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山的日子

在華山的日子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53期 » 在華山的日子

編輯部  2013-08-15 11:15

文/編輯部
繪圖/陳正筆

(四)華山上的神燈

  山上過活真不簡單。

  華山上有老虎、有豹子,好天氣的晚上,從北峰望過去,在山嶺草叢間可以看到一對、一對的綠色發亮的珠子,有人說那是老虎的眼睛、豹子的眼睛。

  四個小蘿蔔頭可都是好奇寶寶,瞧啊!瞧!都沒真的看到老虎或豹子。但是,冬雪過後的早上,可以清楚看到雪地上豹子留下的腳印。

  蛇,那就更不用說了。老道士告訴四個蘿蔔頭說:「看到蛇,看到牠出洞,一定要看到牠進洞,否則會有危險。」

  有一回,幫大慎兄弟補習的郭先生打開被子,就看到蛇盤在床上,郭先生倒不驚慌地說:「長道友,請你讓開,讓我睡覺。」蛇竟然一溜煙地不見了。

  華山上的野山羊,可是一絕;山羊的叫聲,就像狗吠一樣,起風、下雨就會聽到山羊叫,倒沒見過狼。

  最奇怪的是,有一回晚上,大慎跟大璋親眼目睹黃甫峪那邊有一串應該有20層樓高的燈,快速遊走。

  那個燈移動速度快得不得了,聰明的大慎認為在荒郊野嶺的森林裡頭,不可能有那麼多人同時點著火把,快步疾走吧?

  他以目測距離來判斷,那個燈約有20層樓高,光度高過一般的燈光,絕不是普通拿火把的光度,移動得非常快,在山坡上移動如此快,如此高的燈怎麼可能快速移動?

  過去有人說:在峨嵋山有神燈、佛燈,大慎看到的,應該就是神燈吧!(註1)

  正是:「華峰嶺上顯神奇,仙客無形常影隨,靜待萬方風雲會,崑崙一動聽前麾。」(摘自《清虛集》24頁〈因嶺上神光顯奇而作〉)

(五)華山的進香團

  3月,冰雪慢慢融化,華山開山囉!滿山都是斜揹黃布包的進香客,大慎帶著弟弟們也跟著湊熱鬧。

  揹黃包的進香客分成三個幫,每一個幫都有幫口(註2),到開元寺進香的江蘇幫,是北峰、東峰的主客;從華山山後陝南來的南山幫是西峰的主客;第三幫稱為寶雞幫,要到號稱中峰的玉女峰去。

  開元寺的進香團,青樓女子是主流,還有澡堂的。從江蘇帶來的黃布袋,裡面裝著供香、黃紙與零錢。

  華山的老道平常將神像丟在角落,每逢開山時節就把神像搬出來,擺在旁邊,然後擺個香爐,擺個磬,盤腿坐著。最捨得花錢的就是這些揹黃包的,沿著山,看到神像就上個香,丟點零錢,然後敲三聲磬,祈求平安。

  西峰就是蓮花峰,相傳是「寶蓮燈」中,沈香劈山救出三聖母的地方。現在翠雲宮邊上有一巨石中間裂開,如被斧劈,名「斧劈石」,旁邊還樹立一把長柄大斧,傳說就是當年小沈香劈山所用的神斧。

  西峰有許多的故事。南山幫有個拜西峰的信仰:南山來的老先生、老太太都是苦力,每個人都先到玉泉院報到,不但將全年的收入都捐給西峰,其次是每個人上西峰都揹著3塊瓦、2塊瓦,或者2塊磚、3塊磚的上山去。

  老二大璋身手俐落,雖然只有7歲,也跟著進香客揹著瓦往西峰去,因為可以順便向當家的「崔爺」打秋風(註3)。

  從「沈香劈山」的地方走上去,西峰廟下有一塊石頭,就像一個大的蓮花一樣,是天然的;西峰往下走,直直削下來,據說有一個洞,有天書與寶劍,曾有一個人利用麻繩、草繩繫綁身子垂放下去,想要拿天書與劍,結果掉下去摔死了。

