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道初探
李光翱 1989-10-15 10:10
壹、缘起
今(七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宗教哲學研究社邀請一貫道點傳師(按點傳師又名經理,係領受天命者,地位尊崇)李玉柱先生蒞天帝教始院,以「一貫道的精神與思想」為題演講,其綱要如下:
一、從一貫道的源流而言:
敵視否定性
歷史承傳>
釐清肯定性
分門別類性
義理開展>
一貫圓融性
二、從一貫道的道義而言:
認理歸真──貞定心性,不惟知能,且是實踐。
相攝相入──圓成心性,不惟「相示」,且是「懷之」。
三、從一貫道的修持而言:
即人即天──不離現實,成就理想。
成全了愿──盡心知性、立命感恩。
四、從一貫道的行化而言:
同助彌勒,極成大道。
三曹普渡,三根盡超。
五、從一貫道的理想而言:
普渡收圓,歸根認母。
人間天堂,世界大同。
六、結論:
生命即道場:尊道貴德盡心盡分以知天,重重體限無限心本具無量義之理。
道場即生命:感恩謝恩生生不已天命永綿延,重重創建無限心本具無盡藏之德。
李玉柱先生之演講重點摘要如下:
一、以民國六十八年為分水嶺,在此以前政府民間均採敵視態度、否定的對待一貫道,六十八年以後才有雙面性的報導,記者、學術界以較客觀公正立場釐清而還以本來面目。
二、一貫道教義係以儒、釋、道三教合一為宗,比較偏重強調儒家、對於價值的判斷,認為須由理入,判斷才有價值。
三、義理之開展,肯定無貴賤之分、良心(儒)、佛心(釋)、道心(道)應是無限性;跳開拘束性、保留特殊性,容納普遍性、因相互包容而天地與我同流為其殊勝,因而強調人人應正心誠意和諧相處,要有相互成全的雅量。
四、有生命自覺的人才能求道、成仙成佛從現實人間做起,天堂應由人間造就,人間不成、天上也不成。
五、原本不拜偶像,但為世俗方便乃立形像以傳道。
六、道統追溯自伏羲、黃帝、周公、孔子等而創「天道」者為第九代祖黃德輝(公元一六二四年)、而第十六代祖劉化普於光緒十二年掌道,旋將道門改稱為「一貫道」,其後兩者並稱。
個人原本對一貫道不甚了解,但於聆聽李先生演講之下,竟然有「似曾相識」之感,尤其是談到心性的問題,強調「跳開拘束性,保留特殊性、容納普遍性」,不就是帝教李維生樞機常言對於各教派之態度應是「敬其所異、愛其所同」之最佳詮釋嗎?乃專誠拜訪一貫道之三德書局,並蒐集相關書籍,冀求對一貫道,有全貌之瞭解,爰整理於後。
貳、一貫道簡介
一、宗旨: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尊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賢,冀世界大同。
二、佛堂:係禮佛、傳道、講經、習儀、修持及道親聚會之所、又稱「法船」。佛堂分為家庭佛堂及公共佛堂(含廟宇)二種,均以實用不尚華麗,只求莊嚴潔淨,便於弘法即可。
三、供奉的仙佛神聖:
(一)、明明 上帝:為三界十方之主宰,因位居無極,而為開天闢地生人之道母,故又尊稱為無極老母。無極老母即儒教之維皇 上帝,道教之瑤池金母,佛教之大日如來,明代新興宗教之無生老母或無極聖祖,基督教之 上帝,回教之安拉。
(二)、天地君親師:係固有五恩之崇拜。
(三)、諸人神聖:泛指三界十方之仙佛聖真而言。
(四)、彌勒祖師:即彌勒佛。
(五)、南海古佛:即觀世音菩薩。
