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奮飛破新高 正氣凝聚戾氣消
1999-12-01 09:05
—救劫弘教風雲會
餘震不斷的「震撼教育」中,
同奮們間關奔走,日以繼夜,
心手連結得更緊密,
救劫的誥聲上得更嘹亮,
誓要行劫部隊偃旗息鼓。
北東教區 小兵立大功 前仆後繼死守崗位
(本刊訊)十一月十二、十三、十四日,三天連續假期,天帝教活動不斷。北東教區加強誦誥活動正如火如荼動員中,各教院支援同奮不斷地往東部聚集。敏耀、正燃、普正、正源家舉行的「中部教區擴大親和集會」,預計有五百多人參加,嘉義縣初院則在藝文中心舉行「正宗靜坐發表會」,為先修二十一期熱身。正宗靜坐東部班、中部教區班已陸續開辦數週,學員、輔導員、講師忙著趕往各地上課。維生首席先後在台灣省掌院開完樞機使者會議、開導師會議,又忙著趕往天極行宮替學員點道,並分別參與敏耀家庭擴大親和集會與省掌院親和集會,為同奮加油打氣。這三天,本是閤家出外旅遊休閑的好日子,帝教同奮辛勤地奔走於途,雖然累,但是樂在其中。
九二一大地震後,在災難洗禮下,同奮救劫奮鬥弘教意識高漲,整體天帝教呈現一片欣欣向榮。
始院、台北市掌院誦誥人數,在九二一大地震後的下元龍華會,一下子暴增。始院本是帝教復興第一個教院,根基深厚,龍華會上,許多老同奮的自動歸隊,鼓舞人心士氣。全天皇寶誥聲不停,晚上集體誦誥,光殿、平等堂站滿了人,這可是只有巡天節才有的盛況,尤其是平等堂,同奮一至掌院,就看到齊一心力的恭誦寶誥「部隊」,更激發了奮鬥心志,包包一丟,馬上投入救劫行列。人氣聚集,讓大家愈唸愈上癮。掌院目前更加積極親和、關心同奮,常常弘教車一開,就大街小巷幫同奮廿字真言匾加光、助唸真經,看到同奮愈來愈愛「回家」,親和小組親和得更起勁了。
從中元龍華會七月二十五日三天緊急誦誥後,台北縣初院奮鬥熱忱就一直延續下來。地震後,初院運用「交叉火網」方式聯絡親和同奮,專職通知一遍;親和小組通知一遍;個人親朋好友再次通知一遍,在這樣密集火力攻勢下,同奮往返教院次數愈加頻繁。誦誥之餘,為同奮努力加餐飯,處理教政文書工作、親和同奮,每個禮拜天,初院還參加敦親睦鄰的社區掃街工作,同奮出心、出力、出錢,自動自發奮鬥,面對這樣一批默默死守在崗位的同奮,光筆開導師表示,對於初院同奮,他真的沒有什麼好挑剔的。
基隆市初院買了新教院後,就召募一群常駐教院的誦誥基本班底。這群班底,在龍華會上「小兵立大功」,讓初院繳出迥異以往的亮麗成績單。而隨著老同奮慢慢回到教院奮鬥,初院也積極開展弘教工作。每個禮拜三召開院務會議,常常一開就不知不覺的討論到晚上十一、二點,集思廣義,未來期望能夠多結合鄰里長舉辦活動,在基隆開拓出帝教一片天空。
桃園縣初院仍像往日一樣和樂融融。今年同奮們積極主動把新買的隔鄰公寓改裝成上課教室,和社區結合,開辦兒童讀經班、英語班、電腦班、合唱班、鋼琴班,替晚上的教院帶來不少活潑熱鬧氣氛。而秉持「有人才有資源」的原則,初院一直在加強同奮彼此之間親和力,小小一個教院,大家一起誦誥、炁療、吃飯、親和、開課,有家的溫暖感受。因為奮鬥已有共識,所以下元龍華會期間,所安排的早課、午課、晚課三場皇誥數加倍,星期日開放集體奮鬥日,不需特別親和,同奮卻也能自動回到教院報到,期望在大家努力下,把教院營造成一個溫馨愉快的舒適環境。
「弘教工作不能不做,要想辦法突破。」光藹開導師認真的說。新竹市初院長期承擔上千萬元的貸款負荷,今年以來,諸多弘教工作推展不順,面對老同奮流失,新同奮進來少的壓力下,教院決定採用長期發展策略,定期定點到關西舉行天人炁功義診,引渡原人,靜心靜坐班也是來幾個教幾個。期望在腳步跨得小,但是踩得牢的策略下,能儘快在關西設堂,突破教院目前的困境。
