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則儀〉詮解(五)
洪靜雯 2023-08-15 10:25
洪靜雯(青年團傳道師)
導論
根據壬寅年首席督統鐳力前鋒聖訓傳示,天帝教教主 上帝於巡天節巡視天帝教駐化人間各級道場、教院時,提出四項聖示:「一,推行〈學道則儀〉為奮鬥修持引導準則;二,以同奮『相處之道與自處之道』普化教銘;三,建設省懺功課的法儀;四,首席使者強化精神領導,提振救劫使者道心士氣。」根據 上帝聖示,「推行〈學道則儀〉為奮鬥修持引導準則」尤為四項之首,由此可見〈學道則儀〉的重要性。
壹、第一部分
續論〈學道則儀〉第一部分之第三個制高點—「大同上乘」。
九、學道須了緣,我道本圓融,爾我不著相,大道一貫通。
•詮解:學道須了卻塵緣、放下外緣,大道本是圓滿融通,無須執著你我之分的外在表相,大道一以貫之通達無礙。
•要旨:
〈學道則儀〉「學道須了緣,我道本圓融,爾我不著相,大道一貫通。」旨在說明:大同上乘的聖賢涵養,已然了悟萬事萬物無非因緣和合,從而不為外緣所執,隨緣自在,圓融無礙。通過虛妄的表相而洞澈本質,自能破執掃相、無分爾我,進而體悟大道本是遍及萬物,一以貫通。
勘破紅塵 道在我心
•說明:
1.學道須了緣,我道本圓融:
學道何以必須「了緣」?此問題關涉到「了緣」之意。「了緣」可分兩種層面而論:
一指了卻塵緣。了卻塵緣並非遠離塵世,而是了結塵世間的情感糾葛及種種不捨。當修持工夫已至大同上乘的階段,已然具備大公無私、共生共存之涵養,是以能將小我情感昇華為無私無我的大愛襟懷,對於世間一切緣起緣滅,既勘破無常,亦平常以對,是以不致落入區隔彼此的分別心。
二指不攀緣。蓋至大同上乘的階段,修持工夫已至聖賢境界,是以不會強求外緣。緣本無惡無害,關鍵在於是否摒棄利己之心。攀緣之人,心馳於外,一方面抱持圖利自我的心念與人交流親和,一方面希冀透過攀附外緣以滿足一己需求。反之,了緣之人無所繫縛,心無掛礙,既不會刻意造作外在因緣,甚且隨順因緣,自然無為,是以不致陷於得失利害、是非好惡的執著心。
是以〈學道則儀〉曰:「我道本圓融」,可謂「我心本圓融」。道在哪裡?就是當下此心。修行至大同上乘,並非在心外另外得了一個道,而能順應天心,因循自然;無執無著,隨緣自在。當一切分別、執著,不再擾亂心念,進而了悟宇宙人生都是因緣和合,緣聚則成,緣滅則散,自能超然處世,圓融無礙。
道存宇宙 遍諸萬物
2.爾我不著相,大道一貫通:
無論是「了卻塵緣」抑或「不攀緣」,關鍵都在何能「了緣」。「緣」乃是人事物之間的無形連結,從而產生某種相遇相涉的因緣際會。而所謂「塵緣」,亦關涉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色身香味觸法)的攀附與追逐。是以,隨著各種因緣生滅,也產生了無量勝數之「相」。蓋世間之「相」變幻莫測,莫不是因緣和合而成。換言之,「相」可說是某種機緣當中的暫時假合之物,如鏡中之花、水中之月。
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相」都是虛而不實的,既善變無常,更無法永恆不滅。是以,「了緣」之人,通過虛妄的表相而看到本質,了悟鏡中之花不須流連忘返,水中之月亦無法撈取。
