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地震對中華文化的反思~

日本國地震對中華文化的反思~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26期 » 日本國地震對中華文化的反思~

坤院聯席委員會  2011-05-15 10:35

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面對劫難反躬自省

口述/李維生
整理.圖/編輯部

  100年3月23日結束「日本國311震災親和慰問之旅」,維生先生風塵僕僕,前往西安,於3月28日在大陸西北大學,以「日本國地震對中華文化的反思」為題,採中華文化的「文化」戰略作為基礎,從「311」日本國強烈地震與大海嘯衍生的世局,縱觀2次世界大戰後崛起的「經濟大國」~日本國,反思未來世界的大趨勢。

王院長新剛先生、李所長利安先生、各位同學:

  今天,是我第2次在西北大學為同學們作學術性服務。記得第一次是2008年11月10日,我應李所長利安先生邀請,在「佛教所」所作的演講,當時講題為「天帝信仰與中華文化」。

  這次,我將從現實的面向,與中華文化結合,再為西北大學的同學們,提供知識性的服務。我的題目是「日本國大地震的中華文化反思」,以供給在座的知識菁英們,對中華文化作出寬廣視野的反思。

  西安,是我的第二故鄉,我今年已是一個86歲的老人,在上一個世紀的1935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夜,時年9歲的我,跟隨父母,從上海換乘京滬、津浦、隴海鐵路,橫亙江蘇、安徽、河南,間關千里,來到西安。我在西安城內,前後在南四府街、甜水井、紅埠街住了11年。

  我的小學就在小南門內火神廟南校場,當時非常著名的第一實驗小學。我的中學在後宰門,當時由一群東北大學青年講師組合的私立力行中學讀了高中2年級,1945年以同等學歷考取了當時在貴陽,後來復員回到上海的「大夏大學」,即是現在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我成長在8年抗戰的戰亂時代的西安和華嶽,西安城內、華陰山上,處處留有我成長的足跡,尤其是日本國軍閥血腥的烙印記憶。剛才我跟王院長敍述了我對西安,66年魂牽夢縈地的追憶,既辛酸又難忘。

  在臺灣63年間,我於新聞工作崗位上工作18年,在淡江大學任教36年。我在淡江大學創設「戰略研究所」,講授以中華文化為主軸的「政治戰略」和「文化戰略」。

  戰略研究領域有四區分:一、政治戰略,二、經濟戰略,三、文化戰略(又稱為心理戰略),四、軍事戰略。

  一般人都認為戰略的研究,是研究如何通過戰爭暴力,赢取勝利,尤其是西方國家。

  事實上,人生何處、何事不需要戰略,國家的大戰略在于追求持久的和平,在我們中華文化中所謂的「長治久安」,在個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中則求如何「安身立命」。

  孔子以「足食」、「足兵」、「民信」定位了中國的戰略思想文化。從《論語.顏淵章》孔子與子貢的對話中,所提出「足食」、「足兵」、「民信」的語意而言,有3個戰略基本精神:

  第一、孔子認為國家的軍事權力和經濟權力,都不宜過度擴張,應以「足夠」保護國家的安全,增進人民的福祉,為「長治久安」的戰略目標。

  第二、國家戰略的國家安全,必須以經濟成長為基礎,也就是說國家「長治」的軍事權力「衛」的條件,要建立在「久安」之人民生活的經濟條件「養」的基礎上。

  這就是近人蔣百里先生所說:「生活條件和戰鬥條件,一致者強,相離者弱,相反者亡。」

  第三、孔子告訴子貢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任何的「公權力」必定以「公信力」為基礎,不能立信于民,必不能立國于天下,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我們不妨以近二十年的美國,尤其是最近十年來小布希政府的作為,就可以肯定這個中華文化的戰略價值了。

  今天我將以中華文化的「文化」戰略作為基礎,從3月11日日本國關東東北地區強烈地震與大海嘯談起。讓我們從2次世界大戰後崛起的「經濟大國」日本國,反思未來世界的大趨勢。

自然反撲災難不斷

  今年2011年,從1至3月以來,全世界天災不斷。從2000年以來,我習慣借用佛家的「地、水、火、風」四大實相,來說明近十年來大自然的反撲,天威難測所帶給人類的劫難。

  2000年12月26日,南亞印尼蘇門答臘9.1級的大地震,所導發的大海嘯,連鎖影響到環印度洋的地區。那是一次「地」、「水」並行的大災難,罹難死亡人數高達22萬7千人。