(六)、五教聖人:即五教教主──道教教主老子,儒教教主孔子,佛教教主釋迦牟尼,基督教主耶穌,回教教主穆罕默德、五教聖人俱是奉天承運,闡揚真道,因地設教化濟一方,儒謂執中貫一,耶謂默視親一,回謂清真返一,雖方法有別,究竟都是講「一」即「道」字,故曰:「五教同源」。
(七)、活佛師尊:即濟公活佛。
(八)、月慧菩薩:與濟公活佛奉天命同掌道盤。
(九)、各位法律主:即關帝、呂祖、桓侯大帝,岳帝等。
(十)、長生大帝:即南極仙翁。
(十一)、灶君:灶神。
(十二)、金公祖師:即十七代祖路中一,今尊稱老祖師。
(十三)、天然古佛:即師尊張天然。
(十四)、中華聖母:即師母孫慧明。
(十五)、鎮殿元帥:茂猛大帥。
(十六)、鎮殿將軍:即三天考試院長茂田,又稱三天主考!一號呆叟。
(十七)、教化菩薩:即雲遊姑娘,是雲字班第一位超拔的坤道氣天仙。
(十八)、各位大仙:歷代忠烈節孝位列仙班者,以及近數十年來,在世修行功德圓滿,上天授有仙職者。
(十九)、自己祖先:即道親家中的先人。
四、經典:分為「無字真經」及「有字真經」,前者係由明師口授心維,不著文字,如黃九祖時傳授之九節內功口訣、雷唵經、及現代十八祖所傳之五字真經。後者係載於文字之經典,主要的如黃九祖之禮本,愿懺,皇極金丹九蓮正信皈真還鄉寶卷。十五代祖王覺一之中庸解、大學解、三易探源,一貫探源,理性釋疑,十八代祖之性理題釋、暫定佛規、道脈圖解、道學新論、綱常倫理從德合編等。
五、教義:宇宙間不外乎理、氣、象三者。理即道,係無極老母之佛性體。理、貫徹天地萬物,萬物統體一理,物,各具一理,故在天謂之天理,在地謂之地理,在物謂之物理,賦於人謂之性理。氣、即是太極陰陽,故謂之太極氣天。象係實質世界,故名之皇極象天。生的時候係由理生氣,再由氣生象;壞的時候象先毀,氣次之,理則永恆不變。故,理為本體。氣、象為外用。
六、三期末劫:自開天闢地,以至於天窮地盡,其間調之一元。一元共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會,一會有一萬零八百年,每會因氣象之變遷而有數期之劫運,現在午會告終未會始起,自開天以來共有六萬餘年,已有三期之分,第一期曰青陽期,應於伏羲時代,燃燈古佛掌天盤有九劫,第二期曰紅陽期,應於文王時代,釋迦牟尼佛掌天盤,有十八劫;第三期曰白陽期,應於午未交替,即民國時期,彌勒古佛掌天盤有八十一劫,將渡回九六原人,每期道劫並降,以渡善良之人進入道中,惡孽之輩打在劫內,溯自寅會生人,以至於今,眾原子生生死死,貪戀紅塵假景,愈迷愈壞,世風險詐,已達極點,而釀成空前之大劫,故曰:三期末劫。
七、三曹普渡:夫道有隱有顯,因昔年時機未至,正在隱時,故知之者少,此時適值三期末會故而大開普渡,近年以來世風衰微,人心不古,教化泯滅,道德墜落,競爭愈烈,惡化愈深造成空前未有之浩劫,此浩劫實由惡氣所造(水火刀兵,瘟疫雜災),然人不能盡惡,其有善根不昧者決不能玉石俱焚,故諸天仙佛神聖慈悲為懷,哀懇 上帝垂慈降道以渡善良幸蒙 上帝恩准,方才降下此道,大開普渡各處飛鸞宣化,神人相接,共闡大道、其目的不外借木筆沙盤,喚轉人心,消弭劫運,使善良同登覺路,早達彼岸,化娑婆為極樂此乃仙佛救世之苦心,而降道普渡之由來。大道普渡性靈之範圍極廣;上可以渡河漢星斗,氣天諸仙;中可以渡人間芸芸眾生;下可以渡地府幽冥鬼魂,故謂之三曹普渡。
八、性理心法:心法係天人合一橋樑,是超生了死之法藉此方能斷輪迴,返本還原,故:「若遇明師直接大道,地府抽名,天堂掛號」,今因三期末劫真道普傳,上天為救渡原人,特命明師降世,傳授「關、印、訣」性理心法,指點吾人靈性之所在,及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明示性命雙修之法果能依法勤修,以達內聖外王之境界,可超脫生死,證果無極。
