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道統與時代使命─三民主義道統觀的現代意義

文化道統與時代使命─三民主義道統觀的現代意義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80期 » 文化道統與時代使命─三民主義道統觀的現代意義

巨光膺  2007-07-25 10:05

壹、前言

  現今,人類的自私與貪婪已是世界面臨毀滅浩劫的主因,為求化解浩劫,必需尋求拯救之道,因此重新發現我國故有文化道統的精義,把握中華文化的思想神髓,正是當前吾人責無旁貸,刻不容緩的重要責任。做為一介現代知識份子與宗教信徒,必須認清人類思想的「共命慧」,換言之,瞭解人類當下的時代使命,共同運用智慧尋求解救之道,應是吾人當務之急。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思想,即是繼承中華道統文化,救國淑世的一套「自證慧」革命方略,然而三民主義顛璞不破的精神與內涵,業已成為世界人類共享的「共命慧」,理應繼續發揚光大。

  天帝教首任首席使者涵靜老人站在宗教立場上,認為今日傳佈天帝宇宙大道之教化工作,共同化延世界核戰毀滅浩劫,乃是全體人類共同擔負的時代使命。涵靜老人強調:地球上所有宗教追溯源頭于無形,同是一個「道統」,相逢于危急存亡之秋,自應認清時代使命,各自照常運作,行道教化,大家和衷共濟,同為拯救天下蒼生而奮鬥。顯然,今日吾人瞭解中華文化道統,認清道統與時代使命的重要性,闡揚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時代意義,進一步探討天帝教教義精神與文化道統,三民主義暨世界前途的緊密關係,這將是重新發現道統與人類使命的時代呼喚。

貳、從文化內涵探討道統原理

  中華文化道統思想主要係指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正統思想。然而「道統」二字的涵義分別為何?通常吾人認為「道」即是指一種「理」,合稱道理,亦即是有主張,有原則的思想內涵。「統」則是指事物的延緒,經由歷史的傳承,形成「系統」之謂也。易經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因而,道統之道乃是形而上的,乃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原理。依據韓愈的《原道》乙文,道統的道是指孔孟所言之「仁義道德」。其言:「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但是道統之「道」,至宋儒程朱二人,則將「中庸」從《禮記》中抽取出來,認為「中庸之道」乃是孔門傳授之道(心法),因此,道統之道亦有「中道」之說。茲就道統之內涵與道統之心法,說明中華道統的根本原理。

 ●中華玉線玄門真宗、天道學院等同道也來與會,了解國父思想。攝影/楊靜則。

  一、道統的內涵

  孔孟之道,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景慕周公,此聖聖相傳之一貫仁道至德,乃係中華民族文化的思想中心,亦是中華道統之精蘊。仁義之旨,在於「修己安人」,「成己、成物」,透過「內聖外王」踐行功夫,以此修身、齊家,以此治國、平天下。是以中華文化道統經由孔孟集其大成,垂此教化,以迄於今。

  二、道統的心法

  依據《尚書.大禹謨》記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係中華道統十六字心傳,亦是孔門傳授心法。程子解釋「中庸之道」,其言:「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子亦言:「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人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程朱二子皆認為道統之心法是以「中道」相傳,孔子亦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雍也篇)是以,聖人執中,以立天地萬物之極,亦即致中和,當足以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此即是中華文化之善能自我調節,具有內部安定作用,可隨環境之變化而維持均衡和諧之主因。

  中華道統「允執厥中」的中庸之德,乃是中華民族歷代聖人歷經長遠的智慧與經驗,孕育而出的金科玉律;吾人應用中庸思想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三方面,則可彰顯中道的價值與意義:

  (一)人與自然:中國人視「天、地、人」為三才,人在天地自然之中,且以人為中心,「天為人而立,地為人而成。」

  (二)人與人:中國人將社會區分為「群、家、己」三類,並以家為中心,社會組織以家為基礎,個人亦從屬於家庭之中。

  (三)人自身:人對待自己的修養,可區分成三態「張、節、弛」,亦即張放、節制與弛緊之意;吾人一切心理修養,應把握「節制」,則可合乎禮儀。

 ●論文發表及主題報告人的神情。(左起:緒堅同奮、光膺樞機、光反傳道師)攝影/楊靜則、曾正高。

參、從歷史衍流重新發現道統意義

  中華文化道統雖自唐朝韓愈提出「原道」的儒家道統論,然而道統的內涵與精神,卻一直存在於孔子所傳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及其弟子所傳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經典之中。孔孟的仁道思想乃是中華文化的主流,但是在歷史的演化遷變之中,此一文化心傳卻遭到三次遮蔽,但又重新被發現闡揚光大。直到清末民初,西學與中學之爭成為道統之爭,然而道統心傳之「中道」精神,本應調和中西,將傳統與現化結合,則可開創中華文化之新局。