  2003年3月至10月的橫掃全球性的「非典」流感(SARS),應屬隨「風」傳播的病毒災難。

  2005年8月29日,大西洋颶風卡翠納,重創了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城,高達1千億美元的受災損害,死亡達1,700人以上,被稱為美國近二十年來最大的風災。

  2008年緬甸一場所謂熱帶性氣旋,横掃濱臨印度洋地區緬甸農業地區的「風」,肇致近三十萬人民生命財產的大災難。

  2008年5月12日,中國內陸北川大地震。

  2010年1月11日海地大地震,2月27日的智利8.8級大地震;4月墨西哥北部的大地震。

  2010年6月至11月俄國森林大火,巴基斯坦的豪雨洪災,以及延續到今年(2011年)1月,澳洲黃金海岸地區連續3個月的豪雨洪災,22個城市淪為水鄉澤國,災情損失逾2,000億美元。

  今年(2011年)2月26日紐西蘭基督城大地震。

  我們約略地將21世紀,近十年來記憶中大型的天災做一回顧,這些「地、水、火、風」怵目驚心的苦難回憶,面對這些大自然的反撲,我們人類無論自以為是萬物之靈,且自滿地以為有人定勝天的科技文明成就,如何的傑出?當我們面對大自然巨大的威力下,都脆弱、渺小的一如螻蟻。

  「天威難測」啊!人類應深切反思,毀滅的代價是如此沉重。我們能不敬畏自然、順從自然。老子說:「不知常,妄作凶。」的道理就在此。

  「地、水、火、風」是印度文化的核心價值。一如中國原始道家所稱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一樣地為生成物質的元素。佛家以此稱為「四大和合」。

  我借用此「四大」實相,引喻21世紀來,我們所面臨生命、生存與生活的大自然挑戰與災難!

  第一、「地」:當然是我們所面對大地的反撲,「地震」、「山崩」、「土裂」、「地陷」、「土石流」,以及「旱災」、「沙化」、「碱化」等,因土地所造成的災難,還有連鎖肇致的糧食危機與苦難時,大地母親以寬廣厚重的土地養育、包容着我們,而人類不知珍惜、感恩。

  第二、「水」:是人類不可一日或缺的養命之源,也是奪命之敵。「洪水」泛濫,「霪雨」成災、「海嘯」、「決堤」,這些災難幾乎是人類生存史上,驚魂奪魄的沉重紀錄,但亢旱缺水,同樣是人類生活中最大的煎熬。

  第三、「火」:雷電導發的山林「天火」、火山迸裂的「地火」、戰爭暴力的「人火」天災人禍,已是人類沉痛的苦難。預見未來由於太陽宇宙輻射所肇致地球的末日景象,更是「天火」的重大末劫。

  第四、「風」:「颱風」、「颶風」、「亞熱帶氣旋」、「龍捲風」、「沙塵暴」,是地理上常見的「風災」,各有痛苦的記憶。事實上,1945年在日本國廣島、長崎爆炸的2顆原子彈的輻射,是人類第一次承受的慘痛記憶,與這次日本核電災害所擴散的核輻射塵與核污染,同屬另一類「風」劫。

  我們可以預見南北兩極冰帽的融解後,在兩極冰封下近億年的生物與微生物,通過融解的南北冰洋,散發流動在全球海洋水域與大氣層內,隨風傳播的「病毒」細菌感染,亦同屬「風劫」。

  今年已經出現的「無名病毒」與「抗藥性流感」,將是未來最重大的無形「風」的殺手。

  依以上的分析,大家固然可以用「姑妄信之」的態度,聽我「姑妄言之」。但殘酷的現實,不能不重新檢視人類未來新苦難的面貌,已清晰地展現在「311」日本國關東地區強烈地震的災難中。

複合劫難示現人間

  100年3月11日,日本國時間下午2時46分,首先在日本國本州東北地方太平洋海域,震央在宮城縣牡鹿半島東南東方130公里處,發生「矩震級」規模9級海溝型地震。接著在福島縣與岩手縣發生8.8級淺層地震。

