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靜老人宗教學術研討會」緣起

「涵靜老人宗教學術研討會」緣起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86期 » 「涵靜老人宗教學術研討會」緣起

編輯部  2008-01-21 11:35

為什麼要在師尊證道後,舉辦紀念「涵靜老人宗教學術研討會」?

  (本刊訊)宗教哲學研究社成立的核心任務,就是在傳播廿字真言中的廿個字。

  這「廿個字」如果深一層來思考,就是宗教哲學的廿個哲學範疇,事實上也包含了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也包含了西方宗教的思想。

  我在整理師尊日記的時候,看到有人給師尊提到說,這廿個字之外,應該再包含二個字,一個是「誠」字,一個是「愛」字。

  儘管這廿個字,本身包含中西方文化與中西方宗教思想在裡面,但是他們認為東方的儒家思想講的是「誠」,「誠則明」,「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這是儒家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核心部分,而道家也強調「誠」的涵義;在基本的中華文化裡,最早的觀念就是「誠」的範疇,一直是涵蓋著儒、道兩家。

  至於「愛」的觀念,應該是西方文化的思想核心,也是西方宗教的思想核心,基督教文化的思想核心。

  事實上,我真正體會到「誠」和「愛」是廿個字的基本精髓,你講「忠」不講「誠」,「忠」就沒有核心的價值,講「恕」不講「誠」,「恕」同樣沒有核心的價值,講「慈」不講「誠」,講「仁」不講「誠」,都是一樣不能夠實質體現出每一個字本身的深層意義。

  同樣的,講「忠」,忠的本身就是一種「愛」的體現,一般「忠」字是用在忠愛國家。其實,愛一個家庭,忠愛伴侶,夫妻之間就有忠道的價值意義存在,所以「忠」的體現不僅僅是「忠」的這個字,體現在行為上的核心部份就有「愛」的意義,要通過愛才能表達的那麼完美。

  所以廿字的本身,分別從「誠」和「愛」這二個字來解釋,我們會發現這廿個字的每一個字,內心以「誠」為中心,內在以「誠」為中心,外在以「愛」為行為準則,才能充分的顯現出這廿個字,更完美的表達在人間,更完美的落實在人間。

  從這樣的解釋來看,這廿個字的本身就是東西方文化的核心價值,也是東西方文化的最基本的價值體現。

  一開始,宗教哲學研究社是以這廿個字為核心,有它特殊的意義和時代背景,但是在民國25年以後,當時的政府停止宗哲社各地的活動,但是師尊堅持在陝西、甘肅持續維持宗哲社的招牌。

  宗哲社所從事的研究,分二部份,一個是宗教的研究,一個是哲學的研究,後來師尊發現宗教和哲學的結合應該是時代未來發展方向。宗教和哲學不能斷然區分為二個部份,研究宗教不研究哲學,宗教就失去了本質;研究哲學而不研究宗教,也不曉得哲學在宇宙的境界與人生的境界之間如何落實?

  師尊認為宗教哲學是一個新的哲學領域,應該以宗教領域結合哲學的思想來發展,來開展一個新的宗教哲學研究領域,這也是宗教哲學研究社階段的變化。

  第一階段,做為一個救世濟人的團體,用廿個字來挽救人心。

  第二階段,區別對待宗教、哲學,做為學術的研究。

  第三階段,師尊將宗教、哲學和科學三結合,成為宗教哲學研究的新領域。

  因此,民國六十七年,宗教哲學研究社在臺灣復社時,師尊就定下一個研究的計劃和方向,希望是宗教與哲學、科學三結合的研究,而不是單純的宗教哲學領域。

  而研究計劃分為近程、中程、遠程。有近程、中程、遠程的發展,就是有宗教和科學結合的研究,有宗教與哲學結合的研究,然後以宗教、哲學、科學三結合來構成三個階段發展,其終極的目標就是要達到天人大同。

