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統一戰略前瞻 齊心創建黃冑輝煌

和平統一戰略前瞻 齊心創建黃冑輝煌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56期 » 和平統一戰略前瞻 齊心創建黃冑輝煌

資料‧照片提供/極忠文教基金會  2013-11-15 09:30

資料‧照片提供/極忠文教基金會

  2013年「孫文論壇」中,激盪多元與厚實的思想理論,惕勵兩岸踵武先賢腳步,讓中華民族在先祖所留蘊底下,締造不凡的中國人新世紀。

  其中,有兩篇精湛報告,因篇幅過長,緣慳一面,無法刊載於《教訊》,分別是中共中央黨校戰略研究所主任段培君先生,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員楊天石先生的大作。

  維生先生在大會召開前後,一致推薦今年「孫文論壇」難得邀請到這兩位重要學人,在會議中做極有份量的演講。

  他說:段培君先生以「孫中山現代化綱領與中華民族的戰略未來」為專題,闡發當前中共領導層級新的大戰略思維。

  楊天石先生則是中國大陸近代史學界極具重量的學人,他以近10年的時間,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精讀了蔣中正先生的日記,因而於2002年出版《蔣介石秘檔與蔣介石真相》一書中,極具公正與嚴謹地還原了蔣中正先生的原貌真相。

  這次會議中,他以「蔣介石實踐孫文政治思想的『八年抗戰』」為專題,講述對蔣老先生研究新見,給我們說明很多對於蔣介石先生的誤解,今天是解了一個蔣介石先生的冤獄。

  值此天極行宮「玉靈殿」開光30週年前夕,對於 上帝敕封中正真人為「玉靈殿」副殿主,督令矢忠矢奮完成未竟志業,稱得上是最及時的獻禮。

  維生先生相信,2013年「孫文論壇」將以段培君、楊天石兩位先生的專題演講,落下歷史重大記錄!

 ●維生先生主持「孫文論壇」閉幕式。

  以下是維生先生在閉幕式演講的內容:

各位新朋友、老朋友,各位同道、同奮,大家午安!

  非常感謝兩岸的研究孫文思想的學人們,以及對孫文思想關懷的同道、同奮們;因為大家的關懷與參與,能夠使得2013年「孫文論壇」圓滿成功!

  感謝!中國社會科院近代史所步平教授,以及近代史所的研究員們長期支持,讓「孫文論壇」將會持續舉辦下去。現在我要宣布:極忠文教基金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今後每逢1、3、5、7、9年,將分別在大陸地區與臺灣地區繼續合作舉辦「孫文論壇」。

  今年2013年,在臺灣舉行,2015年我們決定在北京舉行;因為,2015年適逢「抗戰70年」,選擇這個極具紀念意義的時間在北京舉行「孫文論壇」,屆時我們可以好好地省思,這段民族的經歷與教訓。

苦難未能訓示來茲

  「大戰略」思想家李德哈特有句不朽的名言:「大戰略的視線必須超越戰爭,而看到戰後的和平。」「戰爭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永恆的和平。」因為戰爭不是贏得勝利,而是為了長治久安、永久的和平。

  70年前的8年抗戰結束時,當時就有一種說法:「中國是慘勝。」「慘勝」兩字一直烙印在我的記憶裡,很值得兩岸共同記取、共同研討。2015年「孫文論壇」歡迎大家一起參與。

  第二件事,楊天石先生剛才的專題演講非常珍貴;他對蔣介石先生日記的長期研究,尤其珍貴與客觀。極忠文教基金會在會後,將安排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地,請他再對臺灣社會,談談有關這些歷史上很重要的紀錄,讓大家更清楚的了解,這是未來我們繼續要做的,更是今天必須做的。

  臺灣現在已經沒有人談三民主義,也只有一個天帝教還在講三民主義。所以我要談談,為什麼天帝教還在講「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而且在臺中清水天帝教天極行宮前面兩個大柱上,鐫刻有兩行字:

  「願我玄穹佑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念茲末劫行宇宙真道重光地球」

  鐫刻在天極行宮平等堂門前,兩支擎天大柱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涵靜老人雄渾墨寶,也可以說涵靜老人留給我們天帝教同奮未了的天命;因為涵靜老人認為,這是他未竟的天命。

