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走過─台北縣初院年度系列活動專題報導

同心走過─台北縣初院年度系列活動專題報導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77期 » 同心走過─台北縣初院年度系列活動專題報導

洪靜雯  2007-04-20 11:40

撰文/洪靜雯 攝影/陳正筆

「揭匾──!」
  當紅布揭去,「道勝同心」四個大字,清楚鮮明地,高掛在台北縣初院的大同堂。
  抬頭凝望「道勝同心」匾,多少人事的悲歡就縮影在匾額的背後。靜靜諦聽,那是同奮聲聲願願的誦誥聲;駐足觀想,你會看到同奮跪叩俯伏的身影;驀然回首,你會讀到很多同奮默默付出的心路歷程……,台北縣初院的奮鬥故事,從此寫下歷史性的一頁。
  在緒哲開導師、緒諍傳道師、光冊參教長、光渴督教長的帶領及光啟樞機的指導下,二00六年,台北縣初院秉持積極、和諧、快樂、希望的宗旨,在傳承中創造成長,在創新中虛心檢討,弘教的腳步始終未停,用心的痕跡處處可見。因為,一群辛苦耕耘的同奮們,數十年如一日地攜手走過,在台北縣初院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
  由衷祈願,明年此時,我們已站在「另一個家」,一個屬於台北縣初院真正的歸屬。

回首從前 值得紀念

  台北縣初院,一個暫時向同奮借用住屋的教院,只有三十幾坪的大小,兩層樓的空間。一層做為光殿,另一層便權充為大同堂。很難想像,所有大大小小的活動:靜心靜坐班、親和集會、各項會議、讀書會、經典研習班、書法班、天人炁功、誦唸經典、廚房炊事、吃飯用餐、關心親和、院務辦公……,全部都在同一個空間裡進行。

  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台北縣初院的同奮們真的做到了。

  匆匆十五年的光景,在這狹小的空間裡,留下多少值得報導的故事。那是台北縣初院的成長院史,也是同奮們一步一腳印的蓽路藍縷。

  而九十五年這一年,確是值得紀念的。在緒哲開導師、緒諍傳道師帶領下,活動變多了,人氣興旺了,原人引渡增加了,全體參與的同奮有時雖忙碌、有時雖疲憊,但是救劫弘教的腳步卻無比踏實。

  因為同心-我們攜手走過。

‧福報日

  五次的「福報日」,在每月斗期的其中一天,誠懇地邀請同奮在這天人共聚的日子裡,回到教院誦皇誥、寶誥、恭誦北斗徵祥真經、奮鬥真經、廿字真經、靜坐、親和,同享斗姥、師尊、師母、諸天神媒仙佛對人間的護念與深情,交流每一位同奮的關懷與扶持,為普天下的生命祈福,亦為我們週遭的親友祈福。

‧孝親徵祥日

  開導師、傳道師特謹祈求無形特別運化,擇一日斗期集體恭誦北斗徵祥真經,為至親增祿添壽、解厄消災,祈願人道日臻和諧,天道益加圓滿,天人合力,天人相親,讓同奮在奮鬥行列上,更勇往直前,更精進不懈。

‧實修專案-天人雙修廿天

  以廿天廿項修持,配合春劫行運,真修實煉,培功立德;配合寬恕悔過,化戾徵祥,消災解厄;更配合對外弘教,自度度人,天人雙修。在廿天當中,每天除了固定時間誦誥、打坐、省懺、填奮鬥卡、煅煉法技之外,尚須恭誦本師世尊首任首席使者尊贊、大同真經、親和真經、平等真經、寶誥、奮鬥真經、廿字真經各一本。

  為考量同奮人道時間有限,採自由報名方式,參與同奮每天按活動規劃時間實修實持,每實做一項修持即累積五點,再按累積點數多寡,以頒獎表揚方式鼓勵。

‧閉關奮鬥週

  以為期七天的時間,除了固定的午、晚課之外,其餘時間自早上六點開始至晚上十一點止,皆按一小時靜坐、半小時誦誥五十聲的方式作息。這個活動是為了讓一整年下來為教院活動忙碌到無暇好好誦誥、打坐的同奮們,暫時放下院務,放慢腳步,沉靜身心,休養生息,待好好充完電,再重新出發為教院打拼。在經過許多同奮建言及虛心檢討後,未來可能考慮將活動名稱改為「奮鬥週」或「昊天心法實證體驗週」,並且預留更多的規劃時間,一切以和為貴,避免減損活動舉辦的初衷美意。

‧道勝同心週

  五月廿日起至五月二十六日止,在緒哲開導師、緒諍傳道師的指導建議、教務中心的配合規劃下,台北縣初院推動了第一次舉辦的活動-「道勝同心週」。這個活動進行方式是連續七天誦持皇誥及寶誥,每天誦持皇誥三千聲:午課一場,晚課二場。寶誥則在下午3:00~5:00及晚上9:10~11:00各一本,其餘早晨時間可自行集體持誦。

