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則儀〉詮解(二)
洪靜雯 2023-05-15 10:30
洪靜雯(青年團傳道師)
導論
根據壬寅年首席督統鐳力前鋒聖訓傳示,天帝教教主 上帝於巡天節巡視天帝教駐化人間各級道場、教院時,提出四項聖示:「一,推行〈學道則儀〉為奮鬥修持引導準則;二,以同奮『相處之道與自處之道』普化教銘;三,建設省懺功課的法儀;四,首席使者強化精神領導,提振救劫使者道心士氣。」根據 上帝聖示,「推行〈學道則儀〉為奮鬥修持引導準則」尤為四項之首,由此可見〈學道則儀〉的重要性。
勘破生死樂道修德
壹、第一部分
二、學道須樂觀,難得聚斯歡,生命本偶然,一覺勝萬貫。
•詮解:
學道須常保樂觀之心,歡喜面對人生際遇所聚集的難得機緣。生命本就偶然來去,一旦超然覺悟,勝過家財萬貫。
•要旨:
〈學道則儀〉:「學道須樂觀,難得聚斯歡,生命本偶然,一覺勝萬貫。」旨在說明:學道過程總會歷經種種考驗,在面對各種試煉的課題時,應常保樂觀之心。如何常保樂觀之心呢?就是認清生命的本質、人生的究竟。在生滅無常之中體會學道因緣難得,進而產生「化被動為主動」、「化偶然為因果」的積極正念。
•說明:
1、學道須樂觀,難得聚斯歡
「學道須樂觀」,一方面指常保正向心念,充滿信心與希望;一方面則指豁達面對人世的無常演變,隨遇而安,怡然自得。「難得聚斯歡」,揭示人生際遇的背後,實則聚集許多難得的因緣,何妨歡喜以對。
這兩句若合併來看,當可反問:生命之中究竟有何「難得」之事,使我們得以拋開悲觀的陰霾,棄暗投明,轉念為樂觀的開闊心胸呢?
唐朝詩人杜牧曾言:「假如三萬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寓題〉)感嘆人生總有不如己意的悲傷與惆悵,是以提醒人們應當珍惜當下難得的美好。另一詩人杜甫說得更透徹:「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曲江〉)杜甫從萬物生滅的理則之中體認到生命終有盡時,是以放開束縛自身的浮華虛名,及時行遍人生的樂趣。
同理,「難得聚斯歡」—此種對於生命本質的勘透,主在轉變、深化我們看待人間世事的視角:不如意時,何妨看在「難得」而放寬心胸;歲月靜好,更應看在「難得」而感恩珍惜。
然而「難得聚斯歡」在〈學道則儀〉中更蘊含著修持因緣的覺醒。清虛宮弘法院教師:「天帝教復興於中華,你們又能得首席師尊的引渡,進入帝教,這是世間上難得的因緣,所以古有名言:『中土難生』,實在是 上帝之巧妙安排。……今日的你們有思想、有行動的自由,更逢天帝教之復興,身為同奮的一員,一步登天,豈非『人身難得』!」(《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講義》第二集第十一講〈人身難得,中土難生〉)
「中土難生,人身難得」—今日逢此救劫因緣而能學道,進而藉假修真、超脫輪迴,成就永恆的精神生命,不正是曠劫難逢?這是何其有幸的恩澤。如此,自能深切體悟〈學道則儀〉何以提及「學道須樂觀,難得聚斯歡」—從宇宙真道的高度,拉開步伐的寬度。行走人間時,學習放下包袱,何妨灑脫自如。
2、生命本偶然,一覺勝萬貫
將此二句合併而論,關鍵落在「覺」字。何謂「覺」?當指覺悟。覺悟何事?覺悟「生命本偶然」嗎?
人生總有無數偶然的相逢與交會,偶然相遇,又終須一別。然則,「生命本偶然」除了表露轉瞬即逝的感嘆之外,實則蘊含著更深的反思,此即教義《新境界》所言之「生命偶然論」:
此宇宙之中便為無量數之和子與電子所湊成之世界。電子由於同引律之支配而結成物質,成為陰靜之電體;和子則飄遊於宇宙之空間而受異引律之支配,出入於物質之中,生生死死,永無已時,蓋一切皆受電學上之引力支配故也。是以和子之命運實屬悲慘,了無自擇之力,當其飄渺於地面之時,隨時隨地均有陷阱,可謂荊棘遍地,偶一不慎,即被吸入,一經吸入,即非俟該物毀滅期至,不能脫離。(《新境界》p.55-56)
綜上所述,可知「生命偶然論」就是自然律之輪迴論,也就是諸行無常之悲觀論也。但是,〈學道則儀〉「生命本偶然」若果真要我們覺悟此種悲觀的生命論點,此不啻與「學道須樂觀」相互矛盾?