是以〈學道則儀〉曰:「爾我不著相。」若在看清虛妄之相的本質之後,得以破執掃相,何來爾我之分、又何有彼此之別?破除執迷的框架之後,本心將不為外相所動,清淨的真性亦得以顯現,此即大同上乘的聖賢境界。故《教綱》有關大同上乘的力行實踐,亦明確闡述如下:「無色無相,隨方應化,救世救人,常應常靜。」(《教綱》p.216)。
當臻於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的修持工夫,已然超越外在之相而洞澈本質,則所學之道將不再偏執於某人、某事、某物,也不須拘泥於特定形式,進而體悟大道無處不在,大道貫通於萬事萬物。故〈學道則儀〉復曰:「大道一貫通。」至大同上乘的階段,誠如禪宗三祖僧璨大師〈信心銘〉所言:「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學習大道不難,就怕走入小道、落入分別。大道,遍及於尋常事物中,無自無他,一以貫通,才是究竟真實。
十、學道須皈戒,戒為修身門,持乘進皈寶,道程日光明。
•詮解:學道必須皈戒,「戒」乃是自我規範的修身法門。持守四戒並學習三皈三乘逐級修持、循序進階的寶貴道糧,道程定當日趨光明。
•要旨:
〈學道則儀〉「學道須皈戒,戒為修身門,持乘進皈寶,道程日光明。」旨在說明:學道必須皈依戒律,「戒」乃是修身養性的重要規範。持守四戒—「人生戒」、「奮鬥戒」、「平等戒」、「大同戒」,依照三皈(皈師,皈道,皈帝)、三乘(奮鬥初乘,平等中乘,大同上乘)之規定—循序漸進,體用兼備,從而身心解脫,光明自在。
以戒為師 修心止念
•說明:
1.學道須皈戒,戒為修身門:
學道為何必須皈戒?〈學道則儀〉特別叮囑,因為「戒為修身門」—「戒」乃是自我規範的修身法門。
「戒」為何與修身有關?先從「戒」的意義來看,《說文解字》:「戒,警也。」「戒」乃藉由警戒人心以「防非止惡」—約束、禁止某些行為,從而戒除種種惡習、惡行。再從「戒」的精神來看,「戒」是一種綱紀,藉由戒條綱紀的落實,使得身行、心念隨之清淨,進而使得煩惱得以解脫。由此可見,「戒」與修養身心息息相關。
因此,無論修持何種法門,都以「戒」為修道之基石。如摩西十誡不僅是猶太教生活信仰的聖律,也是基督教的道德根基。又如佛教經典《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啟發智慧,必須修定;修定要有所成就,則必須持戒。道教經典《洞玄靈寶玄門大義》則曰:「戒者,解也,界也,止也: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防止諸惡也。」「戒」主在規範教徒修善去惡,以防止惡心邪欲。由此可見,各宗教皆十分重視「戒」,如佛教主張「以戒為師」,持戒清淨才能到達涅槃的彼岸;道教則強調持戒是眾行之門的關鍵,不受戒則無緣登仙。
而天帝教戒律則列於《教綱》第廿一條「教約」,並另文詳訂於附件十三「教約—規戒詳文」,分為「人生戒」、「奮鬥戒」、「平等戒」、「大同戒」(《教綱》p.224-225)。
參照《教綱》附件,「人生戒」共計六項:戒傷天害理,戒離經叛道,戒紊亂綱常,戒妄結怨緣,戒聚斂財物,戒意存邪念;「奮鬥戒」共計六項:戒自欺欺人,戒不守本份,戒貪嗔好色,戒逞勇爭鬪,戒高傲稱強,戒放蕩形骸;「平等戒」共計四項:戒逞強暴而妨自由,戒踰道範而肆妄為,戒存計較而亂是非,戒自高大而傷賢能;「大同戒」共計八項:戒瀆先聖而辱道風,戒違教令而犯規乘,戒弄機心而傷人和,戒立門戶而妄排斥,戒擅方圓而毀規矩,戒逞私心而害大公,戒事侵略而礙和平;戒悖自然而失和諧。
