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為典範 教化人心

永為典範 教化人心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49期 » 永為典範 教化人心

陳正筆  2013-04-15 10:35

追憶父親陳永教 平福同奮 奮鬥一生紀實

文・照片提供/陳正筆

  人生若夢不勝悲 在世為歡有幾時

  奉勸諸兒多積德 免教日後悔來遲

           陳永教89.8.27

  汪光活樞機的岳父,陳敏達同奮、陳敏還開導師,以及《教訊》特約插畫陳正筆同奮之父陳永教先生(道名平福),回歸自然對年,今(102)年3月30日由汪光活樞機率親族舉行對年傳宗合爐儀式。儀式後,陳老先生長子~陳正筆同奮,清明時節倍思親,特撰文懷念父親,令人感懷。

 

  我的父親陳永教(平福同奮)是澎湖地區著名詩人,去年回歸自然,歷經人間奮鬥90載。

書香門第 艱苦卓絕

  父親出生於書香門第,我的曾祖父是清同治年間文武秀才,祖父傳授漢學,著書立說,創辦並推廣燈謎活動,流傳迄今已百餘年,深得地方傳頌。

  父親有此淵源,理當得天獨厚,惜3歲喪父,十餘歲時亦跟隨母親遠出工作,艱苦卓絕,自立自強,雖在日據時代,仍然勤學不倦,習得深厚漢學,以「博文」為學名,繼承父志。

為孝辭職 返鄉事母

  父親為侍奉年邁祖母,毅然辭去公職,返回澎湖故鄉,後來子女相繼出生,為生活不辭辛勞上山下海,負起養育重擔,屈身從事粗雜工作,每每頂著季風,牽車舉步維艱回家,因操勞過度而染患胃疾,長年累月之下,造成胃穿孔急症,導致腹膜炎。

  當時的澎湖醫療不足,經3次手術後,未見改善,後來醫院已經放棄救治,幸賴曾在村中服役青年陳國雄君得知,央請臺大教授洪文宗博士(註)親臨澎湖探視,認為有救,方以擔架抬上飛機,來臺就醫,在洪醫師妙手回春下,終於痊癒。

  從父親急症迄至痊癒,實是歷經顛沛流離、苦難艱困的2年多時光,是我們家族陷入悲慘黑暗的歲月,生活陷入了絕境,真是貧病交迫難度日。

  令人最難忘的是過年,全家人不能在一起團圓,猶記於除夕夜,在醫院的冷冷清清的子夜時刻,處處傳來的炮竹聲不斷,我們在父親的病榻旁,沒有新衣穿,也沒有年夜飯,更沒有壓歲錢,含淚也跟人家過年!

  迨祖母年邁失明,父親即提早退休,以侍奉祖母起居,伴她安寢,守護於側十數年如一日,母子情深,可見一斑!

  民國82年,百年古厝改建樓房,父親取曰「東來閣」以紀念祖母,在廿字裡的「孝」字,為人子的父親,可以說做到了。

 ●民國58年父親大病初癒時的全家福。

孝子慈父 庶幾無愧

  三齡失怙實堪憐 寡母孤兒苦萬千

  鞠育劬勞情未盡 願承菽水養餘年

  飲水當思念水源 烏鴉反哺養堂萱

  羔羊跪乳知深德 為子焉違報本恩

  祖母逝世後,父親極為思念,提筆寫上述感懷詩,如今讀來,令人不勝唏噓,也印證父親事母至孝的情操。從早年放棄公職,返回澎湖家鄉,為承歡膝下寧過艱難生活,甘之如飴。

  父親平福同奮與我的母親綺春同奮,生活艱苦4、50年,雖然寅吃卯糧,仍堅持栽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養育五男四女,教孝教忠,得以立足社會,謀生無虞,實在非常不容易,慈父的責任,更是圓滿達成。

 ●父親書法作品。

兒孫滿堂 奉獻服務

  筆者秉鏄排行長男,道名正筆,自幼深受父親薰陶,熱衷文學藝術,漫畫作品曾獲國軍文藝獎座,為當屆最年輕得獎人。

  那時,父親高興的為我作了首以下的詩:

  能文善畫質彬彬 子是寒門苦出身 回憶當年書讀日 安貧立志慰雙親

  銅獎得來淚欲傾 全家為汝慶光榮 埋頭苦幹思當日 不負千錘百鍊成

  筆者早年從事百貨業廣告企劃工作,曾受聘上海育樂經營管理企劃總監,民國90年受父母引渡皈師,曾擔任傳播出版委員會暨教史委員會委員,現職臺北縣初院天定堂教務專員,經常為教內活動設計文宣及攝影工作。內人葉月英,道名鏡中,我們夫婦在帝教共修。

