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無相遠離四病 昊天心法必有所成

無為無相遠離四病 昊天心法必有所成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46期 » 無為無相遠離四病 昊天心法必有所成

編輯部  2013-01-15 12:15

文.圖/編輯部

  各地教院辦理「昊天心法研習」已逾10年,對天人合一修持有莫大助益,不過諸多同奮在心態,以及參習過程中,仍有部分觀念尚待調整,《天帝教教訊》援引佛家「遠離四病」觀念,進而與參加」昊天心法研習」同奮紙上研討。

  天帝教同奮何其有幸,能得曠古明師教誨,參習「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直接「煉神還虛」。但誠如本師世尊諭示:「直接先從『煉神還虛』下手修煉,形式上雖是超越性功和命功,但在無形中自然而然仍舊經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兩個步驟。

  換句話說,帝教同奮日常不斷修持奮鬥的五門基本功課中,就包含性功、命功在內,自然而然,於不知不覺間,會經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兩層功夫。」

搭電梯也要層層上

  如同搭電梯從一樓到頂樓,直接「煉神還虛」似是直達頂樓,但是,電梯速度再快,還需一層一層往上升。如果連「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兩個過程都沒經歷過,同奮就認為自己悟了,那真是「誤」了!

  更何況,還有同奮自認已修煉成數位封靈,而志得意滿。

  本師世尊曾傳示:帝教同奮日常不斷修持奮鬥的五門基本功課中,其中四門基本功課,偏重「性功」鍛煉,配合法華上乘正宗靜坐之「命功」鍛煉,則循著奮鬥初乘、平等中乘逐步晉修,最後將一顆凡心煉得乾乾淨淨、一無所有,只要確實不斷奮鬥,自然可以成為人中仙佛。

  做「直修」靜坐功夫時,必須注意下面幾點:即「心無所住,一切放下,放下一切;心無所注,一切不想,不想一切。」心不要停留在某一處、注意在某一點,須將所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完全放下,不去理會,心理上早把我此身忘掉坐在蒲團上,妄想雜念聽其來去,不要追想、回想,自然可以一切不想,剛開始時會覺得困難,只要堅持地用功,日積月累,習慣成自然,就可以達到「無心無念,一無所有」的目的。(節錄本師世尊於「第3期師資高教班」講詞)

  若要達到「無心無念,一無所有」,必須加強煉心的功夫。但有些同奮認為一切不執著就是境界,認為只要達到「無念」就好。

  很多人以達到無念為歸的。若問:「最近功夫做得怎麼樣?」回說:「唉呀!還有念頭耶!」打坐時,一直想著「無念」,「想無念」還是有一個念頭,那就不是「無」!

  而「無念」就算悟道了嗎?死人都沒有念頭,都悟道了嗎?是值得同奮去思考的。

無心無念真氣自發

  煉心功夫如何下手?如何才能煉得「空空洞洞,一無所有」?總括來說首先要能從「一切放下、放下一切;一切不想、不想一切」起步,將心裡的妄想雜念一切放下,而且不要回想、追想,最後心中自然會一無所有,而至「無心無念」。

  修道人或者是學打坐的人,最主要的要能將「喜、怒、哀、樂」,過即不留,無動於衷,這是煉心的起步。

  一般凡夫的心理最容易受喜、怒、哀、樂之情緒直接影響,進而使得行為發生偏差,後果就不堪設想。但是要修煉至「不動心」談何容易,真要達到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可以算得上「不動心」。(《宇宙應元妙法至寶》)

  「無心無念」才能發動自身的靈陽真氣,接引 上帝的靈陽真炁,氣炁抱合激盪,循行復始,排除陰氣,煉就純陽真炁。(《靜坐要義》頁94)

  帝教「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的原理,就是希望大家在作功夫的時間,要一切放下,放下一切,不想一切。以達渾渾噩噩無我境界,亦即「將睡未睡,似覺不覺」自我觀照狀態。此時,你的原靈清明在躬。躬指身體,打坐時若能經常保持將睡未睡,似覺不覺的心理狀態,不昏沈瞌睡靜到極點,原神自然清明在躬,這就是「一靈常照」的真意。(錄自師尊於民國77年4月10日靜坐班先修6、坤9期講詞)

  人從虛無中來,仍回虛無中去,一靈常照,萬念皆空,這個靈就是「煉神還虛」的境界。一靈常照,就是似睡非睡的心理狀態。「萬念皆空」,就是心裡一切都不想。

  以唐代著名高僧永嘉禪師「止觀法門」的兩個觀點:「惺惺」與「寂寂」來映照,可讓同奮更加瞭解。「惺惺」就是清醒的;「寂寂」就是空空的。

  我們修道打坐,「惺惺寂寂是」空空洞洞什麼念頭都沒有,可是什麼都清楚,這就對了。

  「散亂惺惺非」坐起來什麼都知道,可是念頭亂七八糟,遊思浮動,那就錯了。

  「寂寂惺惺是」空空洞洞、清清楚楚是對的;「昏沉寂寂非」什麼都空空的,人也迷迷糊糊的就錯了。

  永嘉禪師說:「惺惺」可以依止「寂寂」,一上坐什麼都不想,空空洞洞,這是同奮大多有的經驗,「寂寂」以後就昏沉。

  那麼坐直一點,肩膀端端、頭揚揚,腦子清醒一點。一清醒,散亂來了。「惺惺」、「寂寂」是藥,「寂寂」可以治「惺惺」;「惺惺」可以治「寂寂」,藥可以治病,但是吃多了又生病。

  「一切不想,不想一切;一切放下,放下一切。」是昊天心法的精髓;配合〈默運袓炁〉的「聽其自然運化」只要「心無所住,心無所注」,日久必然有所體悟。

作任止滅四種偏差

  可惜的是,不少同奮在親和過程,都會言及自己靜坐的身心反應與心靈的感應。總結來說,有四種觀念的偏差,佛家稱為「四病」,即四種心理見解上的病態。

  「一者作病」,即有所造作。好比今天打了幾坐,像算帳一樣,每天打四坐,一年就該有個封靈;持續10年每天三誥四坐,應該也像本師世尊在華山8年一樣,該有40個封靈!

