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與「無」的研究
天人合一研究所 廖光胞、張敏麟 1993-03-25 11:55
天人研究學院報告
第一章 有與無之意義
壹、有之意義
一、一般性意義
「有」的一般性意義,和「物」相連,一般稱呼萬物為萬有,「萬有」泛指宇宙內一切具體的事物。莊子達生篇云:「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物有形狀、顏色可見,聲音可聽,這些都是物體的屬性,由這些屬性吾人可以明確感知其存在。而視為「有」之觀念和意義。
「有」的一般性意義歸納如下:可見的:有形的、具體的、物質的、顯明的、可感覺的、可經驗的……等。
先秦哲學家大多肯定「有」或「物」直指經驗世界,認為我們直接感覺到的東西,都是真實存在。「萬有」之概念,首先指感官的對象,有形體的東西。易經繫辭傳所謂「形而下者謂之器」,「器」即指有形、可見、個別的、具體的物體。
二、特殊意義
(一)「有」本身之存在,須有感知之主體,才能指出其為存在。
如「物」雖有形狀、顏色、材質……其存在的意義如人類之感官看見物,或摸著物,而於意念中判斷出物之存在。
(二)萬有泛指宇宙內一切事物,非單指具體的、有形象、有質、有量的物,也指涉無形無象,卻可以感知的存在,如聲音、空氣、光、思想、情感、意念等。
(三)「有」包含不可感知的精神體。
精神體是存有,不是空無。如中國人自古肯定鬼神存在,於經書中記載甚多。鬼神無形,不是物質,人體官能無法感知,純為精神體。孔子肯定鬼神的存在,而重視傳統祭祀之禮,就是很好的証明。
「郊祀之神,所以仁鬼神也,禘嘗之禮,所以仁昭穆也。」(禮記)
「祭神如神在。」(論語)
「鬼神之為德也,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中庸十六章)
儒不僅肯定鬼神存在,而且肯定在世之人與已亡的鬼神,有某種心靈與情感的溝通。鬼神是精神性的存在,不是可以感覺的對象,但其實在性和物體一樣。由以上引証可知古人於行祭祀之禮時,體會到了鬼神的存在。
(四)「有」的意義,是指「無」之相對的、相反的意義:
以「莊子注」聞名的向秀、郭象,都肯定「無」和「有」對立,無是虛無,是有的否定。而視「有」為萬物的本根。「有」之外一無所有,只有虛無。
「無既無矣,則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為生。然則生生者誰哉?愧然而自生耳。自生耳,非我生也。我即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則我自然矣。自己而然,謂之天然。」(向秀、郭象之莊子注、卷一:註齊物論:「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非唯無不得化而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為無矣。是以有之為物,雖千變萬化,而不得一為無也。不得一為無,故自古未有之時而常有也。」(向秀、郭象.莊子注、註知北游:「無古無今、無始無終。」)
向秀、郭象肯定無不能生有,因為他們是虛無,是一無所有,當然不能生有。「有」不但是自生、自足、自存,而且是永恆常存的。
(五)有形者,以無形者為根本。
「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莊子.知北游)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四十章)
「有」的存在,源於「無」,有形的事物,以無形的事物為根本,形體之上有精神。
(六)「有」最深層的意義,最最普遍的,根本的,形上的有,即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老子第一章)
上述第五、六句中不論把無和有當作名詞或形容詞,在意義上是可以貫通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二十五章)
不可說不可名之道,本身包含了「有」與「無」。「無」指使萬物初起和始生的道,不能以限定的、個別的、或具體化的東西指稱它,而名之曰「無」。一旦透過已實現的東西,推求而得的那個根本概念,我們稱之為「有」。實即有自身。這個透過萬有直接指出來的「有」,就是萬物之母。「母」字顯然指出「有」的本根性和普遍性。
馮友蘭將道兼「有」「無」二義說明得很明白:
「道乃萬物所以生之原理─與天地萬物之為事物者。事物可名曰有,道非事物,只可謂之無。然道能生天地萬物,故又可稱為有。故道兼有無而言,無言其體,有言其用。」
「道隱無名。」(老子四十一章)
「萬物之奧。」(老子六十二章)
道家用「無」字指稱道概念之隱、幽暗的一面,用「有」字指稱顯、明朗的一面。有與無實指一體的兩面,也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體驗「道」。
貳、無的意義
一、一般性意義
「無」的一般性意義是和「有」相對而言。如非有、虛無、空無、不存在的、不可見的、沒有形象的、不可感覺的、不具體的……等。「無」是「有」的否定,和「有」相反者皆稱為「無」。在一般性意義和概念中,「有」與「無」是相對相反,而不可共存的。不是「有」就是「無」,不能同時「有」又同時「無」。
「至于不可謂之為無,而後有矣,則是有而無之矣。」(王船山.思問錄內篇)
「就言有者之所謂有,而謂無其有也……」(王船山.思問錄內篇)
王船山肯定「無」與「有」對立。「有」是存在者,「無」是不存在者。無」的概念來自「有」。
二、特殊意義
特殊意義是指在一般性意義之上,較一般性意義深入的義理。
(一)「無」是「有」的根本,是宇宙萬物生成的來源。「無」非空無、虛無,而是「有」的極點,是「有」的根本。