 ●同奮在道勝同心匾前合影,記載下歷史性的一刻,也為未來留下救劫弘教的典範。

  為凝聚教院更大的救劫力量,我們在為期一週的「道勝同心週」期間,採取一個較特別的方式:「分組進行競賽」。將教院的同奮分成八組,每組九人,以各小組共同累積完成的皇誥、寶誥數,為考核標準。優勝組別分為初勝組、亞勝組、三勝組及優勝組,但各勝組最低皇、寶誥總合標準至少要廿萬聲以上,同奮若有不便,晚間23:00過後有公務車送達返家。優勝組別,特訂於十四週年院慶擴大親和集會上表揚,並製匾留影教院紀念。

驚人的道氣

  「道勝」-就是和諧的秩序。從家庭到社會、國家、世界,以至於個人的身、心、靈,都希望得到和諧的秩序,我們不斷去實現和諧的圓滿境界,就是「道勝」的奮鬥實踐。

  「同心」-就是「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在一波波行劫勢力的威脅下,同奮們若能同聲、同氣、同修、同心、同求,由點而線而面,無形應化,有形配合,形成一個天人合力的正氣網絡,何堅不可摧、何劫不能挽!

  秉持這樣的理念,我們發動同奮共同參與「道勝同心週」的實持實修,藉由修持的提昇,對內-寬恕悔過、刮垢磨光,對外-誦持兩誥、發出真誠願力,必能感動人心、天心,消弭暴戾之氣,完成道勝化劫祈禱奮鬥之目標!

  規劃活動初期,原本站在教務中心的立場,我有些擔心會不會遭到同奮的反對,或是讓同奮太疲累,反而造成反效果?結果七天下來,我發現這些顧慮是多餘的。每天誦完誥之後,我們便馬上統計皇誥、寶誥數,看看哪一組較多、哪一組較少?沒想到,同奮共同累積的誦誥數是驚人的,不但沒有比常態下的誦誥數少,反而還快速升高。七天下來,一共誦了一百一十一萬一千六百八十聲的皇、寶誥數,證實這樣的活動的確帶動了教院的道氣及人氣。

  根據統計結果,誦誥數最多的組別是由光渴督教長所領軍的第一組,奮鬥的精神令人感佩。但是其它的組別也不遑多讓,彼此間都相距不遠。照活動原來的設計,我們在院慶時將獎勵優勝隊伍,並且製匾表彰。

揭匾紀事

  說到這塊匾額,它的產生過程亦是意義重大。為讓這塊匾額充份展現「道勝同心」的精神,緒諍傳道師真的是用心良苦。首先,他和目前在台北縣初院教授「同心書法班」的周濤山老師親和交流,讓周老師了解我們這個活動的宗旨,幫我們寫下「道勝同心」四個大字,再製成匾額,懸於大同堂。接著,他親自為這塊「道勝同心匾」寫下表文,將「道勝同心週」宗旨緣由、奮鬥精神,忠實完整地紀錄下來,和氣勢磅礡的書法字體相互輝映,益加透發了天人共奮的道心與誠心。

  十一月一日(三)晚上八點,同奮們誦完晚課皇誥,在大同堂乾坤排班站定,為「道勝同心匾」舉行揭匾儀式。緒哲開導師莊嚴肅穆地站在前方主儀,由靜雯宣讀表文。表文宣讀完,司儀高喊:「揭匾—-!」在全體同奮恭誦廿字真言聲中,由光渴督教長、光軀道長代表,將匾額上的紅布揭去。當紅布揭去的一剎那,鮮明的「道勝同心」四個大字清楚「黑底金字」地映在大家的眼前,讓台北縣初院同奮齊誦皇誥的興盛道氣,從此烙下一個永恆不朽的印記。

薪火相傳

  「道勝同心匾」,將永遠掛在台北縣初院的大同堂,也將永遠掛在每一個同奮的心中。它象徵的,不僅是一個活動的紀錄,不僅是皇誥的總數,更重要的,它象徵著空間狹小、設備有限的教院裡,減損不了救劫弘教的使命感。

  我們祈願,未來有一群無數接續的新血輪,在抬頭凝望這塊匾額的時候,會遙想起,曾經,一群默默守護著教院的同奮們,在「道勝同心週」-自發性的七天加強誦誥,特此製匾,為這一年同心走過的足跡,留下薪火傳承的願景。

‧紀念天帝教復興26週年暨本師世尊證道12週年‧平安夜擴大親和集會

  每年年底,台北縣初院始終維持一貫的傳統,特別規劃一個擴大親和集會,讓新、舊同奮莫忘天帝教復興的意義以及本師世尊的精神。也在那天,由坤道同奮親手準備精緻菜餚,讓大家齊聚大同堂親和用餐,增添尾牙團圓的人情味。