  依據日本國氣象局的資料,這次關東地震源,從青森縣到茨城縣長達400公里的深海地震帶,因此導發了4小時後的宮城高達10公尺以上大海嘯。

  這正是「地」、「水」複合的天然大劫難。

  繼而11日晚間,東京灣北岸的千葉縣,日本國最大的石油煉油廠引發了大火警,延燒達半個千葉地區。

  12日,隨即又在福島的日本國第一核能電廠6座核反應爐機組,因起火爆炸造成核輻射外洩,這又是「火」、「風」複合的震後,延伸的人為大災難。

  檢視日本國強震的劫難,幾乎已是「地」、「水」、「火」、「風」四劫齊發。大家想一想,一個災難已經可以造成人間煉獄,四大災難一齊到來,應該是宗教上所謂「世界末日」與「三期末劫」了。

  我在此要提醒在座的同學們,人類今後面對的苦難,已不再是單純的戰爭暴力了,來自大自然的反撲與滲透,將會成為人類最大的不可預測、不可抵禦、不可計量的挑戰與天敵。

  人類將走回時光隧道,一如原始先民社會時代,是人與天、自然對抗呢?還是人與天合作?那就是我們要從新認識大自然的天。學習自然、順從自然、敬畏自然,不再破壞自然、對抗自然。

  日本國地震到今天(3月28日下午2時),日本國政府公布的統計資料,我們已經知道死亡人數為10,648人、失蹤人口有16,574人。

  所謂死亡的認定,是以有死體的計量;失蹤的認定,是沒有死體的計量,還希望能夠存活的。事實上,單純大海嘯倏忽而來、清掃去的罹難人口,絕對不止27,000人。

  記得1994年1月17日,日本國關西地區大阪、神戶大地震,死亡和失蹤人口不過6,434人,應可認定這次地震的災難,已經是日本國有史以來最悽慘的災難。

  何況,這次受災區是日本國半導體、石化業、汽車產業主要的產業鏈上,我們應該記得海嘯洗刷數以萬輛將要輸出汽車的新聞畫面,今年日本國經濟恐為零成長。日本國政府債務已占GDP(國內生產總值,亦即國內生產毛額)200%,今年日本國債務將會連鎖衝擊到全球。

  我在「311」大地震後第9天,3月20日親身進入日本國東京地區,到3月23日下午從東京成田機場返回臺北,華航空服員曾經好奇的問我:「人家搶著從東京飛去臺灣,為什麼你們卻選在這時間去東京?」

  我們一組6個台灣人,在日本國地區佇留了4天3夜。根據我現場的觀察和實際的了解,做出3項觀察分析和反思,提供給大家共同思考:

日人自制吾服不能

  一、我不斷地自省:「日本國能,我們能不能?」

  日本國是一個少數對地震極有高度憂患意識的國家,而且已累積50年以上與地震共生的經驗、發展出「災前準備」、「災時面對」、「災後重建」防災完善系統,頗值得我們臺灣地區、雲南地區、川甘地區的人民學習和備戰。

  尤其是最近十年來,與日本國氣象局合作所建立的地震預報系統,可以在地震前10到15秒,就能發出地震預警訊號,提示民眾儘快準備。

  在震後極短的時間內,就可提報地震震央地點、震級和海嘯預警;另外網路系統立即能為人民提供報平安、尋家人系統,以及通報最近避難所地點,民眾可以立即取得所需要的安全訊息。

  我在東京所獲得3月11日至12日現場情景的敍述:地震時,日本國東京市中心區約有400萬以上的流動人口。強震後,所有的東京都內50層以上的高樓大厦依舊屹立,除新東京鐵塔塔尖受損,日本國的避震建築的技術,通過了嚴峻的考驗。尤其公共建築,如:政府、公用事業、學校、交通中心,已建立起安全的公信形象。

  震後,全東京都輸電系統完全停止供電,其中東急鐵路與高鐵系統全面停駛,從11日晚上8時起至12日下午7時,滯留在東京地區約有不及疏散的外來人口二百餘萬人,以東京市中心形成2條人流。一條從東京向北流動;一條向南流動。

  朋友告訴我,11日深夜特別寒冷,真是春寒料峭。2條靜靜的人流,無燈無月,相扶相持,各以4小時到10小時的時間步行回家。

  沿途所有賣場和便利商店,免費供應飲料、食品,自取自用,方便麵等食品還提供熱水。東京都警政系統協助提供訊息交換、手機充電與醫療服務。

  整個東京都會區約有兩千餘萬居民,加上外來的流動人口與服務人口,每天約有近三千萬人,地震受災期間,井然有序。

  記得美國紐約地區一次大停電,就發生了搶劫銀行、掠奪商店、械鬥、破壞等暴亂失序、流血事件。不能不使人對日本國在大災難期間,日本國民所顯現出來的堅此百忍、守法自制的冷靜秩序,在憂患粹煉下的人性價值,讓我們在感嘆與自省之餘,不禁要詰問:「日本國能,我們能不能?」

