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音—省懺
洪靜雯 1997-03-25 11:05
這是一則耳熟能詳的故事:
有一位沙彌在走夜路時,不小心踩死了一隻青蛙,心中忐忑不安地回來稟告師父。
師父知道了以後,就非常嚴厲地教訓道:「你怎麼可以隨便踩死生靈呢?這是犯了殺生根本大戒,為免業報輪迴,你應該到後山跳下懸崖,去捨身謝罪吧!」
沙彌一聽,剎那間猶如五雷轟頂,這才知道闖下大禍,只好拜別師父,萬分傷心的走到懸崖,預備殉身謝罪,但往下一看,哎喲!峭壁懸崖,只要往下一跳,立刻粉身碎骨,此時命在須臾,沙彌想:跳下去,必死無疑;不跳呢?違背師父的指示,這可怎麼辦呢?沙彌左思右想,真是進退為難,忍不住掩面痛哭了起來。
就在他哭得傷心的時候,有一個殺豬的屠夫剛巧經過此山,看到沙彌跪在路旁哀哀痛哭,便上前問道:「小師父阿!你為什麼在此哭得如此傷心?」
沙彌回答道:「我踩死一隻青蛙,師父要我跳崖自殺,懺悔謝罪!」屠夫一聽,頓時悲從中來,悔恨萬分道:「小師父啊!你不過無心踩死一隻青蛙,罪孽就這麼重,要跳崖才能消業。我天天殺豬,屠來宰去,滿手血腥,這罪過豈不無量無邊,不知有多深多重。唉!小師父啊!你不要跳崖自殺,讓我跳吧!讓我來代你謝罪赴死。」
屠夫一念懺悔心起,就毫不遲疑地,縱身朝懸崖一跳,正當他往下飛墮,眼見就要命喪深谷時,一朵祥雲從幽谷中冉冉升起,不可思議地托住了屠夫的身子,救回了他的生命。
這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在闡述罪業本身不是嚴重問題,真正嚴重的是造了罪孽不肯懺悔,懺悔的法水可以洗淨一切罪業。世尊在《宇宙應元妙法至寶》中亦曾明白提到:「天帝教的五門基本功課中,最重要的一門功課就是反省懺悔,天天檢討做人做事有沒有違反自己的良心?尤其是有沒有違反自己從廿字真言中所認定的兩個字,如果有,立刻認錯改過,天天有錯天天改。就在一剎那間,凡靈(元神)、原靈合而一,發揮天地正氣。」思及世尊生前的語錄,再對照前面那則故事,不免提醒自己,千萬別低估了省懺的不可思議力量。
第一次讀到世尊這段話時,是三年前第四期高教班的事了,永遠記得當年世尊在講解這段文字時,音調突然激動昂揚起來,叮囑大家要好好體會反省懺悔的重要,才能契入昊天心法的精髓。記得當時坐在台下聽課的我,真是心有戚戚焉。腦中頓時浮現方才於光殿懺悔後,一種無法形容的寧靜。在那段心念沉寂的片刻裡,我好像能感受到從遙遠的天際,有一雙溫暖的手把我從生命的泥淖中拉起,給予我源源不絕的生機與力量。
省懺,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反省自己的過錯,生起悔悟之心,從而認錯改過。在日日紅塵俗事纏繞的生活裡,省懺是心息歇喘的驛站,也是洗去自性一身塵埃的清涼時間。當窗扉緊掩,我們的心,便永遠像蒙塵的鏡子,無法映射出本來的清淨光明。要以「當下承擔」的無畏,打開心門,讓陽光照進門窗的縫隙,剎時,你將發現,我們內心深處的塵埃,平時似無存在,此刻卻如雪花紛飛,在陽光下無所遁形。我們由小至大,甚至一天當中曾經做過多少該反省的事情,嚴格來說,還真是數也數不清呀。
省懺何以如此重要呢?先看世尊對省懺所下的定義—「煉心」,可知最重要的關鍵就在心。心的清靜,從出世法說,可以超出三界,證得法身;從入世法說,可以安定社會,化延末劫。心力的無邊廣大,正說明了省懺何以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力量。我們時常讀到的「萬法唯心」,在說明一切外境皆因心的緣起,因之亦要由心滅。佛法中更有四句話:「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是在說罪性本為空性,乃由心而造,如果沒有心,也就沒有罪了。然而要如何做到「無心」呢?又得看平日「煉心」的功夫做得如何了。於是還是要回到最初、也是最終的原點—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做好五門功課吧!
