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未對以色列發動全面戰爭,其顧慮為何?

伊朗未對以色列發動全面戰爭,其顧慮為何?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82期 » 伊朗未對以色列發動全面戰爭,其顧慮為何?

宋興洲  2024-05-15 10:40

(第15講)

  編按:國際局勢詭譎多變,與本教「救劫使命」息息相關,自466.467期起,特邀前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宋興洲教授,開闢「興仁光洲月話」,針對國際政經局勢、兩岸發展予以分析,冀使同奮瞭解掌握整體發展趨勢。

  2024年4月1日,以色列轟炸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附屬的領事建築,造成16人死亡,其中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准將穆罕默德.禮薩.扎赫迪和另外七名軍官。到了4月13日伊朗對以色列進行了無人機和飛彈攻擊報復。許多專家認為,這可能導致中東局勢進一步惡化。

週末襲擊降低動盪

  雖然伊朗在事前聲稱將讓以色列從地圖上消失,但在實際攻擊中卻表現得非常克制。首先,襲擊選擇在週末進行。為何?週末是全球資本市場休市的時間,所以這樣的攻擊減少了造成全球資本市場的動盪的可能性,特別是不會對油價產生太大影響。

  雖然這對伊朗的石油出口會增加利益,但有些國家則非常擔心國際油價上漲,例如美國。因為美國的通貨膨脹與油價密切相關。油價上漲會推高美國的通貨膨脹指數,這對抑制通膨的美國聯邦準備系統(即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簡稱聯準會)而言,可能產生大問題。億萬富翁投資者、雙線投資首席執行官,有著新債王之稱的岡拉克表示,近期油價飆漲,可能會重新引發通膨壓力,聯準會將再次升息。

  目前,美國聯準會將利息維持在5.25%–5.5%高位不變。由於通膨無法降低,導致聯準會遲遲無法降息。對美國而言,長期維持高利率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伊朗選擇在週末發動襲擊,並在之後立即宣布報復結束,無疑是對資本市場和國際油價的動盪降到最低傷害。

師出有名出兵有度

  其次,伊朗攻擊的目標並不是以色列本土,針對的是以色列先前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部門建築。儘管發射了150顆導彈,並派出了數十架無人機,但以色列並沒有出現人員傷亡,連基地的以色列飛機也因為提前起飛,而避免了裝備損失。似乎這次襲擊,伊朗只是象徵性的報復。

  其實,一開始,伊朗氣勢洶洶,企圖利用自己受害者身份以及美國不願深陷中東的心理,要求以色列全面撤出加薩地區,作為伊朗不報復的交換條件,但被以色列拒絕。伊朗又要求美國重啟伊核談判,作為伊朗不報復的交換條件,也被美國拒絕。那麼,為何伊朗的報復如此保守?

  首先,以色列襲擊伊朗大使館,如果伊朗不報復,不僅在國際上顏面無存,威望喪失殆盡,而且伊朗內部哈梅內伊地位也會動搖。所以,伊朗勢必報復。但如果以牙還牙或對以色列境內軍事目標進行打擊,或者打擊與以色列建交國家駐地大使館,這就表示,伊朗對以色列宣戰。所以,為了避免美國直接介入並下場,最好還是採取間接方式,出錢出軍火打代理人戰爭。如果直接挑戰以色列,是不符合伊朗的利益。

安內攘外雙管齊下

  其次,伊朗內部政局也有問題。伊朗目前實際執政者哈梅內伊年事已高,身體也每況愈下,選擇接班人是迫在眉睫的事。而伊朗總統萊希根正苗紅,是哈梅內伊一手栽培的,本來是最理想的接班人選,但萊希最大的弱點,就是在宗教內部層級不夠。目前萊希在宗教內距離最高宗教學者級別大阿亞圖拉,還差兩個級別。如果哈梅內伊去世,最高宗教領袖位置,將很可能被其他派別人物所掌握。

  伊朗是實施毛拉(指伊斯蘭學者)治國,宗教領袖高於世俗的政治領袖,宗教領袖如果被其他人物掌握,這意味著最高權力被其他政治派系掌握。目前,正是因為哈梅內伊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不佳,所以伊朗內部暗潮洶湧,各方勢力都在角逐接班人的位置。如果現在與以色列開戰,又引來美國出手,內部不穩而引來外部強敵,那麼哈梅內伊扶持萊希上位的計劃,就將面臨極大的變數。這是哈梅內伊極力要避免的。

  所以,伊朗採取的報復行動,非常消極,只算是有所交待國際的觀察,並避免襲擊導致全球資本市場動盪,特別是油價上漲,則算是考慮到美國的利益。同時,讓以色列避免了人員傷亡與裝備損失。雖然美國總統拜登高調表示,對以色列的安全保障堅如磐石,是希望震懾伊朗不能亂來,且震懾其他反以色列武裝不能攻擊以色列本土,但宣稱如果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報復行動,美國將不參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攻擊事件後,也曾一度強硬表示,將會採取報復行動。但是,他與拜登通過電話後,則取消了報復攻擊伊朗。

