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共業併行劫凶鋒 甲午絕非平安喜樂年
趙光武開導師 2014-03-15 09:45
文/趙光武開導師
圖/編輯部
今年逢甲午,甲午為干支之一;論陰陽五行,天干之甲屬陽木,地支之午屬陽火,是木生火相生。
歷史上甲午「木馬」年,多不是平安喜樂年。從今年一月「癸巳年巡天節」相關聖訓來看,同奮更要加強省懺,齊心誦誥、奮鬥,或可安然度過。
春劫行運早已定調
最近10年來,除了民國95年,巡天節只有一天半之外,其餘都是整整2天,顯見春劫行運與救劫方案早已定調,且無太多更動。
因為 上帝「監觀十方」的行程,泰抵在天帝教教壇內召開,可以臆測的是: 上帝聽取會報後,祇簡單地結論:「繼續執行、照案執行」。已併入春劫總清的「行、清、平未了案」是「繼續執行」,正執行中的「春劫總清」則是「照案執行」。
去年一整年,全教誦誥總數逾6億3千萬聲;在去年10月間聖訓已明示,同奮的奮鬥以消除該年的行劫凶鋒。因此,「癸巳年巡天節」時間雖短, 上帝應不至於有「加重執行」的聖裁,但同奮仍不宜掉以輕心。
與2年前的民國101年一樣,陰曆年初「立春」,到年底又有「立春」;「立春」在「年頭」及「年尾」,都是「兩頭春」。101年是閏4月,今年是閏9月,陰曆都13個月。今年閏9月,是本世紀唯一一個,下一個閏9月已在百年後的2109年了。
近代的甲午年,均有高度歷史意涵。1894年的前兩個甲午年,爆發中日「甲午戰爭」,黃海一役中國大敗,敲響中國幾千年帝制皇朝歷史的喪鐘。隔年簽訂《馬關條約》,臺灣被割讓給日本,開始日本殖民50年的歷程。
前一個甲午年1954年,不安、焦慮與不確定是臺灣面對的處境與人民生活的寫照。當時,韓戰剛結束,國民黨在臺灣剛站穩腳步,隨時擔心對岸「解放臺灣」;各地「匪諜」鬼影幢幢,為了國家安全,帶有高度集體神經質特色的「白色恐怖」籠罩臺灣,人人自危,家家恐慌。
今年呢?
上帝駐蹕清明宮,垂聽光照首席使者奏呈〈癸巳年巡天節恭迎教主 天帝表文〉後,聖諭:……審視癸巳年各項奮鬥成果,殊堪嘉勉,展望來年,即將面對「甲午」歷史共業與癸巳年世變遺緒、氣候變遷、糧食危機、經濟復甦不穩、宗教紛爭、恐怖主義暴行、民族仇恨、西太平洋東海、南海主權爭奪等未結之勢。(極初大帝,103年1月25日子時)
從本師世尊極初大帝傳示的聖諭,這個甲午年絕不是個平安喜樂年,絕對不可等閒視之。
氣候變遷持續肆虐
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全球氣候變遷,衍生糧食與海平面上升危機,將持續肆虐人間。
1997年12月通過的《京都議定書》是目前對抗全球暖化,唯一具有法定約束力的文件。
雖然,前美國總統克林頓政府於1998年11月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但沒有提交參議院批准。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其排放量占到世界總量的1/4。根據規定,美國應在2008年至2012年5年的時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7%。
2001年布希就任總統後不久,舉出種種理由在當年3月宣布單方面退出《京都議定書》。布希政府認為,美國實現該議定書規定的減量目標成本太大,會造成4,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並減少490萬個工作機會。此外,美國政府還指責發展中大國,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等國家未以有效方式參與減量,對美國不公平。
繼美國之後,俄羅斯、日本及加拿大也退出《京都議定書》的簽訂。
儘管,目前《京都議定書》所有簽署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占總量的15%,且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工業持續增長,讓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2012年12月在杜哈(Doha)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仍達成協議,延長《京都議定書》效力期限至2020年,以達到減排的約束。
同時,希望在2015年5月前草擬新全球方案,2020年起取代《京都議定書》,新協議將約束全球所有國家。
頁岩油氣審慎應用
極端氣候導致糧食危機、環境惡化,影響下一世代生存命脈,世界各國共體危機迫近,必須積極共謀對策,有效處理地球暖化問題,避免可預見之重大天災。
無形以「行劫來救劫」持續警示人間。「負北極震盪」大發威,北極低壓「極地渦旋」的冷冽空氣兩度長驅直入美國中南部,美國各地低溫打破近20年來紀錄;西北部的蒙大拿州的柯莫鎮更觀測到-53℃,比南極內陸還冷!
