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拜有保庇
黃敏警 2012-01-10 11:00
文/黃敏警
圖/編輯部
編按:《天帝教教訊》編輯部101年元月號起,開闢以說經論法為主的「經典教室」,榮聘任職國立高中的國文教師黃敏警同奮搭起杏壇,春風化雨,企盼三期亂世,廣植 天帝教化,風行草偃,端正人心,激勵奮鬥人生。
同奮有惑:不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嗎?咱們天帝教卻大張旗鼓,不斷宣揚帝教的核心理念是「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可人家不是說:「有拜有保庇」?
天帝教一定要這麼不討喜嗎?這樣的教義豈不是增加了弘教的難度?
作者試答……
親愛的同奮:
「有拜有保庇」,究竟是拜心安呢?還是真的拜出了什麼?天帝教「不為己」的說法,一定對個人不利嗎?請看《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裡,主講的先天斗姥元君老前輩怎麼說。
「能祝芸生。福禱自身。以無我見。純持大公。神聚芸福。必禱必籌。注水高隰。集澮一窪。近道可名。近道可與。」
得以放下私心,衷心為眾生祝禱,祈願眾生都能遂其所願,所有的心念都集中在眾生的福祉上,不僅是全心為眾生代禱,更能以全副精神投入利益眾生的志業。如是的赤誠不僅成就了眾生,亦且能在無心間為自己成就福德資糧。
就如灑水於地,不論澆灌的地勢或高或低,最後總會匯集於某個低窪處。這種心念始終都貫注於蒼生的聖賢,可說是已接近己身成道,且能襄助眾生向道的仙佛了。
天地的辭典沒有我(註)。
天帝教的祈禱一貫是為天下蒼生,核心精神便在無私無我,然而哀求 上帝讓天帝教重來人間的涵靜老人(首任首席使者・師尊),在晚年卻有非常懇切的表白:「我自問沒有私心,如果說有,我一生最大的私心便是在臺灣復興先天天帝教。如此一來,諸天神媒必然會共同來護持臺灣。」
天地既然無私,如何肯降格來配合單一個人的願心?涵靜老人雖然謙稱這是他個人的私心,然而認真省視其背景,仍是無私所致;因為上天之所以樂於配合,除卻涵靜老人至誠的精神感格,更因為臺灣保有了中華文化的老根,而中華文化的精髓,實即 上帝真道。
上帝真道,中華文化,不論是用哪一種語彙形容,或者是說披上哪一種外衣,裡頭的本質不會因此而改變,它的名字叫作「仁」,也叫作「愛」,那是一種發乎至誠,對於所有生命的尊重與珍惜。
宋朝的富弼實為此中翹楚。
富弼擔任樞密副使時,不知得罪何方小人,被誣告以勾結契丹的罪名;宋仁宗聽信流言,一氣之下立即下令貶謫富弼到青州去。
當時河朔一帶鬧水災,無處覓食的飢民蜂擁至青州,然而流離異鄉,仍然是無處取食,只能坐以待斃。
富公見狀,趕忙募集了十餘萬斛的食糧,分散四處,隨機賑濟;同時派人檢閱閒置的房舍十餘萬處,隨處安置災民。重要流通點備置醫藥,隨災民取用,而且是立法保障;不幸身死,則以聯合下葬處理。
富弼以一介貶官,極力為災民挽救狂瀾,不免就有所謂旁觀者清的好事者搧風點火:「這可不是一個身處危疑的官員該作的事,再玩下去的話,不但是官位,連你自己的命都要保不住!」
富弼答得坦然:「閣下所言或許有理,但是我怎麼可能只因為圖謀個人苟活,就拿這六七十萬百姓的性命來換?」
「好心人」的建言,沒有嚇退富公的善行,他仍然勇於行所當行,而且是行之愈力。
第二年,麥禾豐收,富弼下令讓流徙的災民各依歸家路途遠近,配以適量的糧食,送返家鄉,因此存活的百姓有五十餘萬之多。當年氣乎乎的宋仁宗聽聞這個消息,特意派遣使者前來慰問。
埋頭賑濟災民,不計個人利害的富公後來高升為宰相,封為鄭國公,高壽八十而終,朝廷所賜的謚號為「文忠」,肯定了其人的忠藎。