  二、我重新評鑑了日本大和民族的精神。

  首先我要說明:我是一個86歲的老人,凡是在70歲以上的中國人心靈深處,都有歷經過8年抗戰離亂的歲月和血的記憶;尤其少年時期19歲的我,在西安曾經參加戰地救護隊為志工。

  我親手在蓮湖路一座炸毀的防空洞中,半抱半抬地搶救出幾名軟綿綿像麵條已經窒息死亡的罹難者。我親眼目睹在西大街城隍廟後,被敵機炸毀的防空壕中,用木杓一勺、一勺地從壕坑裡掏出來血肉模糊殘體。

  那一代的中國人誰不痛恨日本國。66年來,我雖能將日本國人民和軍閥做理性的區別對待,但8年抗戰「一寸河山一寸血、八年離亂八年淚」的血債陰影,絕對不是蔣介石先生那一句「以德報怨」,所可「一笑泯恩仇」者。

  1949年到2011年,63年來我在臺北冷靜地觀察了二戰後的日本國,從一個「一等戰敗國家」,在2顆原子彈的戰後廢墟上,躍昇成為一個世界經濟強權大國。固然是日本國人民忍辱負重、埋頭苦幹打拚出來的經濟奇蹟。但,日本國應該感謝50年代到70年代的亞洲2場區域性戰爭,50年代的「韓戰」由於地緣之利,使日本國從戰後的飢餓與屈辱中站起來。

  60年代另一場「越戰」,日本國通過美國巨大的越戰戰費,「你死人,我發財!」,在「刀頭舔血」下,讓日本國富起來!

  日本國財閥踏著日本國軍閥遺留下的「大東亞共榮圈」血跡,建立起「世界的經濟共榮體」,飛上經濟枝頭做鳳凰。

  我看盡了日本國作家筆下的《醜陋的日本國人》,政客、財閥們見利忘義、背信負義、狂妄囂張的暴發戶嘴臉。

  我實在不想再回頭細數那些「斷交」、「毀約」、「停航」的事實,讓我們悲憤的現實醜態,單純一個「釣魚臺」就是訴說不盡的屈辱。

天譴省懺大和吼聲

  「311」關東強烈地震後,卻聽到了「空谷足音」。3月14日,我在CNN聽到日本國東京都「知事」(東京市長)石原慎太郎,一位78歲的日本國極右派老政治人,所發出的「大和吼聲」。我亦從日本國朋友處聽得詳細的轉述。

  石原慎太郎沉痛率直的說:二戰後60年來,我們富裕了、繁榮了,但我們墮落了、迷失了。我們的國家已經淪喪了,我們日本國傳統的大和精神和文化。

  在現代社會上,日本國人的主體意識已淪為私欲、貪婪、短視。在政治上,大搞民粹主義。我們全國人民應該好好地利用這次大海嘯,一次洗滌掉物欲、貪婪和長年累積在日本國人心靈上的污垢。  從根再新,重建道德秩序。否則老天會再次重創日本國,給我們「天譴」的懲罰。

  儘管日本國網民指責,石原慎太郎的「天譴說」毫無同情心,在災民的創口上撒鹽。但,我肯定他誠實的「自省」,此時此地,他代表了日本國領導人(他,畢竟是東京都近二千萬市民的領導人)向日本國歷史、祖先懺悔,向全世界日本國人曾經傷害的國家、人民反省、懺悔。

  這真是充滿浩然正氣的「大和吼聲」,我肯定他是「日本國的良心」,亦順利在今年4月第4次連任東京都首長。

  因為,日本國在江戶時代到明治維新,以中國儒學和日本國神道宗教相結合,形成了「神儒一致」、「大義名分」的「王道思想、垂加神道」,強調「正直為本」、「修德實踐」的大和文化精神。

  3月16日,我全神關注于「福島核電」危機,讓我又讀到〈五十壯士〉第2個「動心」的故事。知道有50位「東電」志願職工,搶救福島第一核電廠重大核輻射危機的新聞。隨即我讀到一位慷慨赴義「壯士」的女兒,一封「動心」的網路留言。

