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不就是一家嘛
張光弘 2006-07-01 09:45
北大師生參訪團隨行報導(下)
在心與心的相印中,北大哲學系師生與帝教同奮們,有如一家人,願以思想上的同道為出發點,各領天命、同源分流,各了天命,將來,要能相得益彰,一面運用北大豐富的學術資源,充實天人實學內涵;一面喚起古道熱腸,為復興中華文化老根而「共同奮鬥」!
如何持續雙方合作榮景
五月一日天未亮,緒氣、素叩便送來燒餅、油條加豆漿,也讓北大師生體會湯一介教授上次來台懷念的早餐。五月一日在大陸是五一長假,北大師生便是藉此十天假期「忙裡偷閒」。不過今天必須前往台灣中央研究院親和座談,這行程是在賢闊阿姨女婿張隆志,以及趙院長的好友戴璉璋(文哲所前所長)居中安排的,戴前所長以《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一書贈與北大教授,午餐後,前往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參觀,看到難得一見的善本古籍。
晚餐由光反傳道師作東,並邀請光啟、光鳴、光理樞機一同親和,另外光反好友─張永堂教授(曾任清華大學歷史所所長)也加入親和行列。餐中趙敦華主任提出關鍵性問題:第一屆涵靜老人講座辦得熱熱鬧鬧,但不知之後是否能維持下去?趙主任並不諱言:維生首席明年交棒,不知下一任首席是否認同這樣的交流模式以及活動理念?想起王博所長也曾在鐳力阿提議:不如把廿字真言分開,一年研究兩個字,二十個字不就可以研究十年了嗎?至少北大道學研究所可以有十年榮景!這次北大教授們專程前來台灣,主要是要親身探知與他們合作的「對口單位」的廬山真面目,而這段時間,在教院中留意觀察、在與同奮互動交流中,也感受到我們的精神內涵與特質,與他們要推展的目標是相應的,因此,他們更是關心道學研究所的未來發展,也在積極運作!相信以他們開設道教、基督教、佛教、中國哲學研究生班、西學教室、乾元國學教室的經驗與成果,同奮當有信心認為這種合作關係是一條開闊的道路才是!
志同道合 要為往聖繼絕學
五月二日一早因應台北交通擁塞,改以台北掌院九人座教車接送,正引執事也特地支援自家休旅車,一行人經歷史博物館前往太平洋文化基金會拜會。
民國六十三年,端木愷博士、謝明山博士、周一塵先生等社會各界賢達之士,鑒於太平洋地區各國間文化學術之交流,有助於加深彼此之相互認識與友好,遂共同籌募基金,設立「財團法人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設立初期主要的業務內容為:一、設置獎助金,鼓勵外籍學人研究中國文化及中國問題。二、舉辦及參與各項國際學術文化研討會。三、辦理國外表演藝術團體或個人訪華演出活動。四、出版英文簡訊雜誌,提供海外有關國內學術及藝文展演活動最新資訊等。
民國七十六年,李煥先生為董事長、張豫生先生受任執行長,廿年來秉續宗旨,繼往開來,戮力推展各項有關國際文化交流之業務。為因應全球化的世界趨勢,辦理活動之範圍除原定的太平洋地區外,已遍及全球各地;而在促進海峽兩岸交流部份,透過舉辦文物大展、當代藝術家觀摩交流、學術發表研討、文化行腳深度之旅等等民間文化活動,已建立起雙方友好互動的合作情誼。近年來因應社會情勢變遷、文化資源短絀等客觀因素,改以辦理藝文交流展覽為主,北大師生在參觀完藝術中心走進會議室後,就在一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書法前一個個拍照留念,經過這九天的活動,對這四句話特別有感情,慶十董事長還說回大陸後要以這張照片作為公司重要的檔案資料呢!
交流開始,李煥先生說明他任教育部長時創辦了中山大學,並敦聘趙玲玲院長擔任哲學系系主任。另他在行政院長期間,向國家建言:絕對不能只看重經濟,教育等文化事業應當與經濟並駕齊驅,才是國家之福!張豫生執行長也竭誠希望將來能跟北大有合作交流機會。李中華教授一派儒生風範,今日特以西裝、領帶盛裝赴宴,來見景仰已久的李煥先生。就在相見恨晚的心情下,結束這場拜會。
敬其所異 愛其所同
午餐於世界宗教博物館附設的蓮心園午齋後參觀宗博館,從潔淨的水幕牆,到佈滿宇宙寰宇圖像的「金色大廳」、到世界各民族的生命禮俗與文化及「生命之旅廳」;在「世界宗教展示大廳」參觀了包括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等世界十大宗教的精神、藝術表現、文獻經典、音樂與儀式及「台灣民間信仰之美」,並特別參觀「虛擬聖境─世界宗教建築縮影」,以世界十大極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築為展示主題,希望藉此不僅了解各宗教的建築歷史以及空間文化的美感,更能引起關注宗教藝術背後所隱含的精神意義。之後,由導覽人員帶領參觀「愛的森林─尋找奇幻獸」,透過探索及遊戲的方式將「生命教育」理念介紹出來。