  ……

  三弟秉錕(道名正脩)與弟媳艷子(道名鏡寧),勤奮認真,於澎湖經營小吃,有口皆碑。可惜正脩於民國90年回歸自然,令雙親萬分悲慟與不捨,也由於天帝教飾終大典之殊緣,引渡成就家族皈師潮。

  四弟秉圭,道名正修,有父親風範,繼秉錕之後返鄉照顧雙親,也辭臺北工作,目前擔任天風堂道務專員。

  二妹瓊楣,道名敏達,曾任職極院,繼承父志,精研漢學有成,並擔任臺語文教師多年,其夫婿乃汪光活樞機使者。

  三妹是天極行宮管理委員會開導師陳敏還,亦秉承父志,鑽研國學,並傳授推廣漢音誦讀經典,弘揚在地文化。她的另一半~光湧同奮,是極院管理院秘書。

  小妹瓊玖,道名鏡迅,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目前擔任天鎮堂教務助理專員。

 ●父親為眾女兒傳授漢學。

 ●我與父親(左)在澎湖起飛巨石前合影留念。

熱心公益 造福桑梓

  父親學識淵博,熱心服務鄉里,早年被推舉為鄉民代表,為民喉舌,為地方爭取權益,深受鄉民付託。

  舉凡鄉親婚喪喜慶,需製作對聯輓帳、宮廟門聯,總是義務撰擬,更幫助鄉民寫信回信兼解析籤詩,並教授漢學,朗讀經書、述說四書五經、昔時賢文、千字文、瓊林等書中典故故事,教忠教孝或說書三國演義等等,或出謎題娛樂鄉親,老少咸宜,門庭若市。

  這樣的寓教於樂,在沒有任何娛樂設施的年代,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弘道布施,功在社稷。

  筆者整理父親書房,發掘父親珍藏珍貴詩詞文學書信等手稿,數以千計,令人不勝唏噓與感傷。他老人家早年參與西瀛吟社,即使生活困頓,仍創作詩詞歌賦,抒發感懷,情真意切。

  父親的大作,目前部分作品收錄於《西瀛吟社詩穗百年菊島輯》與《建國百年誌慶吟社詩集》,得以永世流傳外,筆者亦將結合姊弟妹心力,共同彙整並盼早日付梓,讓父親一生學問,能與社會大眾分享,亦有教化人心之功!

皈師帝教 常奮常鬥

  民國90年父親皈師帝教,參加正宗靜坐班23期,曾任天風堂副主事,全力協辦天帝教第2任維生首席於澎湖地區無形勞軍。

  父親一輩子帶領兒孫晚輩積極奮鬥,並隨機傳授傳統漢學。此外,也教誦漢音〈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分享同奮學而時習之樂,豐富帝教文化多元內涵。

  由於母親疾患在床,緣為離島醫療資源不足,且子女均在本島,因而將母親接來臺北就近照顧及接受復健,父親隨行照拂,不意父親年前違和住院,而驟然回歸,實在令人萬分不捨與難以接受。

  父親早年曾寫下:

  骨肉離開 遠隔雲海

  心懷莫及 夢裡相陪

  天倫樂事 何日再來

  我的父親在凡間奮鬥經歷與文學詩詞作品,留給我們無限的懷念與追憶,也將長活在我們的心中。

感恩追思 永懷教父

  父親的詩作,適為此刻諸子女們心情寫照:

  親恩似海深無底 形影相依夢裡時

  異地繁華難觸悶 家山遼遠望雲思

 

  心好痛!哭我的父親……我的五弟正修寫出:

  念父不勝雙淚痕 天倫何日再重溫 世如真有輪迴事 必報親情未了恩

  落葉歸根花再開 孝心未盡悔傷哀 子當誓命完遺志 兒代父親復活來

 

  我愧對父親一生養育教誨,泣述整理之餘,代表家屬恭謹叩謝 上帝、師尊、師母的聖恩聖德與慈悲眷顧,也感恩所有對父親知者、識者之襄贊,以及協助之所有有形無形仙佛、道長、同奮們………

 

  正筆 叩首

註:臺大教授洪文宗博士,即後來分割忠仁忠義連體嬰成功之名醫是也。而陳國雄君,後來成為平福同奮的大女婿,一時傳為佳話。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