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76期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

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  2023-11-15 11:00

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研討會

  鑒於今年疫情趨緩,本教輔翼單位——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與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之學術交流,即刻重啟互訪。原定今年(2023西元單數年)由宗教哲學研究社邀請世界宗教研究所訪臺,因兩岸入境、雙方團隊均有傳承等情形,改由世界宗教研究所主辦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並邀集兩岸學者齊聚中國社科院北京世界宗教研究所大會議室與會,重要幹部均彼此相互認識,別具意義。本社於今(2023)年9月1日至5日,由劉正炁樞機使者(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學系講座劉通敏講座教授、宗教哲學研究社榮譽理事長)、沈明昌(緒氣)理事長領隊,邀請國內各大學教授、赴陸任教之臺籍教授等共十三人,前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參加「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研討會。

 ●會議手冊封面。

 ●本社由劉正炁樞機使者(第一排左6)、沈明昌(緒氣)理事長(第一排右8)領隊率宗哲社學者代表;中國社科院宗教所書記兼副所長王兵(第一排左5)、副所長唐曉峰(第一排左1)、副所長孫晶(第一排左7)率學者代表,全體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科研大樓合影留念。

情牽三十 攜手並進

  宗教哲學研究社與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學術交誼長達三十載,研討會開幕儀式首由世界宗教研究所書記兼副所長王兵致詞歡迎宗教哲學研究社所的學者們,接著由宗教哲學研究社榮譽理事長劉正炁樞機使者致詞感謝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邀請與費心安排,以及半年多以來雙方的努力籌備,之後由孫晶副所長致歡迎詞。最後由現任理事長沈明昌(緒氣)介紹宗教哲學研究社的團員們,並致贈情牽三十的琉璃贈品,寓意為「繁榮永續」,象徵宗教哲學研究社與世界宗教研究所之關係不斷往前,永不停止;社科院亦回贈禮物,相互期許學術交流能綿長久遠,愈發昌盛。

 ●開幕致詞:由左起依序為宗教所副所長孫晶、本社榮譽理事長劉正炁樞機使者、宗教所書記兼副所長王兵、本社理事長沈明昌(緒氣)。

 ●雙方互贈紀念禮品:本社理事長沈明昌(緒氣)(右一)、宗教所書記兼副所長王兵(左一)。

 ●本社理事長沈明昌(緒氣),發表專題演講:〈篳路繼往開來,齊心奮創新猷——中華宗教哲學研究社的兩岸學術交流回顧與展望〉。

  理事長於會中發表專題演講:〈篳路繼往開來,齊心奮創新猷——中華宗教哲學研究社的兩岸學術交流回顧與展望〉,回顧這段過往:「我們更要感謝宗教哲學研究社創辦人涵靜老人李玉階先生,他有很遠大的胸懷,他一生倡導聖凡平等,藉由三種奮鬥,也就是向自己奮鬥、向天奮鬥、向大自然奮鬥,達到三個層次的大同,同時也是宗教哲學研究社的短、中、長程目標,包括:宗教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

  因此對於兩岸的學術交流,涵靜老人曾說:『如果兩岸能夠先在宗教學術的研討有充分的交流,一定對兩岸未來的發展形成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一環,只要宗教文化的互動往來保持不斷,兩岸的中華同胞永久可以保有和平發展的契機。』歷年來,宗教哲學研究社所偕同的學者們,無不秉持如此的精神進行兩岸的學術交流。

  涵靜老人李玉階先生的長公子李子弋教授(維生先生),繼任宗教哲學研究社理事長之後,繼續秉持涵靜老人的理想,恆以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為念,為促進臺灣與大陸之交流,銜涵靜老人之命,自1990年即與中國社科院積極接洽,終於在1992年與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合辦『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首開兩岸宗教學術交流風氣之先。

  涵靜老人李玉階先生於1994年證道回歸,自1995年起,每逢西元單數年邀請兩岸學人於臺灣舉辦『紀念涵靜老人學術研討會』,直至今日。在過去三十年間,雙方持續積極地推動兩岸學術交流,宗教哲學研究社在涵靜老人、維生先生、巨光膺、劉正炁、李光光樞機使者等前任理事長、秘書長們篳路藍縷帶領兩岸宗教、文史哲優秀的研究專家、學者們的熱心參與,使得兩岸宗教學術研究有了非常豐碩的成果。」

  接著,理事長又提到疫情後的轉變:「惜近三年來,受到新冠肺炎影響,阻斷了實體的學術交流,我們旋以線上交流,透過『線上研討會』、『宗教神學講座』、『圓桌論壇』,克服空間限制,持續與各學術領域互動。另一方面,親和國內各大學、宗教等相關宗教學術工作者,加強外部聯繫,並藉由網路科技蓄積發展能量;並廣邀年輕學者參與本社活動,以期能拓展本社知名度與影響力,但仍對無法恢復實體交流而深感遺憾。」

  理事長也分析這三十年來曾主辦過的會議主題。在大陸方面計有:「中國文化與宗教」,「宗教與社會、世界、人類文明、儒道會通、民族發展、現代化」等等領域,顯示宗教需要有相互會通,以及符合時代性的人類需求;而宗教本身也要有革新不滅的精神,才能帶給人類心靈需求、社會穩定,並引領人類提升文明。這一系列化會議每兩年在大陸舉辦一次,從西安到北京、成都、南京、昆明、蘭州等地,走過了神州的大江南北與長城內外,參觀了宗教聖地、古蹟,拓寬了與會學者的視野,更加深兩岸學者交流的情誼。

