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萬有 履踐天人實學 與天合德 躍升宇宙境界
維生先生 2008-08-15 11:15
維生先生勉研究學院正期與先修一期同奮
口述:維生先生 整理:編輯部 攝影:徐鏡喆
●維生先生(右一)頒發結業證書
天人研究學院先修第一期同奮們、正期班第一期同奮們,恭喜你們完成了傳薪正統學習的一個段落。
天人研究學院,是根據本師世尊在人間所訂的《教綱》第二十三條「教本」的精神所建立。
確立信仰本立道生
根據「教本」原文,本師世尊說:本教最終的目標是聖凡平等、天人大同,導向人類自強向上、樂觀奮鬥,認識宇宙人生新境界,看清時代環境,開拓人類生存競爭思想領域與實踐宗教世界,天人大同之長遠目標,共躋世界於毀滅邊緣轉向和平大同之途,建立人類一致正確之永久共同信仰,在這個組織的精神下建立起「天人研究學院」。
可以說天人研究學院照本師世尊的理念,完成了「教本」一個很重要的基礎。依據師尊所訂《教綱》的原始本義,「教本」意味本立而道生。
什麼是本?即建立信仰的根本。我們很清楚,天帝教信仰 上帝、宇宙的主宰, 上帝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精神的源頭。所以師尊老人家在復興天帝教之後,著重把信仰確立。
任何信仰的確立需在人心最深沈處,而信仰必須正確,對 上帝正確的信仰就是要從我們自己學習中深沈的建立起來。
儒家教化道家涵育
根據《教綱》第二八七頁所載,這是師尊他老人家在民國七十年五月二十八日寫的,他提出對信仰中心自己的看法:「回憶自己自幼沐浴於儒家教化,深受道家涵育,崇奉我國五千年來『齋戒沐浴以事 上帝』的 天帝」。
換句話說:師尊對 上帝的信仰,是通過兩個重要思想建立的。
從小時候,他接受儒家教化。師尊從小就承襲我的祖父(德臣公)的家教,熟讀四書、五經。從八歲開始起就開始讀《論語》,師尊說《論語》是他的啟蒙教育。《論語》是孔子留下來的語錄,經過弟子整理完成,是孔子自己講過的道。然後深受道家涵育。
道教並不等同於道家,道家是中國哲學思想文化的源頭。中國道家自三皇五帝起逐步形成,那是原始道家,而老子重新整理三皇五帝的歷史紀錄,完成五千言的《道德經》,就是前期道家,老子不是道家的創始者,而是原始道家的集其大成者。
老子、孔子都承襲原始道家的思想,但兩位先聖、後聖,一個以「天道自然」為教,發展為道家的思想;一個是以「人道天命」為教,形成儒家思想。同樣以道、法、天、人形成二個核心,以「天道」為中心的老子思想屬於道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則以仁為本,以人道為中心,天命在哪裡?就在我們與生俱來的「性」,就在我們心裡,所以是人道。
東漢之後才開始形成的道教,以道家思想作為它的核心價值。同樣的,佛教是以佛家-釋迦牟尼思想文化為核心,組成僧侶組織,形成佛教。
落實天道人道精神
師尊一生的思想有二個精神,一個是儒家人道精神,一個是道家天道精神。中國傳統最重要的二個文化精神都在師尊身上落實下來,因此,師尊他老人家說確立對 上帝的信仰,乃真正落實儒家、道家二個文化精神,這就是天人研究學院研習的關鍵核心。
天帝教精神的基本源頭來自於儒家的人道精神、以仁為本的精神;來自道家的道法自然精神。所以師尊手訂《教綱》第二條所載:「本教以生生不息,體天心之仁,親親仁民、仁民愛物為中心思想,旨在先盡人道,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再修天道,積功累德,救世渡人。」
師尊一再強調「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人道來自於儒家孔子的思想,仁本思想,以仁為本的原則;而天道是老子留給我們天道自然基本的法則。
師尊指出,天帝教是傳承中國文化二個最重要的精神,以天道自然的法則,而人道親親仁民、仁民愛物的中心思想構成了天人研究學院學習的核心部份。
同時,師尊在《教義》中一再強調:參悟窮究天人實學宇宙境界,從事精神科學與物質科學相配合,以有形軀體和無形靈界媒體貫通,融貫科學哲學宗教,用科學方法做系統之整理分析,定訂為天人合一、聖凡平等的「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
宇宙境界思想寬闊
我們一般學習儒家精神或道家精神,常常感受到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聖賢的精神,聖賢的境界。我要特別強調,師尊老人家給我們開拓的思想境界,不是單純的聖賢境界,師尊給我們一個更寬闊的思想領域,叫「宇宙境界」,在《教義》「緒論篇」師尊三度提出。
