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穩定思想共識 兩岸大一統非夢想
趙光武 2011-11-15 09:45
文/趙光武
圖/《教訊》檔案資料
值此中華100年,身為天帝教同奮,已樂見從民國76年起,早晚祈禱「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心願;其中,「民生」部分已經達成。
海峽兩岸經過40年不同主義的「建設」,臺灣以三民主義為指導原則,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社會安和樂利,引領大陸修正共產主義,走向以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
大陸改革開放30年,實施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骨子裡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著的《三民主義》;因為孫中山先生在《建國大綱》、《建國方略》的許多建設計劃,已逐步完成。
民族主義是兩岸長期努力的目標,百年來的努力奮鬥,在國際上已得到應有的尊重;奈何「民權」尚待努力。
中華民族除具有一般民族的意識及民族的感情外,尚有淵遠流長的文化底蘊,以及大一統這兩種特有的因素,使民族得以長久團結發展,「分而復合」。
中華民族是由多元民族,經過長期的互相融合而形成起來。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各個民族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有他們各自的貢獻。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多元互補的文化。
周朝代商而起,也正是華夏文明璀璨的開始,周公制禮作樂,以道德配天命,將神意道德化,而道德來自祖先德行身教,來自聖王之聖言戒命,來自民風民情與民俗。
這種對神權做道德天倫的轉化,就是先秦所謂「君子以為文,百姓以為神」的偉大人文化成。
該文化既承繼先民之神性歸依,又將人間之道德教化,借神鬼之圖式而取得強大救贖力量,再將地方賢哲豪傑,以及鄉里家族之先人,盡歸陪祀之列。
同時,私愛於邦國之大愛,匯幽渺千古之先人,於當下馨香默禱之旁。如臨如在,如聽如聞,如庇如祐,如視如見,合天人而一之,共祖先而同其德愛,擁鄉里而親親仁民,共同成就一個有天有地,有神有鬼,有萬物有人間,有先民有子裔的禮樂天人世界。
這種「融神性與人性而同在,合感性與理性而共成」的文化特質,成就「鬱乎文哉」周文化,也開啟了春秋時代的百家風華。
這雖然是中華文化的璀璨風標,卻不是歷史的終結。
人間有成有毀,歷史有興有亡,社會有起有落,文明的道路還很悠長。但中華文明的特色圖式,以及其文化之主體精神已然定形,從而成為一種文化心靈的基因,長久指引中華文明創造的方式。
春秋戰國之時,諸子百家興起,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推動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在諸子百家中,最主要的有「九流十家」。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對此作了很好的介紹和總結。
在秦漢之際,法家和道家,曾先後一度處於統治的地位。後來,漢武帝重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這個儒術已經不是孔子時候的儒術,而是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吸收了陰陽家和道家等思想在內的宗天神學。
隨著道教的產生和佛教的傳入,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便一直是道儒釋三教一方面彼此互相對抗、互相鬥爭;另一方面又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形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
從中華傳統文化的整個發展歷史來看,三教之間的相互對抗、相互鬥爭是表面的、次要的,而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則是實質性的、主要的。
中國「大一統」的觀念,並不僅僅是自秦至清的皇權專制時代所特有,而是中國政治文明中源遠流長的根本傳統,它「一以貫之」地存在、又顯現三個不同時代的歷史形態~王權時代的大一統、皇權時代的大一統,以及民權時代的大一統。
可見,中國人的觀念中,只有統一的中國,沒有分裂的中國。
學術界公認「大一統」的明確概念,乃由漢儒正式提出。
《公羊傳•隱西元年》對孔子《春秋》所載隱公「元年春王正月」的解釋: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何休注:「統者,始也,總繫之辭。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於天下,自公侯至於庶人,自山川至於草木昆蟲,莫不一一繫於正月,故云政教之始。」徐彥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
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受命改制,布政施教;奉之為始,共繫一統;換句話說,就是重建一套制度規範,其核心是重建一種政治體系與權力結構。
這也正是孔子在《論語•為政》談到「禮」時,所提出有關制度規範的損益原則。
《公羊傳》,是繼孔子《春秋》而言「王者」之事。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在講王權時代的事情,但事實上,「大一統」概念的形成過程,正值中國社會第一次大轉型,最終完成於大漢帝國時期。
具體來說,「大一統」的概念,經由董仲舒透徹的理論表達,並得到好大喜功的漢武帝採納而成為國家意識形態,這一切絕非偶然。
董仲舒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僻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董仲舒傳•天人三策》)
其實,「大一統」並非專制政治特有的意識形態,而是中華政治的普遍的觀念。
《詩經》便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詩句(《小雅•北山》;《左傳》亦有「封略之地,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的觀念。(《昭公七年》)
這些指的是三代的王權大一統;也就是說,中國的政治文明從來是大一統的。
比如《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萬國和」,這也是一種大一統。
儒家所主張的「大一統」理念與其「和而不同」的和諧觀念的一致。由儒學所傳導的中國智慧一個重要傳統,就是「差異和諧」的原則:差異的存在並不一定和諧,然而沒有差異的存在必定不是和諧。而「禮樂」文明的精髓,也就是「禮以別異,樂以和同」這兩個方面。
因此,一個社會是不是大一統,與其具體的政治制度無關。
譬如:秦漢以後的大一統社會,在政治制度上,從封建制到郡縣制,差異極大,但都是大一統的。
民主社會與專制社會也可以是大一統的,只要一個社會具有一個基本穩定的思想共源;它就是大一統的。
大陸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與臺灣、香港文化,目前都以統括在「國學」的範圍之內。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又共同構成中國文化這一文化共同體,這也可算是一種大一統式的「文化調和」。
以三民主義和平統一中國,是天帝教天極行宮三大特定任務之一,也是本師世尊第三天命。
本師世尊強調:「三民主義不是國民黨一黨所有,一黨的專利,而是屬於全體國民共有,不單可以救中國,而且可以救世界。
自從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臺灣,大陸的政權接收了全中國。同一個時間三民主義在臺灣實行,而大陸實行共產主義。
現在兩相對照,共產主義證明是失敗了。不適用於中國,而三民主義在臺灣實行成功了,所以最好用三民主義來代替共產主義,因為三民主義是一個溫和的社會主義,最適合中國的國情」。(《天人學本》160頁)
若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區分為3段來看:
一、「三民主義」已然是兩岸基本穩定的思想共源。
二、「統一」則是兩岸有交集,但尚未能完全匯集的共識,當然有其歷史因素,也有不同政治現實的思考,仍需要大陸方面釋出更大的誠意與行動,扭轉反對者的不同意見。
三、「中國」以現階段的情勢,兩岸仍宜以文化認同的「中國」各自表述為佳。等待,「統一」的基本穩定思想共源能夠建立,不難透過協商決定兩岸均能接受的「新中國國號」。
世界知名學者~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曾說過:「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中國人的世紀。」所謂中國人的世紀,是指中國文化的時代!
時值2011年,21世紀過了將近一紀,湯恩比博士的預言幾已成真,我們更期待有生之年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和平統一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