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所異愛所同卸下心牆 共創樂觀奮鬥人間淨土

敬所異愛所同卸下心牆 共創樂觀奮鬥人間淨土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99/300期 » 敬所異愛所同卸下心牆 共創樂觀奮鬥人間淨土

中華天帝教總會  2009-03-06 10:05

撰文/攝影:中華天帝教總會

 ●以「大陸宗教信徒超過三億」論文,引起國際熱切關注的劉仲宇教授(中)

  「二00八年紀念涵靜老人宗教會通論壇」去年年底在鐳力阿道場舉行,為期三天,參加人員來自不同宗教,以及學界人士,在認同宗教聯誼的理念下,匯聚一堂侃侃而談,充分展現涵靜老人生前一再闡述─「敬其所異,愛其所同」的精神。

  這項活動由中華天帝教總會、極忠文教基金會、天人研究學院共同主辦,在三天兩夜活動中,凝煉宗教聯誼會、宗教會通座談會與蕭昌明大宗師宗教哲學思想研討等三場精彩活動內容。

  密集議程在天上人間親和光大放下,如冬陽般,暖暖地將宗教、學術與信仰、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大陸與台灣、學者與教徒之間,融通互動,具體呈現中國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亦即大同世界的境界。

  報到日的夜晚,包括一貫道、軒轅教、天帝教、天德教、理教、天理教、天道、玄門真宗等,都一同參加「宗教聯誼會」,並由理事長或秘書長親率教友出席,而佛教、基督教、谷關大道院也派代表蒞臨。

  難得的是大陸四位學者教授,除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張新鷹外,還邀請來自上海的三位學者─潘德榮、劉仲宇及葛壯等參與;他們三人是第一次參加,對台灣宗教界並肩聯誼的和諧氣氛,留下深刻印象。

  而天帝教天人研究學院培育近三年的中國道學所研究生,在活動中穿針引線,亦扮演工作協調的分工要角。

  近年來,以一篇「大陸宗教信徒超三億」的主題論文,引起國際熱切關注的劉仲宇教授,以大陸地區宗教觀念三十年來的演變為基,考察道教中的財神信仰,強調誠信、節約、公正、和宜、忠義等原則,在中華民族企圖步上現代化的進程上,是醫治社會病變,並使經濟走向正向積極發展的不二法門。

  維生先生更針對去年下半年的經濟海嘯,直陳現今世界問題所在,均可引用孟子一句話─「利義之辯」來詮釋;亦即政治人物、知識份子以及宗教人士為了私利,背棄人間,肇致少數人的造孽,形成全球的共業,犧牲全人類的生活與幸福,真可謂一針見血之見。

  最後一天展開「蕭昌明大宗師宗教哲學思想」座談,主題為「廿字的社會教化功能」,將「廿字真言」從哲學理論,拉到對人世間的教化,十分貼切蕭大宗創廿字的初衷,對力挽狂瀾,是為一帖拯救良方。

  會中所有論述,誠如北京大學頗負盛名的陳來教授演講所說,「近百年來,從中國社會與文化的發展來看,教與教的會通,不是企求所有宗教化而為一,而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包容、和融,藉此了解相互的核心信仰與教義,使各家自覺彼我相通之處,化解不必要的對立、衝突與相互批評,進而發展出一種『和為貴』的模式。」

  同時他表示,「當宗教不再專門以服務與嚮往於彼岸的神與天堂為宗旨,而走向一種修行不離救世,救世不離修行,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的精神時,也就是各個宗教社會倫理與入世關懷能漸趨一致之際,將是『宗教會通』重大突破與進步的關鍵所在」。

  綜言觀之,舉辦「紀念涵靜老人宗教會通論壇」的積極意義,在心與心的交流,靈與靈的碰撞,以「上善若水」的心境,凝聚更多的宗教信徒、知識份子、領導人,期望共同卸下心牆,從縹緲的天堂、象牙塔的頂端下來,定睛在災難紛乘、擾攘混亂的人間,發揮「敬異愛同」的摯心,攜手共創激發人心,樂觀奮鬥的「人間淨土」新世紀文明。

 ●各教領袖及代表在鐳力阿道場親和樓四樓齊聚聯歡,由維生先生(坐在左邊海報前方)、光照首席(坐在右邊海報前方)與大家一同親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