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學的宇宙觀

近代科學的宇宙觀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94期 » 近代科學的宇宙觀

台南市初院 呂光證  1991-11-25 11:25

  兩朵烏雲

  (1)兩朵烏雲

  從科學史上看,十六世紀開始的科學革命,無疑是對中古歐洲教會權威的一種反動,長久來窒息於聖經教條式的人們,驚喜的發現牛頓等人的成功無疑是提供了另一個伊甸園,在那塊樂園中人才是所有事物的重心。人們所秉持的是靠觀察歸納、反覆實驗所得的知識來對抗 上帝,因此我們不難理解培根暴烈式的狂熱精神對當時社會具有多麼大的影響,更不難體會科學萌芽時期那種強勁充沛、奮力突破的旺盛企圖,隱隱然取代宗教成為新世紀的權威。

  十八世紀瓦特蒸汽機的發明,賦與了牛頓『世界機器』的心臟中樞,更將科學思想、信仰與方法等全面而徹底地深入每個人心中,在很短時間內擊垮舊有的手工藝市場,邁向高效率的機械生產,直接推動人類第一次的工業革命。歷史上從沒有一次的轉變是如此劇烈而快速,可以說科學理性之光遍照寰宇, 上帝不得不黯然引退,因此大哲學家尼采宣稱:『 上帝已經死了,唯一的基督徒也早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橫掃歐洲的拿破崙也曾請教有名的科學家Lap lace,為什麼他的書上沒有提到 上帝呢?Lap lace高傲的回答:『我不需要這個假設!』

  作為科學之母的物理學在這三百年間亦不斷地飛越進步,牛頓的古典力學經由Euler、Lagrange、Hamilton等人的工作,建立起嚴格的數學形式:另一方面,由Faraday、Maxwell建立的電磁學,用一組極其優美的方程式,成功地統一電、磁及光的現象,並預測電磁波的存在,後來果然由Hertz實驗找到,才有了今日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無線電、收音機、電視機等,構成龐大緊密的資訊網路。當時的科學家們均深信,一個清晰完美的世界圖象已展現在我們面前,誠如一九00年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Kelvin爵士在倫敦皇家研究所的新年獻詞中道:

  『晴朗的天空只剩下遠方的兩朵小烏雲,物理學家們今後的工作,只不過剩下把數字算得更精確罷了!』

  但正如一個成長中的小孩般,不管他幼時如何地受寵霸道,長大後必然得接受教訓、學習謙虛。誰也沒想到,正是Kelvin爵士所提的那兩朵小烏雲,在本世紀初掀起漫天巨浪,在科學家們得意的笑容未隱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翻牛頓以來的『世界機器』,根本修改了知識巨廈的基石,重新教導人類在面對這浩瀚深邃的宇宙時,所應秉持的謙遜態度。以下讓我們共同來欣賞本世紀初這一場精微奧妙、波瀾壯闊的好戲。

  第一朵烏雲

  (2)第一朵烏雲:Michelson-Morley實驗(四度時空特性)

  想像一顆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一圈圈的漣漪,這是種波動的現象,嚴格說來,是水分子上下振動所造成的整體性效果,這個例子使科學家領悟到,任何一種波動都需要介質來傳遞,好比空氣之於聲波是同樣的道理。十七世紀Huygen提出宇宙中充滿著一種看不到的東西,謂之『以太』,認為是光的傳遞介質,到了Faraday手裡,又提出一種新的以太,作為電與磁的媒介。正值兩種以太紛擾之際,Maxwell適時出現,以一種非常簡易優美的數式證明,原來光不過是電磁波的一種,屬於頻率4000埃到7500埃的電磁波,於是剩下來的問題是:電磁波所賴以傳播的介質究竟是什麼?

