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並不會可怕,不識死亡才可怕!
楊緒前 2009-04-15 10:55
撰文:楊緒前
照片:教訊檔案資料
●做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積極奮鬥
生命偶然死亡必然
《天帝教教綱》一七七頁〈學道則儀〉說:「生命本偶然」,所以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是無從選擇,也無法選擇。
「死亡」亦是相同,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說明生命的無常與無奈,也說明生命中最無法自主性的即是「死亡」,一般人無法自己決定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走上生命的終點~「死亡」。
生、老、病、死,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死亡」才是最終目標。也就是說「生命本偶然,死亡是必然」。
修道人第一個要認識的字,便是「死」這個字,當我們自知即將「死亡」時,多半出現的反應為:一、拒絕~怎麼可能?二、憤怒~怎麼是我?三、迷惑~怎麼辦?四、絕望~算了吧!
這些消極的反應,說明人們面對「死亡」的不可預知和不能自主的迷惘、恐懼,卻是人人都無法逃避的殘酷事實。鴕鳥式的逃避,無補於「死亡」的必然,反而污衊了生命的莊嚴。
力行三奮追求永恆
如何維護生命的純潔?或許只有正面的面對「死亡」,超越「死亡」,積極掌握生命的自主性~向自己奮鬥,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才能追求生命的永恆意義,回到 上帝的身邊,與宇宙共始終。
人們面對生命有不同的態度,儒家正向面對「死亡」的必然性,追求精神的不朽,所謂「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此乃正向肯定肉體的有限性,而追求精神的不朽。
因此在二者衝突的時候,毅然的選擇犧牲生命,以追求精神的不朽「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儒家所認定的生命抉擇,也是儒家「生命觀」中最正面的意義。
道家面對「死亡」時,採取「隨順生命」的態度。莊子〈養生主〉中,秦佚弔喪的故事,或許足以說明道家對生命的態度。老聃(即老子)死,秦佚前去弔喪,只是「三號而出」引發老聃(即老子)弟子們的不滿。
秦佚於是提出:「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的「死生一如」的生命觀以自解。「安時處順」是他們對待生死的達觀態度,「死亡」只是生命的自然現象而已,隨順生死,並不祈求對生命的自主權。
另外,道教積極地追求肉體生命的長生不死,即使面對「死亡」,他們也要用「蟬蛻」、「尸解」等方式,否認生命的「死亡」,而是以另一種方式持續的生存下去,他們是「成仙」了,並不是「死亡」。
佛教的生命觀又不同,佛教認為「人生苦短」、「解脫生死」成為佛教的終極目標。
誠如憨山大師所言:「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別有生死。所謂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在無明迷惘中,生生死死輪迴不息,「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它只是輪迴的一個中點而已,只有「解脫生死」才是對死亡的超越,而達到「寂靜涅槃」的境界。
基督教的態度:一、生命是 上帝所恩賜。二、每樣東西都會自然的愛自己。三、每一個部份就自身而言皆屬於群體。所以奧古斯丁說:「你不該殺人。」指的是不該殺任何一個人,因而也不該殺害你自己,凡是自殺者都是殺了一個人。
天帝教則言:「我命由我不由天」,天人合一的境界,即是精神世界。
民國七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本師世尊在〈從宇宙生命談肉體生命與精神生命〉一文,談到原始生命的來源與歸宿時表示,未有宇宙, 上帝運用無形的道源,經過造化巧妙的安排,創造萬性萬靈,一切眾生,這種種性靈就是「瀰漫於太空間的和子」。
同時 上帝主宰全宇宙之眾生眾靈,服從宇宙自然律之支配,就是接受各種物體相互間之異引的吸力,自生自滅,輪迴超脫。
上帝既然創造一切性靈,在這個地球來講,性靈即是修道人所謂「原人」,當然愛惜自己的子孫,順著上天的安排,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希望世人能保存 上帝的真道,認識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責任,積極向上,樂觀奮鬥,行人道,愛人類;依一定的規則生活與修行,自然就可回到 上帝身邊,為全宇宙的永久和諧而奮鬥。
奠定和平大同基礎
而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把人與道、天、地並列。
因為地球人太聰明,思想與靈巧在宇宙中是有名的,所以人為宇宙的骨幹,宇宙的中心;地球無人,則萬古如長夜,一切盡空,宇宙又在何處?
因此,今天地球人要認清在宇宙中的地位與責任,奉行 上帝的宇宙真道;尤其領導世界的人,更要明白地球如此渺小,肉體生命如此短暫,沒有什麼好爭奪。
人類應當袪除自相殘殺,征服世界的心理,擴大生存競爭的思想領域,集中全球用於武器軍備的力量,共同發揮聰明才能,發展太空科技,向大宇宙進軍,來征服自然,利用自然,開創人類高度文化,為世界奠定永久和平大同的基礎。
承上啟下,上為人類謀求先民前輩繼成歷史的生命,下為萬世子孫創造繼起的生命,使宇宙的新生命,永遠生生不息;儘管軀體會死亡,但精神生命卻能與宇宙相始終。
天人合一回歸宇宙
生命的目的與價值,在於生前做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死後即可自救靈魂;如能先盡人道,再修天道,積極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一切先從向自己奮鬥做起,以奠其基。
倘若能運用自然與物質相配原理,經過精神與肉體的鍛煉化和過程,勤修苦煉,終必超脫物理世界的束縛,自自然然,氣化而形神俱妙,長生不死,進入天人合一的永恆精神境界,回歸 上帝身邊,而以大宇宙為家,與宇宙生命共始終。
古人有句諺語:「天是棺材蓋,地是棺材底,跑了三千里還在棺材裡。」也就是說:「人生短暫,終將一死」。「死亡」這門功課,是你我必須面對學習的大事。生生死死,這是宇宙自然法則,勇敢面對不用恐懼,趁有生之年趕快奮鬥,死後才能回到 上帝身邊,不再輪迴。
●嫻熟道務的楊緒前同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