  有些人認為三民主義是國民黨的政策,因此常把天帝教主張「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歸類為泛藍的宗教團體。今天我必須要把這段往事公開地講給大家聽聽。

  我的父親涵靜老人,是「五四運動」上海學聯的領袖。當時孫中山先生正在上海,曾由邵力子先生陪同他和程天放、何葆仁、余井塘、潘公展等,前往謁見。

  中山先生與他們談了一個小時,並要他們參加國民黨,介紹人是「孫中山」。涵靜老人在1969年,為了追求新聞自由,反對《出版法》,公開宣布退出他50年黨齡的國民黨,這是第一個源頭。

本師天命其來有自

  我必須要談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本質由來。

  1977年4月,我們雙親接受在美國的二弟子堅的邀請,三弟子達和四弟子繼陪倆老去美國旅行,原本預定旅行3個月。當我的父親在洛杉磯與舊金山停留不到一週,涵靜老人就對三個兄弟說:「你們陪著你們的母親繼續走下去,我要回臺灣。」當時我的母親生氣地說:「我陪了你一輩子,你答應陪我旅行3個月,為什麼臨時反悔了?」經過折衷,父親陪母親在美國停留1個月。

  當他回到臺灣說:「我一輩子反對共產主義,因為『共產主義滅絕人性』。我一輩子追求自由、民主,認為美國是民主、自由的聖地。但我去了美國,發現美國固然有自由民主,但『資本主義腐蝕人心』。這兩個主義,都非我所愛。」

  1978年元月15日涵靜老人將「宗教哲學研究社」在臺灣復社,在2月去探望老友陳立夫先生,原本希望邀請陳立夫先生到「宗教哲學研究社」來主講「四書道貫」。

  談話中,涵靜老人接著就將他對於美國的情緒發洩了,感嘆地說:「共產主義滅絕人性;資本主義腐蝕人心,未來人類走向哪條路?」陳立夫先生提醒說:「老弟啊,你應該記得,還有一個三民主義!」涵靜老人陡然走向立夫先生的案頭寫下8個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拿給陳立夫先生說:「老兄請你以國民黨評議委員主席團的身分把這8個字向國民黨提出,作為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1981年3月,國民黨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通過「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綱領。這就是「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源頭。

  涵靜老人他執著於自己的理想;他說:「這是自己堅持的第三天命。」涵靜老人認為他必須要完成這第三天命,很可惜涵靜老人沒看到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

兩度致函小平先生

  1990年元月15日,涵靜老人寫給鄧小平先生的第一封信,以及1992年涵靜老人又寫了第二封信,這兩封信都是我送去北京的。兩封信,我們都刋印在這次「孫文論壇」的《大會手冊》中。

  在《大會手冊》的41頁,是涵靜老人他寫給鄧小平先生的第一封信,在45頁是第二封信,請各位參閱。大家可以看到當年一位92歲老人所堅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智慧與堅毅的精神。

 ●《大會手冊》41頁,是涵靜老人他寫給鄧小平先生的第一封信;45頁是第二封信,大家可以看到當年一位92歲老人所堅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智慧與堅毅的精神。

  請大家讀一讀我們摘錄部分的內容:

  「我於公元一九0一年生於江蘇省吳縣(蘇州),就學於吳淞中國公學,參與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中國最早青年運動『五四學運』上海學聯的總務部長,是『五四學運』在臺灣碩果僅存的五個老人之一。」

  「我是一個歷經憂患,自始窮究天人之學的中國傳統知識份子。我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真諦,我希望中國富強、和平、統一。我要祈禱中國人能生活在自由、民主、繁榮、無虞匱乏、無須恐懼的國家,並有尊嚴屹立於國際社會中,不為時代潮流所淹滅。」

  「我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宗教徒和『有神論』者,但我關懷世界、關懷社會、關懷時代、關懷同胞。我認為當前人類最大的苦難根源,是出自于『恨』而沒有『愛』。我所服膺天帝教的中心思想就是中華文化的仁愛思想與王道精神為根本,呼籲世人急起從根自救,擴大人類生存合作之思想領域,祛除侵略鬥爭之兇暴心理,邁向『精神重建,道德重整』。」

  「觀照今天世界人類共同面臨著生活與生存的危機,其解救之道惟有揚棄暴力與私見,共同打開共生、共存、共進化的大門,邁向和平、繁榮、積極建設的康莊大道。因此,宗教徒與共產黨人固是道不同,但面對人類進化的共同期望卻是一致的。就當前急務而言,那就是中止人類流血戰爭的『破』,積極進行增進人類福祉的『立』。」