  Michelson、Morley兩個人就是針對以太設計一個非常精確的實驗,但令人驚訝的,結果顯示宇宙中並沒有以太的存在!愛因斯坦因此提出『相對時空觀』,企圖解決上述的困難。在此先讓我們回想牛頓的『絕對時空』吧。請看圖一,S、S’是兩個不同的二度空間,點A對S空間而言座標為(2,3),對S’空間言座標為(3,2),可見同樣一點對不同的空間來說,其值不同。那麼牛頓所指的『絕對空間』是什麼呢?就是各位現在看的這張紙。簡單地說,不論S、S’空間所見的座標值為何,點A總是落在某種真實的東西上,且不會改變其位置,在此例中『真實的東西』即指這張紙面,牛頓稱之為『絕對空間』,它並不因S、S’的存在而有所改變。

  再看圖二,牛頓對於時間的描述是以一條均勻、規律的長河作比喻,這條時間之河不會因為任何事物而改變,它緩慢有力、一去永不回頭,稱之為『絕對時間』。這種時空觀不僅是牛頓世界機器的背景,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不管人們是上山下海、或飛或躍,感覺上總有最後的落腳處──大地,因為它是我們所熟悉的各種生物共同的舞台,自然以它為絕對空間的依據。至於『時間彷彿停頓』,『一剎那即為永恆』等,也只出現在文藝愛情小說的對白,一旦頭腦冷靜下來,任何人實在無法想像時間有時快有時慢,甚而停頓!

  然而近代科學的本質,往往是在適當的時機給予人們教訓,科學實證的結果,是逼使人們痛苦地面對不可思議的事實。此處筆者儘量以淺白的例子說明時空的相對性:

  看圖三,在二度時空裡,儘管A、B兩點對S、S’有不同的座標,但AB長度對兩者而言是不變量,以數式表示:

  X2+Y2=X’2Y’2=AB長度

  同理在三度空間內,不變量的式子如下:

  X2+Y2+Z2=X’2+Y’2+Z’2=AB長度

  愛因斯坦則提出時間是第四度空間,那麼簡單的疑問是:『一度二度三度空間的不變量是點與點間的距離,四度空間的不變量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楚,在三度空間內一個點座標代表的是該點『位置』,位置與位置的差別作『距離』,而在四度空間內一個點座標代表一個『事件』,事件與事件的差別作『區間』(Interval),區間就是四度空間的不變量。表示如下:

  X2+Y2+Z2+r2=X’2+Y’2+Z’2+r’2=AB之區間

  比如看圖四,點B的座標(3,2,4)表示B在距離原點A,向東走3公里後向南2公里再向上4公里,這就是B的『位置』。

  圖五中的點B則不然,(3,2)可能表示距離原點A向東3公里,時刻凌晨2:00時所發生的『事件』。因為我們無法在紙上畫出完整的四度空間,所以將y、z兩度空間省略,這並無關宏旨,可使我們專心研究x空間與γ時間兩者的關係。

  比較圖三、圖六,就知道式子

  x2+c2t2=x’2-ct’2

  為兩個時空系統S、S’的不變量,正是此式把時間、空間的關係表達出來,很明顯空間的變化將導致時間的改變,這是牛頓世界無法想像的。

  舉個實例,如下圖S、S’兩人對準手錶後,S’於0時出發從甲地開車到乙地購物,對S’的車而言,S’巳始終沒有離開座位,因此X’=0;但對S而言,S’是由甲地到乙地相距800公里,所以Ⅹ=800。假設S’的手錶指著t’=600/C秒,則由上式

  O2-C2×360000/C2=64OOOO-C2T’2可以算出t=1OOO秒,這意謂著S’從甲地到乙地途中每過6分鐘,就S的手錶看已經過了10分鐘,換句話說若S’一直按此速度開6年,則S已經過了10年!這並不是單純的數學遊獻,科學家的的確確從實驗室證明了時間改變的結果。

  也許大家要問,那麼日常生活中為什麼感受不到時間的變化呢?答案很簡單,上述的效應是假設S’平均以0.8倍的光速前進,而人類目前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是人造衛星,但仍遠低於光速的萬分之一,因此時間效應微乎其微,我們根本感覺不出來。可以說,相對論描述的是極高速世界的現象,雖然遠離日常生活經驗,但卻使我們瞭解宇宙的廣闊難測,明白時空的幻像,從而油然生起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總結來說,S’本身是一個時空系統(X’,ct),S本身也是一個時空系統(X’,ct),兩個時空系統透過『區間的不變性』劃上等號(圖七的式子)。這使我們明白,任何的一種運動都擁有自身的時空架構,換言之,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在創造新的時空世界,但只有在速度極大時才看得出它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修改傳統上對時間、空間的概念,必須瞭解空間並非是牛頓的固定白紙,而時間也非永恆規律的緩緩長河!

