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下)

「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下)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87‧288期 » 「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下)

劉正涵  2008-03-15 12:45

澹泊名利 捨俗緣就道緣 在塵遺塵盡 人道顯天道

劉正涵(弘光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劉正涵同奮

  天帝教是「在家修道」、「入世修行」,因此在修煉的過程當中也就同時包含了人道與天道。師尊曾為文慨然而言,在家修道之倍嘗艱辛,充滿悲憫亦多所惕勵奮勉:

  試觀學習靜坐同奮,多係業餘學習,本身既有工作,且又多有家庭負荷。人世原極坎坷,修道又屬艱辛,今既肩負入世職責,又要作出世打算,實較專門修道之士更屬艱苦。

  按入世工作,誠屬勞頓傷神,其遠景或為功名利祿,或為富貴榮華,五彩繽紛,光怪陸離,誘惑既大,陷阱更深,稍一不慎,難免墜足。今以入世之姿作出世功夫,必須較古往今來專門修道人士,對時代環境要有更深一層體認,才能一舉兩得。

  因此同奮必須恬澹自甘,在塵遺塵,必須痛下決心,日久成習,自可安之若素。(《師語》,頁135-136)

  此段文字恰可詮解「先盡天人貫通的人道,再修人性圓滿的天道」之義。「在家修道」,就是要「既肩負入世職責,又要作出世打算」,「以入世之姿作出世功夫」,而希冀「在人道上彰顯天道」。

  師尊在民國七十九年五月十五日傳道使者團大會中,曾宣示「總而言之,傳道使者都有神職,均負有傳佈天帝真道的使命,天帝真道涵蓋了天道與人道,希望各位在人道上彰顯 上帝的宇宙大道,盡心盡力,發揮救劫、弘教的使命。」(《涵靜老人言論集》(二),頁41。)必得「所行人道皆天道之彰顯」,如此方能「一舉兩得」——人道天道皆得圓滿。

  「在人道上彰顯天道」,這既是修行功夫之所在,亦是修道所欲達致之境界,即「在塵遺塵」——身在紅塵而心不為紅塵所染。師尊對此功夫境界有如下的陳述:

  不出家之修道人,都必須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在塵而不染塵,心要不為紅塵所染,心不留戀紅塵。雖然照常行事,但對功名富貴、酒色財氣看淡,心裡空洞無物。(《師語》,頁23)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就是秉持道心以行日常之事,則所行人道盡皆天道之體現,天道既彰顯於人道之中。「在塵而不染塵」是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常應人道卻不為塵事所牽累而常清靜。「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之精義:「先盡天人貫通的人道,再修人性圓滿的天道」,實盡乎此!

  天帝教雖主張「天道人道合修共煉」的入世修行,然師尊亦曾有離塵脫俗專心修道之意,有〈了卻塵緣留形崑崙〉詩為證:

  秉性分靈命受天,何須功德在人間;

  等閒不管塵寰事,隱顯崑崙道統傳。

  (《清虛集》,頁45。)

  更有〈清虛無為〉詩描繪此「等閒不管塵寰事」的修道生活情景:

  醉酒臥白雲,瀟灑出煙塵。傲笑凌雲志,不如早修真。

  仙鶴時為伴,神猿獻果珍。奔鹿銜芝草,飛花散紛紛。

  泓泉漱白石,林間論詩文。松蔭相對弈,古鏡照長春。

  溪邊彈琴瑟,月下唱清平。舞劍歌八闋,清香一爐薰。

  (《清虛集》,頁45。)

  這種無塵緣俗事干擾牽累,如閒雲野鶴般的悠哉修道生活,多麼令人嚮往。然而,天帝教是秉持「不為自己打算,不求個人福報」的精神從事修行,不是自修自了,故不會停留於此。

  不過,一定時期的出家修道,對於道功之精進得成道果是相當必要的。師尊於晚年回憶早期靜坐修道之歷程時提到,他從二十歲開始靜坐,直到歸隱華山才開始真修實煉,八年之中才能真正進步,並強調自己今天的一點靜坐基礎,完全得力於華山八年的苦修實煉。

  為何特別提到直到歸隱華山才開始真修實煉,八年之中才能真正進步,並奠定日後靜坐之基礎?這難道不是離塵修煉之功嗎?後來天帝教也有短期出家修行的制度,即「閉關」,其目地就是與外界隔絕,以專心修行。

  另有一事值得一提,師尊於民國六十八年八月十五日開始吃素,他自己說也是為了「同世俗斷絕往來,專心恢復華山修道生活。」(《天人學本》,頁126-127)至此,才真正明瞭為何師尊在歸隱華山時要自稱「涵靜老人」之用意,就是為了斷絕塵緣專心修道,畢竟當年師尊才三十七歲。

  一般人修道常有一種迷思:「惟恐修道不成誤了今生」,想修道又割捨不下功名利祿等塵緣俗事之牽擾,因此總為疑情所困,無法痛下決心,精進奮鬥,這是將人道天道截然分為兩段所造成的偏頗邪見,乃修行之一大障蔽。在《丘祖語錄》中記載了這麼一段師生之問答:

  問曰:「弟子欲辭家學道,奈世緣未了,功名未成,再遲數年,如何?」

  師曰:「子既欲嗣吾宗,名利二字須要看淡。子欲問道,宰相之位可辭。吾之求人甚於人之求吾,各人勉諸,不然他日無由見我。仙鬼殊途,光陰如電,一彈指而白髮星星矣。增一年,去鬼日近。色身易壞,真性未修,如何?如何?」

  修道之人當以長春真人丘處機之言為鑒誡。「出家」之真正內涵應在於「心捨俗緣而就道緣」,而不在形式上的出離塵世——「身已出家,而心未出家。」

  天帝教「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之教義,若不能了解其奧義而只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它既可以是懶散的託辭,也會是無功的藉口,總不失為一冠冕堂皇的理由。

  如此則難以避免上述門人之問:「世緣未了,功名未成,再遲數年,如何?」,然而這卻是障道之邪見,務須慎思明辨。倘若真的要盡完人道之後再來修道,那就不用也無法修道了,因為人只要一日在世,永遠有人道要盡,何時能盡了,除非他死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