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親愛的天帝教同奮〜《涵靜老人天命之路》
教史委員會 2009-09-15 11:50
親炙本師復興帝教行路心路
撰文:教史委員會 翻拍:王乾原
●「以先下之命任諸己」的師尊
編按:天帝教在中華民國99年(公元2010年),有兩個重要且特殊的日子。其一是,民國99年5月18日(農曆4月5日)〜本師世尊110歲聖誕紀念日。其二是,民國99年12月21日〜宇宙最古老的天帝教,在本地球復興30週年。
「歷史上的今天」專欄由天帝教極院教史委員會,於民國98年4月至99年12月推出,內容是以日記方式,詳述本師世尊來台後,於民國68年起的救劫弘教歷程;闡明本師世尊一生愛國愛民的情操,以及天帝教重來人間的時代意義。
帝教出版公司將之收錄,並整理彙編,名為《涵靜老人天命之路》,於98年7月正式問世,1套3本,每套定價1200元(同奮8折優惠,價格為960元,即日起至98年9月30日預約,可享7折特惠,為840元),想要一睹為快的同奮,請洽帝教出版公司聯絡(02-2917-9271或02-2913-5080)。
茲特授權《天帝教教訊》摘錄部分內容,先饗讀者。
《涵靜老人天命之路》摘錄如下:
民國68年9月1日(農曆7月10日) 星期六
為測驗靜坐傳習諸子2個月來進修進度,在今天精神講話會上,余出2題:(一)謹述歸宗後之感想。(二)試述8週來習靜之境界。在1小時內,諸子均能說出所以然,大都多有深度,1、2人且有突出表現,可嘉可慰!
民國68年9月7日(農曆7月16日) 星期五
由于上星期日在精神講話會上,蕭子振昆(光明)曾對本教~天帝教,教名不合時宜對外公開,似有研商之必要,並對教義《新境界》亦有微言。
因此,今天早班靜坐後,雷子祖光、鄭子動(光律)下樓,侍立向我進言:「本教自 上帝立教,垂衍亙古,源遠流長,系傳54代教主歸證黃山,帝敕天人承55代,而今吾師欲返本還源重以第1代天帝教在人間闡揚,豈非有違始祖立教之初意,仍請遵照天命,以天人教應世,敬望吾師深思考慮!」余允於下星期六約集諸子商談之!
民國68年9月9日(農曆7月18日) 星期日
達兒今晚在家向我懇切表示:「願意承擔本社每月開銷不足之數3萬餘元,支援父親完成傳道使命。」聞之我心大慰。1年來,我始終不肯出口,希望兒輩自動自發,達兒今天的表示,實是他的孝心!
民國68年9月12日(農曆7月21日) 星期三
全國宗教協進會將要應運而興,我雖已在原始發起人會上,一再推辭發起人代表,但大勢所趨恐將被推出任第一屆理事長。
如果固辭不獲,這副沈重擔子只有勉強擔上再說。惟一顧慮的就是,天帝教或天人教遲早是要公開應世的,問題就在我理事長3年任內,是否方便?雖然為時尚早,但天上人間自應從長計議!
民國68年9月16日(農曆7月25日) 星期日
為使諸同奮瞭解本教第54代天德教主蕭教主歸位前後,道統上經過的歷史,上午在精神講話會上,展示了當年在華山時道統歷史文獻「人間的至寶」就是萬天 無生聖母的懿旨及萬天至尊 玉皇上帝恩詔,授命本人為天人教主。
諸同奮傳觀後,大都渾渾噩噩。弋兒在場補充說明,家嚴無意興復天人教,不過想使各位瞭解,道統上這一段經過歷史而已。
民國68年9月19日(農曆7月28日) 星期三
人生所好財、色、名、利一切物質享受皆足以喪志動心,消磨性靈,是故修道人要修心養性,能至一切無所動於心,性靈即得永保純潔。蓋道寓於心,心外無道,修者要把自己慾心,打掃得乾乾淨淨,以復本來之道心,「人心死,道心生!」
民國68年9月23日(農曆8月3日) 星期日
本社宗教學術講座7、8兩月未及舉辦,第14次專題講座,下午2時在淡江學院中正紀念堂舉行,分別由本社理事淡江教授、明日世界總編輯賴金男博士主講「未來學與宗教」;本社理事淡江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簡立教授主講「佛學與科學」,由余主持,聽眾相當踴躍。
我的脊椎神經今已能伸縮自如,上午主持精神講話及會禱會坐,午餐後率全體同奮同至淡江會場,精神感到振奮。
民國68年9月30日(農曆8月10日) 星期日
在靜坐傳習精神講話上,研讀《新境界》本體論,並宣佈這是天帝教的教義。從天人親和所得提示,幾經與無形靈界作學術性之天人探討,初步綱領大體擬訂,復經黃子維道和我之悉心整理,除〈精神之鍛煉〉與〈緒論〉全部由我執筆外,思想體系遂告完成。今後對原則不能變動,只能對細節加以充實修正。
為使受訓諸同奮上對道統始祖,今後共同負起弘道責任起見,特成立作業小組(一)教義研究小組(二)教務輔導小組(三)資料整理小組(四)天人親和小組,由每屆同奮自動認定,切實推進。
同時,說明本教義當年在華山,全部脫稿呈獻 上帝奉敕命名「新宗教」,嗣經人事上于民國33年9月1日在西安初版發行時,一再斟酌加了「哲學思想體系」6字~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
來台灣之後,為使無神論者避免宗教主觀觀念的影響,便於接受研讀進而瞭解宇宙人生的新境界,所以於民國50年8月再版付印時,改名為《新境界》。(待續)
●師尊、師母期勉同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