對生命中無可避免要面對的問題、困惑,我們總有太多的答案要去追尋,曾犯下的錯,到那裡去埋藏那份深切的痛?已不可挽回的遺憾,到那裡去收容那份深切的苦?糾結多年的無明習性,都不及回來真真實實地面對自己一次。在問題根源那一頭的答案,有時雖往往是我們不想承認的人性弱點,卻往往也是障蔽靈性清明的瓶頸,其實我們不須過度地自責、內疚,省懺,是認識「心」的開始,在「當下承擔」的同時,就在「放下一切」了。
省懺功夫如何作得深?《明心哲學精華》提到,省察之前,須以立志持敬為首,而後再配合涵養、致知、力行、盡性等修養功夫相輔相成,以聖賢仙佛為標準,方可徹見本來面目。行之日久,用心體會的人將會發現,至誠的懺悔,尤其在歷經人世磨難以後—是會發自內心深處感恩,而無法自抑地痛哭一場。為何而哭?說不上來,當下一股正氣直貫而入,通身有道暖流如潮水襲捲而來。斯時,雜念俱息,彷彿與天地合而一,如聖訓所言:「當徹底反省懺悔的一剎那, 上帝的親和光加被而下,將內心底層的黑暗面全部照亮了。」我雖未曾懺悔至號啕大哭,但是,倒有幾次印象深刻的感動,是看到同奮在黃庭前向世尊懺悔的情景,捫心斂容、靜立良久,那份莊嚴肅穆,真是一種人性昇華的生命大美。
寒山子有詩曰:「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叫我如何說?」是在說,世上沒有任何事物,可比得上一顆清明如秋月的心,我們雖不能如詩人隱遁山中,遠離世情的紛紛擾擾,但是,省懺亦能使我們的心靈似明月柔軟澄澈,柔軟到路邊一片葉子落下,都能使我們動容。於是,不一定要在幽微的林間,也不一定要在雲深不知處,當我們開始回來觀照自己的心,安頓自己的心,就已經開始走向覺醒與圓滿了。
很喜歡明代文人張岱曾在晩年寫下回首一生的自序:「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遙思往事,憶即書之,待向佛前,一一懺悔。」有一種走向雪地的空靈,更是一種走過人世滄桑之後,了悟生命無常的深刻省懺。
去年,在第六期師資班的黃榜考評裡,被世尊直指缺失,說不難過真是騙人的。帶著滿腔的失落感,跑到黃庭前向世尊懺悔。雖是懺悔,內心還是對考評指責無法真正的釋懷。總覺得天地之大,竟無人真正了解我的心境。出關後,很快的也轉眼半年之久了,才發現當時考評裡的告誡,竟真的一一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諸多考驗,自己的心性也確實犯了考評所說的問題。那天夜裡,我拿出了師資班的考評,終於有勇氣一字一句地再讀一遍,想起去年五十五天究竟體悟世尊的心情多少,想起三年前世尊教大家好好體會省懺的苦口婆心,……不禁熱淚盈眶。原來,我曾錯失了從遙遠天際再度對我伸出的溫暖雙手。
帶著太遲的省懺,這次,我終於伸出手去緊緊地握住衪。我知道!那是世尊的手,也是熟悉的生命來處。
後記:苦思良久,初時不知該以何為首篇命題?後經維生首席建議,乃以「省懺」作為下筆起始。謝謝他老人家的指引,亦以此為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