  國父孫中山先生於辛亥革命後,以三民主義思想做為建立新中國的主導力量,而其思想基礎即是以中華道統仁義思想為內涵,其目的即在復興中華傳統倫理道德,及治國、平天下的大同政治哲學。中山先生創立主義,領導群倫,傳承中華道統,可謂一生致力革命救國事業,躬行實踐,其對道統的繼承與發皇實有極大貢獻。民國三十九年,共產主義竊據大陸,山河沉淪,文化道統陷入危機;直至今日,兩岸文化仍然在西力入侵、歐風美雨之下,文化道統未彰,造成中華民族文化嚴重危機,亟待吾人努力反省與重振之。

肆、從孫學思想探討道統現代涵義

  中華道統是孔孟儒家思想仁義道德的統緒與傳承。國父孫中山先生創建三民主義學說,其理論內涵重視中國固有道德,成為近代中國道統傳承的發揚者。依據革命先賢戴季陶先生在《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乙書中所言:「中山先生的思想完全是中國的正統思想,就是繼承堯舜以至孔孟而中絕的仁義道德思想,在這一點,我們可以承認中山先生是二千年以來中絕的中國道德文化的復活。」孫中山先生在民國十年在桂林答覆共產黨第三國際代表馬林(瑞典人)的談話,特別提出:「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蔣中正先生研究國父所倡三民主義思想,亦特別指出:「三民主義文化是承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正統心傳。」又說:「國父發明三民主義,以繼承我中華民族之道統為己任,乃使我五千年民族文化歷久而彌新,蓋我中華文化之精華,盡擷取於此也。」誠然近代中國因為有中山先生繼承中華道統文化,才使得道統得以延續與薪傳。

 ●第二場論文發表的對話人曹靜妙教授。攝影/楊靜則。

  三民主義的政治藍圖設計,秉持中道思想,內容不偏不倚,主要內涵:

  一、民族主義:主旨在興滅國、繼絕世與民族國家之獨立自由,不偏於人我;亦即民族主義是理想的世界主義與狹隘的國家主義之中,不落入兩邊極端。

  二、民權主義:主旨在於權能區分,以合作代制衡,以信任泯猜疑,不偏於集權與分權。亦即民權主義是極端的自由主義與專制的極權主義之中,不落入自由放任與獨裁專斷弊端中。

  三、民生主義:其主旨在於資本予以節制、以盡其用,地利用於平均、以公其利,不偏於某一特殊階級。亦即民生主義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中,無顧此失彼,矯枉過正之流弊。

  從中華道統仁義道統精神而言,三民主義主張仁民愛物,內容以仁義貫之,自成一套思想體系。民族主義主張中國民族自救解救,更要對世界負起濟弱扶傾的責任;民權主義主張人人應有人格尊嚴,更要有自由平等權利;民生主義主張家給人足,無一夫不得其所。整部三民主義思想體系皆強調「仁愛」,不講「仇恨」,主張和平,反對鬥爭。尤其中山先生的民生哲學,本質上就是人道主義,民生是歷史的中心,仁愛是民生的基礎。

  準此,孫中山思想承先聖之道統發揚光大,將仁學道統用之於現代社會,以日新又新之精神求社會改造,以自強不息之誠意建設國家,其目的在創造世界人類共存之正道,為全球人類謀求和平與幸福。即使在廿一世紀的今日,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道統內涵主張,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依然如宋儒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一套福國淑世的創新思維。

