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北大 築夢中華 2013年「兩岸青年學生論壇」紀實
張光弘開導師 2013-06-15 11:35
文/張光弘開導師
照片提供/極忠文教基金會
由極忠文教基金會圓成的2013年「兩岸青年學生論壇」,5月4日至5月6日在北京大學舉行;欣見兩岸青年學子踏出認識彼此,放下刻板印象的第一步。
對下一代因中華文化淵遠流長的共識,發露同榮同享的達觀思維,身為青年團的開導師張光弘,特地以三個「前言」,引述此行的前鋒意義與未來蘊含。
前言一:
「個人夢北大夢,讓我們的夢有根;中國夢民族夢,讓我們的夢有魂。」
「因爲中國夢,我們感受到了一份同心奮進的深沈力量;因爲中國夢,我們看到了充滿希望的廣闊未來;因爲中國夢,我們更加懂得了當代青年所肩負的歷史責任。」
2013年5月4日,上述感性言語登上北京大學(以下簡稱「北大」)新聞網;該段話,出自「北大」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年輕學子一篇〈暢談中國夢 共話燕園情〉大作。
●第1天大家互相認識。
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先生收到信函,4天後,立即回覆,再次提到「同心奮進」力量之可貴,並勉勵他(她)們:為了中國夢,當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此一勉勵引起熱切互動,廣泛流傳在各大媒體,並在大陸各階層導發一波波討論「實現中國夢」的熱潮。其中數度提到的「同心奮進」,不也是「同奮」的另一種詮釋嗎?
我不禁回想起民國80年1月及81年6月,本師世尊為促進中國真正和平統一,先後兩度致函中共大家長鄧小平先生,信函開頭分別提及「五四」學生愛國運動的歷史軌跡。
第一封信開頭為:
小平先生:請允許我先做自我介紹,說明我的身分和立場。我於公元一九0一年生於江蘇省吳縣(蘇州),就學於吳淞中國公學,參與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中國最早民眾運動「五四學運」上海學聯的總務部長,是五四學運在臺灣碩果僅存的五個老人之一。
第二封信為:
小平先生:一九九一年元月十五日,我以一個九十一歲曾經參與民國八年中國最早民眾運動「五四學生運動」在臺灣碩果僅存五個老人之一,及民國廿六年七七抗戰前五天挈眷歸隱西嶽華山大上方,參悟宇宙境界,祈禱抗戰最後勝利,歷經八年而不懈的有神論宗教徒身分和立場,提供一些屬於海峽兩岸中國人共同關心的基本問題和願望,備供先生面對中國歷史承轉時期為中華民族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空前未有大事業的參考,諒邀鑒察。
如果本師世尊還駐世的話,他又是會如何寫信給當前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呢?我想還是會在信函開頭,提到「五四」學生愛國運動吧!