認定了眾生必因此得福祉,那就放手去做,不必計較個人得失,既是中華文化,也是 上帝真道,當然更是天帝教的精神指標。
謀於公而忽於私,眼前看著是吃大虧,長遠來看卻不必然,那是緣於心胸寬闊而得與天地靈氣親和,眼下必有寧靜的心境,而行之既久,必能因為依於 上帝的道,而發現大宇宙的奧秘。這可不是我個人的發明,權借「清虛宮弘法院教師」的智慧一用而已。
天地這本大辭典裡肯定沒有「我」這個字。凡俗人間,戴上「我」執的有色眼鏡,企圖在天覆地載之中,硬是為「我」卡得一個大位,好讓所有的眼睛都能因此瞧見「我」的偉大,說到底只是個人偏執的妄想而已。
佛教大德淨空法師就曾如此解釋業障:有我即業障。他的看法是佛菩薩既不打誑語,一意強調「有求必應」,可如果有求而不得,那該作何解釋?答案是業障所致。
這個名詞不必想得過於玄虛,自私自利的念頭就是業障,一旦有了私心,有「我」即成業障,正如《金剛經》所言:「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把私心放下,業障片刻即消,一心為天下蒼生弘法利眾的時候,感應必然不可思議。
所謂「內外雙得」,內為智慧、健康、長壽,外則財富、功名等等,一切稱心如意。
把「我」膨脹到最大,能夠平心靜氣,細細審視的時候,以佛教的說法,這個「我」大約可以歸納出四個質素,那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
這隻龐大的怪獸,以自我的迷鏡對照,體積驚人;在智者的眼中,大略只等同於恐龍,大則大矣,腦容量卻小得不成比例,出了門去,少不得在叢林裡跌跌撞撞,弄到頭破血流的,既無能保護自己,也無能保護子孫。
達賴喇嘛對於自私與無私有非常高明的看法:如果真為子孫著想,並不是在這個亂世中為子孫築起高高的樊籬,而是讓子孫擁有安全的環境,讓子孫不但在家平安,出門亦可保安全無虞,那才是真正的上策。
天帝教的復興肇因於涵靜老人的大無私,最經典的一幕是當年 上帝同意天帝教復興,授權給他作教主,這位先生居然大哭,拒絕了這個看似榮寵無比的尊位。
原因無他:末劫之來,除卻 上帝的大能,再無其他凡人乃至仙佛足以擔此重任。
他的懇辭教主硬是拖了 上帝下水,既成就了天帝教極高的靈格,同時也感動了諸天的神媒齊來護持。
天帝教不為自己設想的核心精神並不是空想得來,而是涵靜老人以身實踐之後的心得歸納。
看似與人情相悖的說法,其實是聖哲宏觀於現實所得的大智慧,瞧瞧涵靜老人怎麼跟弟子說的?「末劫之來,任憑你想為自己設想,也是設想不來的。」
千萬別以為無私只是明於現實不得不然的作法,事實上,此中大有無形的裨益在,一旦無私為公,立下大志發下大願,無形的加持瞬間即至,那是能階極高的紫金光,願心更強,逐願尾隨的加持能量可能還更強,不只紫金光而已。
我有時會想,自己為什麼甘於留在天帝教?這個宗教以世俗的眼光來看,可是不大迷人的,真要認真作同奮的話,那是磕不完的頭,誦不完的誥,捐不完的錢啊!
可我安在此處,是因為放眼塵世,紛紛擾攘得讓人極度不安的時候,天帝教教義對於生命的解答,足以讓我在面對種種疑惑的時候,時而閉閉眼,停停腳,然後提起兩條疲累的腿,繼續蹣跚前行。
※課後活動:
如果福報不是有拜就有,那該怎麼辦呢?天帝教基本經典裡,唯一一部宣稱可以求得福祿壽的寶典《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主講的斗姥元君其實有明白而簡易的答案。
答案請見下期《天帝教教訊》。
註:以上引文節錄自田心耘著《人人一本福德存摺—北斗徵祥真經讀經筆記》,帝教出版公司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