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憂鬱症迷思

解開憂鬱症迷思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66期 » 解開憂鬱症迷思

文稿整理/中華天帝教總會 講述/莊凱迪醫師  2006-04-01 10:50

中華天帝教總會「憂鬱症」公益講座(十二之一)

時間:九十五年一月十八日 地點:台北市掌院

廿一世紀的物化趨向,造成人們不斷追逐外在的五光十色,而讓靈魂躲在暗處深深哭泣,心裡受到嚴重的衝突盪擊,身體也隨之叢生百病。這種世紀文明病,到底有什麼樣的特質?嚴不嚴重?該如何治療?容不容易痊癒?帝教總會所主辦的憂鬱症公益講座,第一講就開宗明義的透過專業剖析,釐清一般人對憂鬱症的錯誤認知。

  前言:人的任何器官多少都會生病,頭腦當然也不例外。憂鬱症是屬於頭腦生病中最輕微的一種,但如果不加以治療,還是可能演變成自殺行為。今天要探討「憂鬱症的迷思」,就是要釐清一般人對憂鬱症錯誤的認知。

迷思一:憂鬱症沒那麼嚴重,可以不必理會?

  真相一:輕微的憂鬱症大約九個月以後會自行痊癒。

  大部分的憂鬱症會自行痊癒的,但約需九個月的時間,這期間會造成很多人工作上、學業上的延遲、停頓;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把憂鬱症列為二十一世紀的三大疾病之一,主要是因為經濟上的損失太大。罹患憂鬱症的人大都是社會的中堅份子,正是對社會最有貢獻的時候,得到憂鬱症之後,有九個月的時間無法發揮經濟效益,而且憂鬱症的人數一旦眾多,造成的影響更是無法估計。

  真相二:但是也可能惡化成強烈想自殺的嚴重憂鬱症,其狀況很難處理。

  有一部份憂鬱症是自己不會好的,會演變成想要自殺的嚴重狀況。旁人都會認為他們傻,活得好好的,居然想自殺!其實憂鬱症的人自己也不想自殺,但想死的念頭一直出現,直到他無法抵抗,到這麼嚴重的地步就很難治療了。

  真相三:長期憂鬱症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癌症、中風的危險性,對身體造成危害。

  憂鬱症不只是心理、情緒的問題,實際上憂鬱症是一個身體和心理結合在一起的疾病。根據美國的研究顯示,憂鬱症的人得心臟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倍,得糖尿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三倍,得癌症、中風的機會也是一般人的兩倍。所以憂鬱症如果不治療,會造成身體功能上很大的影響,最常見的是血液會流得比較慢,容易中風、罹患心臟病,免疫機能也會受到影響;身體好的時候,免疫功能就會好,像天帝教講的靜坐、天人炁功,不僅是調整我們的心理,也會造成身體上整個免疫功能的平衡。所以身體和心理是一體的,當你的情緒在低落的狀態,免疫功能就在低落的狀態,造成這些方面的問題。

  結論:所以憂鬱症到底重不重要呢?天底下任何事的重不重要都是主觀的,有的人覺得賺錢重要,有的人覺得健康比較重要,如果有認為憂鬱症不重要的,請他瞭解這些情況之後,再決定憂鬱症需不需要治療。

迷思二:會亂發脾氣、亂買東西就是躁鬱症?

  真相一:就記錄上來看,極大部分的人都是被誤診,其實這些人多半是憂鬱症的病人。躁鬱症是比較罕見的疾病,憂鬱症是比較常見的疾病;躁鬱症比較嚴重,憂鬱症比較輕微。如果把兩種病搞混,治療上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真相二:憂鬱症的人也會發脾氣、看什麼都不順眼,也會想要買東西,但基本上只是情緒的發洩,這一點和躁鬱症不一樣。躁鬱症容易出現發脾氣、亂買東西的行為,但更明顯的是,人變得精力旺盛而誇大,自以為很偉大。

  真相三:兩種病用藥不同,憂鬱症所用的藥是幾乎沒有副作用的,躁鬱症所用的藥副作用比較多。以美國為例,每七人就有一人在服用憂鬱症的藥,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對身體有什麼傷害的。所以在辨別、治療上,找對醫生、正確診斷是很重要的。

迷思三:身體症狀跟憂鬱症無關?