  質能互換

  (質能互換):E=MC2 能量不滅

  相對論第二個引人注目的是上面這個公式,它以一種異乎尋常、簡單的幾個字母告訴世人,任何一個微小質量,透過光速平方這驚人數字,可以轉化成巨大能量。舉例來說,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若全身皆化成能量,其大小可以將五千五百億公噸的龐大物體舉起約一公里左右!

  但正如前面所談的『相對時空』一般,人們很難相信這些匪夷所思的觀念,因為它們嚴重地與常識衝突,這是典範交替時期明顯的現象,直到公元1945年原子彈爆炸,大眾才接受了由生命所證實的相對論。然而這公式所蘊含的意義不僅如此,它更進一步提醒我們,平常視為最最真實的物質,不過是能量的另一種型式,那麼什麼是能量呢?

  號稱二次大戰結束後最傑出的物理天才Feynman教授在他的書中寫道:『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們應該認識的,就是在今日的物理學中,我們還不能瞭解能量究竟是什麼東西。』但是我們可以從能量的不同型式、表現與變化中去掌握它,比如說,動能、位能、熱能、電能、核能、輻射能乃至物質能,這些不同的能可以互相轉化流通,但總和始終不變,稱之為『能量守恆』。

  換個方向來談談物質,我們對它的認知最先起源於感覺經驗,一顆石頭在那兒,摸得到看得到,有重量有體積,結結實實的存在,這當然是物質。而空氣呢?應該不是吧!但是這種觀念隨科學的進步慢慢被修改,所有物質的基礎被界定在原子層次上。以此觀之,石頭主要由碳、矽、氧等原子組成,空氣也是由碳、氧、氮等構造,因此石頭、空氣都是物質。事實上,我們肉眼所能見到的山川大地、飛禽走獸,無一不是由週期表上92種原子(人造元素不算)交織組合,那麼原子就是最終的物質嗎?

  公元1919年,英國物理學家Rutherford於劍橋大學的Cavendish實驗室,以α粒子成功地擊碎原子,揭開物質世界更深一層的奧秘,緊接著質子、中子相繼發現,到現在為止己經找到了將近兩百種基本粒子。遵奉化約論的科學家們,仍在窮究最終的物質粒子,但我們不禁質疑,除能量外,難道還能找出更基本的物理實體嗎?

  一對電子、正電子,我們視之為如此真實的物質粒子,互相碰撞後竟然雙雙消失,化成相對的能量輻射出去(按照質能互換);反過來說,一串電磁波(能量)路經巨大原子核旁時,也會突然地轉化成電子對,從這些實驗的事實看來,顯然能量在宇宙中應居於更基本的地位!

  愛因斯坦將宇宙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場』(能量),『場』特別強的地方就是物質,這就好比說河流上大大小小的各種旋渦,每一個旋渦都是我們感知的物體,因此探究最終極的旋渦是沒有意義的,它只是水流擾動的一種現象。

  對能量的探討,好像一場懸疑好戲、充滿刺激,底下我們將繼續從現代物理學的另一個基石,摸索真相。

  第二朵烏雲

  (3)第二朵烏雲:黑體輻射

  很難想像我們的身體不斷地輻射電磁波,更難想像當兩個人面對面站立時,看似兩個截然分離的個體,其實彼此身體的能量,經由電磁輻射而互相交流。事實上,不僅僅是人體,四週所有的事物其原子、分子結構均不斷地作熱運動,輻射出相對應的電磁波。一般說來達到熱平衡時,個體所輻射出的能量相等於自外界所吸收的能量,形成一種動態平衡,這種經由電磁輻射互相交流而形成的能量網,構成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宇宙觀。

  這是科學事實帶給我們作哲學省思的好機會,如果我們不再堅持我們和路邊的乞丐是截然分離、毫無瓜葛(前面的事實已經否定此點),那麼我們就應當有足夠的愛心,去幫助互為一體的乞丐。一個自私自利認為一切與他無關的人,理論上照他的意願應當搬到外太空去,在那兒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和他交流,但即使他躲得過壓差的爆炸,終究會在不斷輻射出能量、逐漸冷卻中死亡。

  互補原理

  (互補原理)

  Planck研究輻射並沒有領悟上述的道理,但是他卻提出另一個革命性的概念,認為粒子以頻率ν作反覆振盪時,所能發射與吸收的電磁能量並非連續,而是ν的整數倍,寫成數式:

  E=nhv

  其中h即Planck常數,n表示正整數,E表發射或吸收的能量。

  愛因斯坦則更進一步,主張電磁波不僅在發射、吸收時是以hν的整數倍來交換,即使在傳播的過程中也是以hν的『能量小包』前進。換言之,愛因斯坦認為電磁波具有粒子性,隨後的光電效應證實了他的說法,使他獲得諾貝爾獎。作為電磁波的家族的一份子:光,也如上述般,同時具有波動性與粒子性,這個問題嚴重地困擾當時的聰明才智之士,然而事情沒有那麼簡單,1942年,法國一位專攻歷史的貴族De Broglie提出『物質波』的概念,主張傳統認為具有確定質量的電子,也有波的現象,這種破天荒、嚴重違反常識的說法,還沒讓物理學家們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時,Geroge,Davisson,Germer卻已在實驗室中找到了證據。

  各位只要想像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一陣陣的漣漪,這個石頭就是粒子,而一圈圈向外擴張的漣漪代表波動。如果有人說,顆粒狀的石子和不斷擴張的漣漪是同樣的東西,有人會相信嗎?當時的物理學家們面對著鐵一般的事實,也常這樣自問。

  誠如Heisenberg的切身體驗:

  『我記得,我不只一次地跟Bohr促膝長談

   每次討論都過了深夜

   但最後幾乎都在失望中結束

   每次長談之後

   我總是在附近的公園裡獨自踱步

   不斷地自問一個問題

   難道大自然有可能像我們在這些原子實驗室

   裡所看到的如此荒謬嗎?』

  的確,同樣一件『物理實體』(光、電子、電磁波等),以檢驗粒子的儀器去探測,發現它是粒子;但若以檢驗波的儀器去探測,就發現它是波。大自然好像在玩弄著我們,將一群心智傑出的科學家們折磨的傲氣全消,是後來Bohr的出現挽救了大家,他的『互補原理』使我們有如撥雲見日,深刻體悟到大自然奧妙但不懷惡意的本質。

  一個簡單的實驗

  我們以一個簡單的實驗來看看何謂『互補原理』,請看下圖

  仔細地凝視,你將發現『她』有時看來是少女(波動),有時看來卻是老婦(粒子),在我們根深柢固的觀念中,少女和老婦是兩個相互對立、矛盾的名詞,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是少女又是老婦。然而在上圖中,你若先存有『少女』的想法再去看圖,相信很容易就看到少女:反過來說若先存有『老婦』的概念,那麼不用太久你就能看到老婦。這是一個闡明波粒二象性的極佳例子,物理學家經由精密的儀器探索大自然的本質時,就好像我們看此圖般,『總是看到我們自己想看到的』。

  那麼Bohr如何作解釋呢?最關鍵性的一點:『她』不過是一張線條組成的圖畫!

  我們傾向『少女』的主觀意識+這張圖畫↓少女

  我們傾向『老婦』的主觀意識+這張圖書↓老婦

  換句話說,有人堅持此圖是少女,那是因為他的主觀意識配合這張圖,兩者共同創造出少女的景像,反之亦然。比如一對沉浴愛河的情侶,其主觀意識總是偏向年輕、熱情,他們很容易把此圖看成是少女,同時,一個備受打擊、失敗的人,主觀意識不免偏向灰暗、沉鬱,就不難看出老婦的圖像了!

  前面我們談到粒子時就想到路邊的石頭,談到波動時就想到水面的漣漪,因為石頭與漣漪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我們認為它們是最真實不過了,因此說光的波粒二象性,就似要把石頭和漣漪硬扯在一起,這是錯誤的想法。

  客觀實在體必被揚棄

  事實上,互補原理告訴我們,石頭、漣漪這兩個古典概念並非真實的存在,它們只是被共同創造出來的近似實體,就如剛剛的少女、老婦亦非客觀不變地存在,而是主觀意識和圖案共同幻化出來的形像。簡單地講,粒子性越強波動性越弱,當粒子性強到某個程度時,就展現出如石頭般的外表,所以石頭只是波動性非常弱的近似實體:同樣地當波動性強到某個程度時,就展現出漣漪般的特性,所以漣漪也不過是粒子性非常弱的近似實體罷了!