●許多老同奮自動歸隊,人氣匯集,使得北市掌院在下元龍華會期間,盛況空前。/蕭光好提供。
中部教區 賑災救劫雙管齊下 奮鬥精神激越昂揚
九二一賑災指揮中心天極行宮,一邊要忙無形救劫,一邊要忙有形救災,一個多月緊張的日子,終於在十一月二日暫告一段落,然而,同奮才鬆了一口氣,其他活動卻緊跟著「點火起動」。首先上場的是十一月六日中部教區正宗靜坐班第一階段開訓,二個禮拜下來,人數從六十八人增至七十五人,給台灣省掌院、天極行宮莫大鼓勵與安慰。接著十一月十三日天極行宮第一百二十四次家庭親和集會,擴大為「中部教區親和集會」,出席同奮多達五百多人,首席蒞臨參與,使得親和氣氛達到最高點,遠從南北教區兼程趕來的同奮,更是熱誠感人。
元旦千人誦誥佈道大會 盛況可期
第三波是天極行宮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第一棒強打:「元旦升旗護國祈安千人誦誥佈道大會」,為了打響這一棒,行宮管理處的業務會報提前到十一月十九日開會,目的就是要儘早進行籌備工作,這是帝教人曹道場帶動全教邁入二千年的第一件盛事,不得不慎重。這次跨世紀活動,初步流程擬定為由首席使者主講的佈道大會、倒數讀秒迎接二千年的蒞臨、首席使者為人類祈福,施放煙火、元旦升旗、寫生比賽、千人誦誥及感恩祈禱等。尤其這一次升旗典禮預定商請海軍陸戰隊全力支援,盛況可期。
平均每天一百多位同奮參與八場誦誥,一日下來二十多萬聲的誦誥數,一個法會就累積有三百多萬聲的總額,台灣省掌院的發展一直相當穩定,始終有一群固定班底同奮「生活化」的把誦誥及弘教工作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秉持有規劃才能可長可久的理念,時間一到,該出現的人就自動出現,風雨無阻,早上、中午、晚上誦誥的都是同一群熟悉的老面孔,久了,感情愈來愈好,不來就不習慣,總覺得有什麼工作沒做完一樣,也因為同奮的穩定,深深打下教院發展的基礎。
然而,對於這樣的成績,掌院始終不太滿意,期望整體氣勢能再拓展開來,最近已經開始擬定新的親和方針,計劃一步步的把親和小組動員起來,希望往後法會的基本成員能增加到二百人,誦誥數再增加一倍,讓教院持續蒸蒸日上。
除舊佈新 團結一致打造新家園
台中縣初院今年為了落實親和同奮的動員行動,決定借用「直銷」模式層層負責的新做法。教內一有重大活動,首先由三教長通知副執事,副執事通知左右典司,再由左右典司通知自己所負責的同奮,電話簿上也印了相屬同奮的聯絡電話,同奮有任何問題立刻回報教院,期望把所有同奮納入一個緊密的聯繫網絡中,彼此互動關心幫忙。下元龍華會後,初院開始忙著「搬新家」的繁重工作,預定在巡天節前,元月十六日開光,只剩一個多月準備時間,因為經費不夠,大家只有採取克難方式,造景、裝潢,一切自己動手,終於等到完全屬於自己的家了,初院同奮的感情一直很好,想到寬敞舒適的新處所,對於未來教務發展更上層樓,雖然辛苦,對他們而言,就是莫大的安慰與喜悅了。
鐳力阿道場同奮感情愈來愈好。下元龍華法會在翊教光傑樞機身先士卒領導下,全力全天誦誥,專職與學院學生們一有空檔,即接力輪流上光殿,換班之際相對一笑,一切就盡在不言中了,白天五場皇寶誥的集體奮鬥後,打個酉坐,晚上就從八點開始一路誦經、誦誥直到子刻,法會進行至半,還意猶未盡地把其間空檔補滿,增加了一場半的集體皇誥,星期日更成為道場同奮自動自發集體閉關奮鬥日,一天下來,每個人最少也都誦有五、六千聲。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大家共同面對災難,共同為重建家園,救災、救劫而努力,在這樣一種同心同德的奮鬥過程中,團隊精神愈加昂揚。
