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師點化豁然開通 諸相空滅還我本來
天人親和院 2011-09-15 11:00
資料來源˙照片提供/天人親和院
第13期天人交通訓練班4位學員,在無形、有形訓育組織及指導靈師指導下,漸漸瞭解自我、面對自我、接受自我,每位都有不同的體悟與心得……
●結訓典禮時,輔訓團隊與學員分列光照首席(坐者)兩旁大合照
省懺改過百磨不懼
奉獻承擔常保定靜
彭靜渾
有幸參加天人交通第13期人才訓練班第1階段之訓練課程,只能用2個字形容:「感恩」!
首先感謝無形通過參訓報名審核,才得以參訓;再者感恩無形訓育組織及指導靈師指導,讓我在訓練期間,徹底發覺自己的潛在缺失及隱藏之惡念。
同時在適當時機,給予反省懺悔改過機會,而且事先運化一切人事物安排,讓我圓滿這次參訓。
另一方面也要感激母親的支持與諒解(剛入關時母親跌倒脊椎骨裂傷,未能照顧她),以及姐姐靜念同奮鼎力支持與鼓勵方能參訓。
參訓期間,深切地發覺自己反省懺悔功夫不足、不深入,因此就經歷了許多的考驗及內心掙扎。
但漸漸經過講師提醒,指導靈師點化,逐漸將內心的習性改過面對自我,頓時愉悅及豁然開朗的心,是無以形容的。
參加訓練才完全了解到,帝教天人交通侍生工作是多麼重要,不但品德要好,修養學識足,五門功課勤作,更要有承擔及犧牲奉獻精神。
因此,此次不論結果如何,我立願只要教院事務能力所及,一定不再推拒,出關後一定加強渡人與炁功活動之籌辦事宜。並且時常多讀書,培養正氣,改進急躁個性,努力常保定、靜之功夫。
無形慈悲巧妙安排
圓覺大我真常不滅
于凝恂
回想6週前帶著滿懷感恩的心,回臺參與第13期天人交通人才第1階段訓練49天閉關,現在才明白,這一切完全是媒壓。
感恩無形慈悲巧妙安排,讓我有此上好機緣,接受帝教天人交通最高層的修持。
這次所學所得,不是三言二語,也不是一堂課50分鐘就可以敘述完的!謹以一首〈七言偈〉來代表此刻心境,感恩!
靈覺和能心上修,真常本體無盡時;時時觀照轉念間,圓覺空洞是本心。
破痴除妄奮發立志
希聖希賢終究由人
呂月瑩
參訓課程中,讓我增長學識、增長德性修持;課程不單單只有學勤,參勤和服勤更是學習與實踐德性的瑰寶。
年少十幾歲不知世事,整日漫畫卡通,假日和父母捉迷藏鬥智,掙扎在誦誥、靜坐和參加帝教活動之間。
當時的我,如何也不能想像能讀到現在所讀到的好書,並遇此絕妙修道機緣;我隱隱約約感覺到,若能徹底實踐在此所學,成聖成賢絕不是夢想,修仙亦如是。
當然過程也不盡然順利,這是我第2次參加第1階訓練,若非參加天人交通班,我永遠也無法了解自己的心念深處,隱藏的意惡、驕矜、我慢。
經過天人交通班訓練,將所有意念明察秋毫,放大檢視,但也攪得原來靜寂的內心世界變得如此紛亂,但不經此紛亂,卻也無法引出內心深藏的和子積習。
只是在讀聖賢書以駕御凡心,朝向希聖希賢之路邁進時,不由得懷念起年少時,無知無識的靜寂與沈靜內心世界,只盼望能將在此所習得知識融入生命,洗除成年後所染積習,重返內念不生,外緣不攀的心境。
最大感恩和感悟,是終於弄懂為何術科久久無法突破;因為心性不夠沈穩,重法在動、靜、文、圖諸相變化之間,把持住心神,上期若順利通過的話,恐怕永遠無法如這期般,在心性修持上獲得重大突破。
經過這期訓練,慢慢掌握住自心的成長變化,雖在御心感到極為吃力,常有力不從心之感。
偶爾也會因疲憊而生放棄想法,但是對高深心性修養境界的渴望如此熾烈,而且參加天人交通恐怕也只是一生一會一遇,若輕易放棄實在太可惜。
我對天人交通技術下的註解:「救劫為本體,技術為末用,動、靜、圖形、文字皆是因我心所生的諸相;相生即有寂滅,時光流逝,將如海灘沙雕被沖刷一淨,留下的是,為求諸相而造的種種善惡業。」
萬緣放下雙修養氣
突破自我消解困惑
陳香應
不過曾在國中與高中的2次智力測驗,我的評測結果都是「高智商低成就」,還因此被抓去輔導,被老師唸「你是不認真念書」。
在朋友的眼中,我的評語就是很熱心、很善良、很單純。在求學的過程,這樣的個性造就我好人緣,但一出社會就經常吃虧。常常為了保護自己,為了符合大家的期待,我必須學習世故、競爭。
大學畢業至今7年,我換過無數的工作,只為了迎合大家的期待:可以養活自己、買一棟房子、存一筆錢…..等。但在我心裡想追尋的,卻是生命的真理。
天人交通班打破了我對人生的這些困惑,讓我肯定上天原本在我身上留下的資產。
在參訓期間一直強調的,就是不要有比較心。我的人生,就是一直在比較;因為比較,才會自卑或者自大,每個人要比的人其實是自己。
想當侍生第1件事就是「發願」,第2件就是「放下一切」,我終於不用在意世俗的眼光,遵照 上帝給我的本性,去做我該做的事。
我參加去年傳教使者訓練班時,黃榜考評:「樂善好施道心真、常應常靜萬緣寂、性命雙修養正氣、還我本來見故吾」這次參訓讓我深刻體會,上天給我這4句話的意涵。
●第13期天人交通班與光照首席合照。左1、左2、右1分別是輔導員蕭靜曠、朱敏立、莊緒射;學員則是陳香應(左3)、于凝恂(左4)、彭靜渾(右3)、呂月瑩(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