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字真經」的緣起與意義─化覺為本普渡為旨
維生先生 2007-10-15 09:45
化覺為本普渡為旨 盡人道返天道 一念懺悔陰剝陽復 從心超生了死
維生先生口述/編輯部整理
「廿字真經」係天德教主歸證清肅道宮後,為闡教渡人,力行廿字─「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應天人教主之請,於民國三十年歲次壬午於大陸西安光殿,經天人親和頒行人間。
廿字真經說明天德教主承傳 天帝之道統,為開天人之先鋒,以「化覺」為本,「普渡」為旨,以期奮鬥大同。
如同奮能不斷持誦,必達修心養性之功,進而盡人道而返天道,共進大同泰階。
一炁宗主序:「經者徑也。人生必徑也。道者導也。人生之導師也。舍正途而勿由悖良師而勿求。誠可悲也。咨茲廿字。為濟末期若慈航之發渡。猶櫓猶鉞濟危礙之阻棘。」
其實,「廿字真經」實即廿字真言的另一種詮釋。廿字真經不只渡陰,更有道統傳承之用。讀經時能明心傳所在,便能與師尊印心,與一炁宗主印心, 上帝印心。
開經頌:「朗開經文,普化群倫,澈悟大乘,不滅不生」。如誦經須知六「誦經時,先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口誦心惟」。
誦經重點在「誦」,藉由口誦時的音波傳送,使三界十方有情無情皆同來聽經。「朗開經文」,朗,光明正大;朗誦,就是把心打開來誦。
朗開經文的作用在「普化群倫」,期使三界十方的萬生萬靈,都可獲得經文的普化。「澈悟大乘」,誦經不僅自了自渡,更要能點悟眾生,使其大澈大悟。「不滅不生」,因悟道而能超脫生死。
「太和之初,乃為廿字,以忠與恕,而正奸詐……以禮與和,而治侮慢」說明廿字如何治病,治何種病。可治「奸詐」「貪污」「酷偏」…「以茲箴規,而藩人心」廿字用以規範人心。
「太和之初,乃為廿字」由「道體」進入「道用」,言其所用。宗主授予師尊者,即此二十字心傳。「曰忠曰恕,曰廉曰明,曰德曰正,曰義曰信,配之儒德,各得其仁。」說明廿字與儒家德論相對應的關係。
「潔淨身心意,懺悔永劫修」,使身心意皆能潔淨,如何進一步潔淨?當在「懺悔」。
通過懺悔,使永劫以來的業力得到修正。天人炁功也是以診心為主、診病為次,配合反省懺悔方見功效。
廿字真經每唸「自願懺悔,當願眾生」時有兩重願力:其一、延續前面「懺悔永劫修」的精神,其二、進一步願聽經眾生同來懺悔,當眾生同懺悔時由自己承擔業力。
不能承擔,不能懺悔,談何宗教?是以唸這二句時,誦持心力必影響眾生眾靈,依經而懺悔。
懺悔念一生,身上的陰電子便消,一陰去,一陽生。陰氣向下,陽氣向上,可向上提昇,廿字主宰可賜予蓮花,助其自度。清涼勝會幾百億陰靈得渡在其懺悔念生,機轉在其能懺悔。
「德曰:十方諸主宰,其數如沙塵,能濟三途苦,能拔九幽魂,能解十災厄,能渡十方眾,持誦不空過,經力無虛偽,持保珍重者,永世得長生。」持誦經文時,周圍有廿字主宰及其下無數位主宰,其數目之大如大漠不可數之沙塵。
忠字主宰證道後即跟隨宗主普濟幽冥,其下亦有眾多追隨者。大團隊組織可助眾生超拔,解除大災小厄。
持誦的靈力便成為團隊力量之一,師尊常說同奮為救劫使者,意義在此。真心自願懺悔,必能得經力加持。珍惜自己的生命、宏願,不僅能救苦救難,亦能得到永生。
收經偈:「雲香如蓋,法界同春」,聽經時如置身春天般溫暖,九品眾生在聽經時若生一念之轉,便能登上蓮座。此即誦經功德。
迴向文:「願聞此經文,娑婆常光明,早日登聖境,回歸入帝鄉。」願一切眾生,都能早日回歸聖境,返回 上帝身邊。
廿字真經在家庭親和室、佛堂、淨室、祖先神位或飾終禮堂均可誦唸,而一般場合也都可以誦唸。
誦唸時,必須莊嚴整潔,主敬存誠,口誦心惟,始終如一,持悲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