美憂中東損及利益

  從此情勢的演變,中東衝突沒有擴大化。原因有二:

  一是伊朗比較謹慎,盡一切可能避免自己直接參戰。

  二是拜登政府不僅不願中東地緣政治衝突擴大化,而且也不願被以色列綁架,讓美軍主力深陷中東泥沼。

  所以,拜登政府甚至公開表達了與以色列納坦雅胡所代表的有益勢力關鍵時刻切割的決心。4月4日,拜登親自出面警告,要求以色列必須立即在加薩南部地區停火。4月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更直接的說,以色列如果不在加薩地區實現停火,美國對以色列政策將出現重大變化。

  拜登政府為何要威逼以色列,從加薩南部地區撤軍停火?以色列用了半年時間,擊潰了哈瑪斯大部分軍事力量,目前哈瑪斯最後成建制的軍事力量主要集中在加薩南部地區的拉法,以色列希望一鼓作氣結束在拉法的哈瑪斯最後的軍事力量,並將其全部消滅。但拉法卻匯集了加薩地區超過150萬難民,以色列如果攻擊此地區則勢必血流成河,造成拉法巨大的人道災難,不但會直接導致拜登政府在國內支持率持續下降,進而導致今年總統大選失利。

地緣戰略平衡均勢

  另一方面,如果哈瑪斯被以色列消滅,這是地緣政治博弈無法承受之重。巴勒斯坦有兩個政治派系,一個是法塔赫,目前已被以色列完全征服;另一個是哈瑪斯,與以色列勢不兩立,也是伊朗全力支持的對象。如果哈瑪斯被消滅,以色列就有很大可能與法塔赫落實兩國方案,結束以巴衝突。

  一旦以巴衝突結束,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就能與中東國家建交,關係正常化。伊朗作為什葉派領袖之所以能與遜尼派領袖沙烏地阿拉伯建交,主要原因還是中東地區伊斯蘭教目前還面臨著以色列異教徒外來者的壓力。

  一旦這個外來者與中東國家關係正常化,中東國家的宗教矛盾就會再次爆發,伊朗地緣政治環境將急劇惡化,這是伊朗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所以,以色列如果強攻拉法,伊朗將不得不直接介入拚命,則又將綁架美國下場。這便是拜登政府絕對不願看到的結果。

  就拜登政府而言,無論是出於今年大選黨派利益的需要,還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需要,都不能讓以色列放手攻打拉法。這就是拜登與布林肯發出嚴厲警告,以色列必須從加薩南部地區撤軍停火的根本原因。

  以色列在美國的壓力下,先是在加薩南部撤出全部軍隊,然後以色列對於軍方攻擊中央廚房慈善機構認錯,而且開除了兩名軍官。接著總理納坦雅胡宣稱願意就加薩停火談判,但條件是哈瑪斯要釋放全部人質。這些都說明了美國在以色列國家安全沒有受到重大威脅的情況下,就不能被以色列右翼勢力綁架,讓美國戰略力量深陷中東泥沼,必要時,拜登政府甚至可以與以色列右翼勢力切割。顯然地,這個訊息已傳達給納坦雅胡政府,這也是原本無法無天、態度強硬的以色列最近開始認帳的根本原因。

  因此,伊朗不敢打,美國不願打,以色列就算萬分不情願又能如何?如果依舊我行我素、態度不改,美國就可能對以色列政策有重大的調整。這是以色列所無法承受的。

外交走向迥然不同

  其實,不單是伊朗而且是世界各國都在關注美國今(2024)年年底的總統大選,因為新選上的總統將決定美國對外政策的走向。而今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外交政策是迥然不同的兩個方向。拜登是團結盟友,川普則是PUA(Pick Up Artist,引伸為在許多領域中權力不平等的關係,透過情緒勒索來造成他人不安、恐懼、羞辱或冒犯)盟友。拜登鞏固加強北約,川普要拆散北約;拜登仇俄,川普親俄;拜登與以色列右翼勢力保持距離,並與伊朗一度重啟伊核談判,即使談判破裂,還是給伊朗相當的石油出口的免稅份額。這個石油出口豁免份額是伊朗重要的外匯來源。而川普則是無條件親以色列,在任期間撕毀伊核協議,並且對伊朗增加了更多制裁。

  所以,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全球各方都願意選擇觀望,而不是在美國大選之前,做出重大戰略選擇。所以,伊朗希望看到拜登在未來美國總統大選中連任。現階段選擇避免大規模衝突,以免拜登陷入困境,最終在大選中失利。而以色列目前暫時並不積極用兵,但正在積蓄力量,一旦川普上台,以色列就可能採取行動,一舉消滅哈瑪斯,解除長期以來的心頭大患。

  總之,美國是否直接介入中東戰爭是關鍵因素。伊朗考慮未來,願意等美國大選之後。所以,在報復行動上,伊朗非常節制,是給美國拜登政府面子,民調指數不會下降,進而在年底大選時獲得連任,而不會面臨更可怕的結果。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