  活動當天因適逢十二月廿四日,遂定名為「平安夜擴大親和集會」。而今年的活動更具深意,在緒諍傳道師的建議下,以「天命、信心、奮鬥、知足、感恩、惜福、功德、福報」八大主軸,頒發八大獎項,表揚奮鬥楷模,每一個獎項有兩位得獎同奮,每頒完一個獎項,再搭配一個表演節目,期能表達天帝教的精神內涵,亦讓同奮在歲末年終之際,共沐 上帝親和光,聆賞平安夜最深摯的祝福。

真誠用心可感

  活動前夕,全體參與同奮便開始緊鑼密鼓地分頭進行各項工作。最最辛苦的,首推所有在廚房忙碌的坤道同奮:敏篤、敏圃、靜珊、鏡中、靜淳、靜僕、靜誦、淑滿、鏡囍、鏡恬、華均、靜告……等。前一天晚上,就已經弄到晚上十點多,當天更是從一早開始就忙得不可開交,一直到晚上六點多鐘,終於將一道道豐盛的晚餐擺滿好幾張長桌,不輸五星級飯店的菜色,早已成為台北縣初院傳統的口碑;而全部出自坤道同奮的手工製作,更讓所有同奮讚不絕口。大家一邊聚餐,一邊寒暄,就像回家團聚一般的溫馨,這些得歸功於坤道同奮們的辛苦與勞累,令人既心疼又敬佩。

  最辛苦的,還有正筆同奮。自一個多月前,我和緒諍傳道師討論好晚會的大致雛型架構後,確定有關影片的編製、會場的佈置、海報的設計、節目的起承轉合,就先和正筆同奮交換意見,向他說明活動想要展現的重點概念,正筆同奮總是一口答應下來,接著一連串勞心勞力的作業,便一次次讓他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正筆同奮的功力果然不同凡響,當影片隨著「天命頌」的聖樂播放,師尊的身影、華山的巍峨一一呈現眼前,緊緊抓住每一個同奮的目光,孺慕追思的心情頓時湧現心頭。正筆同奮說,他在剪輯這部作品的時候,自己都被教史影片的內容感動得掉下眼淚。聽聞此,更加對正筆同奮為教院付出的道心益發佩服。也藉此文,向正筆同奮致上由衷謝意。

 ●緒諍傳道師獲頒「傳道獎」,可謂實至名歸。

何等十全十美

  本次活動八大獎項的頒發,每一個獎項又分為兩種方式,一種頒發獎牌,一種頒發紀念品,這兩種型態的準備過程亦是值得報導的。獎牌上優美遒勁的書法筆墨,出自書法班的周濤山老師親自題字;而獎牌上涵意深遠的辭句,如:「長樂唯君子,為善百祥集。悠遊聖道中,涵詠澈朝夕。」「涓涓清泉,飲水思源。愛教愛家,惜福惜緣。」則出自緒諍傳道師的睿智構思。

  得獎人(註)是由緒哲開導師和緒諍傳道師審核決定,而且列為最高機密,所有名單都是現場揭曉才得知,為晚會徒增幾許高潮與驚嘆。多數得獎人都覺得受之有愧,像我自己亦是感到汗顏,但細細體會獎牌上的詞句,背後賦予的期許與肯定,令人覺得更該盡好教職本份,讓有限的生命完成更多有意義的事。

  緒哲開導師細心地為八個獎項又另增兩個獎項:「傳道獎」-緒諍傳道師、「褓姆獎」-光啓樞機。緒哲開導師特別感謝緒諍傳道師自來到台北縣初院後的一切付出:老子道德經經典講授、關心親和、策劃活動、靜心靜坐班弘教渡人……,親力親為,無怪乎開導師問了台下同奮:「緒諍傳道師有沒有認真做事?」時贏得大家一致認同的掌聲。而光啓樞機對台北縣初院弘教事務的指導、建院籌備的關懷、修道心得的傳承……,從教院「褓姆樞機」的暱稱,便可見大家的感恩點滴在心頭。十大獎項,象徵「十全十美」,讓晚會的內容更加圓滿。

 ●長期在初院奉獻心力的光啟樞機、靜材與靜雯、緒妙等同奮分別榮獲褓母獎、家後獎、天命獎與知足獎。

天人相親 感人肺腑

  在緒諍傳道師靈活的主持功力下,節目就在頒獎、表演互相穿插的過程中順利進行。身為教務中心執事的我,當然不容置身事外,因為節目的部份交由我負責,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幾乎隨時都在想著如何讓節目不八股老套、又不會太過輕浮戲謔,只求呈現追思晚會的宗旨又能老少咸宜。幾經協調排演,終於讓所有節目內容敲定:「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緒恩同奮、正宏同奮;「短劇表演-天人禮儀戰鬥營」-亦雯、佩琪、宇薇、怡秀、怡婷、緒妙;「團康時間」-正企同奮;「家後齊唱」-光啟樞機;「小提琴與中提琴的對話」-台北縣立交響樂團、世紀交響樂團、普羅藝術家樂團的許靖敏老師、廖悌玟老師。衷心感謝所有答應演出表演的同奮,他們才是節目的靈魂人物。