「極地渦旋」不僅對美國、加拿大示警,往後對中國大陸、歐洲,都會在不同時間,以「行劫來救劫」,期使世界各國瞭解並倡導勤儉樸實生活,共同維護自然生態。連續2年「自然生態會報」都在洛杉磯掌院玉霄殿召開,已見端倪。
美國近年大力開發頁岩油、氣,雖似開啟新的能源,但其碳排放量,超過目前所使用傳統能源20倍以上,一旦大量使用,必然加劇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的肆虐。
更何況,其造成地層結構的變動,以及衍生難以處理的化學污染,將肇致美國諸多地區地震頻仍,不可不防。
從2001年「911」事件之後,美國逐步衰退,2014年預估還會持續。
歐洲德國化或有可能
中東征戰進入第12年,能完全退離?對敘利亞出不出兵?美國的量化寬鬆QE緩步退場,全球資金大舉轉向美國,新興市場股匯震盪,美國和全球經濟的考驗今年才要見真章;更重要的是,過去做為「國際警察」、「民主的捍衛者」干預國際事務的作為,已備受美國民眾挑戰;美國不再一呼百諾,道貌岸然的世界霸主地位已岌岌可危。
尤其是QE,世界各國共同承擔美國「次債風波」的冤孽,已經習慣資金寬鬆的環境。如今QE緩步退場,全球低廉的資本不再,銀根走向緊縮勢所必然,以美國為首的全球企業獲利、經濟表現將有極大的反效果。
歐元區通貨膨脹長期偏低,不少觀察家擔心歐元區有「日本化」的風險,陷入日式「失落的10年」,亦即通縮加成長停滯;更令人擔憂的是新興市場資金大幅流出、高利率和貨幣急速貶值,恐怕會造成投資減少,並傷害企業與經濟成長。
歷經6季衰退之後,歐元區在2013年第二季恢復經濟成長。不只是德國火車頭,連西班牙也開始成長,加上愛爾蘭由紓困計畫畢業,都讓投資人對這個地區增強了信心。
至於,歐洲火車頭—德國,在強勁內需帶動下,可望進一步增強成長。從今年「全球經濟會報」在柏林召開,加以梅克爾總理3度連任,等於德國民眾對其歐盟與金融政策投下同意票,似可預見「歐洲德國化」可能性升高。
梅克爾與歐盟總裁范龍佩於2012年9月會商,提出「核心歐洲」的建議,擬邀集歐元17個國家,簽訂比《里斯本合約》更為緊密的合作協議,將歐元17國的財政政策、社會福利政策、稅制等主權等級的政策,交付給歐盟做更強勢的整合,雖未落實,但是德國國力強大與累積的影響力,必有助於歐洲的統一。
去年(2013年)11月,中國拋出「防空識別區(ADIZ)」震撼彈,先是東海,目前仍傳言繼之是「南海防空識別區」,美國的反應態度反覆,引發外界對「再平衡」疑慮。因此,今年全球安全情勢以亞太、中東為兩大主要關注區域。
新型大國關係生效
東海問題來得又急又快,似乎保持在可控制範圍,部分分析家歸咎於美中「新型大國關係」效應。
「大國關係」曾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兩個主要交戰國─德國與英國。兩國在戰爭前合作非常緊密,無論經濟、外交、貿易、文化交流頻繁。
號稱「日不落國」的英國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殖民地眾多;而1871年,德國統一以後,「鐵血宰相」俾斯麥也要佔領歐洲市場和殖民地,雙方矛盾滋生。
經濟利益衝突,為了進一步發展工業、尋找商品市場和原料供應地,促使歐洲列強的矛盾加劇,一方面進行貿易戰,另一方面在全世界各地爭奪殖民地。當時英、法兩國已建立許多殖民地,新型崛起的德國要跟他們平起平坐來爭奪、分瓜殖民地,嚴重鬥爭於淵產生。
極端的民族主義的滋長,德國的民族主義急遽興起。各國競相擴軍備戰,歐洲列強間關係日趨緊張,各國不斷增加軍備開支,提升武裝的質量,軍備競賽日趨激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打出「新型大國關係」這張牌,對美國有極大的吸引作用。根據《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美國雖宣稱將與日本同一陣線,但並不表示會「對中作戰」。
日本恐成核武祭壇
日本不但和韓國交惡,與中國的關係也一樣惡劣。安倍晉三首相事實上是同時開了兩個戰場,這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日中與日韓關係多是歷史問題。安倍不理韓國人和中國人的感受,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除了遭受韓中兩國嚴厲譴責外,也使日本和韓、中的關係更加緊張。尤其與韓國的島嶼主權之爭、慰安婦與「集體自衛權」的對立問題難解。
眼前是中韓「聯手對日」,中國又聯合次要敵人俄羅斯牽制美國;而安倍晉三在冬季奧運時,期待用「胡蘿蔔」吸引俄羅斯支持。怎奈,普京不但牽著名字是「夢」的秋田犬與他見面,還表示:「俄羅斯在最敏感問題上一貫支持中方,其中包括臺灣問題,釣魚台問題,並打算進一步考慮北京方面的利益。」讓安倍頗為難堪。
其實,中國大陸經過一整年對「釣魚台」的主權主張動作,早已民氣可用,民不畏戰,隨時可與日本一較高下,更何況現時中國已將大部分導彈轉向日本,就怕一時失控。
巡天節之「全球核武軍備會報」,已經連續2年在東京召開,令人擔憂的除了核子武器擴散問題外,30年前的舊事是否重演?
