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傳陰德善文化 永續民族敦學風(上)

薪傳陰德善文化 永續民族敦學風(上)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81期 » 薪傳陰德善文化 永續民族敦學風(上)

資料提供/臺中初院  2024-04-15 10:40

資料提供/臺中初院
整理/編輯部

  初春三月,臺中公老坪山內,中部教區同奮每年以「文昌祭」弘揚文昌帝君精神,內容主要以推廣中華文化為核心,並結合現代文青創意活動慶祝「文昌帝君誕辰」;本祭典源於2002年,經過長年悉心經營與推廣,深受當地校園師生、市長、局長的肯定,成為臺中在地特色的文化慶典。今(2024)年2月,臺中初院視時機成熟,冀望以「文昌帝君」勸善教化深入民間社會,並與校園結合,敦厚善良風氣,遂成立「文昌帝君品德教育推廣協會」。透過此一協會的運作,臺中初院與豐東國中緊密結合,推廣廿字教化,本社特專訪臺中初院,瞭解其推廣理念。

修身齊家立國之本

  臺中初院諮詢委員籃光膛表示,孔孟儒學「仁義禮智」、文昌帝君「積陰德,行陰騭」的思想,在民間已流傳千載,古人主張教育是百年大計,更進一步而言,教化是人類文明傳承之千年大計。

  「文昌帝君」在民間具有深厚信仰基礎,與本教更有密不可分的深厚因緣。原因有二:其一,「文昌帝君」是臺中初院玉象殿之殿主;其二,本師世尊(以下均稱師尊)是中國傳統知識份子,《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兩本手抄珍本,是其父親德臣公留給師尊唯一的傳家寶,師尊曾說:「我就是受了我父親這兩本手抄本的影響,這是我開始進入三期末劫就打下一點基礎,這個也是我父親生前替我安排的。」由此可見,「文昌帝君」對青少年成長,深具涵養品德之效。品德涵養是「修身」、「齊家」、「治國」之根本,更是民族文化存續、創新之關鍵。

善養心靈敦化學風

  2023年12月31日,金闕特上相文昌帝君垂示:「當前的校園環境改變,善良純樸風氣已失,青年學子更需要宗教教化,親和弘教接引緣人,人能弘教,非教弘人,道法自然,持續奮鬥。」。

  「文昌祭」是一個老少咸宜,親民十足的文化慶典,是本教多元弘教的有力傳播管道。「文昌祭」最早源自臺中初院首任督教長劉緒潔規畫、陳緒嫉同奮提案,希冀以「文昌帝君」思想改善社會風氣,廣渡原人,助益青年學子學習文昌帝君精神,經多年努力經營,深得各方認同。

  籃光膛委員表示,近年,因教務中心副執事侯乾遵擔任兩任臺中市豐原區福陽國小會長,在一次聚會中,與豐東國中、豐原高中等校長親和,逐漸建立友誼。初院見時機成熟,為能將文昌帝君善德思想,長期播種於青年生活教育,遂成立「文昌帝君品德教育推廣協會」。

  為此,便與督教長邱緒降(文昌祭總幹事)、教務副執事侯乾遵、紀光倚同奮,陸續拜訪中學的校長,並贈送《文昌帝君陰騭文》捲軸。期許有朝一日,學校各班能掛起《文昌帝君陰騭文》,成為各班班訓。相信學生在這樣的善文化薰染下,成為有德有品的健全人格。至盼未來華人的校園生活,學子得以孺慕聖賢風範,效法文昌帝君陰德,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善文化。

確立宗旨邁向目標

  「文昌帝君品德教育推廣協會」成立宗旨著重於學生的品德教育,鼓勵青年學子學習靜心靜坐,並提供獎助清寒的學生。其內涵有:

  一、品德教育

  《文昌帝君陰騭文》與「廿字真言」是中華傳統文化,以此作為「品德教育」的內涵,搭配現代科技,積極以多元方式融入校園生活,促使青年永保赤子之心,養成中正人格,未來成為國之棟樑。

  二、靜心靜坐

  「靜坐」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儒、釋、道皆有靜坐傳承,對於社會人士與校園學子身心健康都有莫大的助益。

  三、清寒學生獎助

  對於家境清寒,或是遭逢變故學子,能給予獎學金或是學費的補助,協助青少年順利完成教育。

  「文昌帝君品德教育推廣協會」設定目標,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一、近程—深根在地臺中市校園,專注於在臺中市校園建立堅實的品德教育基礎,包括開展課程、活動和社群合作,以培養學生的品格和價值觀。

  二、中程—推廣全臺灣校園,擴大至全臺灣的校園,建立起更廣泛的合作網絡和教育資源,以推廣品德教育的理念和實踐,影響更多學生和教育機構。

  三、遠程—全球華人校園,致力於在全球華人校園推廣品德教育,通過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將臺灣的品德教育模式分享給全球華人社群,促進跨國、跨文化的價值觀和品德教育交流。

  籃光膛委員特別表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揚 天帝真道是同奮的使命,「文昌帝君品德教育推廣協會」要成為一個深具影響力的協會,必須協會的成員同心協力。希望全教北、中、東、南有志之同奮,能夠共同加入本會,以智慧、專業、熱忱集思廣益,積極傳揚「文昌帝君思想」與「廿字真言」,亦即是弘揚「天帝真道」,未來將廣納社會賢達,以圓本社目標與宗旨。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