九、三教合一:三教原是一理所生,雖分門別戶,言論各有不同然而究其實際,慨實一理,故宋全真教王重陽云:「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三教以一為本源,以心性為入手自是由一理而化為三教,猶人之一身分為精氣神也,現在三教合一,乃收圓之象,故性理真傳必須三教齊修,行儒門之禮儀,用道教之功夫,守佛家之規戒,擷取三教之精華方克有成。
十、修持:行儒門之禮:儀節上具儒教化,科儀並無佛道之敲打唸偈,畫符念咒、毫無神秘色彩,就服飾而言佛、道皆有法服袈裟及道袍,一貫道則採中國傳統之禮服長袍馬褂。就獻供禮言,則仿自祭孔及祭天地、祖先儀式,莊嚴而隆重。因係俗家教團,道親不圓顱,不出家,在市井營生,與世俗無異,聖凡兼修,內聖外王以儒教之綱常倫理作為人處世準則。用道教之功夫:即守玄功夫,旨在修煉成三華聚頂、五氣朝元、三華者精氣神也、人身為爐、玄關為鼎,道家安爐立鼎即三華聚頂功夫,旨在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五氣朝元即修煉使五臟之氣,返回先天一炁。守佛家之規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浮、不食酒肉、不妄語,消極的要人遵守、做到諸惡莫作,進而積極的眾善奉行。
十一、行功論:分內功與外功、內功即格致誠正修身功夫亦即克己復禮、清心寡慾、求其放心功夫、外功即要行濟人利物之事、要有拯災救人之心,外功圓滿內功隨之而回。
十二、職級:
祖師:係指師尊張天然,師母孫慧明而言。
道長:天道元老,在道場建立大功者,其職由祖師所授,現在台灣的兩位老前人張文運、韓雨霖亦被尊奉為道長以作為精神領袖。
老前人:又稱老前賢,係資深之前人,係年高德劭,貢獻道場多年,且有後學任前人者。
前人:又稱前賢,係資深點傳師,均係開道一方擁有多位點傳師之領導者。
點傳師:即傳道師、代表祖師點道傳法、現在通稱經理。
壇主:又稱堂主,係佛堂之負責人。
講師:在佛堂擔任宣道人員,依規定,擔任講師以上職務者,須立清口愿。
辦事員:在佛堂協辦道務人員。
三才:扶鸞時用三才,即天才、地才、人才,扶乩者為天才,抄字者為地才,報字者為人才,擔任三才須根基深厚,品性端正,情欲淡泊,主敬存誠者,始能任之,天才通常擇幼童充任。
道親:同道之稱呼。
參、補遺
一、儒:「孔子以為人生最大之義務,在努力增進其人格而不在外來之富貴利祿,即使境遇極窮,人莫我知而我胸中浩然,自有坦坦蕩蕩之樂,無所歆羨,自亦無所怨尤,而堅強不屈之精神乃足歷萬古而不可磨滅儒教真義惟此而已,雖然,孔子之學亦非為自了漢不計身外之事也,成己必成物,己立必立人。」(註一)
二、道:「老子之書,專說對待之理,其原蓋出於易,惟易在孔子未繫辭之前僅示陰陽消息奇偶對待之象,尚未明示二儀之先之太極。……老子則知之甚精、甚真甚信,故能從此原理剖析眾甫之狀,是則吾國形而上之哲學實自老子開之,亦可曰一元哲學實自老子開之,不知老子之形而上學,徒就形而下之社會人生推究老子之學,無當也。老子知此原理見此真病病世人之競爭於外而不反求於內也,於是教人無為,其教人無為,非謂無所為也,掃除一切人類後起之知識情欲,然後可從根本用功。」(註二)
三、佛:「佛教初入中國,為道術的附庸,其清靜無為,省慾去奢的教旨,實與漢代黃老之學相通。」「佛教言精靈不滅與作齋祭祀,與方士之尚祠祀,求神仙卻死,又相得益彰」、「國人即將其與中國固有思想相比附,唐以後明心見性,頓悟成佛……而禪宗之心性講求、生活之體驗是宋代理學之先驅。」(註三)
