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師心.廿字師心(十九)
詩作/涵靜老人 詩解/洪靜雯 2007-08-25 11:55
心起於善─慈
詩作/涵靜老人 詩解/洪靜雯 攝影/李維藏
慈悲一片方寸間,矜恤困窮憐孤鰥。
此是修行真寶筏,何須萬水與千山。
詩譯:
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一定都有娑婆慈心,
能關懷體恤困乏貧窮的人,也能憐惜鰥寡孤獨的人。
這樣的慈心,本就是引渡迷津的無上妙法,
本自具足,何須千山萬水去追尋
聲聲願願達金闕,吸吸呼呼通帝心」,在光殿裡,懸掛著如是詞語。我曾想,我們何來這種通天本領,能到達金闕、甚且直通帝心呢?關鍵就在「慈心」二字。慈心哀求,哀求 上帝能看到人間苦難;慈心悲憫,悲憫世間蒼黎多少困頓流轉……。難道, 上帝真的看不到嗎?不是的,是人性的迷惘使我們自身看不到吧!於是我總認為,那日復一日的祈禱、省懺,是慈心的體現、慈心的表露,使我們在俯伏跪叩的剎那,清楚觸摸得到,我們還有一顆柔軟的慈心,我們還有一份與生具有的良心。
「慈悲一片方寸間」,訴說的不正是生命最美麗的原始面貌,那美麗的原始面貌,使我們保有一雙慈悲的雙眸,凝視、諦聽得到別人的故事。當我們想追尋幸福,同時想到別人也有追尋快樂的權利;當我們想遠離痛苦,也體會別人想避免挫折傷害;當我們低頭哭泣,也能感受別人俯首拭淚的淒苦……,使我們出自內心關懷對方,護持對方,即使我們無有解決的能力,即使彼此沒有太深的淵源,我們仍願意伸出援手,釋出溫暖的能量。不為希求回報,不為沽名釣譽,那真誠的善意,印證著方寸之間,與生具有一片慈悲淨土。
於是,「矜恤困窮憐孤寡」,便不是偽善。困頓、窮苦、鰥寡、孤獨,其實是滾滾紅塵眾多苦難的縮影,多少在生命邊緣垂危的影像,豈是我們的眼界能涵括殆盡。這句話,揭示了「慈」字的真諦,就是循著矜恤與憐惜的心念,轉化為慈悲喜捨的具體善行。何謂「具體善行」?在《太上感應篇》裡,列舉了以下例子: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衒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細加研讀這些文字,無論是「矜孤恤寡」,還是「昆蟲草木,猶不可傷」,我們都可以發現是日常生活的事跡。然而,這些看似平常的事跡,本師世尊卻定位為「此是修行真寶筏」,是修行引渡的無上妙法。何以?「慈」,即是「一念之善」。一念之善,成聖成賢;一念之善,成就三千功八百果。更進一步地說,「慈」,更是「救劫心法」。慈心的念力,能凝成正氣,化延行劫;慈心的悲願,能化解癡迷,感動天下蒼生。猶記得,參加正宗靜坐班原靈合體前,本師世尊帶領全體學員,恭誦「上帝聖誥」,當我的耳際聽到本師世尊唱出第一句:「彌羅無極上……」,一種無法抑止的感動當下湧上心頭,盈眶的淚水瞬間滴落。當時的震撼至今仍清晰印在心底,因為,那聲音充滿著無私無我的祈求,無畏無懼的承擔,至真至誠的悲憫。慈的力量,便是這麼不可思議,能使人悔悟這一生曾做過的愚痴,從而開啟那被習性矇蔽的良善,怎不是救劫呢?
「何須萬水與千山」,的確沒錯。遍尋明師,深山求道,卻不知洞察自己的心惡、行惡,又有何益?《太上感應篇》有一段結語很適合詮釋這句話:「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由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引渡迷津的寶筏,其實是由「心起於善」打造的,使冷漠轉為微笑,使自私化為關懷,使跌倒的站起來,使放棄自我的對生命重新燃起希望……,慈,就在一念之間,便能從此岸到彼岸。
「慈心哀求 金闕玄穹主 宇宙主宰 赦罪大天尊 玄穹高上帝」,當我們一叩首、一迴向,真真切切地伏首在拜墊上,你可曾聽到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聲音?
一生一祥,芸生凝祥,就是「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