天帝教在1983年第一次弘揚到日本,並在富士山首度舉辦祈禱大會,擴大祈禱,化解人類毀滅危機,減輕日本重大天災。
那時正是美、蘇兩國對抗最危險的時候,次年公元1984年是中國人的甲子年,世界最最危險的一年,因為天帝教同奮誦唸9,000萬聲〈皇誥〉,化解了日本成為核子武器祭壇的危機。
直到1984年冬天雷根總統當選連任,蘇俄頭子契爾年柯打電報道賀,美、俄雙方重開核子限武談判,世界緊張局勢才緩和下來。
如今,中國已將大部分導彈轉向日本,加上日本「聖山」─富士山變動加劇,正逐步考驗日本更改《和平憲法》的人心。
2012年,富士山爆發危機頻傳,光照首席使者啟建第二次富士山祈禱大會,得蒙 上帝特准「暫緩執行」,端視日本人心之轉變,如今人心是否轉變?將是一大試驗。
富士山爆發危機一直備受關注,從今年初起,生存在深海的大王烏賊已8次在日本內海海域現蹤,雖有專家認為是寒流進入日本海域,日本海水溫急速降低所造成。不過,也有專家說,或許是地震的前兆。
專家曾預估富士山一旦爆發,南部的神奈川、靜岡與伊豆半島部分地區有落陷的可能。同時,火山灰將高達2萬公尺的上空,乘著西風,大量的火山灰將瀰漫整個東京,道路、鐵路受到影響不說,民眾日常生活恐怕也會出現問題。
除了富士山外,日本還有19座火山活動活躍。因此,日本教區的弘化不但要加快腳步、落實,同奮更應提高警覺。
亞太地區戰雲密布
除了東海,還有南海,亞太地區如同過去「歐洲火藥庫」巴爾幹半島,情勢相當緊張。
南海諸國因為南海資源爭奪的原因,紛紛以「堆積木」方式擴充軍事設施。中國「遼寧號」航母編隊進駐海南島三亞軍港;臺灣在太平島新建碼頭、加長機場跑道;越南將海上員警廳升格為海岸巡防隊,並向俄羅斯採購蘇-30戰機,大幅購置新型巡邏艇。
加上,美國「尼米茲號」與「華盛頓號」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部署南海,日本準航母「伊勢號」抵達菲律賓。目前南海聚集中美日三國4艘航空母艦,隨時可能「不期而遇」,這種情況在和平時期非常罕見,正說明各國對南海控制權的爭奪日趨白熱化,衝突的風險也明顯增加。
不過似乎可以放心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走的是「王道路線」,或可因循明代「王道海權」,宣揚德威,促進國際和平,敦親睦鄰,濟弱扶傾,一新國際耳目,消弭戰禍。
2013一整年中東及北非地區發生的衝突事件,強度與規模都與亞太相當。「阿拉伯之春」方興未艾,震盪還會持續,宗教與派系衝突亦無停歇跡象,埃及、伊朗、敘利亞、葉門,演變到非洲幾無安全的淨土。
除了政治、宗教問題之外,中東及北非地區其他社會方面的問題,也將自今年起一一湧現。
根據聯合國阿拉伯發展報告,中東、北非地區是全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地方,1950年此地只有8,160萬人,到了2013年增加為4億,增長率近5倍;2050年估計更將達6億。人口增生壓力下,連帶的居住、糧食、水資源匱乏,以及未來教育不均、低所得、高失業率等社會問題亦將接踵而至,成為另一項安全威脅。
誠如本師世尊極初大帝103年2月10日垂示:「巡天節 教主上帝降臨臺灣上空,特別針對甲午年變局作適當之安排,但一切的一切,仍有賴同奮堅定奮鬥,使人事都能依照天命的安排,甲午年行劫危機才會出現轉機,本席呼籲全教同奮,深體氣運世局與個人禍福休戚與共之理,擴大心力,積極奮鬥,掌握救劫機先……。」
劫運的變化,端視人心改變與否。期許全教同奮持續奮鬥,自覺覺人,挽救人心,天人合力,消弭甲午年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