「欲言無耶,而物由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見其形。」(王弼注老子十四章「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天下萬物,皆以有為主,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王弼注老子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有生於無」(老子四十章)
「夫無形者,有形之大祖也。」(淮南子)
「有形出於無形。」(淮南子)
這個無狀之狀之本體不是空無,而是生成萬物的原由,此不能用具體物來描述的狀態,實是有中之有,是萬有的本根。「無」才能道出「有」的完整性與本根性。
(二)「無」即是「道」
宇宙至道,是沒有言語可以說明,沒有名稱可以稱呼的,是無形、無象、無色、無聲、無臭的,因此冠以「無」之名,而能展現道的特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四十二章)
「一」為有,已經存在,宇宙萬物存在的基點。其上應為「無一」,「道生」,可見「無」即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老子第一章)
「道」是不能解說的,可以解說的「道」,便不是永久不變的道;「名」是不能稱謂的,可以稱謂的「名」,便不是永久不變的「名」。「無」才是天地形成的始源。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老子第十四章)
此章說明「道」具備了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無色、無形、無聲的特象。道的形象無法窮究,而是混沌一體的,既不光亮,也不昏暗,是那麼地幽微深遠,不可名狀,到最後還是返於「無物」。
「有之為有,恃無以生;事之為事,由無以成。夫道之而無語,名之而無名,視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則道之至矣。」(何晏‧道論)
由何晏之論道,可以明見「無」即為道。最能展現道之特性。吾人由「無」之概念,得能清楚明瞭道之本義。
(三)「無」具無限、無窮盡、廣大無邊、無所不容、無所不在、無限超越之義。
老子以許多形容詞,來形容「道」或「無」。如「玄」(一章)「混成」(二十五章)、「寂寥」(四十章)、「恍惚」(十四章)「窈冥」(二十一章)、「夷、希、微、不可名、無狀、無物」(十四章)「沖、淵、湛」(四章)「常」(一章、十六章)「虛、靜」(十六章)「大、遠」(二十五章)「玄同」(五十六章)「奧」(六十二章)等。
「無」是超越經驗的,是不受時空限制的,遍在一切,又超越一切,廣大無邊,無所不能容。
「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無矣,而未能無無也;及為無有矣,何從至此哉!」(莊子.知北遊)。
「無無」是無之極全狀態,不受任何限制,是完全超越的、自由的無。此亦莊子極欲努力達成的目標。
「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莊子.大宗師)
道之「無」是要用生命及心靈的體驗去追尋的,而不是知覺與言談的對象。
(四)「無」具永恒、不變的意義
宇宙萬有是變動不居的,物質世界是屬於變化、變動的世界,而變化現象是人直接認識的對象。孔子在川上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慨嘆,朱子曾註曰「天地之化,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變化在時間的川流不息中,最為顯著而動人心魄。
「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繫辭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
以上易經與老子皆藉陰陽之觀念來說明萬物生成之原理,與衍化的過程,天地萬有千變萬化,充滿活力,亦即「有」是處於生生不息,變化不斷的過程中和現象中。而萬有運作流行,生息不停,背後有一動力和法則,此動力、法則恆常不變,而推動、掌握萬有之變易。此不變之動力法則是為「無」。亦即「無」為常,「有」為變。
「天生蒸民,有物有則。」(詩大雅蒸民篇)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易繫辭傳)
「它(道)乃是亙古常存的一大流行作用,成宇宙,生萬物,無乎不在。」(高懷民大易哲學論)
右列三則說明了宇宙萬有千變萬化,雖然複雜卻不矛盾,皆受道的規範,萬物因受超越於萬有之上的「無」。亦即不變的自然法則而得以生成發展,活動不息。
參、綜觀有與無之關係
一、體用不二
無為體,有為用。馮友蘭:「道乃萬物所以生之原理,與天地萬物之為事者不同。事物可名曰有,道非事物,只可謂無。然道能生天地萬物,故又可稱為有。故道兼有無而言,無言其體,有言其用。」(中國哲學史)道家思想,常以「無」指道概念之隱的一面,幽暗的一面;而以「有」指顯的一面,明朗的一面。有與無實指道之兩面,「無」為道之本體,而「有」為道之作用。有不離無,無不離有,體用不二。
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反映在對事物的本體及運動原因的認識上,就是「體用不二」,這是我國思想的一種特色。
「雖貴無以為用,不能捨無以為體。」(王弼.老子註三十八章)
「體其體,用其用。」(郭象.莊子注、則陽篇)
「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程頤.周易傳)
本體和現象是統一的。朱熹對體用之統一,說得更明白:
「理為體,象為用,而象中有理;是無間也,體用是兩物而不相離。」(朱熹‧文集卷四十)
有、無二者之關係充分表現了「體用不二」之真義,亦展現出中國人對範疇的認識上,十分注重由現象深入到實體,再由實體落實為用。
二、相生相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先後相隨。」(老子第二章)
