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洞見世間萬象

明—洞見世間萬象

首頁 » 清虛師心.廿字詩心 » 明—洞見世間萬象

詩作/涵靜老人 詩解/洪靜雯  2006-03-01 11:40

清虛師心.廿字詩心(五)

月到天心萬籟清,風來水面不侵塵。
常空五蘊山頭照,休失本來自在身。

詩譯:

「就像一輪明月高掛天心之際,萬籟俱寂,

 又像清風拂過水面,波瀾不興,一塵不染。

 時時觀照本心,洞澈假我五蘊之作弄,

 不要迷失了清淨自在的本來面目啊!」

 

  抬頭望望天空,如何看得到皎潔明月?惟有烏雲散去,雲淡風輕,美麗的月色,才能映入我們眼簾。當心中了無掛礙時,風來,輕輕拂過水面,塵埃也絲毫不染,於是,我們才能看到粼粼的波光。

  《清虛集》裡常見「寓情於景」的詩,這首亦是其一。「月到天心萬籟清,風來水面不侵塵。」一開始,前兩句引用了「月」、「天」、「風」、「水」等景物,簡簡單單的文字,勾勒出一幅極富禪意的詩境。想像著,當我們漫步在萬籟俱寂的月下,佇足在晶瑩澄澈的水邊,那該是人生何其愜意的事。可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注意到造物的恩賜。蘇軾《記承天寺夜遊》有一段文句:「何夜無明月,何夜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意思是說,美景到處都有,只是一般人缺少悠閒的心境去欣賞、相應罷了。回頭再細讀這兩句詩,不禁恍然,朗朗的月色為何空明?喧擾的萬籟為何靜極?沁涼的夜風,又如何在水中淨塵?

  是「心」,是當下與「靜」相融的那顆心。

  是「我」,是那個本然的自我,穿透許多塵埃泥垢的沉積,彷彿正深深地對我們自己微笑、凝眸。

  自沉積的泥垢中破繭而出,需要多少功夫的積累蟄伏。身上之垢易淨,心上之塵卻該如何淨法?當年神秀的「時時勤拂拭」,雖是一番勤功夫,卻想問,既然「時時勤拂拭」,怎麼又有數不清的塵埃呢?也許,塵埃就生自那一念「我身之執」。誰不喜將自己的怯懦武裝起來?誰不願出眾的模樣引人稱羨?誰沒有貪嗔痴愛的無明習性?因為執著著「我」,讓我們陷於自己的盲點,看不清自己的缺點,一層、一層的灰燼不斷地覆蓋、累積,漸漸的,就塵封了,不明、不白、不清、更不「靜」。

  於是第三句裡,本師一語點破,「明」字的要訣在「常空五蘊山頭照」。老子言:「吾之大患,為吾有身。」這在告訴我們,要超離五蘊—受、色、想、行、識對假我的影響,才能參透大道的真理;要觀照本心,讓真我自現,才能洞見生命的真實。這句話,使我想起一段靜思小語:「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常空五蘊」─放空外在環境對假我的沾染,超脫色身框架的束縛,便是為我們的內心打開一扇窗,躍向更寬廣的視野,不致鑽牛角尖、越陷越深;「山頭照」─觀照本心,觀照自我,便是使心如鏡,看見沾染自己的瓶頸源自哪裡?更看清束縛自己的死結打在何處?看似兩面,實則一體,這功夫都是循環反覆,善善不息,關鍵都在讓我們的心─對己,能拋開負面、我執的思考模式,光明正大;對人、對事,能真誠以對,不主觀、不固執,通曉人情、通明事理。我想,這或許就是「明」的真諦。

  可惜,我們反觀自照時,卻常牽絆著外面的人事,而應人處世的時候,我們又迷失了自己,紛紛擾擾,庸庸碌碌,所以本師在末句提醒著我們,「休失本來自在身」啊!菩提非樹的境界,或許非凡俗如我能達到,但我深信,若保有「時時勤拂拭」的奮鬥與精進,或有一天,當能照見「本來無一物」的空靈。

  忘了問:你可曾記得生命中無語的感動?你可曾記得哪一夜的天階月色,滿天晶燦的星斗?

  那可能是某個明心、見性的當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