  換句話說,第一個階段,近程目標,希望達到宗教大同;第二個階段,中程目標,希望達到世界大同;第三個階段,遠程目標,希望達到天人大同。(可以參閱「宗教哲學研究社發展方案」)

  為什麼會有紀念「涵靜老人宗教學術研討會」?在師尊證道之後,每逢師尊證道日的前後,大都是用祈禱或追思的方式來紀念師尊。我一直認為這不符合師尊的期望,因為師尊在人間的時候,都不希望用世俗的方式來做。

  因此我在想:如何讓師尊的精神與我們同奮同在?除了用祈禱來追思外,進一步我們追隨師尊的思想精神,啟動宗教、哲學、科學三結合的行動,所以舉辦「涵靜老人宗教學術研討會」來紀念師尊。

  根據我個人的體會,以及十二年來我整理師尊的文字記錄,我最能清楚的感受到,師尊不僅是一個思想家,而且是一個實行家,在《新境界》的教義獻言,就是師尊以在華山研究的「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這一本著作獻給 上帝,獻給天帝教,做為天帝教同奮共同追求終極關懷的教義。

  天帝教的教義就是師尊的思想,就是師尊一生通過所知的、所行的、所想的、所做的過程留下來的記錄。思想家都會追求一個終極的目標。

  我提出來師尊的境界在《新境界》裡,教義裡的「宇宙境界」,師尊稱之為宇宙大道。宇宙大道就是師尊所追求的終極境界、思想境界。這個宇宙境界的開闊,宇宙境界的浩瀚,就是師尊所要追求的目標。

  能夠進入到宇宙的境界,師尊指出了三條路:一條路是透過宗教,一條路透過哲學,第三條路是透過科學,透過三條路來達到思想最高的境界,宇宙的境界。這三條路也就是師尊一生心心念念所追求的目標。

  而透過宗教進入到宇宙境界,是所有宗教共同追求的目標,透過哲學來達到宇宙的境界,是老子、孔子這樣的思想家走的路,從科學進入宇宙境界,可以說是科學的實證價值,同樣是共同追求的目標。將這三個部份結合起來創造一個宇宙境界,是師尊的大氣魄、大理想。

  師尊是一位宗教家,師尊更是一位思想家,但是思想要落實下來,要透過更多數的人能接受,除了師尊的努力之外,還要透過更多人、更多的同奮一起來追求,一起來完成。也就是透過一代一代共同不斷的開展,共同不斷的研究,共同不斷的一步一腳印走過,才能真正進入到師尊的理想境界,宇宙境界,也就是回歸到 上帝的真道,宇宙大道。

  師尊不僅有目標,還有方法,他的方法是透過教義、透過哲學、透過科學三結合,結合在一起形成宇宙境界的終極關懷,這就是師尊的終極關懷,一個天人大同的目標。

  我在第一屆紀念「涵靜老人宗教學術研討會」就提出這個理念,希望完成師尊的理想與目標。我們固然要求天帝教的同奮來實踐,來深入探討,來完成師尊的理想,更要結合在宗教上、在哲學上、在科學上有成就的、有志業的同道,一起來完成。

  這就是我們每二年要舉辦一次涵靜老人學術研討會的動力,目的在透過學術的研討,落實師尊的思想,不僅僅是落實,而且還要不斷的推展,作為 上帝宇宙大道真實的精神,成為世人共同服膺、共同追求的理想,有就是我們舉辦這個學術研討會的原因。

  今年元月十五日「宗教哲學研究社」在臺灣復社三十周年,此時此地宗教哲學研究社舉辦「第七屆涵靜老人學術研討會」,獨具著時代意義、歷史意義。一方面是在紀念師尊,一方面是來完成師尊以宗教、哲學、科學三結合帶領人類邁向宇宙境界天人大同的目標。這是我們舉辦這個學術研討會的真正內涵與共同努力的方向。

★節錄九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維生先生(宗哲社第四、五任理事長)於鐳力阿道場口述宗哲社發展歷程專文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