  她說:「我父親是一個非常平凡的核電職工,他平凡得在我們家中都不受尊重,我們家人都認定他在等待半年後退休,就老死在家裡。

  昨天(15日)他平淡地告訴家人一個驚人的訊息,他志願去支援福島核電廠最危急的時刻。我哭了!我重新認識了父親」。

  我的父親說:「電廠將來的命運,就看我們了,這是我的責任!」

  在父親出發的清晨,也是生死訣別,我和母親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捨,就像平時早晨一樣,看他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餐,平平淡淡地目送父親出門,以免父親罣念。我們家人共同相告,不要影響父親,因為他去盡他的責任!

  這是一則非常平常、平淡、平凡的一個小人物的紀錄,卻震撼了我,尤其那句「這是我的責任!」在我的心谷裡迴盪久久。這是一個非常卑微的小人物,向全世界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吶喊的「大和吼聲!」

  它絕對會聲聞于天,我相信「在天上的父!」你一定聽到了!

慷慨就義大和櫻魂

  不管事後媒體如何評論與稱呼他們是「五十壯士」、「五十死士」、現代版的「武士道精神」、「現代神風特攻隊」。它如果發生在美國,有人會稱為「基督精神」;在法國稱為「騎士精神」;我稱它為「殉道精神」。

  就是這一句「這是我的責任!」讓我解開了63年來禁錮我的心鎖、讓我「心動」、讓我「心赦」。感動極了!撼動極了!

  「這是我的責任!」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能夠盡到自己的責任,用中華文化的語言與宗教的語言,就是:「這是我的天命!」這必須有一股內在澎湃的、激越的道德勇氣,是一種多麼高尚的風骨和情操。

  旋而,我又打開了我對日本國文化另一種謎團。

  日本國「茶道」精神不在于止渴;「溫泉之道」的精神不在於潔身,它不僅是一種處世文化,亦是一種人生哲學。

  「茶道」的最高境界,稱之為「一期一會」,一期為一生,一會為一見,它的精蘊是人要珍惜一生一見的生命緣份。

  中國人以梅花「越冷越開花」積健為雄,做為奮發人生的精神。但我長期以來在尋求日本國「花見時」(賞花時節)的「櫻祭」精神。

  為什麼?日本國人要選在4月櫻花凋零的淒美時節為「櫻祭」。我讀過江戶時期的思想家本居宜長(1730年至1801年)有一首和歌,「要有人問日本國的大和精神是什麼?像開在朝日裡的山櫻花一樣。」

  日本國又有一句諺語:「花以櫻花為首,人以武士為高。」我總認為,日本國櫻花精神就是武士精神。

  櫻花盛開的季節,遠望如雲如霞,日本國人稱之為「櫻雲」;花見時的「櫻祭」,萬人空巷,於花樹下,布席陳酒,看著燦爛的「櫻雲」繽紛、淍落,對櫻痛飲、載歌載舞、如痴如狂,甚至醉臥花下,流連不返。

  為何痴迷于淒美的落花時節?

  我現在終於體悟日本國人的人生觀,反映在「櫻祭」的時節。死,是人不能自己選擇的,但人生可以選擇在最燦爛、最顛峰、最適當、最有價值的時候,殞落、凋零、終結。

  那就是「開在朝日裡的山櫻花」、就是「這是我的責任!」慷慨地死得其時、死得其所、死得其事的殉道精神。

  三、我想通過「反思」來解析大災難後的日本往何處去?

  我已經開宗明義地在講題上指出「日本國大地震後的中華文化反思」,雖然我是中國人,我對日本國人民所承受的大災難,完全沒有幸災樂禍、隔岸觀火的心理。

  我設身處地「反思」,從中華文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精神去思考,假如是我會如何面對這場災難?

  我的朋友大陸軍事科學院吳汝嵩教授,是當代《孫子兵法》研究極具權威的學人;他指出,「全」字是孫子思想的核心,如同「仁」是孔子思想核心;「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一樣。

  「孫子」曾經這樣地說「全」:「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謀攻篇〉

  「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地形篇〉

  從哲學的思維上,孫子的「全」對應著「破」。破壞與安全、玉碎與瓦全,固然是價值的選擇,但如何將「破」建立在「全」的基礎上,是一種戰略思想高度的藝術和境界。

  因為「全」有3種不同與不可分的意涵。第一、「宏觀」,第二、「綜合」,第三、「總體」,亦就是老子常說的「大」、「遠」、「久」、「反」的綜合體。

  日本國此次的大災難,同樣是一場大戰爭。它不是人與人的戰爭,卻是一場天與人的大戰爭。日本國當下與未來,正面對著一場「全」與「破」的危機管理,抑或是建立一場大格局的全勝戰略呢?

