了,同時得了絕症,這時我們做子女的應該了解,這許多病不必看,聽其自然。
(講於七十五年六月十五日)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