前言二:
「五四」學生愛國運動怎麼來的?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踐踏中國主權,引發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後來,發展成青年學生的學生運動。
最後,這項學生愛國運動引發全國學生集體罷課和廣大群眾、市民、工商界人士等階層,共同展開示威遊行、請願、罷工,乃史上著名的「五四」學生愛國運動。
期間,在上海中國公學召開會議時,年僅18歲的本師世尊慷慨激昂發言,全力支持北京學生的抗議活動,因此被推派為學校代表,和其他學校代表共組學生聯合會,擔任總務部部長,與復旦大學的何葆仁會長,南洋大學的彭精一副會長,成為上海學生聯合會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39年,在紀念「五四」學生愛國運動20週年的會上,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建議將5月4日,訂為中國青年節(又稱「五四」青年節)。
1949年,大陸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在中華民國臺灣,青年節則於1954年,改為「329」青年節。
這中間有5年(1949年—1954年),兩岸曾以「五四」學生愛國運動發起的這一天,共同視為「青年節」,而它的發祥地正是現在「北大」百年紀念講堂前的三角地。
今年5月4日,2013年「兩岸青年學生論壇」首度移師「北大」,又再度搭起兩岸青年學子友誼的橋樑。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與會者名牌字樣,由「北大」哲學系系友、著名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書寫,銘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但呼應今年主題:「責任、機遇和夢想」,並遙相契應青年節的傳統精神與意涵。
前言三:
2013年5月6日「兩岸青年學生論壇」閉幕式上,「北大」冀建中老師回憶起24年前,1989年紀念「五四」學生愛國運動70週年學術活動,原本預定於北京香山飯店召開,後因故取消,但也因此結識了李子弋教授。
往後展開與李子弋教授合作的各項交流活動,她並簡要介紹李子弋教授之父~涵靜老人(本師世尊),設立的「極忠文教基金會」宗旨及目標,以及過去幾年在「北大」合辦的「極忠講座」,以及在香山舉辦的「孫文論壇」等。
睽違2年的「兩岸青年學生論壇」,在天帝教北區新境界副境主陳大晟同奮於去(2012)年10月起大力奔走,透過於「北大」攻讀博士的梁靜換同奮協助,終於在同年11月由「北大」哲學系選定大三學生趙悅(在高三上學期,就被「北大」提前錄取的資優生)作為窗口,隨即展開先期的交流活動,並以臺灣大學「人生哲學研究社」作為招募培訓基地。
2013年「兩岸青年學生論壇」的臺灣代表,由政治大學副學務長彭立忠教授帶隊,帶領臺灣大學龍元哲同奮、臺灣師範大學林大丹同奮、臺灣科技大學林聖富同奮,以及彭老師的兩位國家發展研究所碩一學生湯宗岳、徐禹錚,加上陳大晟同奮與我一行8人,抵達「北大」哲學系的論壇據點。
「北大」哲學系選拔出來的學生各個臥虎藏龍,計有「北大」最佳主持人、女生最佳辯論學生、儒行社社長、榮獲「北大」自主選拔(相當於臺灣推甄)的學生等9人。
今年5月4日喜迎「北大」115週年校慶,校方特別舉辦「家・年華」活動,邀請「北大」師生返校敘舊,遊客及校友們來到了哲學系四院前的靜園草坪上。
大家歡喜的拿起相機,卡嚓、卡嚓捕捉15位圍成圓圈、笑聲開朗的學生鏡頭;生動的畫面,正是參與此次論壇的兩岸學生,以開心的各種遊戲來「破冰」解凍。
隨著活動的進行,才發現80年代後的青年,在資訊文化的全面籠罩下,根本就沒有成人世界的對峙、海峽兩岸的隔閡。
風水輪流轉,不接觸不知道,兩岸的生活早已發生巨變,相對於沒有實地互動的其他青年學子來說,卻因為政治與媒體的誤導,似乎停留在另一個異世界。
另外,從此次「北大」手冊特地以繁體字編排,讓不諳簡體字的我們沒有隔閡,以及種種活動安排等各項細節,讓人深刻感受「北大」的用心,兩岸的「誤區」需要靠行動與誠意來化解。
關於兩岸發展在「誤區」中,未來將如何發展?楊立華老師除了風趣的以「質勝文則野(大陸)、文勝質則史(臺灣)」分別描述兩岸的學生特色外,提出兩岸或許不應執著於表達「應該」如何,而是討論「可以」如何。最後,他期許兩岸學生能夠互補: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從這次論壇中,我們深切感受人的本質,不因環境而相異,兩岸之間,各有優劣利弊,可以相輔相成,就像繁體字的「愛」,是有「心」的;「親」,是相「見」的。只要有心,見面三分情,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北大」王駿老師曾說:兩岸是一家人,「家,不是講理的地方」,需要靠三心~誠心、耐心、信心,實在的交流與關注,不急於解決政治上的統一問題,循序漸進,把理想與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