  或者今天誦了多少皇誥、作了多少功德;再不然今天修行有多少境界、多少進步,這些都是有所造作。以修持境界、積功累德為道,就犯了「作病」。

  同奮打坐、學道,不要認為兩腿多盤兩天,就能盤出一個封靈來!打坐是教同奮以這種修養的方法,找出自性來。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對誦誥的諭示:……誦唸兩誥亦是成仙、成佛的捷徑,唸得無念,唸得無心,唸得無體,念空寂寂,身是宇宙;金闕朝聖,渾然有趣,回風混合,靈光互映,成就金仙;如此修行,妙中有境,境中有物,心物合一,就是大羅。(節錄《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講義》第一集・68頁)

  本師世尊曾說:天帝教的同奮天天在培養正氣,正大光明做人,所謂「凡心死、道心生」,將凡夫俗子的人心、私心、人慾去除,至少要做到二千多年以前太上老君所講的「少私寡欲」,在天帝教就是要發揚「不為自己打算,不求個人福報」的精神,然後道心生,恢復本心、天心、天性、本來面目,凡是修道人都應該在「克己」二字多下工夫,自然可以成就自己。(節錄《涵靜老人言論集二》65頁)

  「二者任病」:任其自然,既然眾生是佛,反正總有一天成佛,一切自在。打坐修持是妄用功夫,認為一切不管就是法、道,用不用功都一樣,一切本來無生滅,任運自在,這種觀念是任病。

  很多同奮在閉關的感言中寫:「任運自然」、「放曠任緣」。有些人修持的確到這個境界,心中空空的,一切不在乎。歷代「放曠任緣」者很多,尤其明末清初,以王陽明的王學與禪結合時期最多,弄得「聖人滿街走,菩薩多如狗」。

  本師世尊─首任首席使者於民國87年6月25日聖諭:今日之修行,乃以「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為宗旨,……天帝教重來人間的時代背景,其中即包括現實環境已不能在肉體上用功夫,非如人間世俗淺見,以為不在肉身下功夫,即是可以不修德業,賣弄神通……。

心猿意馬執著生幻

  「三者止病」是最常犯的,同奮通常一上坐都想得止、得定。嚴格講,定與止有層次的差別,不能得止,就談不上得定。

  止也好、定也好,一般認為什麼念頭都沒有就是得定,結果我們看到一般人坐在那裡都很痛苦,皺著眉頭,心中念頭停不了,想止念、求息心,事實上無法息心止念,卻在忙打念頭。

  止病是止於一念、止於一個境界,或止於一個空的境界,或止於一個清淨的境界,奈何止不住的是散亂心、放任。

  同奮不是放任就是求止,再不然想求功德,想從積功累德而悟道,這就前述的作病、任病、止病三種病。

  法源首席童子於民國83年7月10日,恭向首席師尊呈報陰曆5月份下半月要事,該聖訓中載:先天一炁玄福子大老前輩傳示:無形近日觀察大部分同奮往往不明「天人合一」之真諦,並漠視其精神與原則,只知一味透過靜坐,進行神功煉靈,卻忽略性功煉心暨命功煉身之築基功夫,以致無法參悟昊天心法之精髓,徒負光陰,甚屬惋惜!

  吾等冀希同奮重新從內心世界出發,自我修正與調整,方能證修急頓法門之天機。

  「四者滅病」認為修道用功應該永斷一切煩惱,生理、心理空無所有,把滅絕一切當成無心,說好的是事不動心,卻可能落入「頑空」。

  本師世尊曾說:人生最難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心,修道就是修心。三家(道、佛、儒)聖人,均以「心」為修道的總綱。

  儒家講正心、誠意;佛家講明心見性;道家講煉心。因為人的慾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修心就是把充滿慾望的心,煉得一無所有。以無心、無念、無情、無我為目的。能修到不動心,視榮華富貴如浮雲,酒色財氣如糞土,也就是能做到一念不起,萬念俱寂,將凡夫俗子之心,煉成道心,即本心、初心、天心的境界。(節錄《師語》本師世尊於東京虎門霞山會館演講稿)

  靜坐時最忌心猿意馬,要做到無思、無慮、無色、無相、無心、無念、無人、無我、無天、無地,一切不想,一切放下,內心空空洞洞,才能一無所有,功夫是一點一滴日積月累而成,最大的要訣就是「少漏而不漏」、「少斷而不斷」。

  本席常云:「靜坐功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一個人的體質不同、靈質不同,先、後天因緣也不同,對靜坐的體會當然更不會相同,把握住大原則就不會出毛病,不可受人影響而亂了腳步,喜歡自我標榜的同奮要特別小心,氣胎無形、無色、無相,不可執著而生幻胎,則危險矣!今日之修煉乃天上促成,不可貪天之功而不知感恩啊!(節錄《師語心傳》首任首席使者民國85年8月13日聖諭)

  至心盼望同奮細讀「四病」,瞭解自我、修正自我、接納自我,只要觀念調整,持續做下去、坐下去,則昊天心法必有所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