  從這教訓,我們理解到,我們的主觀意識在探索大自然的本質時,起了多麼大的作用,笛卡兒嚴格的『心物二元論』,『主體客體的截然分立』,以及他所說的:『作為一個思考者超然於這物質宇宙之外──』必須被修正,而古典科學的基石:『客觀實在體』在微觀世界亦必須被揚棄。

  Heisenberg曾經語重心長地說:

  『主體、客體是不可分的──,人類所觀察到的自然是經過人類思考下反映出的自然。』

  Bohr也曾說道:

  『在宇宙演出的舞台上,人類不僅是觀眾,本身也是參與者。』

  陰與陽是互補非對立

  談到這裡,不免想起中國人常講的陰陽之道,陰與陽乍看之下彷彿笛卡兒的二元論,其實不然,因為陰與陽的關係是互補式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盛陽衰陽盛陰衰,兩者是動態的互補,而非簡單的對立。更進一步說,陰陽並非宇宙的真如本體,只是本體(無極)趨向兩極的近似展現,Bohr坦承,他對能量其波粒二性之領悟,深受中國的影響。請參考下圖:

  我們不必訝異為何幾千年前的思想會和最尖端的科學理念吻合,前文早已指出,人類求知的途徑除了由觀察、歸納著手外,尚有一種不立文字直見本心的證道方法,我們不應排斥哪一個。永遠記住,在面對這無限深遠,浩瀚精微的大宇宙時,謙卑的心是最重要的,這不僅是宗教家的諄諄教誨,也是科學家們在歷經本世紀初一連串的教訓後,所體認的態度。

  整體的動態宇宙觀

 (4)可能的第三典範:整體觀。

  相對論與量子論的內涵,當然不只上述所捉的淺薄知識而已,但光是這些已足夠我們好好深思其背後所隱含的哲理。我們有必要更進一步探討,蘊育出相封論與量子論背後的宇宙觀究竟是什麼?

  想像一艘太空船的駕駛員同時點亮船頭及船尾的燈,但是就S的時空系統而言,他發現船頭燈先亮,而S’則觀測到船尾燈先亮,到底是誰對呢?相對論說大家都對!三個人所測量到的,對他們自己來說皆是同樣地真實、同樣確定,沒有誰比誰更離譜,如果我們還記得前文所說的:『每一個運動者都擁有自己的時空世界--』,那麼就不難理解,時間空間並不能超然獨立於觀察者之外,必須和觀察者相聯繫,時空才有意義。

  不同運動系統的觀察者(S,S’,S”)和同一事件(上例中點亮燈)共同創造出三個時空背景,S認為船頭燈先亮,S’認為船尾燈先亮,S”則認為一起亮,三個結果立於平等地位同樣地真實,反過來也可以說,三個同樣地虛幻,因為抹去了觀察者的創造,就不存在時空的意義了。

  請注意,這種主客體融合幻化出時空的說法,不正是前文所談Bohr互補原理的精髓嗎?

  有如鐘錶機械般、精確運轉的宇宙圖像終於被揚棄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種﹃『整體不可分割的動態宇宙觀﹄』,在這種宇宙觀內,沒有絕對孤立的個體,一切的事態均是互相關聯,彼此融匯出這個娑婆世界。

  「模糊集合」新概念

  科學家們從早期的常識世界,體認到的宇宙的確是清晰規律、截然分明的機械結構,但是當人類的視野超越感官的範圍,進入極微或極巨的領域時,却震驚地發現,大自然竟是披了一層美麗的外衣,裡面揭露的本質充滿著令人錯愕、敬慎、畏懼的深邃。

  這就好比長久來,我們習慣眺望遠山,但見一片深綠綿延不絕,時間一久自然而然相信山就是這幅圖樣,這種觀念根生柢固後,等到哪天我們真正踏入山區,將赫然發現山也是泥土做的,樹木疏疏落落,還有各式各樣的生物棲息其間,於是不免驚異萬分,錯愕之狀我們略可想像。

  從相對論與量子論的哲理中,我們說任何一個實體皆非真實的存在,一切的現象必須由彼此互動的關係中去掌握,整個宇宙就像一塊織布,牽一角而動全體,這個織布的本質是什麼呢?愛因斯坦說是能量之海,海上的點點浪花構成我們目為實體的物質,這個說法或許過於大膽,但卻是基於科學實證所做的省思。

  我們知道,歷史上再怎樣威赫的帝國也有瓦解的一天,牛頓世界機器的信仰到今日已蕩然無存,但這並不意謂著化約方法也被揚棄。相反地,在物理學及生命科學方面,化約論仍使我們獲得極其驚人的知識,這好比脫韁的野馬,當整個馬車省悟到必須修正旅程時,這匹馬卻奔馳而去,更傲人地創出牠的速度!