  當我坐在台下,欣賞著自己將「紙上作業」變成台上演出的一幕幕畫面,內心對於「無形運化有形、有形配合無形」這兩句話,的的確確是深信不疑的。那兩位提琴老師,其實我和她們素未謀面,只是偶然從網路音樂教室的電話試打一通碰碰運氣,沒想到她們毫不猶疑地就答應了,表演當天不僅主動加演曲目,而且其中一位老師的爺爺竟然就是我們的同奮,之前完全不知情。而最感人的是台北縣初院的「家庭親和歌」-「友情」,懷舊的原版卡帶在活動前一天才驚險找到,當歌曲一播放,緒諍傳道師臨場應變的一句話:「請向你內心想感謝的人表達謝意。」觸動大家紛紛離座,完全敞開心房地握手擁抱、互道感謝,我真的既感動又覺得不可思議,這些完全是事先沒有排演的脫稿演出。因為自然流露,反而最令人銘感於心。那當下,應是天人相親吧!

 ●平安夜擴大親和集會中,大家長緒哲開導師與緒妙同奮、小天使們合影。圖中海報正是正筆精心製作而成。

願能早日擁有自己的家

  節目壓軸,是緒哲開導師。感謝緒哲開導師,隨時關心著每一個細節,只要發現哪個環節有瑕疵,他會馬上遞紙條提醒修正或即興增加節目內容。例如:當正筆同奮播放「家後」的影片回顧時,馬上頒了一個「家後獎」給開導師夫人-靜材同奮,感念太太背後的辛勞;還有頒獎時,先把名單放在信封袋內,再請頒獎人宣佈道名,以增加期待的驚喜……,這種種一切,全出自開導師的巧思一動。最後,緒哲開導師帶領全體同奮呼喊「精神口號」:「我們的教主就是 上帝!……」將晚會氣氛帶到最高潮,並將這次節目帶進了別具創意的尾聲-「點燈儀式」。

  經過正筆同奮精心的巧手佈置,化腐朽為神奇,在大同堂的黑板上架上八支燭燈,當緒哲開導師按下開關,剎時光芒四射,映照出燈管上的八大主題,更照亮著下面一段全體同奮多年來的共同心願-

「願台北縣初院早日擁有自己的家」

  燈火照耀中,謹以教務中心的立場,由衷感謝所有尚未提到的幕後英雄:大全、鏡養、月享、鏡恬幫忙佈置,正悅幫忙到捷運站接提琴老師及清洗旗竿、佈置會場,靜誦、光誦幫忙清洗碗盤,緒泉幫忙架設音響、麥克風……,因為他們義務主動的協助,才成全了這次感人肺腑的平安夜親和集會。

  更由衷祈願,願 上帝聆聽到同奮們的心願,明年此時,我們已站在「另一個家」,一個屬於台北縣初院真正的歸屬。

註:天命獎:敏龍同奮、靜雯同奮

  信心獎:敏虛同奮、華覺同奮

  奮鬥獎:光軀同奮、光渴督教長

  知足獎:靜告同奮、緒妙同奮

  感恩獎:敏定同奮、敏圃同奮

  惜福獎:敏莞同奮、緒泉同奮

  功德獎:光誦同奮、光冊參教長

  福報獎:正筆同奮、月享同奮。

教訊第二七五期不收稿費芳名:

蔡大羽、陳敏屏、粘緒突、吳月行、鄭鏡忱、黃大元、曹靜妙、張光弘、劉大復、康緒為、邱月元、林光曠、司徒建銘、洪靜雯、桑敏接、蘇光歸(註)、心星情、巨光膺、楊靜則、許正許、黃緒我、陳月研、磊望、陳正筆、廖光胞。

(註)蘇光歸之親友以其名義奉獻。

教訊第二七六期不收稿費芳名:

楊靜則、熊敏晨、劉大彬、江光節、王鄭賢德、莊維律、劉光成、何光昌、林光持、廖光空、黃光啟、劉光準、郭光城、蔡維武、郝光聖、劉光魯、蔡光思、蕭敏堅、汪光活、劉光爐、周正畏、黃敏書、呂光證、邱光劫、賴緒禧、黃敏思、吳月行、陳敏屏、吳光輔、蔡光貧、徐正彥、鍾緒詞、劉靜散。

  謹此致謝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