  另一方面,1995年起,雙方在臺灣舉辦的「紀念涵靜老人學術研討會」,地點從天帝教鐳力阿道場,延伸至臺北舉辦,會議主題包括:「中國文化與當代宗教」,「宗教與新世紀、修持、社會危機、現代生活、和平、宗教大同、時代責任、社會服務、傳播」,以及「宗教文化實踐」,各年度的議題在在充分表達對於世人生活領域的關切與終極關懷。

  研討會後的文化參訪,從環島至日月潭、阿里山、乃至宜蘭太平山原住民部落的深度之旅,在最近一次的2019年研討會後文化之旅,學者們更飛往金門,當目光眺望廈門,大陸就近在咫尺,顯示幾十年的交流往返,專業研究與彼此情誼,既深且厚。

 ●本社理事長沈明昌(緒氣)專題演講,介紹宗哲社舉辦各場線上「宗教神學講座」,現場專注聆聽。

交流攻錯 文化傳承

  本次會議有來自於海峽兩岸學者發表二十五篇學術論文,總計分成四大群十小類,分別是:第一群,「綜覽學術思想」,包含「宗教哲學研究社與社科院三十年學術思想交誼」、「中國哲學史發展全貌」、「宗教學理論」等三小類。第二群,「儒釋道三家學術思想」,包括「儒家與儒教學術思想」、「《易經》學術思想」、「佛家與佛教學術思想域藝術文化」、「道家與道教學術思想」等四小類。第三群,「中外、區域宗教思想與文化」,有「東西方宗教交涉」、「臺灣民間宗教文化」等二小類。第四群則是「後疫情時代的學術思想」等文章。

  其餘代表我社與臺灣學者共發表九篇文章,分別是:本社李智平秘書長(臺灣警察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現代新儒家馬一浮論「佛」、「道」義理之流變:以「學術史」為視域的討論〉,蕭振邦理事(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教授):〈從氣到炁的演變研究〉,趙中偉常務理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從「乾坤六子卦」,解析易學的詮釋與轉化〉,景鴻鑫理事(前國立成功大學航太學系教授):〈中國哲學?中國特色學術典範建立芻議〉,李瑋皓候補理事(山東大學高等儒學院副教授):〈論唐君毅哲學視域下儒基宗教思想之較析〉、陳立驤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試論朱子的「格物」思想〉、郭士綸副教授(湖北黃岡師範學院):〈臺灣鸞堂文化與儒學交錯的省思〉、鍾永興副教授(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中國文學系):〈從「人倫之分」到「人倫之存」——試論儒家「人倫觀」的兩條路線〉、楊曉菁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彰化大學國文學系):〈追尋與信仰:白沙屯媽祖進香非固定路線對香燈腳遶境行為之意義及影響〉等,另本社監事王旭昇教授膺任大會會議主持。

  本次與會之臺籍學者兼及資深、青壯等不同世代,分別來自人文、理工等不同領域,除任職於臺灣北、中、南各大學校院之外,我們也邀請三位任教於華北、華中、華南等地的年輕臺籍陸師共襄盛舉。一如正炁樞機所述:「宗教哲學研究社為所有學者開放,期待未來有更多年輕學者參與宗教哲學研究社的活動,讓學術能夠完成世代交替。」期許未來能讓更多年輕學者參加本社活動,以期能推廣廣義之中華文化與學術思想、宗教哲學之精神。

 ●宗教所安排參訪「雍和宮」: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

參訪北京 與會心得

  會議之餘,世界宗教研究所安排本次代表團參訪分別代表儒、釋、道精神的「孔廟與國子監」、「雍和宮」、「白雲觀」等地,期間多位教授就個人專業,積極熱絡與陪同參訪之專業導覽、道長深度討論與印證所知所學,收穫頗豐。

  最後,本社專訪年輕師長參與本次活動之心得。李瑋皓候補理事表示:「感受到兩岸學術先進學識豐富且精深,並對於對話溝通的重視,會中除了討論儒、道、釋、耶,亦討論了伊斯蘭以及印度教對於世界的影響,藉由學者們的辯證分析貫通各宗教之異同,體現了『宗教大同』之理想。」鍾永興副教授提到透過本次會議與活動:「多方面認識到儒釋道文化和我們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涵蓋了知識、教育、價值觀、民俗、宗教、建築,構成了我們千百年來的文明及信仰。」

  郭士綸副教授除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對會後參訪白雲觀,與道長深度對談印象深刻,而提及:「座談內容兼及哲學、道學與練氣功法,內容涵蓋學術與致用兩大部份,圓滿達成參訪活動彼此交流的重大意義。」楊曉菁助理教授則總結道:「宗教及哲學都是中華文化非常深厚的內涵之一,其所包含的向度極其廣袤且豐富。非常感謝宗教哲學研究社安排此次的活動。意義深遠且開啟視野。」

揮別疫情 展望未來

  總結本次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除重新牽起疫情前與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長達三十年的交誼,更有年輕學者的加入,逐步完成學術間的傳承,成果豐碩。議程結束後,臺籍陸師各奔工作崗位面對新學期的到來,其餘師長一行人於五日搭乘華航班機順利返抵國門,結束本次行程,並冀盼明年會議再聚首。

 ●本次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圓滿成功,9月5日臨別前一大早,宗教所書記兼副所長王兵(左7)、宗教所副所長孫晶(左5)、宗教所科研處蘇冠安處長(右2),前來下榻飯店道別送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