四、三教的貫通與融合:「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試著融合儒、釋、道三教。唐時每逢皇帝壽辰或其他重大節慶時,在皇宮內都會有佛道講論的場面,有時也加上士人,形成儒、佛、道三教講論的局面,三教合一從這時候已經開始進行了。」「兩宋時,北方金人強盛佔領了華北半壁江山,在金人領域內,出現了揉合三教的新興教派,那就是「王劼」、「呂純陽」、「張三豐」等人所領導的全真教,他們以道家的「道德經」和「清淨經」、佛家的「心經」,儒家的「孝經」作為經典,來教化一般尋常百姓,為異族統治下的漢民族保留住文化命脈。全真派的基本宇宙論與宋明理學所主張的那套宇宙論是相同的,而且成為「無生老母」這個概念的根本。」「一個新興教派的興起往往是針對舊有教派的某些部份有所興革損益而來。……一貫道是台灣先天派齋教的另一支派,先天派是清康熙年間江西人黃德輝所創。而先天派又屬明朝中葉新興的「無生老母」(或無生父母)信仰的後起支脈、無生老母信仰的最早教派是龍華派,也就是台灣的齋教龍華派」(註四)
綜上所述,終於釐清了一貫道的本來面目,與其說是健康的教派,毋寧說是數百年來在那巔沛流離日子裡承擴著民間疾苦,默默背負著移風易俗,輔佐政法不足之重任。
肆、比較與檢討
一、帝教 蕭師公濃縮簡化五教精義為「廿字真言」自有其歷史傳承。
二、師尊直指三期末劫即核戰浩劫,以取代一貫道之泛指刀兵災疫,符合時代之需求。
三、一貫道之「無生老母」即「明明 上帝」與帝教之「無生聖母」、「宇宙主宰 玄穹高上帝」實異名同義。
四、「三寶」──點玄關、合仝印、五字真經──是一貫道中再再強調的得救之道、但是此三寶「上不可告父母,下不可告妻子」,為其蒙上一層神秘外衣,徒增反對者加以侮蔑的藉口,而帝教,師尊公開的急切的要同奮們精練「急頓法門」,使人人得以成仙成佛以參與救劫則相異其趣。
五、一貫道之祭天、祭孔儀式往昔不為專制帝王所容,今則「辦上天的大事,不受俗世的法律管轄」為藉口不作自我解釋表白,加上外道之「竊取其教義」目為邪教之攻訐,而有政府早期全面取締的決定和措施。由此也說明處此現代社會,即使為宗教團體,仍不能忽略「公共關係」之講求。
六、一貫道禮儀之簡單方便,是其擁有廣大徒眾原因之一,今日帝教既然要廣渡原人,教壇禮儀之精簡化似成為急應檢討之課題。
伍、結語
我國聖哲遺訓,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實即以天地之道立人極,故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又曰,惟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然後舵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然後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贊天地之化育,正誼「存誠」,「廣心量」進而推動「宗教大同」,則「世界大同」可期。、
先祖母在世之日,常聽其念念有詞「ㄌㄡˋㄇㄨˊ ㄌㄡˋ ㄇㄨˊ (按客家語發音,即老母老母之意),走筆至此始恍然大悟,一生克勤克儉之先祖母,原來也是一貫道之道親,益增思念之情,不覺淚濕沾襟,附記文未以示弗忘。
註一、註二:節錄自柳詒徵「中國文化史」。
註三:節錄自王念法「高中文化史指引」。
註四:節錄自宋光宇「天道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