  真相一:有些人全身都有病痛,他覺得這跟憂鬱症沒有關係。

  有些病人到精神科治療失眠,到別的科治療頭痛,再去別的科治療風溼痛、肩膀痛,其實這些就是憂鬱症的症狀。憂鬱症的人也比較會便泌,也因為緊張,容易拉肚子,這些都是很常見的身體症狀。所以當你決定要不要看憂鬱症,或看憂鬱症時,不要忘了把身體的症狀跟醫生描述清楚。

  真相二:憂鬱症會引起偏頭痛,肌纖維、肌腱疼痛,恐慌發作的胸悶痛、下背痛。

  約有一半的人在罹患憂鬱症的時候會出現偏頭痛症狀,肌纖維疼痛,最常見的是手腳及背部到脖子的痛,胸悶痛有時候我們叫做恐慌發作,也是憂鬱症常見的現象,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喘不過氣來,這是恐慌的發作,不是真的氣喘,這都跟憂鬱症有關係。憂鬱症影響身體很多的功能,情緒上的變化容易被忽略,但它對身體的影響會讓你不得不去注意它。

  真相三:憂鬱症會造成全身的倦怠無力。

  有些憂鬱症患者,情緒方面沒有明顯差異,但就是沒有力氣,無法工作,這是憂鬱症影響最嚴重的地方,也是我們需要治療的原因。其實美國人看身心科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卻常有得到憂鬱症的人跑去看內科、神經內科,因為情緒的問題自己不容易察覺,尤其是在初期,往往是別人發現這個人變得愛發脾氣、眉頭深鎖才發現得了憂鬱症。所以如果有人跑遍各科就是找不出身體的問題的時候,建議他去看看是不是憂鬱症,常常用憂鬱症的治療就好起來了。

  真相四:憂鬱症造成疼痛的耐受度降低。

  憂鬱症的人只要稍微有一點疼痛就受不了,覺得非看醫生不可,但等到憂鬱症好的時候,那些痛忍一忍就過去了。

  真相五:憂鬱症造成食慾和體重的下降或上升。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是比較沒有食慾,造成體重下降、營養吸收受到影響,變得更沒有力氣,這是憂鬱症的惡性循環。其實,現在沒有儀器可以檢查出憂鬱症,但精神科醫師是如何診斷呢?主要看身體的症狀,當你身體的症狀多到一個地步的時候,我們叫它憂鬱症;所以憂鬱症和情緒的低潮不一樣,每一個人失意的時候,情緒都會不好,但是身體不會受到那麼多的影響,所以身體出現的狀況是我們診斷、治療憂鬱症最重要的依據。

迷思四:憂鬱症純粹是個人心理的問題?

  有人認為憂鬱症單純是心理的問題,自己想開了就好。這是錯誤的想法。

  真相一:腦神經萎縮到某種程度時無法自己恢復。

  最新的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腦神經是萎縮的,人腦裡面都會有生長的激素,憂鬱症的人那些激素會變少,所以腦神經會比較萎縮,造成他們沒有體力、心力去處理事情。

  真相二:長期壓力、心理問題也會造成生長激素減少。

  憂鬱症是身體、心理共同影響的疾病,可能是長期心理的壓力或是體質遺傳等各種原因,造成思考力及身體的退化,我們從這方面的退化作出憂鬱症的診斷。有的人壓力很大也不會得憂鬱症,有的人沒什麼壓力還是會得憂鬱症,這是每一個人不同的地方。

  真相三:憂鬱症是自己想不開?

  很多人以為憂鬱症只是自己想不開,憂鬱症病患的家屬也會拼命勸他們:「這一切只是你自己想不開,你想開了就好。」病人會覺得錯都是在自己,扛起犯病的責任,反而造成更大的壓力。

  真相四:想不開是憂鬱症的結果,不是原因。

  當腦子已經萎縮,思考力下降,這時候沒有能力去想開一些事情。一般人容易處理的生活中瑣事,在憂鬱症患者看來,就像是要跳過一個很高的欄杆一樣,所以要憂鬱症的人自己想開,只是讓他們覺得別人都不會幫忙我,反而讓病情更惡化。

  真相五:可以自己想開的話就不叫憂鬱症了。

  看到有人得憂鬱症,最重要的是伸出手來扶他一把,就像你看到有人餓昏倒地了,沒有力氣爬起來,你跟他說:「你自己站起來,走幾步路就好了。」這是無濟於事的,先把他扶起來,讓他有東西吃,有力氣可以走路,才是正確的。其實,心理的生病跟身體的生病一樣,都是長期造成他自己已經無能為力了,我們應該試著扶他一把。

迷思五:憂鬱症應該接受深入心理治療?

  真相一:憂鬱症是腦袋萎縮的狀況,此時不太可能談到太深入的事情;從心理方面而言,那個狀況也是一個崩潰的邊緣,不適合再談一些敏感的事情。所以得了憂鬱症反而不適合作心理治療,應該多給病人一些支持,這個支持可以是專業人員,也可以是家屬來做,等憂鬱症好起來之後,才需要專業人員。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如果他的個性、心理是正常的,他的人際關係都還不錯,就不需要長期的心理治療,只有少部分個性上有問題的人,才需要長期的心理治療。

  真相二:把病人帶出去活動,憂鬱症就會好?

