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大同世界三部曲

邁入大同世界三部曲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71期 » 邁入大同世界三部曲

徐光陽  2006-09-01 11:15

─三民主義教學與靜思一得

正氣歌有言「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今日吾人當在前人三教以至五教一家,其厚實的傳統根基上去求發展,一則可收「源泉滾滾,左右逢源」之功 ,二則可收西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效!惟我人應不止於觀望而已,更要搭乘這巨人的肩膀,站在歷史傳承來的制高點、平台上,繼續一起向前行!志道之士,盍興乎來!
促成世界大同的三部曲:
奮鬥自強→濟弱扶傾→世界大同!

  三民主義若還原其本來創作之意,其實是一位傳統讀書人(知識份子),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為謀救亡圖存乃至長治久安,經深思熟慮、實事求是,而得以中道為本的大戰略思維(註一),故中山先生遺教,簡單講即:推中道使其現代化耳!

  中山先生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志士所須努力以赴的目標,即是國歌中:「以(三民主義)建民國,以(三民主義)進大同!」惟民國肇建迄今已近百年,今日吾人為什麼不能振起中山先生在世之時,青年人奮不顧身的奮鬥熱忱呢?原因出在時代在前進,而我們一般人還止於「以建民國」的目標上徘徊不前。所以,一個傾向資本主義(仿美)的民國不夠理想,再建一個傾向社會主義(仿俄)的人民共和國,又不夠理想,還想再建一個有可能傾向軍國主義的台灣國(仿日、德)試試......,其始終只在建國的理想上原地踏步;《大學》首章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們是否止於不當止的地方?《論語》子張篇〉子夏說:「雖小道必有可觀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何時才能找回國人自信?走回吾人自己心中真正該走的光明大道!

  自中山先生奔走革命以來,努力了近百年,海峽兩岸一方由貧轉富了(台灣);一方也由弱轉強了(大陸),此時我們有沒有想到該進一步往「以進大同」的理想移動,以因應如今全球布局、世界一村的世界新形勢需求(註二)!

  中山先生所講三民主義的終極理想十分明確具體,就是透過「濟弱扶傾」促成「世界大同」(註三),惟有心濟弱扶傾,還必先具有其濟扶之實力方成,否則唱唱高調可以,若真付諸實踐,就如泥菩薩過江,不僅無功,恐反遭劫;像今年初媒體報導台中市明德女中一位同學,有心拉住將跌出車門外的學姊,結果不僅未救到人,自己也一併摔出車外,還險些送命,就因本身腳步未先站穩!所以,欲濟弱扶傾必先「奮鬥自強」不可!因此,吾人得以歸納出「促成世界大同的三部曲」:奮鬥自強→濟弱扶傾→世界大同。

能自強則「濟弱扶傾」,
非能與不能,而在為與不為!

  此三部曲中以「奮鬥自強」最為根本,本立則道生;概非奮鬥無以轉弱為強!既強,則第二部曲「濟弱扶傾」已非能與不能的問題,而只在為與不為!故子貢問:如果有人做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地步,能不能算是仁者?孔子回答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論語》雍也篇〉),因此,顏回直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於佛家言,「奮鬥自強」是猶小乘的修行,可結阿羅漢果。而「濟弱扶傾」則是大乘的修行,是行菩薩道矣!

  這三部曲又與本教的天帝三乘:奮鬥初乘、平等中乘、大同上乘(教綱第十六條「教乘」),若合符節;即思奮鬥自強者,可修「奮鬥初乘」;思濟弱扶傾以致人人平等者,可晉修「平等中乘」,欲世界大同者,乃晉修「大同上乘」,「分三乘,而階升之」。而《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概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師尊涵靜老人於《靜坐要義》中特別提到《呂祖全集》所載,呂純陽祖師就因生出替五百年後人們設想的一念,乃圓滿了三千功、八百果,成就真仙!概「點石成金」得以普濟貧弱,是屬平等中乘的修行,而為數百年後受濟的眾人,得免於後患打算,則已是直修大同上乘的道功了啊!

教雖分殊,可以其核心義理─
道,一以貫通之!

  師尊又將「大同」細分為三部曲,依序而為:宗教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因此,欲達世界大同,須先求宗教大同;即欲致世界一家,先致宗教一家。故吾人「濟弱扶傾」的對象,理當先從扶濟周遭弱勢的宗教信徒做起!其實奉道前輩早已致力宗教大同,創全真教的王重陽祖師,在宋末元初,東西文化大通之際,即已將宗教大同的精神付諸實踐,他以繼承三教道統自居,立教之初,所建五個教會皆冠以三教合一之名,如:三教平等會、三教金蓮會等(註四);概「教」雖分三,其核心義理即「道」則唯一。時至今日,世界大通,則我輩奉道真修之士,自當與時俱進,以師公蕭大宗師所倡五教合一為具體目標,五教一家親!如何能之?亦是教雖為五,吾人可直以其核心義理─道、宇宙法則,一以貫通之!

  正氣歌有言「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今日吾人當在前人三教以至五教一家,其厚實的傳統根基上去求發展,一則可收「源泉滾滾,左右逢源」之功,二則可收西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效!惟我人應不止於觀望而已,更要搭乘這巨人的肩膀,站在歷史傳承來的制高點、平台上,繼續一起向前行!志道之士,盍興乎來!

 

註一:中道為:民族主義「濟弱扶傾」、「抑強扶弱」,民權主義「均權制度」「權能區分」及民生主義「生產與分配並重」等諸遺教所本;「中」即正中不偏,「道」即道路、法則;中道即正道,儒家講中道有八德目,佛家講正道則有八正道。相關論說可參考筆者著〈論中華文化與時俱進〉,《宗教哲學季刊》第九期。

註二:世界益趨息息相關,在台灣想要化減沙塵暴過量帶來的公害,那就要遠至蒙古大漠,幫助當地草原植被、綠化。而想要避免全球繼續暖化,肇致南北極冰山融解,將近海的台北、高雄等城市淹沒,那就要設法說服美國人再反思「生活簡單,就是享受」(Simplify your life),趁早簽署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吧!

註三:依據《三民主義演講本》中山先生於民族主義第六講中,即明確規劃我們民族生存發展的大方向說:「中國如果強盛起來,我們不但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還要對於世界負一個大責任,如果不能擔負這個責任,那麼中國強盛了,對於世界便有大害,沒有大利。……,要負什麼責任呢?……。我們要先決定一種政策,要『濟弱扶傾』,對弱小民族要扶植他,對世界列強要抵抗他!」「我們今日在沒有發達之先,立定扶傾濟弱的志願,將來到了強盛的時候,想到今日身受過了列強政治、經濟壓迫的痛苦,將來弱小民族,如果也受這種痛苦,我們便要把那些帝國主義來消滅,那才算是治國、平天下,……。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礎,成一個大同之治。」

註四:引見自梁淑芳著《王重陽詩歌中的義理世界》第五章。其餘如三教七寶會,三教三光會,三教玉花會等皆以三教為名,合三教為一家,時已將宗教大同的理念付諸實踐;而當時代環境所接觸到的是為三教,若有五教,則其成立的教會名稱必為五教某某會了!有關五教合一,即宗教合一的現代意義,可參考巨克毅著〈中國宗教合一的歷史意義〉,《宗教哲學季刊》第九期。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