如:《教義》第四頁所載:「每個時代的宗教必須適應每個時代的思想要求。由天人溝通所得超越時代的宇宙人生新境界,加以系統之整理分析訂為天人合一、聖凡平等的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吾人為啟迪後世繼續不已朝著「宇宙境界」探求天人之間永無止境的最後真理」這是他老人家在《教義》裡面第一次提出。
在《教義》第六頁,他說:「蓋宇宙整個生動現象,本為無量數之和子與電子統一調和構成之空間,和子因受異引律之支配,出入於任何物體之內,電子由於同引律之關係而結成陰靜之物體,在此自然界生化不息,精神物質同樣不滅之循環過程中, 上帝於自然與物質之間自有運用媒介自然與物質之權威,並指揮逐級神媒施用「壓」、「挾」之神能力,此為極初靜居深山參悟『宇宙境界』的心得。」這是他老人家第二度在緒論裡面指出他所學、所追求的「宇宙境界」。
心物和合宇宙無分
除此之外,在《教義》的原序(第一二七頁)載明:「吾人對於宇宙本體的肯定答案,究將為何?這是一個隨時代而演進,對探索宇宙真理,參悟「宇宙境界」的認識問題。他同時提到天帝教研究天人關係,要去參悟的是甚麼樣的境界?宇宙的境界自始即以謀心物協調,聖凡平等宇宙無分天人大同為其旨趣。
師尊提出:宇宙整個生動現象是心物和合,一元二用的境界。所以他老人家追求的境界是以宇宙為最高境界核心。
因此,從師尊留下在天極行宮法像的「宇宙為家」,與清虛妙境無為居「以宇宙為家」的墨寶,以及在民國七十年寫的《教義》附錄「從宇宙生命與精神生命」,都可以清楚體會師尊他老人家,為我們同奮開拓的不是一個聖賢境界、不是一個天人境界、而是宇宙的境界。那種浩浩瀚瀚、最終歸屬的宇宙境界,那是我們天帝教同奮共同追求的關懷。
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師尊提出的境界,事實上就是中國文化的第三個境界,中國文化的第三個境界是以人生的聖賢境界做為核心,往上提昇為天人合一的天人境界,再由天人境界往更高的宇宙境界提昇。
今天在座的同奮開始學習的是聖賢境界,進一步要學習的是天人境界,但我們的關鍵,是要回歸師尊留給我們「以宇宙為家」的宇宙境界。
換句話說:生命的源頭來自於宇宙境界,我們要回到生命的源頭、回到宇宙境界去,這是師尊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方向,這也就是天人研究學院要努力的方向。
同時,我要提示各位同奮《教義》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讓我們追求的是什麼?
《教義》裡有三個「萬有」。
靜動皆動萬有動力
第一個「萬有」是萬有動力。在第二十頁:「宇宙間實無一不在動態之中,大者如形成宇宙天體之旋和力,中者如人體中電子與和子交相推動之動力,小而至於一杯水中電子知活動,均無片刻之休止,故曰:『物質與自然常動,動者自動,靜者亦動,萬有動力!』」
天帝教的基本精神在於動,不是在於靜。靜是動的第一個狀態,我們靜靜的坐在此,外表看來是靜,可是你的心在動,你的思想在動,你的慾念在動,甚至我們身上的氣在動、血在動、心在動、無一不動。
靜,是動的另一種狀態,這是天帝教教義最重要、最特殊的一個精神,也就是宇宙最高的精神。
自我奮鬥調和道慾
天帝教鼓勵同奮「天行健」落實在什麼地方?落實在三種奮鬥上,奮鬥在不斷「動」的過程中完成,奮鬥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就是向自己奮鬥,向自己奮鬥就是先調整我們自己的內在道和慾的關係。
●維生先生勉學員「與天合德,躍升宇宙境界」
我們每個人心裡面道慾並存,像太極圖一樣,一面是黑,一面是白,慾若是黑,白的就是道。道慾並存,混在一起,我們不斷的在處理道、慾二者的衝突。
我們常講我們面對很多敵人,人類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你自己的問題不解決,就會留給家人,留給社會,留給國家,留給世界。所以,天帝教「動」的觀念是先從自己的「動」開始,向自己奮鬥。
第二個是向自然奮鬥。自然是物質和精神所形成的,心物交織所形成的自然整體。心常常受物的影響,受物慾的支配,向自然奮鬥就是要排除物慾。
因為有物慾才會有物體,我們看人的一生,無不為物慾在奮鬥奔忙。譬如:美國的年輕人,從大學畢業就開始分期付款,以分期付款先買一部車,再買一棟房子,買冰箱、買冷氣,等分期付款付的差不多了,又把汽車賣掉換另一部,他的一生就是為了分期付款,為了物慾,豈不可悲!