地球村裡禍福倚共

  戰略思想家固然思考建構「長治久安」的國家總體戰略,又何嘗不是全面性思考建構全體人類共同的生命延續、生存和諧、生活幸福在宇宙間的「安身立命」大戰略?

  綜合解析日本國大災難,先由天發殺機的「地震」、「海嘯」的大自然凌厲反撲,所肇致的天與人的對抗。繼而是人發殺機的千葉地區大煉油廠「火災」,以及福島核電廠「核爆」的人為疏失,災害擴大影響到日本國全國與全世界驚恐的共同危機。

  尤其讓全球人類深切地體認到「我們祇有一個地球」,全球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地球村。

  全球有440幾個運轉中的核電廠,其中前4名,美國有104座,法國有75座,日本有54座,俄羅斯有34座核電廠正在運轉中。

  以美國、俄羅斯和日本國的國土面積與核廠的比例,不能不讓人對日本國特別寄與關切。

  核廠的安全防護,都是依照人類智慧窮極,所能預設可能發生的人為疏失或自然災害,逐一設計出工程硬體與安全軟體的對應,核電界為彌補萬一的危機,亦建立起「基準外事故」的防護體系。

  福島核災是因為福島規模9級的強震,引發創新高級規模的大海嘯,這種天然災難無法預估的上限,挑戰了「基準外事故」防護體系核廠災害,成為日本國大難中,後來居上的大議題。

  德國從3月16日以來,經過不斷地檢討,先宣布關閉7座較舊的核電廠,預定在2016年完全中止核能發電政策。

  非核家園將成為全球性的議題,將是日本國面臨大災難下的反思。

  德國與日本國都是從2次大戰戰後廢墟上重建起來的經濟大國,而且都是在2個元老政治家84歲的艾德諾和83歲吉田茂領導下復興。

  吉田茂在《世界與日本》遺著自述:「日本國與德國在戰後的處境幾乎一樣,雙方均為戰敗國,國內均為敵對戰火所毀,兩國戰後同受占領管理。兩國在戰前,都握有對同盟國作戰持續多年的工業生產力,但德國1946年在艾德諾總理採取生產優先、復興第一的政策,要求德國國民過貧乏忍耐的生活,全力投入生產,排除統制經濟進入自由經濟。他在84歲退休,以16年的時間帶領德國走上自由、民主、繁榮。」

  吉田茂在另一本的專著《日本決定性的一個世紀》中自述,他領導下的日本國怎樣從百廢待舉,走進經濟繁榮。

  他說:日本國人基本上是一個樂觀的天民,習慣於逆境,且對克服困難的能力有信心。二戰的失敗,曾經給他們巨大的打擊,但,很快的面對現實,毫不猶豫地接受失敗、適應失敗。

  經過改造文化,加速經濟復興,改善生活,重新找到和建立起面對生活的新目標。日本國人民信賴未來,任何悲觀永遠不能征服日本國人的精神,和瓦解他們的活力。大家有信心,日本國有一天一定會從戰爭的灰燼中,再度站起來。

  吉田茂說,「他在1947年做戰後第一任首相時,一位海軍上將告訴他:『做一個好的勝利者極為重要,非常容易。但做好一個失敗者,也極為重要,但非常不容易。』」

  這幾乎就是20年來吉田茂首相的座右銘,回想起來,似乎那一代的日本國人民,大都持有同樣的心理和態度。

  尤其是裕仁天皇在那段時期,鎮定、安靜地穿著平民的衣服,親自走訪全國每個角落,鼓勵人民堅此百忍,勤奮工作改進未來的生活。他改變了人民對天皇的形象,產生深厚而親切的愛慕。