  就如同前面舉的例子,一個人已經餓昏倒在地上,你不能馬上叫他起來做運動,必須先給他一些補充,憂鬱症的人也是一樣,萎縮的腦袋要先讓它恢復正常,再去做運動。

  真相三:憂鬱症病患不想出門活動是因為體力不足及動機不足。

  憂鬱症狀最常見的就是體力不足,病人不想出門、不想活動,是憂鬱症造成的結果,勉強他去做運動,只會讓他覺得更挫折,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應該讓病人多休息。

  真相四:充分的休息與藥物才能幫助病人恢復體力,重拾自信心與動機。

  今天照顧憂鬱症的病人,很多觀念是對的,只是時間點不對。剛開始的休息期通常是一到兩個月,等到休息夠了以後,再帶病人去運動,這時候才會對病人有好處。雖然憂鬱症是小毛病,但它是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好的。

迷思六:憂鬱症藥物會上癮,所以儘量不要服用?

  真相一:其實,憂鬱症的藥物是完全不會上癮的,這是全世界都公認的事情,和一般的鎮定劑、安眠藥完全不一樣,它不傷肝、不傷腎,也不會有上癮的問題。

  真相二:不會有立即的效果,所以不會上癮。

  憂鬱症的人腦袋會萎縮,這個藥物是讓腦袋能夠繼續生長荷爾蒙,讓神經慢慢長,過二、三個禮拜長得比較多了,才看起來有一些改善,所以它不會有立即的效果。吃了馬上會好起來的藥,才會有上癮性。它和安眠藥、快樂丸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作用慢、不會上癮,所以是很安全的藥。但很多人會覺得吃憂鬱症的藥物時,剛開始會覺得很不舒服,其實那不算是副作用,只能說是不習慣,它不傷胃,但會讓腸胃動得比較快,因此會有一些噁心想吐的感覺,過一段時間適應了就好了。

  真相三:憂鬱症藥每日服用,二至三週後才會發生作用,四至六週才有比較明顯效果。

  憂鬱症要自行痊癒,至少需要九個月,如果服藥的話,三個月就會完全康復,所以相較起來是很值得的。通常病人在一、二個月內就可以回去上班、上課,以現在的公司來講,可能請假一個月還可以接受,但如果要請九個月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真相四:不吃藥有部份人會在六至九個月改善,若有心理治療,會在三至四個月改善。

  憂鬱症不一定要吃藥,但為了要工作、上學,吃藥還是值得的;如果你有閒有錢,只要不惡化,不吃藥也是可以接受,但如果想要自殺,就一定要吃藥了。

迷思七:憂鬱症好了以後應該趕快停藥?

  真相一:情緒一旦改善就停藥,非常容易讓憂鬱症再度復發。

  很多人會覺得吃西藥不好,因此病一好就馬上停藥,在憂鬱症的治療上,跟很多病都是一樣,像高血壓、糖尿病都要吃一輩子的藥,吃這麼久的藥,最主要是在預防,憂鬱症也是一樣。

  真相二:憂鬱症是很容易復發的病,所以憂鬱症好了之後,醫生會建議再吃半年到一年的藥,吃得愈久,預防的效果愈好。

  真相三:繼續服用一年以上可以有效預防憂鬱症再度復發。

  一般常識都知道骨頭是鈣造成的,若補充鈣只到剛好夠的時候,還是很容易出問題,所以會鼓勵大家要多存一些骨本,預防它以後的脆弱,腦袋也是一樣,光是治好,讓腦神經長回去是不夠的,最好多留一點,讓它長得更多,以後如果遇到壓力或身體出問題的時候,它不會一下子萎縮到自己不能恢復的地步。

迷思八:跟憂鬱症病人不可以談論到自殺?

  大約有百分之十五的憂鬱症病患死於自殺,這比例是相當高的,所以好好治療是很重要的事。但治療以後要一、二個月才會好起來,這段期間怎麼預防自殺就非常重要了,我常告訴我的病人說:「憂鬱症是很容易治好的病,只要你不自殺,我有信心可以把你治療好,但如果自殺的話,我怎樣治都來不及。」

  真相一:預防自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它講開來。

  真相二:問病人會不會有自殺想法,並不會引起病人想自殺的念頭,若是病人有自殺的想法,與他談論得越多,就越不會去自殺。

  你問一個人說:「你會不會自殺?」不會讓他想到他可以自殺,自殺的想法是跑進來的。愈會講出來的人,愈不會去做;會去自殺的人,就是那種不講的人,所以多跟家人談得愈多,讓他講出來,他愈不會去做。

  真相三:自殺的病人多半都是先變成憂鬱症,再造成揮之不去的自殺想法與衝動,早期治療可以預防自殺。

  結論:我今天談的是一般人對憂鬱症常會有一些錯誤的迷思,覺得自殺是一件忌諱的事情,儘量不要去講,其實愈講出來是愈好的。一方面也跟宣導如何照顧罹患憂鬱症的親友,藉由這些條列式的方法,正確的觀念,一階段一階段慢慢來,其實憂鬱症是很容易治癒的病。

 

莊凱迪醫師小檔案:

現職:新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

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美國芝加哥大學人類發展研究所碩士

教職:部定助理教授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住院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總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

   台灣頭痛學會發起人及籌備委員

專長:憂鬱症、躁鬱症、身心疾病、文化醫學、心理分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