  涵靜老人在致鄧小平先生兩封信均指出:「一九九0年十二月七日中共中央第七中全會宣示: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涵靜老人又說:「中山先生在民生主義第一講中說: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因此,他肯定地說:「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與民生主義,其實都是市場社會主義。」「三民主義應屬適合中國人的溫和的社會主義。」

  涵靜老人希望在小平先生領導下:「保障私有財產,才能發展私有經濟,建立起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混合體制,才能使大陸同胞生活,由溫飽而逐漸小康富裕;尤其世界冷戰結束之後,世界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若干區域性經濟組合,勢將積極興起,若無大陸與臺灣之合力發展,勢必遠落人後,將無法立足於太平洋之濱,非但無法與世界潮流配合,且將使全球中國人淪為世界之負債,而非資產。」

  涵靜老人在這兩封信中先後強調他所希望的未來兩岸和平統一是建立在:「一個中國、一個主義」的基礎上。

同奮齊心衷誠祈願

  再請大家讀一讀,天帝教的同奮三十餘年來每天祈禱的〈祈禱詞〉:

祈禱詞

教主!我願奮鬥!

 願—神聖人凡通,至誠獲感應!

 願—人心復古,抱道樂德回天轉運,人類浩劫化減於無形!

 願—信心不惑,澄清行劫魔氛!

 願—拯救天下蒼生,化延核戰毀滅劫,大地早回春!

 願—天祐中國,兩岸真正和平!

 願—青天白日放光明,我居自由、民主、平等、繁榮、均富、安寧!

 願—黃冑一統,萬方協和,中華文化復興!

 願—天下為公,宗教大同,世界大同!

 願—人類無差等,泯除民族仇恨!

 願—寰宇清平,永無侵略戰爭!

   志願無盡,身心遵神媒,身心為蒼生,奮鬥無已,精誠格穹蒼,聖域化開天人!

上帝!大放親和光,我願伸!

 ●天帝教同奮三十餘年來每天祈禱的〈保臺護國和平統一迴向文〉。

  這是天帝教同奮每天必須要持誦的〈祈禱詞〉。此一〈祈禱詞〉,原本為涵靜老人於1949年到臺灣手訂為個人祈禱所持誦者,1980年12月21日天帝教在臺灣復興後,啟用為全教共同持誦的《教壇課程》。

  祈禱後,還有一個〈保臺護國和平統一迴向文〉:

 至真至誠,一心一意,我今祈求

 兩岸認清潮流時代環境,毅然放手乾坤一擲

 中共尊重現實中華民國,誠信協議臺海和平

 兩岸復興中華民族文化,決心實行民主體制

 形成一個自由民主中國,兩岸真正和平統一

 至心皈命禮,我今持續發揮精誠祈誦

聲聲願願,感格天心,無形應化有形,有形配合無形

旋乾轉坤,完成保臺護國和平統一中國天命

  〈保臺護國和平統一迴向文〉,涵靜老人於1992年親手所訂;原文中間的文詞為:

 中共認清潮流時代環境,毅然放手乾坤一擲

 中共承認現實中華民國,宣佈對臺不用武力

 中共放棄共黨一黨專政,決心接受三民主義

 形成一個中國一個主義,兩岸真正和平統一

  天帝教於1999年5月,才修訂為現行版本。

  這是天帝教同奮30多年來,一直做的奮鬥心法。宗教最大的權力就是祈禱。宗教徒通過祈禱,冀望增強正氣天地,破除暴戾之氣,祈求 上帝加持給兩岸中華同胞,完成兩岸和平統一。

  涵靜老人證道後,天帝教同奮仍不斷地祈禱,並持續不斷在兩岸之間推動三民主義,做為兩岸和平共同努力的綱領。

  明年是涵靜老人他老人家證道20年,我在黃庭隨侍他19年,我心心願願希望能夠落實涵靜老人他老人家未竟的心願,也是我有生之年所要努力的終極目標,以我現在的健康,我自信還可以陪同各位同道、同奮奮鬥5年。