  還有一個捨身崖,曾經有一個孝子欲為母親求壽,用自己的身體折換母親陽壽,據說人跳下去後,醒來時竟是在自家床上躺著。

  第三大幫稱為寶雞幫。河南有錢人都住在寶雞,大的工廠也都在這裡。這幫人進香都到玉女峰去。

  華山進香團是「分贓」分好的,各有「地盤」,誰也搶不走誰的。但三幫都要到南峰,南峰是主峰,三方人最後都要到南峰,到仰天池,拿個盆子,舀點水帶回去。

(六)潼關事件

  住在北峰,其實並不寂寞,因為阿爹的客人非常多,幾乎包括了西北地區的軍政大員。

  老大大慎還聽到客人說:「為什麼『西北王』胡宗南可以鎮守西北,讓日本人過不了黃河?主要是他在華山有個雷達站!有個情報站!」後來才曉得,原來那個活的「雷達站」,就是阿爹。

  潼關有西北軍頂著,日軍打不過來,決定從襄樊經過老河口,由漢水打漢中,打到重慶背後。在襄樊一帶,被日本人稱為「中國陸軍戰神」的張自忠孤軍苦戰,需要增援,蔣委員長要胡宗南部隊到信陽去支援。

  到南陽、信陽通過號稱「八百里秦川」的秦嶺太遠了,從潼關、閿鄉到銀保,轉遠思,只有這一條路,才可以快速增援。

  鄰近潼關的河南閿鄉在黃河邊,有一個跨山頂的鐵橋,橋不大,被對面風陵渡的日軍摧毀,阻斷軍事運輸。「西北王」胡宗南下令隴海鐡路運輸司令周嘯潮三天修好,否則槍斃。

  周司令無計可施,請人上山求助阿爹。阿爹說:「三天內必降濃霧,你們趁晚上搶修,關燈夜行,可以安然過關。」

  白天目標太明顯,修橋會暴露目標,晚上開燈過橋,也會遭日軍砲擊,提著頭做事的周司令,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當天晚上,阿爹寫了「牒文」(註4),穿著道袍上光殿祈禱。下了光殿,阿爹拿著還沒燒掉的「牒文」,讓姆媽瞧見了;姆媽一看,可不得了,原來阿爹向鴻鈞老祖、性空祖師求援。

  姆媽急著問:「兩位老前輩沒來怎麼辦?」阿爹說:「我絕對相信!」夫妻倆就信步走到北峰頂,坐在那裡看著。

  沒多久,萬里無雲突然起霧,在華山起霧是常事,黃河邊的閿鄉那地方就難了,結果硬是起了濃霧。

  次日黎明,漫天濃霧不散,日軍大炮失去目標,鐵橋如期搶通,軍車全數東行增援。

  阿爹在北峰頂看了,笑逐顏開,隨性吟出〈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的詩句:「早奉天公賜合同,一方淨土留關中,十方三界齊擁護,豐鎬重開太平風。」

  阿爹不僅是雷達站!情報站!簡直就是半仙。(待續)

1.在峨眉山、青城山、廬山,有一種共同奇特的自然現象~佛燈或稱聖燈、神燈。

  古今有很多人對佛燈,有不同的解釋與猜測。如:范成大《青城行記》:「夜有燈出四山,以千百數,謂之聖燈。」有人說:是丹藥發出的、是草木搞的鬼、是鬼神所為……,總之沒有確定究竟是什麼造成的。

2.幫口,指舊社會地方上或行業中,藉同鄉或其他關係結合起來的小集團。

3.「打秋風」一詞,在宋代原稱「打抽豐」,意思是別人在生活上如有豐盈,不妨託個詞、借個端,前去抽取一杯羹,多少帶點强行卡油的意味。

4.「牒文」指文書,此處指奏報神明的文書。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