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

談「心」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三期 » 談「心」

吳光直  1984-02-01 09:40

  心是形而上學所研究之一標的,也是宗教文學的基礎。現在個人就以有限的見識,與諸同奮賢達共同嘗試來了解它,希望藉著了解進而能控制之,以達成修行的目的。

三顆心

  每個人同時均有三顆心,一是形心,二是氣心,三是相心。

  第一顆形心,就是指有形之心,即是肉心,心臟是也。人之心臟可分二心房二心室及其支流動、靜脈。心房一陰與心室一陽即形成一太極。內臟有神。心臟是人身動力能源之肇端,苟心臟不運作則人片刻死矣。蓋人身之血液流質和氣體進出,在在均依賴心動而後產生變易移轉替換才有生機。是故修持形心之法在於養心,即作好均衡的營養攝食和適當的運動。

  第二顆氣心,也就是心臟脈衝之機,易言之,激發心跳的電流是也。通常人類細胞膜均負有-90mv的電位,此時稱之為細胞的極化現象。若細胞受到刺激(例如通電)時即刻電位改變而收縮,動由是而產生。此時稱之為細胞的去極化現象。待刺激消失後,細胞即迅速的恢復原來所負有-90mv的電位,此稱之為細胞的再極化現象,以上即是細胞電位變換的秩序,而此一秩序,即可構成一個完整的身體動作。至於心臟之運作循環當然不離此法,首先從竇房結節瞬間放電,就像於心海上擲一小石即現出陣陣漣漪,此電流即通過(去極化→再極化)房室結節,再流經(去極化→再極化)房室間橋樑的希斯氏束,此後該電流即分叉進入左右束枝,最後經由上下束枝及右束枝而直接剌激蒲金氏纖維,即刻引起心室肌肉之收縮,搏動因之產生,而完成一個心跳的動作,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是故欲修持氣心,當在於控制竇房結節的放電間隔時間,勿使之過快或過緩,也就是應心氣持平意居閒鄉,則當可長保心跳正常。

  第三顆相心,就是人心之相,稟性是也。通常人心之相,內覆以無明,外纏以黑色之貪,紅色之瞋及藍色之痴。每當心一動,一念即起,面此念即萌發於無明,愛貪、瞋、痴之薰染而後出方成具體之念頭意向,是故人類之行為,總是受制於此,而顯得或是散渙無章,或是貪得無厭,或是執著不已,或是顛倒流轉永無止處,而所謂良知(突破貪瞋痴無明發自本性之知)良能(本性之能終其一生,難得片刻之行,是故欲修持相心,當從煉心去貪絕瞋遠痴,無無明著手。)

三個心

  每個人均可能有三個心,一是過去心,二是未來心,三是現在心。

  第一個過去心:雖然身處當今此時,然而心仍繫於過去的一事一人一物,事實上,由於事過境遷,人事已非,心所憶者早已不復存在,而此心仍記掛著過去,豈不受過去心之為惑?

  第二個未來心,雖然身處當今此時,然而心繫於未來憧憬,滿懷幻想,欲假成真,事實上,未來尚屬未曾來,想之何用,盼之何益?是故思過去,想未來均不切實際,純屬無明虛幻在作作祟罷了。

  唯有智者能對過去之心、之境不迷不戀,對未來之情之景不臆不逐,此心方能隨時隨刻能即能離一切外物、外境、自在毫無罣礙如是方為真心智者,修行者,當以此為用心目標。

  以下是使用心的幾個原則:

  (一)心殺境的原則:有道是「心殺境則仙、境殺心則凡」、「心能轉物、等同佛陀」所以人應立志要能掌握己心的去向,有宇宙操乎手的氣概,萬不可受環境所吸所引所左右喪失自己,否則落到頭來,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二)無念生念的原則:有道是「不捨相心,不住生心」,蓋唯有無念生念的用心行去,其立場方能客觀正確,才不會受過去之,經驗、觀念所影響,也不至於受未來之幻念所偏轉。

  (三)一念一生的原則:有道是「不住相心、千休千處得」,蓋唯有一念放得下,方才有真自由、真快樂,否則一念執著而由之再生一念,則將念念相循流轉不已,那來清靜之日。

心與性的關係

  心由性生,性是總體而永久,心是個別而短暫,所謂性是體而心為用,有人嘗問,心者吾勉強知之,至於性則玄之又玄,莫非性為前人誑語,子虛烏有?非也,吾今試為證明之。

  經濟學上有句話「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其然也,當你走進森林之後,充其量你只能看到一棵一棵的樹木,你再也看不到整座森林的輪廓了,這是因為此時你的心已限制於自身,窮目力之所極,亦看不到森林的盡頭,是故你無法描述整個森林的形象,當然你也就不知這座森林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正如所謂「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盧山真面目」。

  同理,吾等極目力之所及,只能看到我們所立的地方為一塊大地,而無法看得到此塊大地是為橢圓形地球上之一弧形表面一樣(除非乘太空船升空超然獨立於地球外而視之)。所以吾心之用,是在於僅能了解吾等周遭有限的事物上,除此之外,以此僅限於自身五官所識之心欲去理解無限之性(放之則彌六合),自是困難重重。正如以管如何窺天,以斗如何量海。但是吾等絕不能因自心無法去量度性,無法描述性,不知性為何物?則遽下判斷謂性之不存!豈不知有道是「不神之神(神僅能領悟而無法描述其形容)乃為真神。無心之心乃為真心。」

心與念的關係

  「今」、「心」為念,有時,我們仍然覺得心太飄忽,不易捉摸為求實際之故,我們煉心不妨從煉念著手。每常我們動心起意之際,也就是念頭萌發之時,電流激射之剎那,此時我們應該二六時中,秒秒看管著它,留意著它,時刻作它的主人,不可玩忽而任意行去否則將迷外物失本心而反客為主矣;有道是「不患念起,只患覺遲」,這也就是反省的徹底功夫。

心的存在形態

  (一)心合物而起謂之情:情即親力,親力即是電子與和子間的吸引力,而電子即是物質和子為精神、性靈。所以心因物而起的作用力即是情,於今若為求消弭感情用事,除去循情之蔽端,即必須此心不受電子(物)之影響而動亂,也就是心不可因外物而起伏不定,念不可隨外物而生滅不止。

  (二)心因境而立謂之欲:人之慾望,乃是由於心有了希求,主觀的想某一個情況境界能實現,成立而為了使此情況境界實現,慾望由之而生,即奮不顧身,汲汲營營於此,終不得解脫。人最怕沒有希望,但也怕執著於欲念,唯有抱道樂德,方能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而少咎尤。

  (三)心隨事而遊謂之思想:

  當發生事情之後,心即不斷的在思考此事之前因後果,計較此事之成敗,得失利害,以此事件為中心,總難想出個結果來,左思右想、胡思亂想而心即難得片刻之安寧,孔夫子說「思,再可矣」。

  (四)心依靈而幻謂之識:靈本清靜無為,至虛至清、至空至靈,然而受心一牽引,觸物而現轉換成知記憶成識,爾後,人即生活在以記憶為主識的世界裏,這也就是佛陀一直主張「空」與「捨」的道理,蓋唯有如此方能打破眾生受知識的束縛而覺我還我本來海闊天空的世界。同時也是太上老君主張要絕聖棄智及滌除淨慮之所由也。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