  在此感謝各位大陸來的好朋友們,在論壇上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訊與建言,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兩岸未來的和平道路。我一貫認為,兩岸和平的未來並不決定於兩岸的領導人,決定於兩岸的同胞,尤其是臺灣人民;因為時代潮流的發展,兩岸的領導人沒辦法抗拒兩岸和平統一的洶湧潮流。

  臺灣20年來,有3位臺灣大學出來的臺灣領導人: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都缺乏對於大戰略形勢的了解。我願意以大戰略的思維,提出一個大戰略藍圖請各位共同思考。

  1894年甲午戰爭,在太平洋地區崛起一個東洋強國「日本」。到了1954年,日本戰後重建自衛隊,那是第二個甲午年。現在日本安倍晉三首相一代領導人都生於1954年,因此他們自稱為「甲午之子」。明年,2014年,又逢甲午年,究竟是日本在東洋再起呢?還有新的形勢會出現呢?這是第一個思考。

中國邁向海洋戰略

  第二個思考。中國人一貫以黃河、長江為主流。有首歌詞:「只要黃河、長江的水不斷……」,這說明了中國人是大陸文化為戰略思維的古國。時代在變,明年起未來的3年,中國會有個新的戰略出現,應該稱為「海洋戰略」,未來的中國人,一定要走向太平洋。

  今年8月12日,歐巴馬與習近平在加州對話;習近平先生曾經說:「太平洋既寬且廣,足夠中國與美國兩個大國在這裏和諧共存。」雖然此一說法未見歐巴馬公開回應,但習近平8月15回到北京後宣布3件事:

  第一「神舟十號」升空。第二件事是「蛟龍號入海」,蛟龍號潛水器是為深海探勘的海洋工具。第三件事是「遼寧號」航空母艦出航。有一個非常清楚的形勢,未來太平洋將會以關島做為中心點。關島以東的東太平洋屬於美國勢力範圍;關島以西的西太平洋由亞洲人自己處理。

  21世紀呈現在新的時代前邊的,將是中國如何面對:「海洋、海權與海洋戰略。」何況中國已進入「外太空」,豈能放棄「內太空」的海洋?

 ●至情至性的維生先生,每每談到兩岸的無奈,總是老淚瞬彈。

  中國一貫被認為是一洋國家,是屬於太平洋的國家;其實中國應該是兩洋國家。站在雲南高原上看,依中國的地緣關係,中國是「亞太印的國家」。現在中國大陸已經在緬甸建立新的油路,所以中國一定會走向孟加拉灣以東的印度洋;換句話說:未來中國大陸必將會在海洋上取得亞洲西太平洋、東印度洋的海權。

  去年開始,很多人都會問:東海會不會有戰爭?南海會不會有戰爭?我肯定地說:不會有戰爭;因為東海,非常清楚美國必將解除「第一島鏈」,從琉球向關島轉進。而在南海,受到美國影響的兩個國家菲律賓、越南,同屬東協十國,在經濟利益上仍需依賴中國大陸。

  昨天段培君先生在第三場專題演講中,以「孫中山先生現代化與中華民族的戰略未來」為題指出:「臺灣的政治家與戰略家,不僅要看到戰略之道的歷史發展,且要看到它的全球發展。從全球視野繼續完善自身的發展機制,且要跳出島嶼視野進行大戰略籌劃。」

  段培君先生語重心長地說:「臺灣將是中國海洋文化的龍頭。」是的!臺灣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中國人在臺灣60年的經驗,建立起一個非常堅實的海洋文化基地。在兩岸硬體、軟體相結合中,未來發展走向海權,兩岸之間在海洋的合作,很值得我們慎重地思考。

  這一個大的戰略形勢,在3年內會出現,臺灣準備好了嗎?如果沒有準備,則臺灣未來會處在西太平洋中國海洋戰略的袋底裡,屆時兩岸之間還有什麼可以談?今天的臺灣領導層級有沒有這個大戰略格局的視野?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是未來必然要面對的現實。

  我們學術界的老友,面對未來的挑戰,如何重新評估臺灣60年來所建立海洋文化的基礎。首先要確定什麼是海洋文化?然後才能確定什麼是海洋文化的大戰略?事實上,中山先生的思想就是海洋文化的思想源頭。

  我曾在1981年5月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寫過一篇文章,發表在《中央日報》。我提出了以「人本的價值」、「知識的價值」、「均衡的價值」這三種價值,一直是孫中山思想的最高價值,亦應該是海洋文化最重要的價值,送請各位參考,也請指教。

