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氣候變遷
始院教務中心謝靜端 2024-05-15 10:30
「活得好,活得久」 有賴於同奮救劫力量
氣候變遷議題已成為主流議題,但大家討論的並不是要把地球溫度控制在幾度?而是在談,希望地球溫度在2100年不要超過1.5度或2度(與工業革命前相比)。為什麼不是希望現在的人們能為「現在」的地球環境減碳,自己居住的環境自己保護呢?
改善生態,有賴今人努力
答案是:這一代的人一定會面臨越來越熱的天氣、越來越極端的氣候,我們都會親眼見證。因為地球生態的改善,不是今天改變明天就能實現的,而且全世界還在持續排碳。只因關掉一天的燈或冷氣,對於地球溫度的降低毫無影響。現今人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下一代。正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用在氣候變遷減緩行動上是非常貼切的形容詞。
雖然2020年的疫情爆發,全球經濟下滑,從而顯著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報告指出:
世界經濟自新冠疫情後大幅復甦,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6%,達到363億噸的歷史新高。雖然再生能源發電量成長破紀錄,但全球燃煤量仍上升,導致碳排年增幅達20億噸,創下紀錄,並抵消了前一年因疫情導致的降幅。
全球合作,難以達成共識
全世界持續發展經濟,這就是現況。然而,人們期待不要限電、不要跳電,希望有充足的電力,同時又不希望電價上漲。因此,永續發展與經濟發展,兩者常常會有拉鋸的情形發生,甚至難以達成共識。以今年巡天節聖訓「國際關係整合與全球氣候變遷會報」,三期主宰御示:
「國際關係整合與全球氣候變遷會報」,說明:
關注人間實際面臨全球氣候異常化的挽救行動。唯有全體人類省懺及團結合作,全面整合,凝聚力量,減少對全球氣候變遷之因素,友善環境,依人心與實際作為而以鐳能媒介自然,適度調和五行相生之道。
當前人類之努力仍不足,須有更積極及強烈作為,為未來創造得以生存的環境。
為什麼全球氣候變遷會報要與國際關係整合放在一起,主要是因拯救地球不是單一國家或個人特別努力就能達成的。因為大氣是流動的,你不減碳,我減碳,對整體環境並無改善。單一國家或地區的減碳措施雖然有助於該地區環境的改善,但對全球環境的改善影響有限。因此,需要大家一起團結合作,才能有效地應對氣候變遷。然而,團結合作並不容易。
事實上,這是非常困難的。以美國為例,2020年美國總統川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議」,因為他認為該協議「對美國非常不公平」,會影響美國經濟。假若2024年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入主白宮,可能會撤銷大部分拜登政府針對氣候變遷的舉措,啟動新一輪化石燃料增產,甚至退出「巴黎氣候協議」。(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巴黎氣候協議」,旨在共同遏阻全球變暖趨勢)。
氣候惡化,2050年全球命運?
大家都知道節能減碳的重要性,老百姓努力的垃圾分類、隨手關燈等,這樣涓滴的節能行為,事實上,對於減碳貢獻有限,因為工業才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以臺灣而言)。然而,政府因為考量這些排碳大戶的產業發展與員工生計,碳費徵收遲遲未有定論。所以,如果地球繼續升溫,那麼在2050年,我們的生活將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參考富達投信所發表的文章,我們列舉幾項供同奮參考:
1.糧食生產
農作物產量下降五分之一,糧食產量將不足以養活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糧食生產明顯受到氣候變遷的嚴重影響。
2.實體資產
因河川洪水而受損的實體資本總額在全球將增至1.6兆美元,在亞洲則為1.2兆美元。
3.戶外空氣品質
戶外空氣污染懸浮微粒和地面臭氧預計將成為全球環境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一項研究顯示,若排放量到2050年仍未減少,預計每年將有1,126,000人因臭氧而過早死亡。
4.降雨量風險
在某些地區,暴雨和乾旱等極端降雨情形會變得更加頻繁和劇烈。亞洲地區發生極端降雨事件的可能性可能會增加三到四倍。
5.水資源管理
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57%)將生活在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缺水的地區。
這只是部分列舉,從上述可以看出,氣候變遷的影響是全面的,然而因為過程像是「溫水煮青蛙」,多數人無感,甚至覺得事不關己。
「活得好,活得久」,有賴於同奮救劫力量
去(2023)年8月公布一篇關於氣候變遷的聖訓,昭示:「以救劫而論,有必要立為第三時代使命」為什麼無形仙佛會希望把氣候變遷列為第三時代使命?
我們可以做個簡單比喻,第一時代使命,化延核戰毀滅浩劫,可以想成是要讓我們「活下去」,因為核戰一爆發,多數人大概都活不下去了。第二時代使命,確保臺灣復興基地,是要讓我們「活得安全」,臺海若是一直存在可能爆發戰爭的風險,我們每天生活得提心吊膽,生活也是毫無安全感可言。最後一個氣候變遷則是希望我們可以「活得好、活得久」,如果前面兩個時代使命都完成了,但氣候暖化造成我們吃不飽、常有颱風、暴雨來襲、動不動就缺水、空氣汙染嚴重影響健康,這樣的環境如何讓我們活得好、活得久?更何況氣候變遷造成的糧食危機有可能也是驅動戰爭的導火線。
以前曾聽過,帝教可以在地球上傳7000年,但前提是人類要能在地球生活7000年,如果以現在不積極減碳的狀況,恐怕頂多幾百年地球人類就不復存在了。這也是同奮為何要先有憂患意識,因為現在不努力,以後就無力回天了,那麼同奮的誦誥救劫力量究竟可以發揮甚麼用處呢?
最主要還是可以改變人心,只要人心願意改變,地球人有更積極及強烈作為,相信一定可以創造未來得以生存的環境,而地球或許可以從現在的春期慢慢轉換到小康世界。
1.參考資料來源:https://csrone.com/news/7435
2.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fidelity.com.tw/insights-learning/education-centre/esg-investing/climate-change-in-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