且看教義在「生命偶然論」之後進一步論述的「生命因果論」:
然生命者,和子也,亦性靈也。和子與性靈之非屬虛無飄渺之氣體,而亦為一種高級化學原素之組合,亦經論及之矣。和子既能保持其知覺及智慧,則和子之生命自有其繼續發展之能力,甚至於足以凌駕自然律之支配而逍遙於其拘束之外。(《新境界》p.57-58)
據此,「生命本偶然,一覺勝萬貫」實則表述天帝教的生命觀—生命之來源,有偶然的,亦有因果的。偶然的為被動的,被動者唯有接受自然律支配而輪迴不已;因果的為主動的,主動的具有運用自然律而達其目的之能力。
於是再回頭反思「一覺勝萬貫」之「覺」,究竟是覺悟何事?「覺」,就是化「偶然」為「因果」,化「被動」為「主動」。
若問:如何化「偶然」為「因果」?此即下文所言之「學道須奮鬥」。
深自砥礪自然率真
三、學道須奮鬥,慧劍揮亂蔴,常示不越範,天真永無邪。
•詮解:
學道須向自己奮鬥,奮鬥過程面對心亂如蔴的種種煩惱時,應運用堅定如劍的修道智慧毅然揮除雜念–以正念之心寡欲去私、一切放下。奮鬥精神的恆常示現,不會逾越心物一元二用的宇宙法則,天真流露如赤子之心,正氣坦蕩而滌盡邪念。
•要旨:
〈學道則儀〉:「學道須奮鬥,慧劍揮亂蔴,常示不越範,天真永無邪。」旨在說明:學道初始難免受到習性的影響而雜念紛亂,是以應當運用修持的智慧當機立斷地放下私欲,堅定道心。習性何來?依據教義「心物一元二用論」的觀點,主要源於和子與電子同處一軀之內,因此在學道歷程中,因為電子的薰染而易為外境所轉,並且陷於善惡之間的矛盾與對立。而奮鬥精神的示現,也就在心物一元二用的統一與調和中,端視我們如何掙脫電子的影響,進而恢復和子先天真純的赤子之心。凡心死,道心生。
•說明:
1、學道須奮鬥,慧劍揮亂蔴
根據《教綱》第十六條,天帝教皈乘程序分為三乘:「奮鬥初乘」、「平等中乘」、「大同上乘」。換言之,「奮鬥」乃是學道的初階工夫。本師世尊曾言:「只要奮鬥,人人都可造命。」(《師語》p.122)可見學道須力行奮鬥,乃是為了創造新生命,擺脫宿命論的桎梏,進而得以實踐教義所言之「生命因果論」:「足以凌駕自然律之支配而逍遙於其拘束之外。」
然而,在奮鬥的初始階段,原有的習性猶存未改,難免心隨境轉,是以伴隨著種種煩惱,此即〈學道則儀〉所稱之「亂蔴」。既謂為「亂蔴」,意味著繁雜紛亂、糾葛難解,說穿了,就是尚未鍛煉的「凡心」。「凡心」何來?從酒色財氣而來。金闕文昌特上相曾傳示聖訓指出:「凡心經處紅塵、火宅中翻滾,受五光十色引誘,酒、色、財、氣迷惑,往往隨波逐流,隨境起伏,顛顛倒倒,輪輪迴迴,永無寧日。」(《第四期師資高教班聖訓錄》p.249)
「凡心」如何揮別「亂蔴」?〈學道則儀〉提出一個獨具慧心的良方:當用「慧劍」。
道教、佛教皆持有「慧劍」的觀點。道教在東漢創立之後,劍成為法器之一,古代道士要配戴法劍,又稱「慧劍」,此乃宗教威儀的要求,象徵修道的道行戒律。道教修真重在堅定道心,主張以智慧神力斬斷心魔,斷除一切煩惱及魔障之業,故喻為「慧劍」。《太上玄門晚壇功課經》即云:「種種無名是苦根,苦根除盡善根存。但憑慧劍威神力,跳出沉淪五苦門。」《雲笈七籤》亦曰:「假以慧劍,斬絕邪魔障。」佛教亦將智慧喻為「利劍」,主張修道的智慧鋒利如刀劍,能斷除一切煩惱、魔障、俗緣,故稱「慧劍」。如《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天帝教《天人日誦大同真經》亦有「慧劍」此說:「心若慧劍 氣若綿」。「心」志於正(正念),就如同一把凝結浩然正氣的智慧之劍;而「氣」(為心所引導),好比能夠滋養智慧之劍的微細綿絲。根據此段經文,「慧劍」當指攝心斂意、匯集正氣的正念之心。惟能在日常時時鍛煉此心—清心寡欲,摒除私心,培養正氣,方能將鬱結糾葛的凡心,轉化為過即不留的道心。則面對聲色貨利之時,即能秉持慧劍,果決地斬除「亂蔴」,不為境轉,守正不阿。