師尊為什麼要求我們向自然奮鬥?向自然奮鬥就是我們不受物慾左右,排除物慾對我們的牽引,然後向前奮鬥,向前奮鬥與天合德達到聖凡平等的境界。
由這樣的觀點,可以非常清楚,所謂君子自強不息、體天行健的自強功夫來自天帝教的三種奮鬥,就是配合天的道德精神而動。這是常道,常道是永恆不變的道,便道是不斷的在動的過程中做起來。
《教義》提到的第二個「萬有」是萬有引力。《教義》載明:整個宇宙中之最大的自然律,為「旋和律」,次之,則為「萬有引力」。
旋和律之下,又有間隔各個行星間之公轉軌道上之旋風力;萬有引力之下,又有各種物體相互間之異引的吸力,以及最微細之電子間的同引的吸力。是故神佛之生存條件,即須適應此種自然律之條件,並進而運用之、媒介之。
精鍊化合天人相融
師尊告訴我們,人生要通過自自然然的氣化而形神俱妙,通過精神與物體的鍛鍊化合而成。換句話說:天帝教的同奮修持,在各種不同的過程中間,來完成化合的過程,讓物質與精神融合為一,天和人融合為一,化合為一。
最後一個「萬有」是萬有生命,這是天帝教最大的教義精神。我們認為所有地方都有生命,譬如我們看到這是樹、那是鳥,給它一個名稱、定義,基本上它是一種生命,不僅如此我們認為在石頭裡面還有生命。
《教義》這樣講,蓋宇宙整個生動現象,本為無量數之和子與電子統一調和成之空間,因為在整個的宇宙之間到處瀰漫著和子,和子本身就是一種生命,那是一種無形生命,但和子和物質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形成了肉體生命、有形的生命。
無形的生命和物體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形成了肉體的生命,於是有人、有獸、有情、有植物、有礦物……等各種物的產生。
事實上,我很願意用辛棄疾「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亦如是」的詞,來說明生命,我們現在看山好漂亮,我們看山,山也同樣的在看我們,也一樣嫵媚。這是天帝教的基本精神。
《教義》告訴我們,萬有生命是師尊留給我們最重要的精神,他留給我們的是宇宙境界,不是從一個局部境界來看,而是一個總體的境界宇宙來看,事事物物所有的生命都是宇宙生命的變化。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
此外,《教義》附錄「從宇宙生命與精神生命」中,說明從宇宙生命到肉體生命到精神生命,都屬於宇宙生命的一部份,唯有這樣才能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你要把這個境界擴大到那個境界裡面,天人合一就在那個境界裡面得道,我們單純去追求一個天人合一境界,那永遠停留在那個境界的下層,所以師尊給了我們非常高的境界,就是這個境界,這也就是天人研究學院的方向。
最後師尊要求我們所有人都要去實踐。他老人家說:科學重實踐、要通過實驗驗證;科學不是想像,固然可以產生想法,但是要通過實踐,以實驗來完成,宗教何嘗不是如此。
踵武本師實踐實證
師尊留給我們所有的精神都要通過實踐,透過實踐,實實在在一步一腳印去完成,而不是空談而已。一般宗教玄學多以思想辯證,天帝教則是一個科學的宗教,要求實踐。
因此,天人研究學院要落實「天人實學」,我們要在天和人之間通過實實在在的實踐完成,讓天人合一完成師尊最高的宇宙境界,依循師尊走過的,我請各位同奮再去印證,你們在先修過程,在正統的學習過程中,所學習到的是不是如此!
如果你們真正體會到的話,相信你們就是天帝教為正義奮鬥的戰士。
師尊自己說:他是天人老兵。我們每一個都是跟著師尊的天人戰士,也因此我要在這裡特別期許,歡迎你們的起步。你們完成了第一階段,恭喜你們,希望你們持續不斷,一步一步的提昇,從追求聖賢,進步到天人合一,更重要的是師尊留給我們的宇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