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心傳亙古不滅─正(二)

師範心傳亙古不滅─正(二)

首頁 » 清虛師心.廿字詩心 » 師範心傳亙古不滅─正(二)

詩作/涵靜老人 詩解/洪靜雯  2006-07-01 11:20

清虛師心.廿字詩心(九)

精一執中是聖傳,不偏不倚即先天,
居心常把陰私斷,自在逍遙樂無邊。

詩譯: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自古聖賢的心傳,

 執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才能恢復先天的本心。

 秉持道心,把充滿欲望的心煉得一無所有,

 便能游心物外,正大光明,其樂無窮。」

 

  「精一執中是聖傳,不偏不倚即先天」,很明顯便能看出,典故源自《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是堯傳舜、舜傳禹,自此成為躍登中國文化堂奧的聖賢心傳。大意是說:「人心易私而難公,故危;道心難明而易昧,故微。惟有專精用功守其本心之正,才能真誠地持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編註)

  我們該思索的是:何以在〈正〉的詩作中,本師會引用這段經典文字呢?在第一首詩作裡,本師大致在強調「正」的重要性,他老人家苦口婆心地叮囑我們「正」之於立身行事的不可輕忽。「正」既是如此重要,究竟我們該如何具體實踐呢?在第二首詩作裡,本師進一步明確地告訴我們落實的方法—在「精一執中」,在「不偏不倚」。

  先看「精一執中」。「精一」,即是「精進專一」,個人認為是從確實做到廿字中的其中一字下手;「執中」,即是「執兩用中」,在人心、道心兩者間保持一個平衡點。筆者以為,本師在這句話裡所要強調的,仍是「煉心」的功夫。在《師語》第九頁裡〈凡心煉道心」,本師對「煉心」的看法是最貼切的詮釋:

  人生最難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心,修道就是修心。三家聖人,均以「心」為修道的總綱。儒家講正心、誠意;佛家講明心見性;道家講煉心。因為人的慾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修心就是把充滿慾望的心,煉得一無所有。以無心、無念、無情、無我為目的。能修到不動心,視榮華富貴如浮雲,酒色財氣如糞土,也就是能做到一念不起,萬念俱寂,將凡夫俗子之心煉成道心,即本心、初心、天心的境界。中國有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便是說明煉心之堂奧。

  本師明白指出,修心就是把充滿欲望的心,煉得一無所有。以無心、無念、不受情緒直接影響,不讓行為產生偏差,甚至能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可以算得上「不動心」,這就是「煉心」的堂奧,也就是「精一執中」。

  再看「不偏不倚」。朱熹在《中庸》的註解中引用程子的話:「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這段話的重點在,如何「不偏」,不偏離正道?如何「不倚」,不違背常理?關鍵是「我們的良心」。「良心」二字,何其重要!「良心」,是孟子提出的道德修養,其義為「本然之善心」。《師語》第四十頁〈廿字真言洗心滌慮,永保赤子之心〉:「良心可以永久站在『中間』,就是『允執厥中』,我們做人能有這樣的內心修養,就可恢復先天帶來的赤子之心,才會使身心和諧,循規蹈矩的自強不息,所以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可以上溯天心,以合 天帝的真道。」再回過頭看看詩的第二句「不偏不倚即先天」,《師語》這段話真是說得透徹。

  第三句「居心常把陰私斷」,進一步告訴我們如何摸到「良心」?試問,在反省懺悔的瞬間,心裡是否曾經翻騰著羞恥、掙扎、煎熬、痛楚、衝突等感受?那便是我們摸一摸良心的最佳當下。將「良心」擺放在中間,才能截斷「陰私」。何謂「陰私」?即是「欲心」。維生首席在〈悔過靜思廿一天〉手記提到,因為名來了,利來了,痴情來了,肉欲來了,嫉妒來了,憤怒來了,於是欲念生,惡念生。當悔過時,去一分名,去一分利,去一些痴情,去一些肉欲,去一點嫉妒,去一點憤怒,心虛了,心淨了,自然「陰私斷」,道心生,善心生。

  每一位天帝教的同奮都當知道,在光殿的光幕聖幔上,寫著「天地正氣」四個字;而神案的桌帷上,則印著「正大光明」的鮮明標語。是的,我一直認為這八個字是「正」字最鞭辟入裡的定義。不僅代表著天帝教的立教精神,更是本師世尊一生奉為圭臬,始終不渝的人格特質,也是劉太夫人教育本師世尊的庭訓:「養天地正氣,做人要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正大光明的做人。」當一個人能一身正氣,俯仰無愧,無私、無我,才能真正的「自在逍遙樂無邊」。

  讀完本詩,腦海中不禁清晰浮現著本師振臂疾呼的身影:「我這一生正大光明……」那磅礡氣勢,那浩然正氣,將是天帝教千秋萬世、亙古不滅的師範與心傳。

  何謂「正」?且引〈本師世尊首任首席使者尊贊〉的句子作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天人實學,為帝教開萬世太平。」正,就是本師世尊一生的生命寫照。

 

編註:本文中所引用的《師語》版本,均為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初版。九十四年三月曾收錄更多「師語」集結再版為精裝本。有關十六字心傳的釋意,請參照舊版《師語》頁一四二〈宏揚紅心真義〉,新版頁三0一〈心物一元二用論〉〈紅心的意義〉。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