伍、從帝教精神論道統的時代使命

  天帝教之教源,依據〈道統衍流〉之記載, 天帝創造宇宙之後,即垂統立教行於宇宙間之最古老的宗教,且 天帝每當宇宙間危疑震撼,重大嬗變之際,須因應情勢需要,派遣天帝的代表或使者適時降世,創教救世,行道教化。在大宇宙遷變衍化之中,各時代所創教名雖然不同,但是道統從無改變。至第五十五代天人教,教主李極初氏,承天德廿字真言正己化人,主張聖凡平等,天人大同為終極目標;為拯救天下蒼生化延毀滅浩劫,乃懇切哀求 天帝,在人間復興天帝教,終於在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蒙 天帝允准先天天帝教重來地球,並在台灣寶島復興。

  天帝教的教義中心思想係以生生不息,體天心之仁,親親仁民,仁民愛物為本,亦即是中華文化的仁愛思想與王道精神。上天有好生之德,此天地之大德曰「生」,而生生不息之為「仁」,每人心中存仁,體天帝好生之德,而以仁接物,則可悉合聖人救世之心,是以天帝教以「仁愛」為基礎,由親親仁民之愛,擴充為民族愛與人類愛,促進世界之永久和平,登斯民於極樂,以求世界大同。天帝教強調宗教大同,道本一源,地球上各大宗教信仰皆是同一道統根源,其教義脈絡與精神皆是一致的,例如:儒家之「仁義」、佛家之「慈悲」、道家之「清靜」、基督教之「博愛」、回教之「清真」,均是發自人類內在悲憫與仁愛之心,各宗教道統相通、精神一貫,彼此之間應相互合作,共同為追求人類福祉而努力。

  茲再就天帝教的精神特質,奮鬥目標與時代使命,分別就其重點,說明如下:

  一、精神特質

  天帝教教義內涵與三民主義思想有融會貫通之處,兩者皆在實踐發揚民族、民權與民生三大精神。

  第一、今日世人惟有認識宇宙人生與時代環境,信仰宗教,勘透生死,為光明正義與一切惡魔抗爭奮鬥,砥礪民族固有德性與浩然正氣,發揮獻身殉國精神,以為民族精神之發揚。

  第二、基於人生立足點先天本來平等,惟必須自植、自奮、自愛、自尊等心理革新,效法自然,篤踐真理,期能聖凡平等,以為民權思想之實踐。

  第三、社會眾生發揮智慧,集中心力,努力生產,積極建設,共同向自然界奮鬥,並應激勵振奮,注重勞工神聖,謀求大眾福利,期求共生共存,以為民生目標之達成。

  二、奮鬥目標

  天帝之道重在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效法 天帝的天體自然運行,積極以向自己奮鬥為起點,實通向自然奮鬥與向天奮鬥,以達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是以天帝教主張:先盡人道,正心修身,齊家報國;再修天道,積功累德,救世渡人,進而達成下列目標:

  第一、發揚自由平等博愛精神,融貫於倫理民主科學之生活實踐中;

  第二、以宗教大同出發,不分畛域,不分種族,不分信仰,大家協力同心奮鬥,達成世界大同與天人大同的終極目標。

  三、時代使命

  天帝教乃是為適應時代需要,肩負時代使命,悲天憫人與救世救人之救劫性宗教。一方面呼籲世人急起從根自救,積極向上樂觀奮鬥,袪除侵略鬥爭之凶暴心理,擴大人類生存合作之思想領域,邁向精神重建道德重整外,另一方面更為當前兩大時代使命而奮鬥。

  第一、哀求 天帝化延世界核戰毀滅浩劫。

  第二、確保台灣復興基地,早日實現三民主義和平統一中國,並祈求世界人類永久和平。

  準此,吾人可知:天帝教秉持宇宙道統─天帝生生不息之至仁精神,繼承中華道統仁義道德的精義深蘊,以宗教悲天憫人的救世救劫胸懷,期能呼籲當今世界人類從根自救,克己復禮,擴大心胸,為挽救地球核子毀滅危難,共同努力祈禱化解。

陸、結語

  作為現代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三民主義的信仰者,以及天帝教的忠實同奮,吾輩同奮必須效法往聖先賢的道統精神,克紹承繼孫中山三民主義的革命救國的宏願,踵武追隨天帝教首任首席使者涵靜老人的救劫使命,大家秉持天帝教精神「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為拯救世界危機,共同犧牲奉獻,戮力為完成挽救地球三期浩劫的使命而奮鬥不懈。

  (作者為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編註:因篇幅所限,本篇論文以節錄精要方式呈現,並刪除註釋,欲閱讀全文,請參看《旋和季刊》41‧42期合刊本。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