  但是化約方法脫韁奔馳的後遺症也極具殺傷力,現今工商業發達的社會中,普遍存在一種『剝離』的危機,人自己精神、物質的剝離,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都存有日益擴大的裂痕。通貨膨脹的惡夢、軍備競賽的陰影,核子武器的威脅,環境污染的加劇,使我們生存空間越見縮小,人類將宇宙視為機械般地壓榨、控制,到頭來終於自食其果。

  因此如何仿效三百年前科學典範的建立,將本世紀初整體不可分割的動態宇宙觀,深入每個人心中,是當務之急。事實上,從各門學科中我們略可察覺典範交替的痕跡。

  比如說數學,從十八世紀以來強調『分析』的概念,到現在卻體認到『模糊』(Fuzzy)的重要。1965年,美國控制學家Zadeh提出『模糊集合』作為新數學的工具,至今已廣泛地應用在大部份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中。『模糊』的概念並非機械觀確定性精神所能理解,但若以互補原理來考察,便顯得自然而又必要了。

  整合性功能的例證

  心理學方面,佛洛伊德(Freud)的精神分析是基於生物機械的人類觀,他曾說過:

  『精神分析者,明顯地必須繼承科學本身,以及科學家集團的傳統,這是不能否認的──。分析者是徹頭徹尾的機械論者,是唯物論者。』

  然而到了他的學生容格(Jung)手裡,把無意識的靈魂分成兩種:屬於個人的個體無意識,以及表示靈魂深層的全人類共同的集合無意識。他提示了個人與人類,甚至個人與全宇宙的關聯!還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醫學領域。西醫的基礎來自解剖學,將身體分割成各個系統、組織、器官,哪兒壞了就修哪兒,修不好就換掉,這和修理機器如出一轍:而中醫則基於氣脈旳理論。所謂『氣』是生命力的動態表現,西方人解剖身體找不到這種氣是理所當然的,把一根電線剪斷再去量電流,量得到嗎?這正是化約方法最嚴重的缺失!

  中國人向來將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隱然和大宇宙合一,所以採用的方式是『四診』:望、聞、問、切。經由病人與醫師的往來互動,加以草藥調理,這種觀念相當吻合近代物理學所昭示的哲理。中醫在目前已廣受世界各國的認可,這都是強調整合性功能的例證,也是當前文明潮流的必然趨勢。

  提昇宇宙合一信念

  感慨地說,西方人從早期不斷向外超越的實踐中,經由茁壯、成熟到反省,已漸次回歸到內在的探索。有人推測,十九世紀的產業革命到二十世紀的資訊革命,不正是從外在物質生產的方式,轉變到人腦訊息互通的網路嗎?那末二十一世紀呢?或許是生命科學的革命吧!這並不是指現在通稱的分子生物學,而是指一種經由內在探索、開發潛能,提昇生命層次與宇宙合一的信念。

  由此以觀帝教的使命,我們當更能體會師尊在『新境界』中所言:『──世間凡有不能由理智解決之事理者,吾人希望今日或可由天人交通之新途徑來求得真理。

  ──如何運用智慧使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長期合流發展,如何配以有形軀體與無形靈界媒介貫通,亦惟在善能把握科學與哲學之相配原理與自身之修持功夫。』

  科學家與哲學家的玄思冥想、殫精竭慮,若能配合宗教之修持方法,人類方有機會突破物質限制,回歸宇宙本體。英國有一位物理學家Josephson,於33歲獲得諾貝爾獎後,毅然放棄傳統研究,從事TM超覺靜坐,他認為只有透過內在的提昇,才能增進對宇宙、生命的看法。Josephson並非特立獨行之士,他的想法正代表了歐美近年來最流行的宇宙人生觀,那末如何把握時勢,因勢利導,激發人類文明以達於高度空間之境,落實化劫宏教使命,便是帝教天人研究學院成立之充分與必要理由。

  筆者學業未成,道歷資淺,惟戰戰兢兢不敢忘師尊教誨,願以個人微薄之力,窮究宇宙人生最後真理。此文是初步嘗試,還請賜教。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