此行也讓北大師生更了解維生首席在講座前一天歡迎茶會的致詞「敬其所異」,宗教都有不同的思想體系、禮儀與絕對信仰的中心,這些必然是相異的,必須要相互尊重。「愛其所同」,宗教都是與人為善、勸人為善,必須相合所有宗教的共同點,愛其所同。
惜別晚宴上 願作同道願同奮鬥
惜別晚宴由光理樞機於上海鄉村飯店招待北部工作人員及北大師生,光照輔教、敏堅樞機夫婦也特地從台中趕上來送別,在席間,首席表示,帝教並不富有,每一分錢都來自同奮,都可以聞到同奮的血汗味,也因此,每一分錢都不能浪費,都要用所當用。首席認為未來的世紀,要用宗教哲學重建中華文化,將天命落在人的心裡,通過行為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將中華文化深入到人類最心靈處。
接著,教授們一一應邀發言,幾位貴賓都提到這次受到同奮悉心的招待,讓他們十分感動。王博所長借用在座陳鼓應教授的名字:「『鼓』道熱腸、『應』化人心」表示,未來希望共同將熱情化為一種中國文化的情懷,大家一起來努力。李中華教授說,這次前來讓他非常感動,首席、趙院長及朱將軍都給了他深刻印象,感覺到民族有希望、文化有希望,也就是孟子所講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他熱情洋溢的說,大陸與台灣都是一家人,更以兄弟姊妹稱呼同奮們,並舉杯邀請大家一起為中華文化復興、中華一家乾杯。
趙主任也充滿感性的說,北大同仁與帝教同奮確實是思想上的同道,未來可以共同在三個方面奮鬥:一、為兩岸中國人的和平、為世界和平共同奮鬥;二、為復興中華民族的老根奮鬥,而且推向全世界;三、為宗教學術的研究思想而奮鬥。趙敏憲院長則接續著越來越熱烈的氣氛表示,首席承繼著師尊的理想,建立起組織制度,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天人實學的充實,這才是帝教靈魂之所寄,因此,與北大哲學系的合作,就是要把中華文化老祖宗的精神與帝教結合起來、豐富起來,長久發展下去,而北大學術思想上的資源,將是天帝教很大的資產。
首席最後又舉杯向貴賓們致敬表示,他在一九七0年開啟戰略的研究時,發現台灣竟然是文化沙漠,當時他就有一個心願:一定要把中國文化的根在台灣深耕下去,他承襲著涵靜老人的理念─中國的宗教就是以道為中心的,呼應著趙主任所說的「同源分流」,希望大家各領天命、各了天命,大家共同在一起為中國的道而奮鬥!
在最後的惜別宴上,彼此充滿了心心相印的一種感情。
想念他們就如同想念家人一般
五月三日一早,除了趙敦華主任、王博所長、王宗昱教授三位繼續留在台灣,參加另一場「道文化學術研討會」,八日才離台外,其餘八位北大師生早上五點多便離開神旺飯店,在前往機場路上,車上放著「師恩頌」的音樂,光弘靈機一動,便一人送一片「師恩頌」CD,希望能伴隨著他們一路平安回到大陸。北大師生的神情,彷彿依依不捨,少了這十天來的說說笑笑,光弘為打破沉默,想起前一晚答應過但來不及說出的心情故事,當然少不了涵靜老人為光弘找到賢內助─靜謫同奮,那段「酬爾『弘』願、歸汝『謫』仙」的人生際遇,緒氣也分享了「『氣』『機』發動」的愛情浪漫故事。
喂!喂!兩位少年仔!這是天帝教教訊,怎可「談情說愛」?好啦!光弘說出另一段心情故事:打從高雄小港機場見到這次來台的北大師生開始,我敢發誓,我不是癡人說夢,但我真的見過他們,不過不是在這輩子,也不是在台灣,應該是在宇宙某個地方。我一路上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家人照顧,並且想辦法保護他們,其實真正有形的保護,應該是朱將軍、緒氣警官,以及兩位曾在海軍爆破大隊服役的楊司機及羅先生。但從一開始,不知為什麼就想保護我的「家人」,固然現實上他們並不是光弘家人,然而,從五月三日離別到五月三十一日完稿今天,我想念他們就如同想念自己家人一般,機場送行時我想哭,因為他們要回去的地方,是無法時時刻刻感受到 上帝恩典的故國河山,我最親愛的「家人」們!我只能在車上強顏歡笑說:雖然台灣很好,你們還是要回到人間的家,不過別忘記我們還是要共同以宇宙為家啊!趙院長與朱將軍、敏膺開導師與敏柔傳道師另外開車前往送行,並在機場有個早餐送行會,直到目送北大師生離開視線為止,五月廿六日趙院長一行人還「追」到北大去「再續前緣」(北大「極忠講座」開講),真是熱情啊!
後記:四月廿四日下午兩點多帶著才七歲的小女瓅心,到高雄小港機場託給岳母,請她代為照顧至少十天,原本以為必須暫時割捨父女「親情」,萬萬想不到迎接我的是來自天上的大陸「親人」,只不過年齡、姓名我已經認不出來,唯一認得的是:中華文化與中華一家血濃於水的臉孔,以及一絲淡淡的宇宙鄉愁!感恩所有無形、有形、無情、有情贊助「不可能任務」(第四集是我們合拍的),您們的默默付出,為海峽兩岸搭鵲橋、打通任督二脈,沒有這麼多人在幕後出心、出力又出錢,小子焉能寫一篇不可能任務第四集投稿教訊!諸位大德!別忘了武俠小說也是中華文化一部份!告訴各位道學所同奮,如果想跟王博所長中華一家,別忘了看金庸武俠小說,一路上就聽他一會兒東邪、西毒;一會兒南帝、北丐……。
(本文完稿於五月三十一日凌晨四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