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字真言故事集─談禮

廿字真言故事集─談禮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02期 » 廿字真言故事集─談禮

湯賢萱  1992-07-25 11:20

  禮是做人做事亙古不變的道理,也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修己接物的尺度。狹義的解釋是指「恭敬」而言。如禮節、禮貌。凡對人謙虛恭敬,客客氣氣,應對得體,進退有節,都叫做「禮」。至於廣義的解釋,則涵意深遠。如說文:「禮者,履也。」意思是努力實踐。禮記:「禮者,理也。」意思是合情合理。朱子更解釋為「天理之節文」。什麼叫節文呢?凡是上天所要我們遵循的種種道理稱天理,譬如孝悌忠信等。而對父母晨昏定省、體貼照顧就是節文。孔子對弟子樊遲說:「生之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都是孝的節文。另外孔子指導學生生活的準則,要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可見孔子解釋「禮」,都是指「天理」、「真理」。此外孔子在論語中經常談到禮,即禮包括了一切典章制度及風俗習慣。

  規規矩矩的態度 嚴嚴整整的紀律

  先總統公說:「禮者,理也。理之在自然界者謂之定律。理之在社會之中者,謂之規律。理之在軍政界者,謂之紀律。能以此三律為準繩,謂之規矩,凡守規矩之行為的表現,謂之規矩的態度。」蔣公解釋禮為「規規矩矩的態度」,「嚴嚴整整的紀律」。可見禮不僅以人與人之間的交際為限。對事事物物,對社會團體,甚至獨處,在在均重禮。古人說:「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食。」又云:「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恭、敬、忠者,都屬於禮的範圍。

  「禮」與「法」兩者是維繫社會秩序的準則,具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法律著重於外表的制裁,是維持表面上的,出於他律。而禮是人們自然地存在於內心,是維持心理上的,出於自律,兩者是一體兩面,必須相輔相成,相互為用,才能發揮力量。但是孔子對於政治的主張,一向著重由心而發的禮。齊景公曾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說,做國君的要像國君的樣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的樣子,兒子要像個兒子的樣子。如此各守本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合乎「禮」。

  孔子在年輕的時候,曾經代理祭師擔任助祭的工作,因為他樣樣事都向人請教,因此有人批評孔子濫竽充數。但孔子卻告誡弟子說:「這樣才合乎禮。禮的精神在於敬,太廟榮典,需要敬謹,所以那些儀式,我雖看過,研究過,但沒有親自主持過,為了慎重,我必須問個確實。這種恭敬謹慎的態度,就叫做『禮』。」 

  我們譽為禮義之邦 一向重視倫理道德 禮節為治事之本 提昌以禮處世以禮治國

  禮為我國固有道德之一,素為國人所重視。無論是四維(禮義廉恥)五常(仁義禮智信)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禮都是要項之一。孔子曾經訓示他的兒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由此更可看出,禮是我們立身行道,立足於社會的基本條件。古人曾說:「慾望害人,比亂兵害人還要大;禮儀保衛人比城防還要堅固。」所以「要除去其慾,則必先教以禮。」管子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綱紀),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禮居四維之首,更可見禮的重要性了。

  人類自出生之後,即慾望無窮,往往為了一己之私利而罔顧道義;更有甚者,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遂使人與人之間紛爭不已。古代先王唯恐人民因紛爭而使天下大亂,於是制定了禮儀規範,建立了千秋萬世防止越禮廢禮的準則。先王制禮雖代代略有不同,但莫不以三綱五常為禮的根本體制。所謂三綱即是君臣、父子、夫婦三綱。五常為仁義禮智信。綱常是人倫自然組織的義理,因此世道雖有變,但是禮的大體卻代代不變。聖人制禮,爲的是使全天下的人,個個講信修睦,謙虛待人;尊老敬賢,長幼有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若人人謹守倫常而不踰矩,則社會益臻祥和,國家也因而太平了。

  我國自古即被譽為禮儀之邦,一向重視倫理道德,提倡以禮處世,以禮治國。然而當前社會風氣敗壞,亂象叢生,人人不能謙虛禮讓,動輒怒目相視,口出惡言,甚至行使肢體暴力,實在令人痛心不已。不僅粉碎了「禮儀之邦」的美譽,更喪盡了國人的顏面。如何正本清源呢?根本之道在於提倡國民對於修身、待人、治事都應遵守的禮儀,使國人時時誠懇謙讓,處處中節中度,才能表現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的風範。

  以微笑來美化社會 以禮讓來增進和諧

  時代愈進步,人與人之間愈要注重禮節,不但個人間、團體間、甚至國際間都應如此。因此,小朋友應從小養成謙沖待人,彬彬有禮的態度,凡是包容忍耐,將來才能立足於社會。若自高自大,目無尊長,態度傲慢,以為新時代的兒童,可以不拘舊禮節,師長既可以頂撞,父母也不必放在眼裡,那麼縱有三頭六臂,也成不了什麼大事業的。青年守則:「禮節為治事之本」,請小朋友們細加體會。

  有人說:「以微笑來美化社會,以禮讓來增進和諧。」讓我們從本身做起,把「請」、「謝謝」、「對不起」不時掛在嘴邊,將微笑的花朵時時綻放在你的臉上,培養謙和有禮的胸襟,不僅對禮有深刻的認知,並且確實身體力行,付諸行動。