  其實裕仁天皇是一個非常嚴肅生活,個性極強的人,他發現他的國家已陷入最後災難的邊緣,他必須要以堅忍果斷的行為,拯救並支撐起行將傾覆的國家。

  出生於1878年,歷經明治、大正、裕仁3位天皇,二戰後擔任過4任首相的吉田茂,他以歷史見證了明治維新、二次大戰,戰後復興的日本國。

  他說,「自明治維新初期以迄2次大戰開始,日本經濟之擴展,每年平均4%。1946年至1959年間,每年平均成長率在10%至11%之間,1956年至1960年,工業生產指數從122.4升至227.9。1963年日本國家總生產,歷史上第一次超過2OO,OOO億日元,13個月後,升至225,424億日元,總增加率為16%。預期將會快速成為僅次於美國與蘇俄的世界第3大工業國。」

  吉田茂說出日本國經濟起飛的關鍵~「由於日本國戰後的教育改革的提高,因為高水準的教育,構成了工業及農業技術進步的基礎,而集中生產有競爭力的產品,在鋼鐵、車輛、電晶體、無線電以及電子業;尤其,造船業躍居于世界第一位。」

  吉田茂說:「我彷彿是一個夢,因為,我們在那些艱苦的日子裡,所想像追求的國家目標,就是要建立一個高品質、獨立而能自給的現代經濟大國。它終於在我們的手上實現了,同時,也是完成了明治維新一代的夢想。」

  吉田茂以三朝元老的身分見證,「明治維新時代,日本國人民面對強大異族,我們不怕放棄傳統,接受了外來文化,讓我們向現代國家邁出了一大步。

  同樣地,當日本國人民面對失敗與佔領時,我們也未貶抑自己,而以不屈的自尊面對佔領當局,君臨式的指導改革,我們有條件地,漸次吸納和接受,成為日本國復興的契機。我們不停留在過去,勇于面對現實,『做好一個失敗者』。」

自助天助大破全勝

  因為我們相信「自助而後天助!」事實上,我讀了吉田茂的2本著作,基本的精神建立在為了「全」面性讓日本國與現代世界接軌,不惜打「破」一切不實用的虛矯民族尊嚴與傳統。這就是二戰後,日本國所以能從戰後廢墟,重新站起的「全勝」戰略。

  84歲的艾德諾和83歲的吉田茂,領導戰敗的德國和日本國,從「大破」而「大全」的歷史回顧,亦正是「知天知地,勝乃可全」的歷史回顧。

  我期待未來的日本國,能有大格局、遠視野、久經營的「大」、「遠」、「久」全方位宏觀氣勢的新領導人出現。

  先看他能否突破這次大災難所遺留下的問題?請大家反思我如下的三問:

  第一問、廣島的「原爆」到福島的「核爆」:廣島與長崎的「原爆」廢墟,標幟著日本國人民受到外來血腥暴力的耻辱記憶。但,福島的「核爆」電廠,或將是日本國人民如何走向「安身立命」抉擇的里程。

  我們要問:德國能斷然關閉7所舊核能電廠,堅定的訂在2016年完全中止核能發電。日本國為什麼不能?日本國的政客及財閥們什麼時機,還日本國人民一個「無核家園」?

  為什麼日本國政客到現在,還不能記取廣島「原爆」耻辱的創痛?仍不斷地強調廢止「非核」的憲法條款?你們想將日本國徹底帶進滅亡嗎?

  第二問、煉油廠的「火災」與富士山的「火山」:全世界石油資源的消費量,美國和日本國應該排在第1位與第2位,「311」大災難,僅次于福島核電廠的核輻射外洩,牽動全球人的神經外,也讓日本國東京都市民所關心的,當屬千葉縣的日本國最大煉油廠,在大地震後延燒了3天的大火災,福島核電廠的停機,關係著生產系統電力的供應、東京地區的民用電。

  千葉大煉油廠的延燒,關係著汽機油燃料的民生需求。根據資訊所顯示,從1955年日本國經濟高度工業以後,石化工業與石油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成為日本國長期以來能源問題的焦點。核電與石油亦成為此次日本國大地震後世人所共同關心。

  綠能的開發,固然是日本國近期以來提為優先研發的急務,寄望于再生能源,或太陽能、風力發電。

  以日本國科技領先的潛力與優勢,我時常在思考,日本國一向標榜為是一個海洋文化的經濟大國,依人類的未來走向外太空和內太空(海洋)的趨勢,日本國能否通過此次地震、海嘯災害的反思,向海洋開發新能源?