根據四戒,可以得知天帝教之戒條,除了落實〈學道則儀〉「戒為修身門」的精神,還具有一重要特色:因應不同修持階段而逐次深入,進而教化人心依循自然法則而行,共同維繫宇宙的永久和諧。而此種特色,亦正體現大同上乘的終極關懷,同時也相應三皈三乘的原則,是以〈學道則儀〉下文接續:「持乘進皈寶,道程日光明」。
循乘漸修 大道光明
2.持乘進皈寶,道程日光明:
「持乘進皈寶」是指持守天帝教三皈三乘「循序皈依、分級晉修」的寶貴道糧。「三皈」:皈師,皈道,皈帝;「三乘」:奮鬥初乘,平等中乘,大同上乘。
天帝教第二任首席使者維生先生指出:「乘」是指天帝教同奮修持的階段。「三乘」就是三種階段,「三皈」則代表三種階段依序而升的進程。
「乘」指「階段」之意,可參照《教綱》附件十「教乘—皈乘須知」之「三乘簡言」(《教綱》p.211-212):
道之途曰經,教之途曰乘。經者贊道而參化,乘者宣教而履踐。凡道與教,欲有體有用,務有經有乘,尤為教徒門人務學之需。今我天帝教配融古今,克事 上帝,銘行親和,匯「奮鬥」、「平等」、「大同」為教義,體用兼備,是故分三乘而階升之。
根據《教綱》,「經」與「乘」相輔相成,體用兼備。「經」指「道之途」—學道的過程,具體方法為「贊道而參化」—效法輔助 上帝真道進而化育天地萬物;「乘」是「教之途」—教化的過程,具體方法為「宣教而履踐」—宣揚教化進而使人履行實踐。整體言之,「經」是「體」—匯集了「奮鬥」、「平等」、「大同」為教義;「乘」則是「用」—對應「奮鬥」、「平等」、「大同」而分為三乘,使人得以「階升之」—依循前後相繼的階段以逐級晉升。而「乘」的內蘊,就落在「階升之」三字。
「階升之」三字體現了「持乘進皈寶」為何得以「道程日光明」。因為通過三皈三乘,此依次而升的進程最後將達到大同上乘。且大同上乘的學道工夫並非與前兩階段各自獨立,而是「奮鬥—平等—大同」環環相扣、合三為一。故《教綱》指出:「凡吾門人,信奉三乘,確能擇善固執,奮勉循序修行,惟精惟一,至誠無息,自然與道合真,天人親和,感應功德不可思議。」(《教綱》p.217)
必須說明的是,三皈三乘和前文所提之四戒乃相互對應。《天帝教初皈同奮必讀》清楚說明:「天帝教依照每個人奮鬥修持的等級,讓每位同奮循序皈依『師、道、帝』三寶,分級(即三皈程序)晉修『奮鬥、平等、大同』三乘。皈師同奮應修奮鬥初乘,持守人生、奮鬥兩戒;皈道同奮晉修平等中乘,持守平等戒;皈帝同奮晉修大同上乘,持守大同戒。」(《天帝教初皈同奮必讀》第四版p.43)據此更進一步闡述:
持戒可以令我們行事不悔,由不悔而內心歡悅,乃至獲得解脫。……事實上只要發心信守規戒,不僅不苦,還可以讓身心光明自在。(《天帝教初皈同奮必讀》第四版p.43)
以上引文,充分彰顯〈學道則儀〉「持乘進皈寶,道程日光明」的教化旨意。
值得注意的是:「戒」通常在初階時期較須宣導,為何〈學道則儀〉將「戒」置於大同上乘的階段?蓋此時持「戒」的宗旨,並非依賴外在條文的束縛,而是回到自心,在心上用功,由戒相契入戒體。換言之,至大同上乘,持戒的動力源頭已非繫於外在規範,而是自然而然地攝心為戒,自發自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