  人無禮則不生 事無禮則不成 國無禮則不寧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各位小同奮!你們是一群小天使,肩負著轉移社會風氣的時代使命,應該認清自己的角色,做個崇禮執禮的小尖兵,以講禮為榮,以執禮為樂,更要帶動四周的親朋好友,人人修身,個個守禮,使社會的暴戾之氣化為祥和,使社會更加和諧與進步,才能開創國家新的面貌而重拾「禮儀之邦」的美譽。

  故事舉例(一) 孔融讓梨 小小年紀就懂得禮讓美德

  孔融,山東曲阜人,是至聖先師孔子的二十世紀孫。他家中有兄弟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從小就聰慧過人,更有孝悌禮讓的美德。

  他四歲那年,有一天有人從鄉下帶了一籃梨子給他們,哥哥們見孔融年紀小,就讓他先挑選,沒想到孔融卻挑了一個最小的。大人們都覺得奇怪,便說:「融兒,你先選,為什麼要選最小的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們吃。」

  父母親聽了孔融的話,暗地裡讚嘆不已;難得孔融小小的年紀就懂得禮讓。

  孔融十歲那年,他隨著父親到洛陽,想去拜見當時的河南太守李膺,然而太守府的守門人卻因他們不是名人,不願去通報,孔融就對守門人說:「我是太守的親戚,麻煩你去通報一聲。」  

  守門人不敢怠慢,趕緊通報引見。李太守見了孔融就問他:「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

  孔融答說是世交,李太守吃了一驚,因為他不明白自己怎會和這個十歲大的孩子成為世交。於是孔融接著下去說:「大人難道不知道我的祖先孔子,曾經去拜訪您的祖先老子,請教有關禮儀和古代文物制度嗎?既然您和我的祖先有師生關係,我和大人應該算是世交了。」

  當時李太守和在座的賓客聽了孔融的答話,都讚歎孔融的機智。但是其中有一賓客陳煒,卻隨口說了一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說小時候表現好的,長大以後,未必就能成大器。沒想到孔融聽了以後立刻反駁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想你小時候一定很了不起。)這句話,使陳煒楞了半天都答不出話來。李太守聽了他們的對話,對孔融更加讚歎。

  東漢末年,政治混亂,那時靈帝年僅十二歲,年幼無知,由宦官侯覽操縱大權,常仗勢自己欺壓百姓。山陽郡的張儉,為人正直,見此情形,義憤填膺,上表彈劾侯覽,可是奏章未達皇帝手上,就被中常侍侯覽扣下了。

  張儉得知消息後,震怒異常,便收押侯覽母親,又殺了侯覽家人手下,這下可得罪了侯覽,於是侯覽找人誣陷張儉結黨圖謀造反,朝廷下詔逮捕張儉;張儉雖然逃走,他的宗親族人卻全部被殺。

  張儉四處躲藏,最後逃到孔融家中,可是孔褒湊巧不在,孔融問明原委後就對他說:「我哥哥雖然不在,但是我可以幫他作主,請你進來吧!」

  於是,張儉在孔家躲了幾天。後來事機不密,被人告發,張儉雖由後門逃走,官府卻以匿藏重犯的罪名,拘捕了孔褒和孔融兄弟。當要審判定罪時,兩兄弟都堅持自己有罪,另一人無罪。孔融說:「收留張儉的是我,應該判我有罪。」可是孔褒卻說:「張儉是我的朋友,他要找的是我,不是我弟弟。我弟弟是不知情的,所以有罪的是我,我願意接受懲罰。」

  官府不知該判誰的罪,便把孔融的母親找來,讓她說明。不料,孔母竟然把一切罪過承擔下來,她說:「我是主持家裡大小事務的人,因此家中任何人有過失,我都應該承擔,留宿張儉的事,有罪的人應該是我。」

  官府看到孔氏一家人彼此爭相承擔罪過,也不知該如何判罪,於是就把案情呈報到朝廷,最後朝廷才下詔判了孔褒的罪。

  各位小朋友!孔融四歲就知道禮讓,實在太難得。而後與他哥哥、母親爭著要為對方擔當罪過,一家人表現出至高無上的感人親情,更是讓人由衷的敬佩,真是不愧為至聖先師孔子的後代啊!

  故事舉例(二) 晏嬰幾諫 勸齊景公做知禮守義的人

  晏嬰是春秋時齊國的大夫,歷事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顯稱於當時各國。大家稱他做晏子。

  齊景公和朝廷的臣子們喝酒,他已經喝得很醉了,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喝醉了,口中喃喃地說:「我願意跟大家喝個痛快,各位不要拘禮,儘管喝個痛快吧!」

  晏子聽了,把腳向地上蹬了一下,跳起來說:「君上,您這話有些過分了吧!凡事假如不用禮來節制,那有力量的人,要欺侮弱小,膽大的人,要傷害國王,天下豈不大亂?」

  齊景公在興頭上,根本不理睬他的話,因此,晏子就想找機會,促使景公知道禮節的重要。不一會兒,景公走過來向晏子舉杯敬酒,晏子傲慢的坐著,先把酒喝了。

  齊景公於是臉色大變,一把抓著晏子的胳臂,說:「剛才你還要教訓我要守禮,現在我走過來,你不起身,跟你舉杯,我還沒喝,你就先喝了,難道這算是禮節?」

  晏子立刻起身行個禮,說道:「剛才是故意開您玩笑的,好讓您明白沒有禮節是不行的。您不是說不要拘禮嗎?這就是不拘禮啊!」

  齊景公這才明白說:「好,是我錯了,您請坐,我一定要接受你的勸告,不再飲酒作樂,做一個知禮守義的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