  同時,日本國除了紀伊半島和四國之外,幾乎日本國全國都在火山帶以內,從1900年至今,日本國曾有噴火紀錄的活火山,即有23處之多。

  最近九州等地區的休眠火山益形活躍,尤其近30年來日本國人最大的噩夢,當屬代表日本國家形象的富士山火山爆發傳說。

  尤其「311」大地震之後,強烈的餘震不斷地環繞東京,富士山周邊地區震動,真讓東京都地區人民寢食難安。

  日本國各個火山帶地區的副產品,當屬溫泉與地熱。地、水、火、風,可以危害生命,亦可以創造生機。日本國的火山資源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是否還能更有效開發?

  第三問、究竟是「天作孽」?還是「人作孽」?日本國四面臨海,陸地多山,根據地質學人的研究推定,現在的日本國群島是百萬年前新生代第4世紀形成,因為造山運動隆起與陷落太激烈,就形成現在日本國群島的地貌。

  其特徵在海岸線多曲折而富變化,多島嶼、岩礁和波蝕岩、波蝕洞的波蝕奇景。沿太平洋海岸多屬白色軟質水成岩構成的丘陵,間有星羅棋佈的島嶼天然奇景。

  這次宮城大地震與大海嘯所毀棄的仙台松島亭亭翼翼、老幹虬枝的黑松林與海中島礁,將永難恢復舊觀,殊堪世人惋惜。

  日本國長期為新造農耕地,或擴充公用基地,如:成田機場,其建設用所謂「乾拓」或「填埋」起來,說是把「適當的水面」活用起來;事實上,日本國人是有計劃地與海洋爭地,向天爭奪生存空間。

  以東京灣為例,東京灣的西側的川崎、橫濱,60年代早已經填海築成為工業區,東側的千葉縣沿岸新生地,就是這次火燒的千葉大煉油廠區。

  這是1950年以來吉田茂的計劃,他以50年的中程進度來完成。他說:這是「我的夢想,填埋東京灣。」

  2000年以來,大自然風雲劇烈變幻,稱為「暖化」的氣象效應,但,越來越「惡化」、越「異化」。

天人不諧大地反撲

  通過重大災變,如是我們接近現場觀察,使人有不寒而慄的警覺。大地母親發怒了,向人類討回公道、討回常道、討回人類爭奪侵占去的土地、污染的海洋和環境,我把它稱之為「大地的反撲」。

  20世紀60年代,日本國繁榮了、日本國人富有了;以東京為例,出現了天滿、地滿、人滿的天人之際不和諧秩序。

  尤其,人類貪婪得無上限的向海洋、河川、山林擴張空間、開發資源。日本國如斯、印度如斯、俄國如斯、美國如斯、香港如斯、臺灣也如斯。

  《老子》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16章〉)

  我的解釋:「天地間有一個不變的法則,繁榮、衰退、興盛、破敗,是反復循環的生生不息。但,最後一定會回到原始根本的狀態。

  所謂『各歸其根』。這種由變動到靜止的自然規律,是一種正常的秩序,不要為了私欲去改變這種正常秩序。如果不懂得盈虛消長的道理,為了私欲一味貪婪擴張,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反撲,必然走向淘汰、滅亡。」

  從這方面的反思,我想到《書經》說:「天作孽,尤可違。自作孽,不可逭!」,由日本國大災難,將可以推及到我們明天共同面對的災難,請大家共同去尋找自己的答案吧!

  最後,我借用《詩經.大雅.板》的第一節與最後一節總結「反思」。

  「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出話不然,為猷不遠,靡聖管管,不實于亶,猷之未遠,是用大諫」。

  「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馳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

  兩節詩的大意是:

  「老天爺在變臉了!現在 上帝改變了他的常道,讓人類時時處處受到非常大的災難。雖然我所做的反思,不合乎聖人的道理。但是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檢討我們過去醜陋的行為,現在的奢侈?未來可能破敗的前景?冷靜地深思熟慮、澈底地敦厚樸實地生活。才會符合天意人願了。」

  「敬畏 上帝給人類的警告,我們應該慎重地反省懺悔;敬畏 上帝反常的變化,我們會節制貪婪的私欲。

  因為, 上帝的眼睛,是以人類的眼睛代衪觀察,我們所犯的錯誤隨處都會受到監察。 上帝所聽到的聲音,無論是『好的』、『壞的』,都聽得清清楚楚,誰也欺騙不了你自己的『良知』、『良心』,我們必須自我敬謹地改過遷善,來回報老天爺給萬有生命普遍平等的愛。」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