綜上,「慧劍揮亂蔴」,意味著奮鬥初始,應做好寡欲去私、涵養正氣的煉心工夫,將紛亂如蔴的雜念一切放下,持之以恆,最後自然達到「凡心死,道心生」。誠如本師世尊所言:「所以法華上乘正宗靜坐一開始就是要求將凡心減到最少一點,換句話說即是做寡欲的工夫,使自己私欲減到最少。天下世俗事到了求之不得時是很痛苦,何必去自尋煩惱,何不依此法華上乘昊天心法好好修行,修到『心無所住,心無所注』。」(《宇宙應元妙法至寶》p.62)
2、常示不越範,天真永無邪
「常示不越範」意指「奮鬥精神的恆常示現,不會逾越心物一元二用的宇宙法則」。誠如《教義》所言:「向自己奮鬥者,即努力以求掙脫人類本身上電子之影響的奮鬥也。」(《新境界》p.106)由此可見,奮鬥的築基工夫,立足在「心物一元二用」的法則上。何謂「心物一元二用」?《教義》指出:「宇宙之中實為心物並存統一調和之場所,即和子與電子之一元二用之世界也。人生之性質亦無他,心物之一元二用耳。」(《新境界》p.67)
奮鬥精神的示現,何以關涉「掙脫人類本身上電子之影響」?根據《教義》:「和子根本為先天的真純的,無善亦無惡,所謂赤子之心是也。一與電子配合,遂與電子之遺傳性的關係相混,而有善惡之薰染,色相之附合。若細析之,則『和子便是輕的,和善的,柔軟的,根本入火不焚,入水不溺的』;『電子則是重的,凶惡的,剛烈的,可以焚溺的』。一方面和子又是具有『靈覺的,主動的』;電子則是『漫無知覺的,盲動的』。是以和子與電子同處一軀之內,實為矛盾之統一,對立之調和,其鬥爭始終繼續不已。」(《新境界》p.61-62)由此可知人生的本質為「矛盾」、「對立」,善惡、道慾並存於一軀之內。而所謂「向自己奮鬥」,也就在和子、電子的調和過程中,端視我們能否努力掙脫電子之影響,凌駕自然律之支配而逍遙於其拘束之外。
由此再看「天真永無邪」,就是善能把握人生之善性,恢復和子先天真純的赤子之心,滌除邪念而超凡入聖。
「常示不越範」尚有另一種角度的詮解:「奮鬥精神的恆常示現,不會逾越人生守則的道德規範」。誠如《師語》所言:「凡夫要以學做聖賢為起步工夫,先完成聖賢修養,達成聖賢境界,再談修真修道,而進入最後真人境界,以完成人生最高境界之目的。……尤其重在自己所認定的兩個字,不但要融化於日常生活之中,切切實實的去做,而且還要反省檢討,一天做人做事有無違反良心,有則認錯懺悔改過,這就是正氣的來源。」(《師語》p.26)由此可見,奮鬥的築基工夫,亦立足在希聖希賢的道德規範上,具體而言,就是人生守則,尤其是從廿字真言所自選的二字,更是自我反省、涵養正氣的重要依據。
奮鬥精神的示現,何以關涉自我反省、涵養正氣?本師世尊指出:「以廿字真言為人生守則,將人心(凡心)返本還原,以廿個字一面身體力行,一面洗心滌慮,好把一切私欲、私心打掃乾淨。……良心可以永久站在中間,就是『允執厥中』,我們做人能有這樣的內心修養,就可恢復先天帶來的赤子之心。」(《師語》p.40)而所謂「向自己奮鬥」,端視能否持守人生守則洗心滌慮,潔欲去私。
由此再看「天真永無邪」,就是通過奮鬥而返本還原,恢復先天本有的赤子之心,滌除邪念而允執厥中。
簡言之,越奮鬥,就越有赤子之心,而且益發天真流露—本師世尊,就是實證的典範。
尊師履道日新又新
四、學道須尊師,師為道之基,兢兢復業業,真道日新知。
學道何以須尊師?以本師世尊為例,其一生的實證事蹟,足為學道過程立下效法的根基。尤在人道天道衝突之際,更可參考師尊的成道歷程及前輩同奮的實證經驗,以作為弘教傳承。進而激發我們期許自身的奮鬥案例也能傳跡留形,一步一腳印,跟著師尊的步伐向前走。
試以本師世尊兩段教史文獻為例。
其一,本師世尊常言:「謹遵天命,服從師命。」這兩句話,是天帝教同奮素來耳熟能詳的經典名言。然而,當其變成切身問題時,它的現實性突顯了出來:在聽聞師命之後,你是否亦能二話不說、無怨無悔地承接天命?謹參閱本師世尊以下言錄:
天帝教的三要:第一要「信」,就是拿我過去親身的經歷,要絕對信仰 上帝,我就是絕對信仰 上帝,謹遵天命。要我到西北就到西北,要我上華山就上華山,要我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不折不扣,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想想當年我的處境,假定你們也是做「我」,你們應該怎麼樣?假定你們是我,你們還能謹遵天命嗎?你們是不是也會像我一樣絕對的信仰 上帝?不懷疑嗎?(《天人學本》p.44)
根據此段文獻,何謂「絕對信仰 上帝」?就是「謹遵天命」。何謂「謹遵天命」?就是「要我到西北就到西北,要我上華山就上華山,要我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不折不扣,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當我們承接弘教使命之際,不妨反思前文所言:「你們是不是也會像我一樣絕對的信仰 上帝?不懷疑嗎?」「師為道之基」,本師一生的行道踐履,已為我們立下實證的標竿。
其二,再看本師世尊另一段言錄:「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這兩句話究竟從何而來?且參閱以下文獻:
但是我當年上華山以前,我就是 上帝的傳令兵。沒有為自己考慮過,假如為自己考慮還能有今天嗎?所以天帝教復興以後,首先把我自己當年奉獻 上帝的精神做為天帝教教徒同奮共同遵守的信條—「不為自己打算、不求個人福報」,都是從我個人當年體驗而來,否則這兩句話我也想不出來,憑空想也想不出來。(《天人學本》p.45)
若問:何謂「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本師世尊說得明確:就是「沒有為自己考慮過」。何謂「沒有為自己考慮過」?若從本師世尊當年的親身體驗來說,就是「奉獻 上帝的精神」—作為 上帝的傳令兵,傳達 上帝的命令,謹遵天命,沒有考慮自己的餘地,將個人利害考量以致生死大事置之腦後。
試問:在學道歷程中能否做到「沒有為自己考慮過」?能否「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師為道之基」,證諸本師世尊的心路歷程,已為這些反思提供了實證註腳。
「道之基」,絕非空口白話,都是師者活出來、走過來而足為典範的學道基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到更為遼闊的人生新境界。
2、兢兢復業業,真道日新知:
「兢兢」,戒慎也;「業業」,危懼也。「兢兢業業」出自《詩經•大雅•雲漢》:「旱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引文是說旱情已經非常嚴重,卻沒有辦法把它解除;人人戒慎憂懼,彷如聽到雷電轟鳴(註:原文乃周宣王求雨禳旱之詩,極言旱情之酷烈)。可見「兢兢業業」原指人心憂慮久旱無雨,君王憂民憂國的戒慎心境。
《尚書•皋陶謨》亦見「兢兢業業」:「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此段主在闡述皋陶「以德治國」的觀點:不要使縱樂貪欲的人得勢,必須戒慎恐懼於日日所發生的繁多政務。可見「兢兢業業」亦可體現一個人做事勤懇,認真負責的謹慎態度。
據此再看〈學道則儀〉「兢兢復業業」,主在勉勵我們尊師重道,以本師世尊的實證事蹟為效法典範,戒慎勤懇、踏實努力地力行修持功課,持續不斷,自能「真道日新知」—對於宇宙真道的堂奧日有所得,溫故知新。換言之,本師世尊的精神,正是宇宙真道的映現與指引,故而循著本師世尊的身教、言教、心教,自能鼓舞我們奮鬥不懈,道不遠人,離道日近。
〈學道則儀〉第一部分之第一個制高點—「奮鬥初乘」,至此告一段落。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