臺灣經驗藏知於民

  最後,我以一個受臺灣土地養育我60年的88歲老人,來談一談我所認識的臺灣文化,提供給在座大陸來的朋友參考。

  記得當年蔣總統經國先生說:「我是臺灣人!」因為,他認同了這個「文化」。

  臺灣同胞講究「情」、「理」、「法」的順序;因為臺灣是一塊「有情」、「有義」的土地。

  其次,臺灣同胞有一付「天理」、「良心」的性格。臺灣人「守法」卻「不相信法」,甚至敢於向法挑戰;因為,他們認為「法」是有權、有錢人們的工具。

  第一、臺灣是一塊「有情」、「有義」的土地:臺灣先民都是從對岸大陸地區先先後後移民來的。先民們到達這方「一無所有」的臺灣土地上,蓽路藍縷,開啟山林,是在血淚中相互照顧,勤儉打拚中生存下來的。因此,臺灣每一塊土地下都流動著先民們「情」的淚水與「義」的血汗。

  臺灣真是一個「美麗」島。如果說:臺灣是個「寶」島,真是誅心之論,請試能否列舉出臺灣有何種特別豐富的礦產?又有何種特殊資源?除非有一天科技能將「颱風」與「地震」轉換為能源,臺灣真是富有的寶島了!

  平心而論:600年來臺灣每一代先民,在這塊一無所有的島上,胼手胝足、勤儉奮勉,一步一腳印,一鞕一血痕地,相互砥礪,情義相挺,化腐朽為神奇,轉貧瘠為富裕。祗有在這塊土地上拚過命、戮過力的人民,不能忘記!不敢忘記!臺灣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土地;臺灣是有情、有義的社會。你給他吃一隻雞,他會回敬你一頭豬;你敬他一尺,他報你一丈。越接近泥土,越瀕臨危難,越可以感受到那份追求公義、同情弱勢的熱力與深情!

  第二、臺灣是一個堅持「天理」、「良心」的社會:臺灣到處都有廟宇,臺灣同胞相信「老天有眼」、「摸摸良心」。當發生爭議時,就會到守護他們的廟宇中去「發誓」、「爻杯」,甚至相互「摸著良心」請「老天」作證。人民相信「天」和「神」會保祐「有良心」的人。試看每年「媽祖遶境」的盛況,它就是臺灣社會所信仰的「天理」與「良心」。

  第三、臺灣人民「守法」而「不相信法」。甚至「敢向法挑戰」。因為,他們認為法是有錢、有勢的人的工具。不要逼迫臺灣人民向你們威權的法律挑戰。其實「講情、講理、講法」三者固然是臺灣人民的特質,亦是中國人共同的精神特質。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昨晚我在「中山之夜」說過一句話,今天還是要再講一次:臺灣人民需要的不大也不多,祇是最低微的「尊嚴」。一百餘年來,臺灣人民被稱為沒有祖國的「亞細亞的棄兒」。我永遠記得,1990年,我和一群臺灣青年教授們在海南島的一場學術研究會上的往事;臺灣學人們願深談「民族尊嚴」,大陸學人們想談「民主政治」,最後一位大陸學人講了一句:「你們是飽漢不知餓漢饑。」一位臺灣青年學人當場就痛哭地說:「我們要擁抱中國,真有這麼困難嗎?」

  既然把臺灣人當做自己人,為何又把臺灣人民當作是大中華民族中的次級公民?應該還給臺灣一點尊嚴吧!臺灣同胞只要求一點人的尊嚴,為什麼臺灣不能在聯合國內代表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何臺灣不能參與國際組織來保障臺灣自己的權利?連得最起碼的人格尊嚴沒有受到尊重。

  在未來大戰略的情勢下,沒有臺灣軟體的海洋文化,就沒有大陸海洋文化的大戰略硬體。(編按:維生先生激動地哭訴,隨即說:「對不起,我失態了!」)

  現在!我宣布2013年「孫文論壇」圓滿結束、閉幕,謝謝所有參與老朋友、新朋友、同道、同奮們,再見!

  2015年大家北京見!

 ●斯人雖遠,精神常在!巨克毅教授(光膺樞機)生前致力研究三民主義,相信您仍在天上為兩岸和平繼續奮鬥!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