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大心立大志 從做好四門功課開始

發大心立大志 從做好四門功課開始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2期 » 發大心立大志 從做好四門功課開始

光說  1987-05-31 10:35

  本教教史剛開始就提到一位修禪極為傑出的清朝大儒─龔定盦,年輕一代的朋友對其生平或許並不熟悉,玆概為誌其事略,並報告個人讀其「發大心」一文的感受。

  龔定盦是清朝乾、嘉時期的人物,官職雖然不大,然而才氣縱橫秉受博大,他對中國近百年來的思想影響甚深,其思想對咸、同以後,以至於中興名將曾國藩、左宗棠,乃至於民初的康有為、粱啟超、章太炎等,均延承他的思想脈絡。

  龔定盦畢生學佛,而且學得極有成就,彼時他因為看到當時學禪的流弊,一般狂禪之流,動輒曰禪,因此主張專修「天台宗」、止觀得定,注重在「行」的方面著手。

  尤其重要的是他從禪的觀點,所寫的「發大心」文,誠值得所有同修琢磨體味,玆節錄文內關鍵部份以饗本教同奮:

  「學禪是要先學發心,先要問自己為什麼學禪?是為救國、救民、救全世界嗎?還是只求自己弄成一個境界,住在裡面,自以為就是解脫,就是自在。如果是這樣,那是很糟糕的事情。發大心,就是發菩提心,也叫大悲心。」

  勤於打掃心田地
  立志苦修般若性

  「菩提是梵文,發菩提心,也就是發大徹大悟之心,自己大徹大悟,有了安身立命之處,然後再去救世救人。如果不是為這個目的而學禪,只是打打坐,悠哉!悠哉的陶醉在自己意識天地裡,這絕對不是禪,我敢大膽負責地說這一句話。」

  走筆至此想起師尊勉勵所有同奮的一席話:「修道人一定要先發大心,立大志,所修習的功課,才會有個堅實的落腳處,否則有如蒸沙熟飯,沒有根底習道,終是沒有成就的。所謂修行乃修正心之行為,也就是四門功課裡所提到的反省與懺悔工夫,如何去反省,省察自己的思想、行為、情感,乃至於內心的意念,就是發大心。」

  又如「發大心」文,所提到的「欲修般若發心為先,我今先願斷種種心……。」由此可見,習道如不先發心,無有是處。蓋人性的三大劣根性─貪、瞋、癡,即是「根本無明」,也就是佛家所稱的「根本煩惱」。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就是要深入轉化這種不和諧的心理狀態,重回到心性的本來面目。而龔定盦的主張,可以從師尊的昭示得到印證。

  當然,修道人不斷的淨化自己苦求一悟,足堪嘉許。但是不腳踏實地打掃心田地,只沉醉於「頓悟」的海市蜃樓裡,亦不足可取。當年六祖跟隨五祖習道的日子裡,起初所作的多是打柴、舂米的工作,加以十餘年內生活在獵人堆裡。才在如此艱困、矛盾的環境之中,完全體會起心動念,鍛鍊種種心的修持,才有大的成就。所以一個修道人,從毫沒有一點修持的工夫基礎,而妄求「頓悟」,是絕不可能的事。

  悟道不惑文字障
  學經具勝早成道

  有些同奮認為,修道人的學識基礎,於修持而言,並不甚重要,個人認為這是受了六祖不識字,及釋迦牟尼佛所說「禪不立文字」之惑。有一點我們須要知道的,自達摩祖師到五祖,均是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經過了辨證工夫,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躬親實踐,才打破了知識障礙,專心一志參究「心性」而有所成,有了學能經驗作基礎,才能更深厚、博大。

  如果再加細心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古人修道很容易有所成就,這是因為彼時皆有儒學的根基,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的緣故。而現代的人連普通的道理都不去注意,在修持的漫長日子裡,如何去探得些微心得?甚而奢談成就的問題?

  所以不談修行則罷,欲談修行首先一定要對自己起心、動心弄得明白,然後再將念頭慢慢斷除、轉化,這是起碼的先決條件,歷來聖真的修證工失,亦舍此無他。

  古來聖賢皆寂寞。吾師以耄耋之年猶然精猛奮鬥,吾人怎能不當下猛省,惕勵奮發,縱不寄望千古留名,亦期對天地父母有所交代也!

You may also like...