此處老子藉一般性經驗來說明有無的關係,在一般經驗中美醜、善惡、難易、長短、高低、音聲、前後,都是相對的,藉此可以了解有與無的關係。二者不分,必先肯定有,才能進一步肯定有之極全,有之極至,就是超越個別的整體,難以用具體的事物說明,所以用「無」來指稱。這就是「無」離不開「有」的理由。反過來說,「無」既然最能指出萬有的極至和本根,便可以看到「有」離不開「無」的根由,二者相生相成。
三、互根互用
有無互根,是指有無之間不僅是一體的兩面,有相反的屬性,卻又互為其根,相互依存在一個統一體中,即為道。有無互用,是指有無之間不僅是相生,而且又互相為用的。所以說「有」依存於「無」,「無」需靠「有」之用方能顯出「無」之存在,雙方均以對方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為一體相反之兩面,如:「一陰一陽之謂道」,屬性相反,卻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
「道有兩相,一曰無,二曰有。無非頑空,故由其妙用而顯向性之有。有非定執,故向而無向,而又不失其體。自其為有言,則謂之始,自其為無言,則謂之母,實則有無渾圓為一,渾圓為一,即謂之玄。」(牟宗三、才性與玄理,一三六頁)
由牟宗三此段說明,亦可以看出有無互用之關係。
四、對立制約
易繫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有無,亦可代以陰陽二義。前述已說明,「有」代表道之顯的、明朗的一面是為陽;「無」代表隱的、幽暗的一面,是為陰。二者屬性相反而對立,唯「有無」之對立非絕對之對立如圖:○,而是相對的對立,如圖:○,有無之對立制約,是指屬性相反如陰陽,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不是靜止的,而是相對且不斷地運動變化的,由於有、無(陽、陰)之同存著相互制約的作用,才能發生一系列的運動變化。如周易繫辭傳:「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所以說有無的對立制約,實際上是提到了相反而相成的作用。再者,二者對立制約是維持變化而相對平衡的重要作用。若無制約的作用,即無法達成生生不息而又平衡、和諧的宇宙觀。
五、矛盾和諧
此義和對立制約近似,為對立制約之再說明。先前吾人已肯定有無二者為對立,相反之屬性,而又相互依存於一個整體中。如:
「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
「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易經)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易經)
宇宙是一個整體,雖充滿矛盾,但卻有一個和諧的發展,因相反才能相生。相反、相剋、矛盾、對立,才生出斥力而互使對方皆動,互動,而生化萬有。事物的分化、演變,皆是屬性相反之兩面互動的表現,而動能出於統一體之道,又復歸於道。
有無相反相成、相剋相生之矛盾為一對偶、均衡之勢,其互動之結果形成和諧穩定的動態結構。
六、消長平衡
消長平衡之義,表面與「對立制約」「矛盾和諧」相似,究其實質卻大不相同。「消長」是指有無相對變化之互補關係,如陰陽,在太極圖中,陰消一分則陽長一分,陽消一分則陰長一分,永無缺漏,而永遠保持平衡和諧圓融的狀態。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消長)。」(周易、豐)
「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陰陽之道,孰少孰多……」(黃帝.內經靈樞)
宇宙萬象是在不斷地消長運動中維持著相對的平衡狀態。現今之天文學,發現黑洞和白洞,推測正宇宙和反宇宙亦是不斷地消長而維持整體大宇宙之均衡關係。
七、相互轉化
轉化即轉換和變化,有無的轉化,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陰可以轉化為陽,陽可以轉化為陰,一體二面之不同屬性可以相互轉化。
「重陽必陰,重陰必陽。」(黃帝.內經素問)
「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內經素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
道的運行是反覆循環的,相反之屬性相互轉化。而形「物極必反」之現象。如內經說明:
「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內經素問)
「生化極變。」(同右)
「物極必反」是宇宙事物衍化之規律,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地變化中,都不是靜止不動的,因「動」方產生能量,方能產生變化,方有宇宙之衍化。而事物發展到極點,就要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有無、陰陽的相互轉化是說明「物極必反」的定律。吾人從自然現象中之晝夜、寒暑,很容易體會到此一規律。
八、整體關聯
由以上一─七的探討,很清楚地可以得知,有與無之間不是孤立著的狀態,而是相互關聯,且相互影響的整體。
(一)有無的「對立與互根」是說明不同屬性的事物和現象是存於一個統一體中。
(二)有無的「制約、互用、轉化」,是說明有無之間不是靜止著的,而是在不斷地相互制約,相互為用,和相互轉化的運動變化之中。
(三)有無的「消長平衡」是說明二者之運動(如陰陽)雖然與時消長,但卻互補而始終維持著相對的動態平衡。
附註:
1、以上之一,體用不二:無為體,有為用;無為道,有為道之體和用現象。其餘二─七「無」非道體,而是與有同屬道之兩種相反屬性,與有共屬於道。
2、有無之關係除以上八點之外,本報告再以圖表列出三十五種對立關係,以利了解二者之屬性、意義和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