●九二一震災後,鐳力阿同奮共同為救劫、救災而努力,團隊精神越加昂揚。/林月開攝影。
「太有成就感了。」下元龍華會,彰化縣初院皇誥數一下子衝到全省教院第二名,如果把轄區四個堂皇誥總額算進來,就是第一名了。能有這麼好的成績,歸功於根基深厚,誦誥長久以來已成風氣,再加上誦誥場次居全教之冠。一天九場,平等堂集體寶誥五場,光殿皇誥四場,保證絕無冷場,五堂一院的同奮對救劫活動的用心付出與熱情,絕不讓他人專美於前。
位在重災區,對於受災居民的慘狀,南投縣初院有太多感同身受,初院進門的樑柱破損,屋內架起鋼架,把整個房子撐住,重新灌鋼筋水泥。同奮家或全倒或半倒,都有不同程度的災情傳出,下元龍華會期間,同奮忙著清點整理家裡損傷情況之餘,要撥空禮拜一到禮拜五誦誥,禮拜六、日就忙著到中寮、國姓、草屯、集集各處做天人炁功義診。地震後,初院有更多省思,面對幅員廣大的南投地區,期望能夠更加強組織團隊運作,在更多地方佈點,發揮保衛當地鄉民的功能。
南部教區 心手相繫共同出擊 強化力量整體戰鬥
「每天時間一到,就去接他們,就算不想來,也不好意思不來。」高雄市掌院在龍華會上,一方面與同奮親和認簽全天誦誥場次名單;一方面針對年紀大的同奮,以專車殷勤來回接送,並因應同奮奮鬥需求,調整集體恭誦寶誥場次。在三種做法交相使用下,果然大大提高掌院的誦誥出席率。嘉義縣、台南市、台南縣、屏東縣等南部教院,雖然活動不多,但各個教院卻都有一批忠誠老同奮,自從參與天帝教,就數十年如一日,不管刮風下雨、路途遙遠,同奮都能夠自動自發前來誦誥。
近幾年,由於外環境的景氣蕭條,南部整體氣勢有拓展不開的困擾,因此,各教院特別以這次先修二十一期靜坐班為目標,預定於十二月十一日於高雄縣市、嘉義、台南縣市開辦兩班靜坐班,明年再於屏東、潮州及澎湖各辦一班正宗靜坐班。為了吸引更多社會大眾,大家可是卯足全力,文宣、廣告各種管道齊下。在下元龍華會及支援嘉義縣初院緊急誦誥活動結束之後,緊接著就在南部各地舉辦六場正宗靜坐班發表會。各教院彼此合作,互相支援,希望藉由團結力量,強化南部整體「戰鬥力」。雖然發表會效果不如預期,但秉持「動一次就有一次效果」的精神,他們希望慢慢把帝教社會形象建立起來,一步一步的走出去。這一個多月以來,南部教區心手相連,以整體目標為考量,截長補短,彼此間的感情也隨著密切的互動愈來愈深刻。
救劫使命內在連繫 帶來無聲改變
下元龍華會後,除了支援嘉義、東部誦誥外,各教院奮鬥行動仍未停止。台灣省掌院幾個同奮,延續龍華會培養而出的默契,自動自發組成「寶誥小組」,每天從午課起就固定「耗」一個下午在教院奮鬥,有同奮打趣說:「這樣沒幾天,個個都可以成仙了。」
台北市掌院同奮也相當發心,幾個領頭同奮一下班就衝到教院,餐廳、大同堂到處捉人,湊滿人數就到一樓平等堂恭誦寶誥,從龍華會開始到現在,幾乎沒有間斷過,這個「寶誥組」已凝聚共識,更有不少資深同奮,「團員」中如有事不能來,還會打電話請假。七點,同奮陸續趕來參加晚上集體誦誥,一進大門,看到竟擠滿了人在專心虔誦寶誥,感動之餘也把教院整體道氣不斷往上提昇。
在同舟一命的憂患意識下,同奮自動投入救劫行列。大部分的教院都慢慢尋找到再出發的力量,不管是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救劫弘教工作,都有一些新作法或集體奮鬥意識出現。這樣一種救劫使命的內在聯繫,或許將在教內產生一種無聲改變,為帝教帶來一番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